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18章 拼死一战
    第318章 拼死一战
    巴明此番出兵,本是志在必得,夜袭石门关似乎已成定局。
    但眼前突如其来的变故让他原本的计划彻底搁浅,若这真只是碰巧遭遇一支小股明军,他绝不会轻易放过他们。
    这支胆敢冒险闯入清军大军之后的明军,简直是狂妄至极。
    若不将他们彻底歼灭,让他们的首级作为战果带回,他不仅颜面尽失,甚至也难向海州的将士交代。
    眼下,巴明对夜袭石门关的渴望已然变为一种无法抹去的窘迫感。
    在如此浩大的动员之下,若是连明军一兵一卒都未能斩获便狼狈而归,这次行动的功绩将化为泡影,他提升威望的机会也将化作乌有。
    因此,为了他的名声和在清军中的地位,他别无选择。
    这支明军无论出于什么原因出现在此地,最终结局只能是全军覆没,一个也不能逃脱!
    “将军放心,明军不过区区几十人,末将半个时辰便能将他们尽数歼灭!”沈忠自信道。
    他手下的兵马足有近两千之众,且皆是久经沙场的精锐士卒,已将那座土山围得密不透风。
    在如此悬殊的兵力差距下,这区区百余明军几乎毫无胜算,纵使占据地利,也无论如何挡不住多轮冲杀。
    正当巴明准备下令时,万明带着两名明军叛将匆匆赶到,见到巴明便恭敬地跪拜道:
    “奴才参见主子!”
    巴明见状,脸上露出安抚之色,微笑着说道:
    “万将军快快请起。”
    万明依然恭顺听命,再加上侦察并未发现附近有明军主力出没,这使得巴明对万明的怀疑大为减轻。
    他暗想,若这真是明军的诱敌之计,那么万明早该趁机逃走,而明军主力也该现身围击,怎会放任清军继续行动?
    “万将军,后方那支百余明军的来历你可知晓?”巴明斟酌片刻,继续问道。
    “禀告主子,奴才猜想这可能是明军的夜间突袭演练部队。”见巴明语气和缓,万明的紧张稍稍消退,赶紧把自己撇清:
    “明军不时会派小股兵马出城演练,时间、路线不定,一次往往三百人左右,分成三支小队,行动临时决定,奴才确实难以获悉确切动向。”
    巴明点头,仔细思索一番,觉得万明的解释不无道理。
    若这支明军确是偶然出城演练,自己完全可以借此将其剿灭,为夜袭受挫挽回一些颜面。
    于是,他也不再多疑,随即转身看向沈永忠,眼中杀机尽显:
    “沈将军,接下来的行动便全靠你了!”
    沈忠心中一阵狂喜,信心十足地应道:
    “将军放心,末将必亲自率兵冲杀,务必将那群明军杀个片甲不留!”
    巴明满意地点头,欣然说道:
    “好,本将军便等你的捷报,到时亲自为你请功!”
    沈忠脸上掠过一丝兴奋之色,他早已摩拳擦掌,准备大显身手。
    这场小规模的围剿战并非惊天动地,但却是展示他才能的良机,尤其是在对方面前证明自己的战斗力和忠诚。
    况且,这些小股明军人少兵微,围困他们不过是举手之劳,沈忠自信能迅速得胜,给巴明一个满意的结果。
    沈忠随即翻身上马,带着精锐部队径直奔向土山。
    而被围困在山上的明军在远处清军火把的映照下,隐约看见四周的兵力布置,知道他们已陷入死地。
    但他们神情仍然不见丝毫慌乱,反倒显出一股视死如归的坚韧。
    沈忠瞧见此景,冷笑一声,命令士兵们缓缓推进,逐渐收紧包围圈。
    他不急于发动正面进攻,而是命令士卒以弓箭骚扰,以试探明军的防御。
    箭雨纷飞,明军虽身陷险境,却无一人退缩,他们彼此依靠,轮流掩护,坚守各自的阵地,顽强抵抗,丝毫不给清军可趁之机。
    巴明远远地注视着这一切,内心稍稍安定,这些明军虽顽强,但在清军的步步逼近下迟早会崩溃。
    况且,这场小规模围剿对他而言既是一种宣示,也是一种警告——他要让明军知道,敢轻易深入清军腹地,必将付出血的代价。
    随着包围圈逐渐缩小,沈永忠下令发起正面冲锋,清军士卒如潮水般涌向土山,刀光剑影中响起一阵阵惨叫声。
    明军虽然人数不多,但依托山地之利,拼死抵抗,每退一步都以血肉之躯阻挡清军的推进,直至力竭方才倒下。
    最终,清军付出不小的代价,终于将明军尽数剿灭。
    沈忠立刻命人清点战果,确认无一人逃脱,兴奋地带着报告向巴明复命。
    巴明听后,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他这次行动虽然因突发状况未能袭击石门关,但歼灭了这支明军,至少能稍稍挽回一些颜面,为后续的行动增添了信心。
    “好,沈将军果然不负所托!”巴明称赞道。
    他一面拍了拍沈忠的肩膀,一面向左右命令道:
    “来人,将此战胜利之事传报全军,让将士们也都知晓沈将军的英勇表现!”
