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8章 整饬京师治安总务会
待陆文昭着实落款,刘承禧又问道:“子敬。今天晚上,你没有别的事儿要做吧?”
“唉哟,”陆文昭愣了一下。“大人您这是要.”
“今天晚上要是没别的事儿,就来我家坐坐呗。”刘承禧对陆文昭发出了邀请。“你也好久没来过了,咱们把酒言欢,彻夜畅饮,不醉不归。”
“那多不好意思。”陆文昭平举双手,用指尖捏着毛笔,将之捧还给刘承禧。“卑职还记得,卑职出京办差之前才拜访了您老,这也不多久啊。”
“别整这些虚的,”刘承禧佯做嗔怪,也不去接他手里的笔。“有空没空一句话。痛快点儿!”
“就是怕给您老添麻烦。”陆文昭给脸上挂上了讨好的笑。“但您老的话都说到这份儿上了,小子就算是没闲,也得腾出空来赏您老的光啊。”陆文昭猜测,刘承禧这会儿怕是把酒席都安排好了。
“那就这么定了啊。”刘承禧这才从陆文昭的手上接过毛笔。
“唉!”陆文昭这一声应得那叫一个兴高采烈,仿佛受了什么天大的赏赐似的。“散衙之后,小子来堂上侯您。”
“去吧。”刘承禧真是越看这小子越顺眼。也就是老刘家暂时找不出适龄的女子,否则刘承禧非得给陆文昭再添一房小妾不可。
想到此,刘承禧不由得感叹其海同知的眼光是何等的毒辣,竟在这小子一文不名的时候把宝贝闺女下嫁给他,还不要入赘。
“卑职告退。”陆文昭还是板板正正地给刘承禧行了一个礼才转身离开。
————————
点过卯,陆文昭来到了衙门二堂那一方独属于他这队人马的小别院。
“参见千户大人!”陆文昭的身影刚出现,站在院子里的总旗、小旗们便迎了上来。
“嗯。”陆文昭略一颔首,便走到了檐下的台阶上站着。
他的规矩很大,每天早上,除了那些轮值夜班的暗桩,和外派出城不能及时回城的差役,都得在小院里集合。陆文昭不会点名,等确定应到的人齐了,或是过了时限就解散,反正他手下属官也不算太多,一眼扫过去就知道谁来了谁没来。在那之前,陆文昭会一直陪着属官们立在这方寸之间,静静地等候。
约莫两刻钟后,家在外城的几个武官也姗姗来到了小院。如此,陆文昭下属的武官便全来齐了。
最近几天,陆文昭这间院子很闲,就连白云观的案子都被司礼监一纸命令送去了他处。可以说,陆文昭、东司房乃至整个锦衣卫系统都没有要紧的案子要办。之所以会出现这些的情况,主要是是因为皇帝的旨意在无意间造出了一段不那么需要锦衣卫的真空期。
从宣德时期开始,锦衣卫的职能就开始超出政治控制的范畴,进入到治安维持领域了,杀人、抢劫、偷盗、诈骗都需要锦衣卫过问。而一旦皇帝亲自过问,也就没什么治安需要让锦衣卫来维持了。
皇帝下令整肃治安的当天,除驻扎于皇城的直上卫和保卫紫禁城的禁卫,全北京暴力机构几乎都被调动了起来。
在内阁首辅方从哲建议下,皇帝改变了粗糙的布置,批准成立了一个由兵部、刑部、戎政府、都察院,以及兵科和刑科的高级官员组成的临时严打领导小组,称为整饬京师治安总务会,简称整治会。整治会由协理京营戎政刑部尚书黄克瓒,和后军都督府掌府事英国公张维贤总理,并由都察院左佥都御史李宗延总监,规格相当之高。
