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26章 万县来的余老虎(二)
    第226章 万县来的余老虎(二)
    啥叫准备演说呢?
    只有得奖的人才能演说。
    难道余切已经笃定了自己能拿奖?提前开香槟?
    这话最开始是一个误传。
    徐驰把这件趣事写在了自己的报告文当中:余切被国内以为“提前”获得了芥川奖。
    所有人都被吓出冷汗!
    访问团抵达东京之后受到热烈欢迎,这是一次涉及到产业、政府和艺术界的数十人的大访问团,各自的行程都不一样。但因为围棋擂台赛的赞助商松下包揽了新大谷饭店,为了节省开支和管理,访问团其他成员干脆也住在新大谷饭店。
    于是产生了聚集效应,不同行业的日方和一些其他国家的记者,都跑来新大谷饭店,把这个地方围得水泄不通。围棋赛还没有开始,而产业界、经济界这些人的出访还需要时间,记者们又得知芥川奖落谁家即将在明天揭晓。
    本着来都来了的想法,他们请当下最热门的中国人余切出来讲话。
    余切也是很出名的,写上去能对报社交代。芥川奖颁奖时,全日本都在关注,从芥川奖走出来的许多人后来成为国民级作家,而芥川奖是他们确立地位的里程碑。
    如果一个非常厉害的正剧女演员,或者是电视台女主播,和芥川奖获得者在一起结为夫妻,一定不是穷酸的芥川奖作家“高攀”了,而是他老婆借着自己丈夫的名誉镀了一层金。
    作家是民族的良心啊!在日本,无论是什么样的人物,到了一定层次后,总要著书立说,提高自己的层次。
    一个日本记者向访问团的翻译陈希儒递了一张纸条上去,上面写着:“我们这里有很多人,我们想请余先生来做一个问答,让我们有东西可以写。”
    陈希儒接到纸条后脸都红了,快步走到余切所在的房门,这时候,余切正在和社科院副院长钱忠书、以及围棋队的聂伟平、作家徐驰等人闲聊。陈希儒敲门后问:“余切,你能不能出去对大家讲个话?”
    余切蒙了:“我们这次的团长是钱钟书钱老,再下面的也有各自的领导,哪里轮得到我去讲话?”
    陈希儒摇头,手里举着那一张纸条:“不是对我们,而是对日本记者!”
    纸条传到众人手中。大家看来看去忽然沉默了。
    “这是好事!”钱忠书大笑道:“他们也要赚稿酬,没有你出来,他们不愿意走的!你快去吧。”
    余切从房间里面出来,又听说一个事情:
    酒店的门外,有十来个举着《狩猎愉快》的日本书迷一直在等候,2月份的东京只比中国的首都稍微暖和一点,书迷们冻得瑟瑟发抖,还下了一场雨,但他们抱住《狩猎愉快》那本书,用树冠和自己的背遮住雨,他们害怕当余切来签名的时候,这本书已经被淋湿了。
    余切先请这些书迷进入饭店,给他们一一签名。说了几句寒暄话,然而书迷们签完名之后也不愿意离开,继续在酒店外坐下。
    为什么?
    他们想要见证余切拿到芥川奖这二十四小时,他们想要看到自己支持的作家“登龙门”!
    这就是芥川奖的影响力。
    访问团众人都震撼了,新化社的木青当机立断,申请向国内转载这令人激动的一幕,让日本记者们准备提问,于是就有了余切在新大谷饭店内临时的演讲。
    结果,记者们一阵窃窃私语,最后只问他一个问题:“芥川奖对你们中国人重要吗?”