    沈忠心头一热,满心欢喜地拜谢:
    “谢将军赏识!末将定当再接再厉,奋勇杀敌,夺取更多战功!”
    刘斌率领的明军虽然退守到山顶,凭借地形进行防御,但双方兵力的悬殊让他心里一沉。
    沈忠的绿营兵就已接近两千人,且已完成对山顶的包围,而后方的满洲兵数量更为庞大。
    围困越来越紧,明军的形势岌岌可危。
    山顶上,刘斌的部队依山势布阵,形成一个不规则的半圆形方阵。
    外圈由四十余名火枪兵构成,他们稳稳地端着火铳,目光死盯着山下敌军。
    火枪兵后侧是刀盾手和长枪兵,他们把长枪插入泥土,取下身上的弓弩,张弓搭箭,满脸肃杀。
    刘斌与陈亮各自负责一侧的山坡,位置互成犄角。
    这两处坡度较缓的区域是沈忠预计的主攻方向,但明军人数稀少,尤其在这两道防线前后,也不过安排了三十人。
    这与清军十倍以上的攻势相比,实在是以卵击石。
    陈亮眯着眼,扫视着下方密密麻麻的清军,脸上的刀疤跟着肌肉抽动扭曲,似乎带着一种压抑不住的兴奋:
    “这下可好了,绿营兵少说也有两千人!”
    他冷笑着自言自语,声音里有种酝酿已久的狠劲:
    “终于可以杀个痛快了!”
    刘斌并没有跟他一样的好战心态。两人虽然并肩作战多年,彼此也心知肚明,陈亮一生背负血仇,心无旁骛,向来视死如归。
    对陈亮来说,这场仗是他复仇的一部分,甚至求之不得。
    但刘斌不同,他刚刚得到升迁的消息,前途一片光明,家里还刚娶了个娇美的小妾,如今已经怀有身孕。
    想到家中的妻子和未出世的孩子,刘斌眼中闪过一丝挣扎之意,这场厮杀,若能避则避,他并不甘心就此丧命。
    可转瞬间,他又强迫自己把这些念头抛开。现在的局面,除非陈福不计代价、立刻挥兵支援,或者驻外的友军奇袭赶来。
    否则,孤立无援,靠他这百来人守住山顶无异于痴人说梦。
    他深吸一口气,稳了稳心神,沉声说道:
    “西面满洲兵恐怕更多。若要等到常将军率兵救援,至少得撑上两个时辰!”
    陈亮冷冷一笑,仿佛一切早在他预料之中:
    “两个时辰?那就拼命拖住他们两个时辰。”
    刘斌微微叹了口气,暗暗佩服他,却也有些无奈。
    无论局势多艰险,陈亮始终没有半点动摇,反倒激起了他心中的斗志。
    此刻,山下传来隐约的号令声,清军准备进攻的信号不断升起。
    “弟兄们,听我说!”刘斌声音中带着一丝决然:
    “咱们虽人数不多,但个个都是铁血男儿!眼前这群鞑子人多势众,但咱们靠着这山势和装备,还能坚持一段时间!
    你们都是咱们大明的精锐兵士,就算拼到最后一滴血,也不能让他们轻易踏上山顶!”
    士兵们纷纷低喝应答,眼中透出视死如归的神色。
    刘斌继续说道:
    “若清军上来,不必恋战,射击之后立即退入树林,借树木遮掩伺机再击!要牢牢守住阵地,不给敌人喘息的机会!
    若常将军救援来得及时,我们便有机会反击,不必死守到底!”
    山顶士兵士气稍微振作起来,暗中摩拳擦掌,准备应敌。
    火铳兵不断地检查枪膛,长枪兵则继续保持拉弓的姿势,全神贯注地盯着山下动静。
    这时,清军已经开始向山上逼近,阵型前移,步步紧逼。为首的绿营兵脸上带着冷笑,似乎已经将这支少数明军视作囊中之物。
    然而,他们却不知山上这些战士,个个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随时准备拼死反抗。
    沈忠立马亲自坐镇指挥,看到山顶阵势虽简陋,却有层次,露出一丝轻蔑之意。
    他转头对副将说道:
    “这支明军虽然死守山顶,但不过区区百人,只需强攻一阵,便可全数歼灭!”
