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3章 量子态
《球状闪电》的结尾,最终以蓝太阳吞噬了整个飓风,形成一道通天彻地的巨大蓝色光柱而结束。
虽然它最大的状态只持续了短短的半分钟,但在这期间它很稳定,加上此时笼罩一切的诡异宁静,这个蓝色的冲天烟火在短暂的时间内甚至给人一种永恒感,仿佛自世界诞生之初,它就在那里似的。
而且因为高度直接抵达了平流层,快要突破到外太空,不仅仅是晨光号上的官兵和丁仪、史强他们,也不仅是m军方面靠拢过来的军队,就连更远处一些的tw省群众,以及华夏沿海和周边像是东瀛、韩国、菲律宾等地,也都看到了这近乎神迹的一幕。
在这里,《球状闪电》甚至还特意给了景恬所饰演的程心一个镜头。
她当时从外太空中的天宫二号俯瞰地球,恰好就看到了这一幕,在那蔚蓝的地区上,一道细细的光柱极其显眼。
这也算是电影中的一个小彩蛋,和【星河电影宇宙】系列中的《地心引力》形成了弱联动。
当然,如此显眼的光柱,自然是惹出了不少乱子。
南海周边各国一些不明就里的群众,甚至还以为是2012的世界末日提前来临了,毕竟这【星河电影宇宙】里,时间线不过才刚刚来到2011年,所谓的“世界末日”还是很有影响力的。
在官方没有发声的情况下,一些人直接驱车向着远离光柱的方向飞驰,一些人躲进了地下人防设施内部,还有一些人闯进了超市,开始大量抢购生活物资,其中就包括不少盐和水。
因为有传言说那是m国往南边扔了核弹,海水说不定会受到核污染,连海盐都没法吃了。
而相比于那些不了解真实情况的群众,同样在关注这些动向的各国高层官员,也无不为这巨大的动静感到吃惊。
这种声势,若是真的由武器引发的,那该多么强大,只怕是比传统的核弹都还要厉害,几乎是战略级别的了。
于是他们几乎是立即就针对此事咨询了国内的智囊团、科研机构和权威专家。
至于说那些全球各国的科学家们,特别是基础物理和微观领域的那些科学家,在从政府方面获得有关这件事的情报后,也无不是激动万分。
虽然他们手头上没有更具体的数据,但仅凭表面上的一些东西,这些业内大拿直觉中就认为该现象足以成为科研界新的大突破。
蓝色的太阳变成了蓝色的光柱,一时之间,就连天上的太阳都黯然失色,整个大海都淹没在它的蓝光中,天空与海面浑然一色,如同一个蓝色的空间,使这个世界都变得陌生而怪异。
并且这巨大的蓝色光柱,看着声势惊人,可对外却是毫无影响。
按照道理来说,聚变反应应该会释放出大量的能量,可即便是最近的丁仪与史强,也只是下意识遮住眼睛,却丝毫感觉不到它的任何热量。
不过它也不是丝毫没有异样,很快,蓝色光柱成形不过一分钟之后,最不可思议的奇观出现了:
有许多璀璨的小光球从那光柱上半部的高空中放射状地喷射出来,那些光球一飞出光柱的边界,立刻变成了一个个大小不一的物体。
等这些物体再下坠一些,众人能凭借肉眼看到它们时,无不露出震惊的神色。
那是一颗颗足有篮球大小的晶莹剔透水珠,以及些许半透明磨砂质感的,比足球小不了多少的结晶体。
除此之外,这堪称海量的水珠和结晶体之间,亦还有一些鱼、虾、乌贼等海洋生物。
它们看上去都很有质感,绝不是幻影,但是大小不一。
最大的那些鱼虾,远比它们平常的体型大了数倍不止,成为天空中漂浮的一个个精致模型。
也是直到这时,观众们才反应过来,那些水珠和结晶体竟然是被分离的海水,也就是水元素和盐!
“真神奇,这些东西现在竟然都处于量子迭加态!”
