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72章 退无可退
    第72章 退无可退
    张煌言听完,不断点头肯定和鼓励古德富,然后又一个接着一个点起了举手的另外四人,这四人的回答也几乎差不多,都是把朱慈烺当作了他们的救命恩人,要以死相报。
    这些纤夫常年在运河边上干活,虽然比留在老家地里刨食的普通农户见过更多世面,但他们终究还是社会的最底层,那么多年来,几乎没有见过对他们友善的贵人。
    那些官员胥吏,富商家丁,甚至是仆人,不是强征勒索,敲骨吸髓,就是把他们当成了会说人话的蛮力牲畜,哪里会有什么最基本的尊重?
    而现在,当兵虽然训练很苦,规矩也多,但根本比不上以前拉纤辛苦,更不用说军营里面吃穿不愁,住的也比以前好得多,每个月还有月饷可以领,还不用再受人欺辱。
    不仅如此,这里的军官也没有传闻中的克扣,更不敢奴役士兵。
    一来,军饷根本就不是由他们来发的,二来,军法兵和教导官的存在,使得军官的权力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就是,那些军法兵们的军棍,确实太狠了。
    这半年来,每个新兵几乎都被打过十几次,此前每个月基本上还要因为训练不达标,要被扣了一到三钱的月饷。
    在几人一个接着一个的轮番诉苦中,天武左营全军的情绪,都被调动了起来。而刚刚集结时候,众人心中那种因为马上要出征的紧张畏惧情绪,也逐渐消散。
    但张煌言可不会止步于此,这也不是朱慈烺想要的,他虽然要在将士们的心中塑造一个威武宽厚,至高无上的皇帝形象,可这并不足以支撑一支强军。
    要知道,朱慈烺设立教导官,不是为了神话自己,而是要给这支军队塑造信念,让他们明白自己为何而战的信念,这才是最根本的东西。
    很快,张煌言便抬手示意所有人安静下来,而后他突然变得严肃起来,冷着脸问道:
    “诸位说得没错,这一切都是陛下的宅心仁厚,是陛下的恩赐,可你们有没有想过,陛下为什么要这样?
    而你们.又为什么从山东,从河南,从北直隶,从自己的家乡来到了运河边上,又背井离乡,来到江南,来到了应天府?”
    此话一出,队列中顿时安静了下来,不少人原本有些萎靡的神情瞬间慢慢发生了转变,甚至变成了一脸愤怒,直接握紧了拳头。
    如果不是各种天灾人祸,活不下去,甚至父母兄妹都死绝了,他们又怎么可能愿意离开自己的家乡?
    赵正东和原本家中有二十几亩地,还有两个兄弟的,但从八年前开始,地里就连续糟了旱,可朝廷征的税不仅没有减,反而还增加了好几倍。
    万般无奈之下,他只能去镇上的秀才家里借粮度灾,结果后面四年也都是大旱,借的债哪里还得上啊?利滚利之后,他只能用家中的二十几亩地去抵债。
    而他的两个兄弟,一个被官府抓去服役的时候死了,一个因为淋了雨,染病熬了一段时间,最后也没救过来。
    听到这里的时候,往事一幕幕涌上了赵正东的心头,他想到了死去了两个兄弟,想到了那日去画押借粮的时候,无意间看到了镇上张秀才家中地窖的情景——他一辈子都没见过那么多粮食,一堆一堆堆满了地窖
    “是那些满嘴假仁假义的土豪士绅,是那些贪官污吏,都是他们逼的,逼得俺们背井离乡出来讨吃食,还要被人看不起,被人欺辱。一石粮食,过了不到半年,就得还六石,天底下的粮食就是这样被他们骗去了.”
    一向沉稳的赵正东大声咆哮道,肚子里的苦水一下子全都倒了出来,其他人也纷纷受到了感染,这些原本还是静静看着的士兵们,此时都纷纷举起了手,把那些曾经受到过的委屈,全都吐了出来。
    他们许多人原本都是村中的小自耕农,很多同时还是佃户,如果不是在老家活不下去了,怎么会出来讨生活?