    然而,副将谨慎地提出:
    “山坡地势虽缓,但两侧却易藏伏,且敌军已有火枪防御,若贸然逼近,恐怕会伤及我军士气。”
    沈忠冷哼一声:
    “不过一小股残兵败将,有什么可畏惧的?他们不过困兽犹斗而已。
    若是贻误战机,等待他们增援抵达,才是真正的麻烦!”
    沈忠挥手示意,指挥绿营兵分队行进,准备逐步逼近山顶,形成包围,彻底封锁明军退路。
    他料定山顶之敌不过是垂死挣扎,虽有地利,但在压倒性兵力下定无胜算。
    山顶的明军见状,个个严阵以待。
    火枪兵将枪口瞄准缓缓接近的敌人,弓箭手拉弓不动,静待敌人入射程后再放冷箭。
    刘斌静静地注视着山下敌军的阵列,心跳也随之加快,但他表面上依旧平静自若。
    “准备!”他低声命令道。
    一时间,山顶众人屏息凝神,等候战斗的来临,仿佛连空气都凝固了。
    刘斌冷冷地看着眼前的阵势,深知援兵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如此形势,已然是无可挽回的死局,就算友军要赶来支援,也不过是百余人,怎会改写局势?
    他咬牙沉思,暗中知晓如今唯有拼死一搏,已无退路可言。
    眼前就是决死之战,即使前路渺茫,他也绝不会投降求活。
    剪掉辫子、背叛祖宗的事情,他连想都不曾想过。
    在他看来,作为大明男儿,只有死得其所,才能对得起自己,对得起身后的山河。
    就在这时,站在他身边的陈亮冷哼一声,面上带着一抹狞笑:
    “杀一个不亏,杀俩还赚!他娘的,希望那些鞑子狗奴才全都上来,老子才懒得杀那些畏首畏尾的奴才呢!”
    他啐了一口,环视左右,眼神中充满了挑衅,吼道:
    “听好了!都给老子听仔细了!谁要是没拉个垫背的就死了,到了阴曹地府可别怪老子抽你们这群怂货!”
    空气中弥漫着火药味,士兵们握紧手中的武器,目光凶狠地盯着山下逐渐逼近的敌军。
    刘斌他目光沉着地望向山下,只见敌军的阵列缓缓前行,鼓声轰鸣,一浪高过一浪。
    他双眼眯了眯,深吸一口气,迅速抬手发出命令:
    “火枪兵准备!清军要上来了!”
    关齐福听着从山下传来的鼓声,心头愈发紧张,手心汗湿。
    他暗暗祈祷,希望清军最好不要攻上来,他刚为火枪换上了新的火绳,红点微亮,但手臂因长时间端枪而酸痛无比。
    面临即将到来的激烈战斗,他忍不住咽了口唾沫,心跳如雷,却不敢露出一丝怯意。
    他身后的张小六和陈瑞安同样做好了准备,张小六紧握刀盾,眼神警觉地盯向山下敌军,只见盾牌林立,步步逼近,如海浪般朝山顶涌来,杀气腾腾。
    对方的数量何止十倍于己!关齐福忍不住颤了颤,这样的敌人让人胆寒,仿佛整个山顶都笼罩在一股沉沉的绝望中。
    可明军将士们尽管心生畏惧,却无人退缩。
    陈瑞安深吸一口气,手中紧握的弓箭越发用力。
    他抬头看了一眼站在左手边的关齐福,右边的张小六,他们的目光都投向山下,脸上带着不同的表情,但每个人的眼中都透着一股坚定的光芒。
    他的喉头微微发紧,耳边传来战友们沉重的呼吸声,伴随着山下逐渐逼近的鼓声,心跳加速,浑身的血液仿佛在这紧张气氛中沸腾。
    鼓声愈来愈近,越来越急促,似乎整个山头都在为这一战战栗。
    关齐福忍不住低声说道:
    “这帮鞑子就跟地上的蚂蚁似的,怎么打都打不完……咱们这次,真能守住吗?”
    “怕什么!老子大不了拉个垫背的去,反正死就死,咱们是大明的男儿,这条命本就是皇上的!”
    陈亮咬牙切齿地喊道,眼中闪烁着愤怒的火焰,仿佛要将面前的敌军撕成碎片。
    他话虽粗野,却道出了所有人的心声,士兵们面面相觑,面上多了几分决然。
    刘斌看着这一幕,心中感慨万千。
    他握紧手中的刀,深知这条路已无退路,唯有战死沙场,才能对得起自己的信念和肩负的责任。
    关齐福紧了紧手中的火枪,瞪大眼睛,死死盯着逐渐逼近的敌军。
    山下的鼓声愈发急促,清军的阵势越来越近,仿佛一张巨网正朝山顶扑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