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830章 给师叔拜个年
    第830章 给师叔拜个年
    春节里几天,冯正明带着妻子和女儿一起,先是和师兄们一起给师父拜年。
    然后他又带妻子和女儿,去给泉城的几位老师傅都拜了年。
    他很清楚,自己能在沪城那么轻松做自己的事情,也跟泉城的几位老师傅帮忙脱不了干系。
    如果不是老师傅们坐镇,冯正明离开泉城要不了多久。
    可能他厨师会长的位置都会被别人给顶掉。
    省里厨师协会有什么事情,也不可能会第一时间通知他这个在沪城的会长。
    虽然对冯正明来说,他已经不在意那个会长的名分。
    真要是被别人顶替掉,也对他不会有太大影响。
    但毕竟几位老师傅都在帮他,所以冯正明也确实应该上门拜个年。
    老师傅们对冯正明对他们的尊重也是很受用。
    当然,冯正明上门拜年时,老师傅们也会趁机推荐一下自己的徒子徒孙。
    这倒不是说老师傅们想要帮徒子徒孙在冯正明那边谋一个好位置。
    老师傅们推荐给冯正明,更多是希望徒子徒孙能去冯正明店里后厨学习。
    老师傅们还是很清楚,如今要说鲁菜做的好,并且能够让徒弟们获得历练的店,首选肯定是冯正明的几家店。
    虽然不能直接去冯正明在沪城的两家店。
    但如果能进他泉城的几家店,或者是省里各地的五家店,也是能学到不少东西。
    最重要的当然还是名声上所能获得的加持。
    毕竟在状元店里后厨干过。
    这说出去的话,以后在其他餐馆酒楼后厨里,都会被别人高看几眼。
    大多数的厨师不可能像是冯正明这样自己干这么大的生意。
    他们还是需要出师后,依靠跟着师父的一些履历,获得一些餐馆和酒楼老板青睐,以求能够获得更好的待遇,或者是能进一家名气大的酒楼。
    冯正明面对老师傅们的推荐,也没有随便的敷衍几位老师傅。
    这些年老师傅们帮忙,这份情谊冯正明是知道的。
    他基本上是就事论事和老师傅们仔细聊进他店里后厨的事。
    “倒不是我几家店后厨不缺人,我确实也是一直都缺人,但我店里后厨要求比较高,所有进后厨的都需要经过重新的培训。
    最关键的是,进了后厨就必须要听每家店后厨里主厨的话。
    我是怕到时候师伯、师叔你们推荐进去的人,跟我店里后厨的主厨们有矛盾。”
    冯正明没有说不要人,只是先要把一些难听话说出来。
    每家店后厨怎么进人?
    进去了之后,要怎么干活?
    还有后厨会有哪些要求?
    这些冯正明都必须要提前说明白。
    说清楚后,是还愿意继续进自己几家店的后厨?还是不愿意进,那就是个人选择了。
    老师傅们也都明白冯正明的意思。
    知道他那些店做出来口碑不容易。
    他对后厨人员有严格要求,这些老师傅们也能理解。
    所以在攀谈过后,老师傅们也都是表示。
    他们会把话给徒子徒孙们带到,至于是不是还要进冯正明几家店后厨去?这个也就是看个人自己的选择。
    面对老师傅们的明事理,冯正明也是大大松了一口气。
    在拜年过程里,冯正明还专门给黄涛这位师叔拜了个年。
    黄涛完全没想到,冯正明会抽空到他家里拜年。
    这些年黄涛从一开始学厨,到后来去了南方变成美食杂志主编。
    再后来回到泉城,帮冯正明主办齐鲁风味那本杂志。
    可以说黄涛也是有着非常丰富的人生经历。
    之前一段时间,黄涛在杂志的理念上也跟冯正明产生分歧。
    黄涛想要进行一些更加商业化的尝试。
    他认为,单纯靠吸引美食爱好者购买杂志根本不行。
    所以黄涛的想法是,利用好冯正明状元的名头,吸引一些赞助商给杂志赞助,然后给赞助商的产品在杂志上做广告。
    当然,开始为了吸引到更多人购买杂志。
    把杂志的销量打上去,好能够吸引赞助商,肯定是需要冯正明这位状元出面帮忙推销杂志。