整治会办公地点设在戎政府,除了各衙门的低级官员和差役,治安总务会还可以调用巡捕营、东西南北中等五城兵马司以及京营人手。
在黄克瓒和张维贤主持下,治安总务会了一个白天的时间,给皇城以外的京城地方及城外的大片区域,做好了任务分区和人员部署。并对重点地区和重点案件做了特别标记与特别部署。当天傍晚,整饬命令下达至执行层面。
第二天一早,皇城戒严,紫禁城四门紧闭。数以万计的士兵在军官的指挥及科道官的监督下,对全北京的大街小巷来了一次地毯式的搜捕。凡是说不出固定住处、没有正常营生,又找不出人作保的闲游野汉,全被逮捕羁押等候甄别。除了少数闻风躲逃的罪犯和本就在逃的大盗,整饬京师治安总务会把能抓的都抓了。一天之内,京师大靖,万民颂圣。
这给人的感觉就像是九重天上响起一声惊雷,惊雷之后,一座大山就无情地压了下来。
第二天,抓捕行动告结,京营及巡捕营退回驻地,紫禁城解除封禁,皇城继续戒严。同时,刑部贴出告示,要全城百姓踊跃举报并指认罪犯及黑恶势力的主要人员,但严禁诬告。告示末尾,刑部还很贴心地附上了针对各类罪犯的具体判罚,和“诬告反坐”的条文。
在行动的过程中,锦衣卫指挥使司本部,及下辖各千户所和各司房的人马几乎全被排除在外。这倒不是锦衣卫不受信任、不得委任,而是锦衣卫内部那近似于腰斩的裁撤,已经严重地影响到了锦衣卫的指挥体系,在各个中基层官缺被补上之前,锦衣卫系统尤其是各千户所,几乎是处在半瘫痪的状态,根本没什么用,也不需要用。
为了方便办事,避免出现多头管事,多头不管的现象,皇帝还让司礼监给锦衣卫下达命令,让锦衣卫把手头上正在办理的非政治性案件交到整治会的手上,由整治会抽调刑部官员办理。骆思恭领命照做之后,在职的大多数锦衣卫就从极度忙碌,变成了极度清闲。只有骆思恭、海镇涛及少数高级官员仍旧忙于考选补缺。
“各做各事。”不办案子不等于没有常务,日常的侦缉与监控还是要照常进行的。
“属下告退!”一众武官拱手行礼,各自离开。
“沈炼,过来,我有事问你。”沈炼将要离开的时候,陆文昭叫住了他。
“大人有何吩咐?”沈炼转过身,快步跑到陆文昭的面前。
“进来说话。”陆文昭没有多言,径直朝着那间独属于他的房间走去。“是。”沈炼不明就里,回头看了卢剑星一眼。但卢剑星也只是摇头耸肩。
陆文昭来到案台后坐下,顺嘴说道:“把门带上。”
“是”沈炼没来由地感到些许忐忑。被上司单独传唤,还要关门说话,这多半不是什么好事。而且前些日子,他没办完的差事直接被司礼监要走了。一打听才知道,事情被御史直接捅到皇帝那里去了,他的案子也被西厂而非整治会拿走了。沈炼完全猜不到上面的心思,就只能胡思乱想睡不好觉。
不过,沈炼纯属瞎担心。司礼监把案子要走确实是因为皇帝过问,但并不是对他不满,而是司礼监觉得,以锦衣卫目前的状态不适合办理这种直达天听的要案,而且整治会由文官领导、御史监督,为了舆论观瞻,这帮人可能不太倾向于使用极度暴力。西厂人手充足,又没有什么顾忌,王安就划过去让魏忠贤特事特办了。
沈炼来到陆文昭面前,陆文昭随手就给他指了一张椅子。“坐。”
“大人直接吩咐就是。”沈炼没坐。
“那你就站着吧,”陆文昭轻叹了一口气,小声问道:“你最近是不是搬到别的地方去了?”