丁仪睁开了眼睛,恰好看到这一幕,忍不住开口冲史强解释着。
而那些处于量子迭加态的物质,也在丁仪他们这些观察者的目光中迅速坍塌为毁灭态,纷纷拖着一个由自己映像迭成的尾迹消失在空中。
不过一批物质消失,却是有更多处于量子态的水滴、盐粒和海洋生物不断从蓝色光柱中喷出。
甚至于因为量子物理的特性,这些事物还处于迭加状态之中,这也就导致它们会同时出现于很多个位置,飞散的水滴、盐粒和海洋生物数量翻了几倍不止。
一时间整片南海都笼罩在这些影像之中,在丁仪他们面前,这一大片被蓝色光柱所笼罩的海域,已经成为了一个大范围的量子概率云。
这也是微观量子领域第一次如此直白地展现在大众们面前,让人可以肉眼的进行观察。
它们在“宏聚变”的影响下于空中弥漫,也在观察者的影响下膨胀被抑制,处于一种十分微妙的平衡。
人们的目光就像一把把无形的扫帚,将水滴、盐粒和海洋生物扫回毁灭态,它们纷纷拖着尾迹消失,坍缩为空气中的灰烬。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这巨大的动静带来海量的观察者,蓝色光柱最终只会坍缩消失。
不过就算时间短暂也已经足够了,就在这蓝色光柱持续的时间里,全球各国但凡是有点实力的,皆通过自身影响力,采用征集、收买或是利益交换等手段,与东瀛、韩国、华夏以及东南亚各国的大小科研机构取得了联系,借用了他们的科研设备,对这光柱进行全方位的观察、扫描和数据采集。
甚至于就连太空之上,也有无数观察卫星将扫描区域集中到了这一块。
不过这其中最占优的,无疑是中美两国。
华夏方面有一个作为事件全程参与者的“晨光号”航母编队处于光柱附近,“宏聚变”现象本就是他们有意激发的。
而且航母上还有丁仪这位全球都知名的顶尖物理学家,并且各种设备一应俱全。
可以说对于“宏聚变”,他们的观察更为全面,所收集到的相关数据更加丰富,收获是所有组织中最大的。
至于美方,他们原本是想趁着飓风的前进来个趁火打劫,将附近基地中的军舰都调了过来,没想到却是歪打正着,恰好就撞到这一幕,同样也处于“宏聚变”现象的近距离范围内。
只不过因为船上没有相关的观测设备,即便其国内的大量学者与专家远程指挥,但他们所收集到的试验数据相比于华夏方面,依旧是少了一大截。
但光是这些数据,就足以令那些美国的科学家们激动到心脏病发作了。
要知道这几年里,全球科研机构在微观物理领域都遇到了严重问题,特别是高能粒子对撞试验,不知为何数据极其混乱,根本就毫无规律可言,过往的经验和规律仿佛都成了笑话。
而如今这由华夏和m方所引起的大型粒子碰撞现象,无疑比微观领域的粒子对撞试验更直观、更方便。
虽然尺度不同,但科学的规律总是相通的,若是经过研究,未尝不能由大及小进行反推。
也就在全球都因为“宏聚变”这一超“自然”现象而混乱的时候,蓝色光柱内部的陈昂,却是处于一处奇特的纯白空间中。
“你要走了吗?”