    甚至黄涛还有想过,冯正明以厨师协会会长的名义,让全省的厨师都定一批杂志。
    当然这些都被冯正明给拒绝了。
    冯正明还是希望杂志能做的更加纯粹。
    美食杂志就是介绍美食,可以穿插一些美食相关的故事。
    但是不能一本杂志上全都是各式各样的广告。
    后来黄涛见餐馆推荐指南,一下子带火了杂志,也带火了一部分的餐馆。
    他马上萌生出了另外一个想法。
    他当时想的是,干脆让齐鲁各地餐馆上门求推荐位置。
    这样他们可以进行推荐位置的有偿拍卖。
    到时候有需要的餐馆和酒楼,只要出得起钱,就可以让对方上推荐指南。
    这自然是被冯正明严词拒绝的。
    冯正明专门找黄涛谈了一次。
    明确表示推荐指南之所以很多人专门买杂志看。
    是因为推荐指南是绝对的公正客观。
    如果推荐指南上推荐的餐馆和酒楼,都变成了对方钱上的,那推荐指南也就没有了存在的必要。
    那一次的事情,冯正明和黄涛闹得有些不愉快。
    后来还是师父从中调解,才算是让两人化解开了不愉快。
    虽然被师父调解了两个人理念上的不和。
    但黄涛心里一直还是有些不服气。
    觉得冯正明的做法实在是太过于刻板。
    觉得冯正明不懂得变通。
    也觉得冯正明是自己生意做的大,所以不在乎这三瓜两枣,但是一点也不懂得人情世故。
    再之后,当黄涛看到冯正明在沪城开起两家分店,并且迅速在沪城闯出了极大的名气。
    一下子让黄涛突然意识到可能自己确实不对。
    得知冯正明能在沪城开店,还能吸引到沪城工作的大量海外人光顾,并且利用海外人大量光顾又吸引到了很多沪城那边白领光顾。
    黄涛就意识到,自己是小瞧了冯正明。
    他不是不知道应该要怎么去运作。
    而是他有着自己的坚持。
    在美食上,他是绝对眼里揉不得沙子的。
    他是先要把菜做好了,才会用各种手段去运作。
    黄涛也能理解,为什么冯正明对推荐指南的要求会那样严苛。
    必须要是老师傅们亲自去品尝,还需要结合一些普通顾客的体验反馈。
    黄涛明白,冯正明这是要树立起推荐指南的权威性。
    只有先树立起足够的权威性,才能不断去影响到餐馆和酒楼的经营。
    想明白了这点,黄涛意识到自己格局上和冯正明的差距。
    所以冯正明回来后,黄涛都有些不好意思去见他。
    完全是没有想到,冯正明会带着妻子和女儿,还专门来家里给他拜年。
    黄涛妻子见到冯正明来家里拜年,那真的是喜笑颜开。
    “哎呦,我们的状元那么忙,还记得来给师叔拜年,真的让我们家蓬荜生辉啊,我们家老黄一直念叨,觉得状元你不会来。”
    冯正明微笑回应:“婶子您客气了,我肯定要来给我师叔拜年,师叔这两年帮了我很多。
    如果不是师叔帮我劳心劳力,我们厨师协会主办的杂志,也不可能会受到那么大的欢迎。
    还有如果不是师叔的话,我们推荐指南也不会获得那么多人认可。”
    听冯正明的这些话,让黄涛不禁有那么点无地自容。
    黄涛很清楚,如果不是冯正明的坚持。
    按照他之前的想法,可能推荐指南已经要被他给毁了。
    黄涛赶紧和妻子一起,招呼冯正明和罗晴两口子先进门。
    然后黄涛让妻子带罗晴和孩子进屋去和自家孩子玩。
    罗晴和婶子都明白,冯正明和黄涛有话要说。
    婶子拉上自己的女儿,和罗晴抱着孩子一起进了屋里去。
    客厅里只剩下冯正明和黄涛两个人。
    黄涛看向冯正明有些不好意思。
    “正明还是你有眼光,如果不是你的坚持,我们齐鲁餐馆酒楼推荐指南已经毁在我手里。”
    冯正明面带微笑:“师叔你言重了,我知道师叔你的能力,指南无论如何也不会毁在你的手上的。”
    黄涛接着就忍不住问:“正明你有没有想过,把我们的杂志办到沪城去?尤其是那个餐厅推荐指南?”
