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正明踏进汇泉楼后厨里,立刻让后厨大家都变得紧张起来。
尤其是现在后厨里新的这批青年厨师。
这批青年厨师,已经是汇泉楼第三批青年厨师。
第一批冯正明或是带去了沪城,或是派去负责省里分店。
第二批青年厨师在手艺过关后,也都被分派到新一批省内各地分店。
现在这批青年厨师,不算是冯正明亲自挑选的。
是在泉城三位师兄一起挑选的。
所以他们从一开始就跟着三位师兄学厨干活。
因为没有跟过冯正明,和他的接触比较少,所以都不太了解冯正明的脾气。
见到冯正明的时候,他们很自然会产生一点点小畏惧。
生怕自己做的不好,会遭到冯正明的一些指责。
可是冯正明进汇泉楼后厨里,没有去直接指挥大家该怎么做?
他是悄无声息在后厨里慢慢蹓跶。
从一群实习学徒开始,冯正明相当平易近人跟每个人打招呼。
而且他在对方忙的时候,绝对不会在旁边盯着,也不会随便开口去打扰对方的工作。
如果是看出一些不妥,冯正明会在对方忙完了之后,再把看到的问题指出来。
当然被冯正明指出了问题,任何人都必须要重新做。
这一点后厨青年厨师们不陌生。
因为平时李辉东和曹志国也会严苛要求他们。
不同的是,李辉东和曹志国看到会立刻点出问题。
虽然两人也不会发火,但是会告诫青年厨师不许再犯相同错误。
冯正明则是不会立刻点出,会让青年厨师把手头上活先做完。
完成了一部分后,冯正明才会点出问题。
并且冯正明也会很耐心讲解要怎么去做?
甚至冯正明会亲自给青年厨师示范。
这种做法让青年厨师们的印象更加深刻。
冯正明确实不会发火,但会让青年厨师们自己把弄错食材中午做员工餐。
必须要承认,有些青年厨师确实有天分,属于那种一点就通的。
但也有一些青年厨师并不能一点就通。
冯正明倒也会很耐心讲解。
他的讲解又和平时两位师兄不同。
冯正明会把细节拆分开一步一步去讲解。
告诉青年厨师为什么每一步要这么做?
比如给腰打刀,为什么必须打到从背面能看到刀痕的地步。
“不把刀打到这么深,腰不能迅速就成熟,这也算是前辈厨师研究出一种爆炒的技法。
要在短时间里,迅速让腰内外完全成熟,如果时间久了腰口感会变差,如果炒老了腰那就不能吃了。
所以打上的刀要均匀,要可以让腰一瞬间成熟。
另外一个麦穗刀也是为了美观,这样提溜起来,会像是一簇一簇的麦穗。
美食美食,不光是要味道美,造型也是同样要美。”
冯正明的一番解释,像是讲故事般,让青年厨师听着也不会反感。
而他展示的时候,刀功的每一个细节也都是会展示到。
尤其是冯正明展示时,为了让青年厨师看清楚,他会有意放慢。
当他放慢的时候,那种如同慢动作般的下刀,还有每一刀的那种精准,着实是会震撼到后厨里每个青年厨师和学徒。
因为在快的情况下,往往掌握好一个节奏,或许更容易切的标准。
可是如果放慢了,那就不是一个节奏问题,而是每一刀都必须要做到标准。
在场的所有人都被冯正明这一手刀功彻底折服。
大师兄和五师兄也过来一起看了。
看到冯正明这一手,两位师兄也相视一笑。
作为师兄,对小师弟的手艺很了解。
他们知道冯正明这一手刀功是费了多少时间和精力才练出来。
那时候还没有被正式收徒的冯正明,每个夜晚都会自己悄悄偷偷练。
后来为了让刀功可以更加精细,以及对刀功的掌控力更好。
冯正明自己用不高的工资买各种食材练。
要说练刀功最难,效果最好的是什么?