    这问题很简单,余切却想了一会儿,然后说:“重要也不重要。”
    记者们当然不会懂了。
    “为什么?”余切笑道。“很多中国人其实不知道芥川奖,假如我现在角逐的是另一个奖项,比如日本的直木奖,或者是法国人的雷诺多文学奖、龚古尔文学奖……大家也会觉得开心,所以芥川奖其实不重要。”
    “但它也很重要,因为我的获奖可以鼓舞到国内的创作者。他们原先不知道自己的水平,而现在他们敢于同台竞技,因为有人突破了文学上‘禁区’,证明了我这个皮肤,我这个文化的无限可能。”余切对日本记者说道。
    这话说起来十分简单,但听到这话的许多人都感慨了。
    尤其是熟知国内文学史的徐驰,他知道余切在暗指他成为了打破“枷锁”的人。
    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涉及到国内作家群体的一个时代遗憾。他们中的许多人因为各种原因拒绝了国外奖项,比如鲁迅曾经说“中国还是一个积贫积弱的国家,如果有人拿到奖项反而是坏事,助长了大家的虚荣心,使得大家暂时忘记了现实的苦难,害处很大。”
    于是,鲁迅拒绝了一切外国奖项。
    大名鼎鼎的沈聪文传言被诺奖提名过三次,他在七十年代末和八十年代于欧洲掀起了一股“沈聪文”热,几乎代表了中国的现代文学。但就在沈聪文第三次被提名的不久,沈聪文就离开人世。
    他也没拿到奖项。
    钱忠书曾经有机会拿到国外文学奖,然而当时的舆论环境不允许钱忠书拿国外奖项,所以他批评了一顿外国的文艺评论家,甚至把国外文学奖贬低为“粪土”!钱忠书实际怎么想的无法知道,但他表现得要和一切国外奖项决裂,外国人自然也不会贴他的冷屁股。
    于是,钱忠书也失之交臂。
    这些在国内文坛名人堂的天王巨星们在各个时代,拒绝了国外奖项,带来了一个遗留问题:
    就是在中国文学重新进入世界时,我们是一个什么样的位置。
    好比大航海时代,船只能到达的最远路线来自于前一个船长绘制的航海图,他们在新的地方留下了人类的足迹,后来的人才知道:这片海域是我足够来的地方,我可以踏入这里。
    然而,这一片地方对中国作家来说,是相对空白的。而我们有如此辉煌的文学史,文学如此深刻的影响我们这个国度,我们也为之骄傲,但一谈到具体的奖项时,气氛常常变得尴尬。
    余切说的就是这个。
    他在新大谷饭店门外的“答记者问”被当成是演说,新化社的记者发稿回到国内,也没有经过什么审稿,直接在电台念了出来。随后,又在电视台通过新闻进行播放。
    木青是新化社的大领导,他亲自来撰写了新闻稿。让余切这个简单的“演说”变得很有级别。宣读新闻稿的主持人抑扬顿挫,难掩激动,声音有明显的颤抖。
    结果发生了什么事情?
    种种铺垫之下,一些人以为余切已经拿奖了。
    已经拿奖了!
    发新闻的,念新闻的都知道结果在明天才出来,但是听到消息的人已经情不自禁开始狂欢,一传十,十传百,余切拿奖的消息如同旋风一般,席卷了大江南北。
    中国作家拿了日本文学奖!!!
    在燕大,学生们聚集在一起听广播,立刻跳了起来;在文学研究所,学员们望着电视台,顿时震惊得失语,然后互相拥抱;在沪市的微电子制造厂,厂长告诉工人:“日本来的专家说,不能投资我国的芯片业,我们只能靠自己,大家不要灰心,我们的小说都能打到别人的大本营了,以后我们的技术也有机会起来。”
    余切家的家门被看了新闻的邻居敲响,邻居大声喊:“老余,你儿子真拿了川芥奖,就是那个日本文学奖!”
    “不是芥川奖吗?你说反了!”
    “不知道什么奖,总之拿奖了就行!新闻上说余切在向日本媒体演说,说自己获奖的意义——这不是获奖了是什么?”
    “啊?我怎么没看见新闻呢?我也没看见余切的脸。”余跃进还是不相信。
    邻居道:“还有什么不相信的?所有人都这么说,难道大家都错了?央台也错了?”
    余切演讲的时间是2月27号,颁奖日是28号,央台从来没有确切的说“余切拿到了芥川奖”,但是大家已经以为他稳妥了。即便有少数怀疑的人,一旦提出自己的怀疑,就会被反驳:“大家都是这么说的!你怎么就不相信?”
    另一边,日本东京。
    余切回到房间之后,徐驰竟然激动的落泪了:“我们有很多空白要去填,就好像一个人刚刚苏醒,就要和别的人来竞争,这时候我们如果有一点能比别人强的,都可以让我们感到骄傲!”