    而且,他们之中,相当一部分人,全家都死得只剩下自己一个了,这才有了军中大半都是孤家寡人的情况出现。
    说着说着,队列里很快就有了哽咽抽泣的声音。
    台上的张煌言和林昌峰也感触颇深,张煌言出身官宦世家,没有经历过这些,但他自懂事以来,便忧国忧民,关心百姓疾苦,也极富同理心,听着这些诉苦,心中同样满是凄怆。
    而林昌峰出身军户,这些年来打仗,实在见过太多背井离乡,家破人亡的事情了,哪里不知道他们说的这些,都是真实发生的?
    看到台下的情绪已经开始发泄,张煌言再度抬手示意安静,这样的事情他又已经在其他军营做了七次,现在根本就是轻车熟路了。
    “大家伙都说得对,是那些土豪劣绅,是那些贪官污吏,还有那些奸商,流寇,土匪,鞑子,就是这些恶人,害得咱们背井离乡,吃不饱饭.
    所以,大家伙现在知道陛下为什么一到南京,就开始整治贪官污吏,就开始和土豪劣势作对,给大家分地,打击奸商哄抬粮价了吗?”
    张煌言一面说着,一面缓缓往前踏步,他环视一圈翘首以盼,都在看着他的天武左营将士们,又继续铿锵有力道:
    “就是为了天下的老百姓们,都能有一条活路,陛下是天下,是天下百姓的君父,心里当然是念着百姓,希望大家过得好的。
    可是,这下面州府的许多贪官污吏,许多奸商劣绅,还有土匪,流寇,最可恨的就是鞑子,他们都丧尽天良.”
    “誓死效忠陛下!”
    队列里忽然传来了一阵呼喊,然后整个“天武左营”都沸腾了起来,顿时喊声震天撼地。
    “誓死效忠陛下!誓死效忠陛下!”
    等到台下的气氛稍微缓和了一点,张煌言才再度发言,他真正要说的,朱慈烺真正要达到的目的,现在才刚刚开始呢。
    “但诸位兄弟,你们有谁可以告诉我,除了刚刚说的那些原因之外,你们还有谁知道,自己受欺负,吃不饱,活不下去的真正原因,到底是什么?
    凭什么是你们受苦,凭什么是你们受难?为什么背井离乡的人是你们?凭什么都已经到了江南,鞑子还要追来?”
    张煌言站在台上,再度高声发问,但这一次,他却是把所有人都问懵了,台下的那些士兵们,都不知道该怎么回答,难道那些还不是真正的原因吗?
    但张煌言并没有等他们回答,在所有人都还想不明白,思维混乱,而且情绪激动的时候,他随即大声喊道:
    “因为你们以前都太弱了,土豪劣绅的仆人,那些奸商的家丁,你们既打不过,也不敢打,当兵的可以随便欺辱你们,流寇土匪可以随便杀死你们,鞑子入塞,烧杀抢掠,可是你们一点反抗能力都没有”
    张煌言顿了顿,此时台下所有人,甚至就是林昌峰也把目光聚集在了他的身上。
    要知道,林昌峰这种在军营中混迹多年的人,是最崇尚力量的,只有自己足够强大,才能在战场上保住性命,否则一切都是空谈。台下的新兵们听得心里窝气,但一时之间,又只能憋在心里。他们听了张煌言的话,现在已经明白,自己一直受欺负,其实最根本的原因,还是自己不够强。
    张煌言的声音很快再次响起:
    “曾经,鞑子在关外肆虐,杀死百万辽民的时候,大家都说,那是辽人的事情,和关内没关系,根本不必杞人忧天,甚至还有人说干脆把关外的军队撤回来算了!
    可后来,鞑子打到了京城,打到了宣大,把京畿附近劫掠一空,杀得血流成河,许多人不敢再说风凉话了,但还是心存侥幸,觉得畿南,山东离辽东那么远,总不会有事的。
    可后来的事情,大家伙都知道了,畿南,山东,这些咱们曾于以为鞑子到不了的地方,到处都被烧杀抢掠,惨不忍睹.
    今天,鞑子又要来了,你们背井离乡,到了江南,但鞑子还是不放过你们,还是追来了,这些杀人不眨眼的马匪,要来杀了你们,抢你们的土地,粮食,妻女,把你们,还有你们的儿子,全部变成他们的奴隶?
    刚刚我问你们的那个问题,也是陛下想问你的问题,你们还记得吗?
    如果鞑子打到了江南来,你们有本事保住自己的小命,保住自己的土地,妻女吗?