恐怕很多老师傅都未必知道。
虽然大多数人练刀功都是用土豆,但真正最能练刀功的是南瓜。
因为南瓜会比较滑,所以拿南瓜来练刀功,往往会更难,但也更能够把刀功练好。
冯正明便是经过这么一番练习,才能让刀功有如今这种精准。
快从来都不是厨师刀功里最难的部分。
就像是切丝的时候往往可以非常快。
可是切丝之前的劈片,那才是决定丝能够切到多细的关键。
而劈片的过程就不能快。
最容易体现这一点的菜,是本帮菜里的扣三丝。
扣三丝的笋丝,需要先对笋进行劈片。
要想切出如牛毛般纤细的丝,首先劈片时要片出薄可透字的片来。
同样冯正明慢慢去给猪腰打刀,在慢的情况下,每一刀至少都要精准到三分之二处。
而冯正明的每一刀,几乎都在五分之四处。
几乎最后只有薄薄的一点点连着。
这样把腰翻过来,才能在背面上清楚看到刀痕。
冯正明在大家注视下,把半片主要打好刀。
接着翻过面来给青年厨师和学徒们看看。
“哇……”
周围顿时是一片惊呼。
这是对冯正明这份刀功的惊叹。
冯正明微笑表示:“我这个是演示,所以刀是慢了一点,你们平时不用这样慢,保持一个节奏,那样也能做得更好。”
听到冯正明这么说,一位实习学徒忍不住开口问。
“状元,你这个刀功,需要练多久才能办到?”
冯正明笑着回答:“这个因人而异,主要看个人的努力,实际上平时做菜的时候,也不是非要像我这样。
但是标准是,打完刀翻过来,背面要能够看到刀痕。”
实习学徒听了点点头,没有继续追问下去。
其他的青年厨师和学徒们,也都各自琢磨起来。
冯正明接着又说:“很多人可能会奇怪,为什么一定要这么去苦练刀功?”
这话让青年厨师和学徒们都抬起头看向冯正明。
这确实是一部分青年厨师和学徒的想法。
毕竟大多数顾客,可能吃的时候也不会专门盯着刀功去看。
而且刀功好与不好,在一些厨师和学徒看来,也并不会影响到菜的味道。
冯正明很清楚在场一部分青年厨师和学徒的想法。
“你们是不是都觉得,反正都是吃,刀功好不好也不影响到最后菜的味道,就算是有一些影响,可能大部分的顾客也吃不出来,是吧?”
这话问得青年厨师和学徒们都不敢接话。
冯正明看到她们不敢说话,和两位师兄对视一眼大笑起来。
“哈哈哈,看来都不敢说心里的想法。”
接着他直接鼓励:“没关系,你们有什么想法尽管说出来。”
得到冯正明的鼓励,才有实习学徒说出真实想法。
“状元,您不是也说了?刀功好不好,很多顾客根本就吃不出来,所以我们确实不明白为什么还要这样苦练刀功?”
冯正明点点头:“是这样,大多数的顾客都吃不出刀功好坏,甚至可能吃菜的时候不会注意去看。”
接着冯正明一脸严肃:“可作为一个厨师,你可以糊弄顾客,你能在手艺上糊弄自己吗?”
“顾客或许不懂,或者很多顾客也吃不出好坏来,但是如果遇到了同行,或者是遇到了懂行的顾客,一旦你们平时形成习惯。
你们会忘记该怎么精心去做菜,你们会习惯去糊弄。
到时候砸的就是你们自己的职业生涯。
当然,如果你们跟我说,我不想当什么大厨名厨,我就是想学个手艺,回老家自己开个馆子,或者是就想街头卖盒饭,或者是去哪个食堂里干。
那么就当我什么都没有说。
我尊重每个人的个人选择和追求。
但是在汇泉楼,在我的店里我不允许糊弄的人留下。”
冯正明这么一番话,把一切都说的很透彻。
他不强求别人也认同自己坚持的观点。
但在他的店里不允许糊弄的人存在。
可以说没有什么大道理,冯正明就是很直白表示,想要留在他的店里,那就必须苦练刀功,不能有丝毫懈怠。
如果不想苦练刀功,不想在他的店里好好学,他也不会拦着任何人。
不愿意吃这份苦,可以随时选择离开。
青年厨师和实习学徒全都变得乖巧起来。
他们进了汇泉楼后厨,自然还是有追求的。
并不想随便去糊弄着。
不说像是冯正明一样成为全国状元。
至少也要在省里的青年厨师比赛上拿个名次。
经过一番的示范教学后。
冯正明也就让大家各自接着干活。
他走到两位师兄面前。
“这段时间真是辛苦大哥和五哥,后厨这批青年厨师和实习学徒的基本功还是很不错的。”
李辉东笑了:“你来了给他们一点指导,可能进步会更快。”
曹志国说的就更加直接:“见到你这个状元,亲眼看着你这个状元现场教学,那他们真是回去都能跟朋友吹很久。”
冯正明:“五哥这是怪我多管闲事?”