    钱忠书和余切打牌时道:“我原先和一个汉学家大吵了一架,这个人是瑞典人马悦然。你知不知道诺贝尔文学奖是怎么来评选的?由十八个瑞典人来评选,他们喜欢什么,什么就能占优,主观性很大。”
    “马悦然来到我们国家之后,受到热捧,大家都来欢迎他,我也欢迎他。但是谈论到中国文学时,马悦然洋洋得意,话里话外说自己的贡献很大……我终于忍不住大骂,他翻译过巴老的书,然而他的译本非常糟糕!我问他,为什么中国作品一定得翻译成英文才能获奖,别的国家为什么就能用原文参加评奖?”
    “这有道理吗?但是马悦然依然受到追捧,因为我们需要他。这就是你说的重要也不重要!对个人来说,不重要,他水平不如我!但我们太需要别人的认可,对我们来说,太重要。”
    聂伟平来找余切下棋,但不是围棋,而是非常简单的五子棋。五子棋有一些先手必赢的下发,余切总是抽到下先手的黑棋,于是就连聂伟平也被余切击败。
    聂伟平说:“我知道你的意思,你感到很孤独,而所有人又把希望放在你的身上,但如果你成功了,是不是就成了民族英雄了?我也要下棋,围棋擂台赛最极端的情况下,我得一个人车轮战六个人,然后把他们所有日本人都下赢……我脑子算得太多,算得太频繁,以至于我缺氧了,当地医院给我拿来呼吸机,但是我就是不能放弃。”
    “余切,我也没有想那么多,我就是觉得我真的比别人强。”
    他们以各种方式,让余切保持一个平常心。大家都认为余切这时候应该非常紧张。
    晚上,有消息传到东京这边,说“国内的许多人已经误以为余切拿了大奖”,这当然是一件大喜事,而且也很有可能发生,但如果不是这样,余切不就麻烦了吗?
    新化社那边的领导问是否要勘误?
    新化社也感到委屈,他们绝对没有言之凿凿的说拿了奖项,可能大家太激动,心已经绷到了尖儿,一有风吹草动,就恨不得相信了!
    木青跑来和余切道歉:“我不知道怎么回事,这一些话被当成是获奖宣言了,你没有感谢国家没有感谢领导,但是大家都以为你获奖了,因为这是你说得出来的话……然而这一次是真的还没有。余切,我们是不是要立刻勘误,向全国人民说明情况,还是等明天结果出来……”
    选择勘误?这会带来另一个尴尬,就是明天如果余切拿奖了,于是又得重新说一遍,说实话这个方案并不太可能。但如果余切强烈要求,木青会尝试这么办。
    另一个就是拖着,现在余切必须拿到奖项。他拿到奖项后,这点儿小误会就是前戏了。
    聂伟平都特么傻眼了,这种事儿让老子来,上呼吸机也顶不住啊,我下围棋赢日本人的时候,接近于心流状态,自己都不能想象,干了这么牛逼的事情。哪有人一开始就说“日本人全是菜,我已经嬴麻了。”
    万一特么的没赢呢?
    余切到底怎么选?
    事情就变得非常诡异,官方的贺电一直没来,但是余切一些亲朋好友,已经想尽办法联系到他。纷纷祝贺他拿到奖项,余切在其中既没有承认,也没有否定。
    “我们应该怎么办?”木青问他。“主要是取决于你的意见。”
    余切却让一些同志帮他找来今天晚上的报纸。上午余切演说时,他面前的媒体囊括了日本的主流报刊,他们发达的出版体系促使在上午十一点之前的稿子,可以在晚上印制发布。
    也就是说,余切现在就能知道媒体怎么看待几位作家的情况。在日本,由于芥川奖深受关注,在将来的21世纪诞生了一些线上菠菜网站——就像是诺贝尔文学奖的情况一样。
    时间越接近颁奖日,某些人的赔率就会越来越低,最终在几个小时之前某个候选者的赔率会低到不可思议。显然,这个人就必然是最终获奖者,菠菜集团不会拿自己的钱开玩笑。
    八十年代的日本虽然没有互联网,但是同等性质的事情依旧存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