“是啊。”沈炼点点头,他弄个女人回家,搞得卢剑星有家还得出去找旅店,这太不合适了。于是沈炼在被卸了差事之后,就带着周妙彤搬出去了。为了找房子,他还特地找陆文昭请了一天的假。
“你在哪家牙行找的房子?”陆文昭问道。
“大人您也要搬家?”沈炼恍然。
“是啊,”陆文昭也不讳言,反正现在锦衣卫上上下下就没人不知道他做了骆家的便宜女婿。“这家里多了一个人,各方面总是不太方便。”
陆家原来的宅子就只有正房、侧房和灶房三间屋子。骆晴来了之后,阿九傻不溜秋地主动表示可以睡灶房。陆文昭当即表示反对,他太清楚海柔把阿九送到床上是为什么了,让阿九睡灶房就是打海柔的脸,而且打海柔的脸很容易被传成打海家的脸。
虽说海家确实不比骆家,海镇涛也绝不会为了一个陪嫁的女仆,给他这个正在上升期的女婿或者骆家什么脸色看,又不让是正室海柔去睡灶房.要是海柔闹起来把事情搞大,甚至海镇涛出面压海柔的可能性比压陆文昭这个女婿的可能性都大。但陆文昭也没必要搞出差别如此巨大的区别对待。
都是妾室,阿九还是先进来的,凭什骆晴一来,阿九就得滚去睡灶房。这种要真传开,即便海柔憋着不发作,他这个夹在中间的也挂不住面子。
可宅子就那么大,屋子就那么多,陆文昭还得面对西厂的事后审查。所以他暂时只能行权宜之计,让骆晴去住着阿九原来的屋子,而阿九则搬去正房和夫人海柔挨着睡。
但这又产生了一个问题,正房的床没法子睡三个人,就算能睡,陆文昭也没那么厚的脸皮,搞主仆同侍一夫的大被同眠。所以他每天都在阿九原来的那张床上和骆晴挨着睡。这种事情持续一两月还行,时间要是长了,海柔真得闹起来不可。陆文昭要是不想搬家,要么在院子里再筑一间小屋,要么在正房里添一张床。前者麻烦,后者跟大被同眠也差不到哪里去。
所以思来想去,陆文昭决定再重新置办一间房。等西厂的审查结束,就正式搬家。
“嘿嘿.”听见不是担心的事情,沈炼心下顿时一松,嘴角也咧咧开了。“真是好啊。”
“笑个屁!”陆文昭叱道:“老子问你事儿呢。”
“回大人,”沈炼收敛笑意,摆正态度。“卑职是在一家叫日月银行的铺子里办的租赁。”
“银行?”陆文昭问道:“这什么东西。”
“不好说,”虽然沈炼已经在日月银行办了业务,但他还是不太了解银行的性质。“总之这铺子能办很多事,不止能办租赁买卖,还能存银子开银票。铺子的掌柜听说我有官身,还告诉我说,这个月的俸禄将会有一半用这家的银行发出的银票来给。”
陆文昭的眼睛一下子就瞪大了。“拿银票当俸禄?开什么玩笑。”
“那掌柜自己说的,而且我想应该是真的。”沈炼解释道:“因为那掌柜说,银行有宫里的背景,总行就是司礼监下的新衙门,还是魏首席掌印,就连行长都是司礼监派下来的公公。虽然我没见着那公公,但这种事情不至于有假,除非开这铺子的人活烦了,不想要命了。”
“银票当俸禄”陆文昭的心里生出了忧虑,面色也凝重了不少。“朝廷该不是缺钱了吧?”辽东那边还在打仗,要是朝廷发不出饷
“应该不是,”沈炼接茬道:“那掌柜的还说,他们的铺子里屯了很多现银,见票即兑。就算把所有的银票都兑掉,他们也能支得出来。”
“这算了,问你也是白问。”陆文昭摇摇头。“那铺子在哪儿啊?”
“金城坊,靠着阜成门,就在大街边上,很好找。听说正阳门、朝阳门和安定门附近也各有一家。去哪家都一样。”沈炼说道。
“有衙门附近的房子吗?”陆文昭问道。
“有,前段时间东厂抄出来的房产都挂在册子上,还有不少民间的房产。但我想,这价钱应该不便宜。”沈炼知道陆文昭是什么财务状况。
陆文昭轻轻一笑,但不解释。目前,裁员补缺尚未完成,停发无职锦衣卫俸禄,但衙门总预算不变的消息也就没有往外放,不然裁员会变得更麻烦。不过,这个事情陆文昭还是很清楚的。或者说,他就是因为知道俸禄要涨,所以才想着顺便把家搬到衙门附近。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