曹志国立刻就乐了:“哈哈哈,好了好了,你小子别跟我们来这套,谁不知道你,来了后厨就是手痒痒,想亮亮手艺啊?”
“哈哈哈,还是五哥了解我,竟然没骗到你。”冯正明跟着也笑了。
大师兄自然也跟着笑起来。
师兄弟们之间还是都很清楚彼此。
冯正明来到后厨,看到青年厨师和实习学徒的一些不规范,他确实忍不住想说说,顺便也是自己展示展示。
可能因为都是一个师傅教出来,师兄弟们对不规范行为都很烦感。
简单说,就是教你怎么做,你就应该怎么去做。
你不能随便去改动教你的东西。
这属于冯正明和师兄们一起所坚持的。
这也是当年在燕喜楼时,师父一直这么要求他们。
当初在燕喜楼后厨,但凡有一点不规范,那可是要挨打的。
比如切墩的时候,姿势不标准,师父上去就会先给一脚。
现在冯正明和师兄们已经很温和。
至少不会对青年厨师和学徒们动手。
但看到不规范,他们还是会要进行纠正。
如果是屡教不改的,那是一定要被批评教育一番。
在汇泉楼后厨里,也不乏实习学徒,甚至是青年厨师被批到落泪的。
“后厨有大哥和五哥我真的很安心,今天看了一圈,除了一些小毛病,基本上没有任何问题,就像是回到了当年燕喜楼后厨。”
曹志国:“回到燕喜楼后厨?你这是回忆起我和大师兄被师父打吧?”
冯正明:“哪能,你和大哥也没怎么被师父打过。”
李辉东:“那时候被师父打过,比较多的应该是老四?”
曹志国指向冯正明:“是他,那时候正明被师父打得最多。”
李辉东:“有吗?”
冯正明主动承认:“我确实被师父打得比较多,没正式拜师前,我就经常犯错被师父打,拜了师之后,师父更是动不动要敲我两下。”
李辉东笑了:“难怪你能当状元呢。”
这话把冯正明和曹志国都给说得大笑起来。
笑声中,汇泉楼前边通知上客。
师兄弟三人立刻进入状态。
汇泉楼营业开始。
已经离开汇泉楼的程国胜,他回到自己装修中的店。
认真盯着装修师傅给自己的店装修。
闲来无事,他和装修师傅们聊了聊。
结果一聊之下才知道,给自己装修的施工队,和冯正明的关系竟然不一般。
被程国胜找到给他装修新聚宾园的装修公司,自然是刘家村的装修队。
这几年给冯正明的各种店装修,他们已经成了很正规的装修公司。
可以说省里各地的餐馆、酒楼的装修,几乎有一半都是他们公司接手。
有给冯正明那些店装修经验,刘家村他们装修的能力确实很好。
程国胜也是知道他们的口碑,才会找到他们给自己新聚宾园装修。
跟施工队聊了一阵,程国胜心里是不禁感叹。
冯正明在省里的影响力确实是太大。
之前程国胜联系供应商,也几乎都是给冯正明店供货的。
现在连装修的公司,竟然都是冯正明长期合作伙伴。
让程国胜觉得,自己开个店都像是给冯正明开的一样。(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