一个熟悉的声音在其身后响起,陈昂回过头来,站在他面前的,不是旁人,却是早在多年以前就牺牲的林云。
“也是,若不是为了陪我,你早就可以脱离量子纠缠态,彻底拥有实体了。”
林云红唇开合,面带笑容,无论是语气还是神态,都不像是故友重逢,反而像是和陈昂在这处奇特空间内待了许久,极为熟络一样。
陈昂也是笑容满面地说道:
“你的眼光确实很好,丁仪果然成功完成了‘宏聚变’试验。”
他又看了看周围这纯白的空间。
“不过只怕连丁仪都猜不到,被球状闪电烧毁的东西或者人,都会随机化成量子态存在于世间。
很多所谓的鬼魂或者诡异现象,很多都因此而来。”
“他也肯定想不到,‘宏聚变’可以逆转这一量子态现象。”林云笑着补充。
到了这时,看电影的观众们无不恍然,他们终于是明白了,原来陈昂费尽心机搞出这么大阵仗,是为了实现“宏聚变”试验,进入量子状态和牺牲的林云重逢,见她一面,甚至是将其带出来。
一些女性观众为此甚至而感动地红了眼眶,这是多么感人的爱情啊,几乎就好像科幻界的《人鬼情未了》。
不,甚至是比《人鬼情未了》更感人,因为陈昂愿意为了爱人,不惜冒着挑起世界大战的巨大风险。
谁说他情感淡漠,个性理智,他的爱只是不善于表达罢了。
甚至于一些观众还联想到了那个和林云长得一模一样的q,这肯定是陈昂为了救回林云而准备的克隆体。
在此之前,说不定他就已经用q做了不知道多少次实验,以保证这一次的成功概率达到100%。
这么看来,陈昂这之前所做的一切也都是有目的的,就连他搞出试验事故和身份暴露,被美方抓捕,都是其计划中的一环。
不然以陈昂的智慧和能力,又岂会被美方如此轻易地抓捕到。
一时之间,《球状闪电》这部电影的艺术价值在观众们心目中直接就提高了好几个档次。
要知道在这个世界的商业电影类型中,梦想与爱情,无疑是最受全球观众们欢迎和喜爱的两种元素。
就好像詹姆斯·卡梅隆的《泰坦尼克号》,那艘大船的故事朴实无华,不过是一个灾难事件中的动人爱情,却能打动无数人,横扫全球。
而如今,《球状闪电》中的爱情非同反响,超越了时间和物理上的阻隔,现实与量子态的爱情,着实是新奇却独特。
不过也有一些阅片量足够且较为理性的观众,对此却是皱起了眉头。
因为将爱情作为电影的内核和故事逻辑线,虽然经典且受欢迎,却是有些普通了。
这都是老生常谈的东西,或许经久不衰,但少了新意。
而且这故事内核若是换做其他导演来拍,那没有问题,但换做是王皓的作品,却是让部分观众的观感下降了些许。
因为他是王皓,是拍出了《活埋》、《无双》、《源代码》、《盗梦空间》、《地心引力》这些作品的王皓。
在很多王皓狂热影迷的认知中,王皓的导演作品是具备开拓性和创新性的,他的作品是与众不同,有别于传统商业片的。
就连这部《球状闪电》,前面的部分在他们看来也是独树一帜的,采用双线穿插叙事的方法讲述科幻故事,还塑造了陈昂这样一个疯狂且偏执的科学家反派。
甚至于陈昂都不能算反派,他本身有着独特的个人魅力,其想法脱离了低级趣味,并非是过去商业电影中常常出现的那种简单反派,只是单纯的为了毁灭世界而灭世。
他就好像《蝙蝠侠:黑暗骑士》中小丑的另一面。
如果说小丑是极致的混乱,陈昂就是极致的理智和冷静。
他是具有“神性”的,这种“神性”不是西方惯常理解的那种人格化神明,而是“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的具现化。
可在这神性之中,那一点属于林云的温柔,又赋予了陈昂一点人性的闪光点,这就让陈昂这个角色立体而丰富。
但那是在这之前,随着陈昂为爱毁灭世界的这个行事动机一出,他整个人物弧光和逻辑就崩塌了,落入了俗套。
那些不敏感的观众们还沉浸在美好的爱情与宏大的特效场面中,一些挑剔的观众们却是皱起了眉头,一个人甚至因此直接从这个故事中抽离了出来,产生了强烈的不满。
王皓这是导演水平退步了?还是向市场妥协,彻底偏向商业电影了?他就不能做到商业和艺术的和谐统一吗?
本来他是国内年轻导演中最有希望超过张毅谋他们,真正晋升世界顶尖导演行列,成为足以比肩斯皮尔伯格、卢卡斯、卡梅隆这样的存在,结果就这?
这是自甘堕落啊!
但在贵宾观影室里,李姓大领导看到此处,却是一笑。
“领导,这是看到什么开心事了?”
坐在大领导身旁的文化部门领导十分敏锐,立刻就略微侧身提出了疑问。
大领导摆了摆手,倒是没过多解释,只是笑道:
“继续看吧,这小子藏着心思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