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33章 安家
    第133章 安家
    兄弟俩话不投机,聊不出结果来,殷誉成以还要搜捕糜胜、关天泽为由拂袖而去。
    “顾经年。”殷誉和开口道,“你且慢。”
    “殿下有何吩咐?”
    “父皇赐你的宅邸已收拾出来了,本宫亲自带你过去。”
    “怎敢劳殿下百忙之中还关心这等小事。”
    “无妨,你父子归顺大雍,这是应给的重视。”
    顾经年故作踟蹰,看了眼殷誉成。
    殷誉成看出了东宫对顾经年的笼络之意,只是拍了拍顾经年的肩,相信结义兄弟之间的情义,不是旁人能轻易动摇的。
    哪怕这个“旁人”是他的亲兄弟。
    顾经年遂给了殷誉成一个坚定的眼神,送他放心离开。
    殷誉和将这两人的惺惺作态看在眼里,淡淡一笑,吩咐备车并与顾经年同车而行。
    这位太子已有五十多岁,头发漆黑如墨,应该是染过的,看得出来平时是个话不多的人,上车之后好半晌才开口。
    “当初招抚你父亲,是我与屈济之一力主张,可惜连累了顾家在瑞京中的家眷。至于老八东巡,则是出于朝中反对派的遏制之意,听说他在居塞城遇刺,是你救了他?”
    意思是,顾家的立场在东宫这边,顾经年不应该与信王走得太近,同时也显示了他的同理心,能够体会别人的处境。
    但这话太实在了,直接就表明了笼络的目的,可见这个外表沉稳严肃的太子其实城府并不深。
    顾经年道:“我是闲散性子,对家国大事不太了解,若有失矩之处,还请殿下见谅。”
    “你啊,太单纯了。”
    殷誉和感慨了一句,指的是顾经年与殷誉成结拜一事。
    顾经年自嘲一笑,把话题引向异人异术,还故意刺激殷誉和。
    “我曾见信王控风杀敌,大展神威,若大雍有更多这样的高手,想必灭瑞国指日可待。”
    “此为殷氏传承。”殷誉和摆摆手,“老八有些天赋,但不如景亘。”
    “敢问殿下,这传承,是与异人联姻而来?”
    顾经年问得直接,殷誉和也不瞒他,爽快地点点头。
    “并非所有异能都可以传承,僻如顾北溟是愈人,却也只生了你这么一个愈人儿子。”
    似不经意地,殷誉和随口便说出了顾家的秘密,展示了他的情报能力,但不知他还知道多少别的事?
    接着,他没有吝啬于分享殷家的秘密。
    “殷氏不同于凡人,与异人联姻,则时而子孙可获异能。”
    “时而?”
    顾经年摁捺住自身秘密被揭破的不安感,继续自然地对话,尽可能探知更多。
    “是啊,有时灵,有时不灵,或许是看天赋吧。”殷誉和道,“而据我总结,殷氏可能是龙类。”
    “龙类?与稽人相似?”
    “不错,从殷氏数百年的联姻来看,更容易使子女有呼风唤雨、腾云驾雾、虎啸龙吟之能,至于别的,僻如你的自愈能力,便是殷氏与彘人生子也难拥有。”
    这句话大概是有些敲打的意味,比如提醒顾经年,他的火翅在殷氏面前很容易被浇灭。
    另一方面,顾经年觉得殷誉和并没有据实而言。
    若殷氏只能与龙类联姻传承异能,那他之前关于殷淑对他一见钟情、殷誉和对凤娘迷恋的猜测就错了。
    还有,这种说法没有提及炼化。安知所谓的“传承”不是炼化了异人然后传承下来?
    “世人都把龙与凤合在一起说,但不知殷氏若与凤类联姻会如何?”顾经年直接试探了出来。
    “那不知,殷氏并未与凤类联姻过。”殷誉和道:“你想找那只凤凰,不瞒你,我确实查过,但并不知她在何处。”
    说着,他看向顾经年,给了一个很坦诚的目光,以示他说的是实话。
    马车缓缓停下。
    “到了,看看你的新家吧。”
    从东宫到这座宅院,马车缓行也只走了小半刻,可见它处于雍京的核心位置。
    从外面看,只能看出外墙的样式颇有品味,大门的木料色泽均匀、质感厚重,除此之外,倒不显奢侈。可步入其中,便知这宅院从建筑到布置,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是费了心思的。
    “这宅院的旧主人是原礼部尚书,只说这壁照,你透过它看院景,一年四季都能看到盛开的。”
    殷誉和一边介绍,一边领顾经年往里走去,只见院子中立着诸多的仆婢,纷纷向他们行礼。
    这些人接下来将照顾,也监视着顾经年这个质子。
    院子有四进,后面还有个小小的院子,摆着兵器架与箭靶,与原有的布置格格不入。
    走到后院,殷誉成抬手一指,道:“来,看看我送你的暖居礼物。”
    那是一张弓。
    弓很大,有将近一人高,通体以玄木制成,握起很重。
    “好弓!”