    冯正明笑着:“师叔我也早就在想这个,不过可能还是需要师叔你大力帮忙。”
    黄涛闻言有些激动:“你放心,我肯定会全力帮你的。”
    冯正明认真把自己的一些计划告诉了小师叔。
    “我的想法是这样,我们呢,先跟沪城那边的一些知名杂志合作,师叔你来主笔,写一些相关的美食文章,开始先不要写鲁菜,也不要介绍我的店。
    开始我们就去详细介绍本帮菜,到时候可能师叔你需要忙一点。
    去一下沪城几次,详细的采访和研究一下本帮菜的各种细节。
    一定要把本帮菜相关的东西了解和介绍清楚。”
    听到冯正明这么说,黄涛大概明白他的想法。
    “你是想要先用本帮菜的详细介绍,让沪城那边的人喜欢上我们的东西,之后再逐步加入一些其他菜系的元素?
    最后再去介绍特色餐厅的名义,逐步让大家接受我们的一些餐厅推荐?”
    冯正明笑了:“没错,跟师叔聊就是开心,师叔一下子就能明白。”
    黄涛笑了笑:“不瞒你说,我过去也有过类似的想法。”
    “是吗?”冯正明有些惊讶,“师叔你没有实施?”
    黄涛点头:“对啊,我确实是很会说,但是我不会做啊,我的手艺确实不行,所以有些东西我虽然说的很好,但我做不出来肯定会被别人诟病。
    人家会说我,你说的那么热闹,那你做给我们尝尝看啊?”
    说到这黄涛是双手一摊:“我做不了啊,我的厨艺可能还不如你婶子。”
    这话把冯正明给说乐了。
    他知道黄涛最后这话说自己手艺不如妻子是谦虚。
    黄涛确实厨艺上不算多么精通,但也不是那种一点不会的人。
    实际上黄涛的手艺做家常菜还是能上桌的。
    冯正明也从师父那知道,黄涛这位小师叔在外面总说自己厨艺水平不行,基本上都是只动嘴不动手的。
    可实际上在家里的时候,黄涛还是会经常下厨给妻子女儿做菜。
    只是他的手艺不说跟冯正明比,也比不了大部分专业厨师。
    冯正明避开厨艺上的话题。
    “师叔,我知道你在外地很多年,你肯定是比较了解各地的特色,这次要在沪城发展,你的这些优势就体现出来了。”
    这话算是说到了黄涛的心坎上。
    黄涛这些年天南海北走了很多地方。
    他对美食的鉴赏能力还是在的。
    因此他对各地美食都有了解。
    像是各地不同菜系的一些拿手菜,他几乎都是会找到最正宗的去吃的。
    用黄涛自己的话说,他做菜肯定是不如很多专业厨师,但舌头还是非常挑剔的。
    这份挑剔,才成就了黄涛在美食品鉴上的那份实力。
    因此冯正明才会放心,把齐鲁这边厨师协会的美食杂志交给黄涛。
    只不过黄涛这几年也受到外面商业元素影响,做事总还是会优先考虑商业性。
    也成为对他发展的一份桎梏。
    这一次,冯正明对他的纠正,也算是把他又给拉回来。
    让黄涛明白,不能首先去追求商业利益。
    先要把事情做成了,等到有了足够的影响力和名气,自然也就更容易获得利润。
    冯正明和黄涛聊了不少,两个人把沪城发展的一些细节都推演一遍。
    和黄涛探讨后,他确实给了冯正明更多的启发。
    冯正明知道,自己不可能事事都能办好。
    很多事情终究是需要别人帮忙。
    有更专业的人帮自己,才能把自己的事业发展的更好。
    这一聊不知不觉就到了中午。
    黄涛自然是要留冯正明在家吃饭。
    本来黄涛要下厨,但是被冯正明主动请缨了。
    “师叔还是我来,平时你和婶子肯定都不会去我的店里吃,今天我就在家里给你们做一顿,保证让你们尝到我店里的味道。”
    黄涛女儿自然是非常高兴和期待。
    “好棒,可以在家里吃到状元的手艺啦。”
    黄涛和妻子最终也只能是让冯正明在家里下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