    如果鞑子打到了江南来,你们还有退路吗?关外到关内,京城到畿南,畿南到山东,山东到江南,还有哪里可以退?”
    现在,清军马上又要南下了,这一次,可不是欺负一下他们的问题了,而是要来杀光他们,将南直隶劫掠一空。
    这些来自山东,来自北直隶的士兵们,都知道鞑子有多凶狠恶毒,所到之处,根本就是尸横遍野,鸡犬不鸣。
    一时间,所有人的眼睛都看着张煌言,想要从对方嘴里知道自己要如何才能不被欺负,如何才能打败南下的鞑子,保住自己的家人和土地。
    而张煌言也丝毫没有停歇,又继续道:
    “陛下有一些话想和你说,陛下想要我告诉诸位:
    你们已经在训练场上竭尽全力,已经忍受军官的棍棒,忍受艰苦的训练半年之久,已经学会了兵书上的大部分作战技巧.
    你们不是一个人,也不是只有当初那几十个手无寸铁的同乡,你们的背后,是大明,是御驾亲征的陛下,是千千万万并肩作战,一同训练,即将一起出生入死的战友,是你们手上的刀枪盾牌,是无坚不摧的火枪火炮。
    这些,就是你们对付鞑子的倚仗,鞑子要杀的,不是你们之中的任何一个人,是咱们殿前军的一万将士,是大明朝廷,是陛下。
    你们出征北上,和鞑子浴血奋战,也不是为了保卫朝廷,保卫陛下,更是为了保卫自己的家园,不杀死鞑子,死的就是你们!
    鞑子不仅会杀人,还会把分给你们的土地全部占了,然后把你们的儿子头发剃光,让他不能穿咱们汉人的衣服,把他从头到脚,变成奴隶,世世代代,子子孙孙都要给鞑子种地为奴,让他死了也认不到祖宗。
    你们还有退路吗?这样的事情,你们能让它发生吗?”
    “不能,不能,不能!!!”
    台下两千多名天武左营的将士们听得激动不已,齐声高呼道。
    他们从来没想到自己可以代表那么多东西,自己拥有那么多支持,这段时间逐渐培养起来的归属感,荣誉感,自豪感,一时间涌上心头。
    这一刻,他们似乎都意识到了一点——他们的身份和命运,从他们南下的那一刻开始,便已经发生了改变。
    张煌言继续吼道:
    “从你们加入殿前军的那一刻,你们的前途就是光明的,只要打败了南下的鞑子,将来咱们还会有更多人加入殿前军,你们不会永远只是一个小兵。
    伍长,队长,旗队长,百总,千总,甚至是营官,只要你们有本事,有军功,谁都可以升官,谁都能光宗耀祖。
    明白了吗?只要你们有本事去打流寇,杀鞑子,把山东,山西,河南,陕西,北直隶,甚至是辽东收复回来,官职,军饷,赏赐,房子,媳妇,这些都会有的!”
    经过这几个月的历练,张煌言已经深谙鼓动人心的演讲技巧,他的宣讲也确实是有感而发,但与此同时,每一步到哪里,该说什么,都是事先已经有了计划的。
    这些农户佃户出身的纤夫不懂得什么家国大义,但是他们懂得自己吃了很多苦,过得很惨,懂得自己要吃饱饭,要娶媳妇,要传宗接代,要房子住.
    换言之,对于这些大字不识一个的纤夫来说,不需要你说话多有逻辑,也不需要语言多华丽,要的是你说明白为什么,有什么好处,他们就懂得自己要不要拼命了。
    吃苦不怕,受罪不怕,甚至死也不怕,就怕土地没了,就怕没饭吃,就怕子孙后代变成鞑子的奴隶,剃发易服,认不得祖宗。
    “那军功从哪里来?”张煌言又大吼了一声。
    台下的情绪已然都被调动了起来,随即便是一阵山呼海喊的回答:
    “战场上!战场上!战场上”
    “为陛下效忠,杀鞑子!杀鞑子!杀鞑子!”林昌峰此时也是心情激动,台下刚刚动静小些,他就猛然大喊道。
    随即,又是一阵山呼海喊:
    “为陛下效忠,杀鞑子,杀鞑子,杀鞑子!!!”
    感谢书友“粤垦路大壮”的打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