    “射一箭试试。”
    顾经年知道,殷誉和又在表示他很了解他了,他遂也不藏拙,张弓搭箭,感受到那弦很紧,但张力非常好。
    他并不以力气为强,更不想太过表示,只拉了个半开,一箭射中靶心。
    “好箭法。”
    殷誉和抚掌道:“既然弓趁手,宅子也好,你早日搬来吧。”
    这自然是催促顾经年改换门庭。
    顾经年接近殷誉成是为了找到凤娘,现在人已经找到了,该接近东宫找缨摇了,闻言正中下怀。
    “我明日便从信王府搬出来,到时还请殿下来喝一杯暖居酒。”
    殷誉和微微笑着,点头应下。两人本该再谈谈关天泽一事,但正好有人赶来,禀道:“殿下,昭王有事求见。”
    “那让景亘过来说,他与经年年岁相仿,正好交个朋友。”
    “殿下,昭王已在东宫等侯。”
    属下这一句话,不免暴露出了殷氏父子之间儿子更为强势的情况,殷誉和眼中不免有了微微的尴尬。
    他故作爽朗地笑了笑,转回了东宫。
    回到马车上,那笑容收敛下来,殷誉和虽也认为儿子有些不尊重他,眼下却不是计较这些的时候。
    赶回东宫,只见殷景亘正坐在那儿看着公文。
    “出了何事?”殷誉和立即问道。
    殷景亘却是摇了摇头,道:“无甚大事,孩儿唤父亲回来,是因父亲做错了。”
    “什么?”
    “父亲不必笼络顾经年,若孩儿猜得不错,糜胜可能是他放走的。”
    殷誉和再次诧异,道:“怎么会?他为何要如此做?”
    “我初时也认为他刚从瑞国来,不会同那些叛逆有来往。但有机会从太子卫率府劫走糜胜的人不多,他算一个,由此倒推,却也想到两种可能。”
    “什么?”
    “或许他是瑞国细作,故意搅乱大雍时局;或许他怀疑他要找的人在东宫手上,做局接近东宫。”
    殷誉和道:“或许是你想多了。”
    “不重要。”殷景亘道:“就算是真的,我也不会揭发他,他是顾家质子,一举一动牵扯边防大局。故而无论如何,父亲不必拉拢他,就让他做好一个质子的本分即可。”
    这话很明智。
    顾北溟本就与东宫相善,这立场不会因为顾经年的喜好而改变,顾家却有可能因为顾经年闯祸而受牵连。
    那么,东宫要做的就是让顾经年不要闯祸,这就够了,即所谓“质子的本分”。
    另一方面,殷景亘知道自己说得对,因此有话直说,进而忽略了一个父亲总被儿子提点是何种心情。
    只是,在如今雍帝老迈的情况下,殷誉和还须倚仗殷景亘,至于心情如何并不重要。
    ————————
    次日,顾经年难得起了个大早,准备搬家。
    裴念起得更早,已经换好了衣裳。
    见她又穿上了阅微学堂的直裾深衣,顾经年不由问道:“嗯?你去上学?”
    “你不去?”裴念道:“你已三天不去了。”
    “今日搬家。”
    “我们有很多行李吗?”
    顾经年道:“这么好的告假机会,你不用?”
    裴念微微一哂,推门而出。
    院子里,张小芳已经把她的行李打包好了,交在琴儿手里。
    “琴儿姐,公子今日搬家,你能不能帮我把这个带过去啊。”
    “都是破烂,别带了。”
    琴儿看那裹包袱的布已经洗得泛白,也不去接。
    她懂张小芳的习惯,知道这里面都是些不值钱的东西,买蜂蜜送的罐子、缝衣服剩的布头、陈旧的老腊肉一类。
    琴儿以前虽为奴为婢,那也是大户人家,实在嫌弃这种习惯。
    “你就拿着吧。”顾经年出了屋道,“反正你手多。”
    琴儿讨厌顾经年,冷着脸,想要拒绝,手却不自觉地接过了包袱。
    那边顾经年转向张小芳,问道:“你也要去上学?”
    “嗯。”张小芳用力一点头,道:“勤能补拙。”
    琴儿见状,心中冷哂,不知顾经年看上了这土里土气的乡野姑娘什么,终日关切。
    同时,她不自觉地接过了顾经年递来的盆。
    “这个你也拿着。”
    与琴儿一样既讨厌顾经年却又当惯了奴仆的还有火伯,两人一样冷着脸,手里却都拿着最多的东西。
    态度不屑、任劳任怨。
    反之,高长竿很积极,嚷道:“搬家,我擅长,让我来。”
    “你别动。”顾经年及时制止,“你什么都别拿,跟着我走就行……你太瘦了。”
    “哦。”
    出了信王府,顾经年得到了一个让他略有些失望的消息,太子派人说今日有事,不能来喝他的暖居酒了。
    到了一个街口,阅微书院与新家是两个方向。
    高长竿扬起手挥了挥,喊道:“别忘了,今天住新家,早点回!”
    “好啊!”张小芳回头笑道。
    裴念维持着冷峻的气质,头也不回,却也抬手挥了挥。
    于是,两个普通人去照常上学,四个异人则去往新家。
    不论如何,他们在雍京暂时安了家。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