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829章 欢声笑语中又是一年春
    冯正明对春节期间的一些活动,几乎他都是能推掉都推掉了。
    他这一趟从沪城回来,就是想要好好陪家里人过个年。
    尤其是要好好带一带自己的女儿。
    虽然女儿现在还在襁褓中,什么都还不懂。
    但冯正明觉得,每天抱着女儿逗她笑。
    还有陪着女儿一起躺在床上玩,真是一个放松身心的好活动。
    小丫头虽然是什么也不懂,但对一切都明显充满了好奇。
    嘴里也总是咿咿呀呀地不知道在说些什么?
    冯正明每次女儿咿咿呀呀说的时候,他在旁边就跟女儿说话。
    小丫头也不会嫌弃爸爸唠叨,甚至还会听爸爸唠叨。
    父女俩最和谐的画面,是爸爸坐在床上,女儿窝在爸爸的怀里,一边听爸爸唠叨,一边还时不时咿咿呀呀说两句。
    不知道的看到这一幕,可能还真会以为父女俩在说话。
    当然,女儿也不全是乖乖的样子。
    有时候会在爸爸怀里尿尿或者是拉粑粑。
    冯正明都会很仔细给女儿换尿布。
    也是一点嫌弃的表情都没有。
    一开始冯正明不太会的时候,还专门跟妻子、岳母和姑姑一起认真学。
    几次学习下来,冯正明逐渐掌握了技巧。
    后面他换起来甚至要更加仔细。
    看丈夫每天陪伴女儿的样子。
    罗晴都忍不住笑话他:“你看看你,要是让别人知道,堂堂的全国状元大厨,推掉了那些邀请,竟然就是在家里带女儿,人家会怎么想?”
    冯正明听了一边跟女儿轻轻碰碰头继续逗着女儿乐。
    一边回答妻子:“会怎么说?那肯定都会夸我这个状元是爱家顾家的啊。”
    听到这话让罗晴是绷不住笑起来。
    冯正明则凑到女儿的耳边:“爸爸是爱家顾家的,对不对呀?”
    小丫头不懂爸爸说什么,她只是咿咿呀呀地胡乱喊几句。
    然后大部分的时间里,小丫头实际上都是在睡觉。
    所以往往是跟爸爸咿咿呀呀胡乱说几句,小丫头就慢慢睡着了。
    但即便是女儿睡着了,冯正明看着女儿依然觉得很舒服。
    面对女儿的时候,可以让冯正明忘却一切烦恼,真的是放空自己,享受那份难得的安宁,陪伴女儿的幸福时光让他迷醉。
    在这种带女儿轻松欢乐气氛中,冯正明他们又迎来了新一年的春节。
    今年春节,冯正明推掉了不少的活动没有去参加。
    不过春节的时候,冯正明还是好好准备了一大桌子的菜。
    今年师父和师兄们没有一起过来过年。
    所以冯正明就邀请罗晴家里人,和自己爷爷家里人一起过年。
    已经上大学的张宏伟今年也成为两家人的焦点。
    毕竟张宏伟考上了航空航天大学。
    这在大家眼里是妥妥的高材生。
    所以过年张宏伟回来,大家都很好奇他是怎么考上的。
    过年的时候,冯正明也让张宏伟当着大家面好好给弟弟妹妹和晚辈们传授一下经验。
    大家都看得出来,张宏伟大学半学期回来,整个人都成熟了不少。
    让他给大家介绍经验,他还真的一本正经地说了一下。
    甚至把自己平时一些学习的方法也都说出来。
    让在场的弟弟妹妹还有晚辈听了都觉得很惊奇。
    或许别人给孩子们教学上课,往往对孩子们不具备足够的冲击感。
    但是到了张宏伟这里就不一样了。
    因为大家都知道,他是考上了航空航天大学的。
    还是考上了他最想学的航空航天制造专业。
    所以他说的话,会让孩子们都觉得很可信。
    冯正明听完张宏伟的经验传授,忍不住跟他开玩笑。
    “你说要是我早点回家多好?早点回家了,就可以让你传授传授我经验,说不定我当初也能考个大学呢?”
    张宏伟听了顿时不再绷着了。
    “哈哈哈,哥你别笑话我了,我能考上,多亏了你支持我,你才是我的榜样。”
    冯正明摆摆手:“别瞎说,我可不能当你的榜样。”
    张宏伟很认真:“哥真的,真的是你支持了我,鼓励了我。”
    冯正明让张宏伟接着往下说。
    “行,那你说说看。”
    张宏伟认真地说出他的心里话。
    “我从哥你身上学会了,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这句话,哥你让我明白了,如果想要干成一件事,那就必须要自己付出足够的努力。
    只有付出了足够的努力,才能有机会去实现自己想要实现的理想。”
    被张宏伟这样说,冯正明琢磨了一下。
    “别说,我觉得你说的挺对,我确实是一个好榜样啊。”
    听到冯正明这么说,在场所有人都是一愣。
    接着全都忍不住笑了起来。
    三叔边笑边说:“正明你可真是一点都不谦虚啊?”
    “哈哈哈,正明越来越有意思了。”二姑也大笑着说。
    大伯也开口:“正明确实不需要谦虚,我在沪城可是听说了,正明你在沪城两家店,开的非常好的。”
    冯正明当然知道大伯回国后也是在沪城工作的。
    但他从未想过要去找大伯帮忙。
    因为找家里人帮忙,那确实不是冯正明愿意做的。
    尤其是大伯所在的部门,冯正明如果去找大伯了,可能也会影响到大伯。
    “哈哈哈,我就是把自己的菜做好嘛。”
    大伯母开口:“正明你把菜做好已经很利害了,沪城谁不知道,状元开的两家店,那是连海外的人都需要排队的店。”
    冯正明笑了:“海外的人也是人,我店里生意好,也不能因为他们是海外来的,就给他们插队。”
    大伯点头:“这是对的,店是你的,要有你的规矩。”
    不过和很多人一样,大伯和大伯母也很好奇。
    冯正明究竟用什么方法吸引海外那些人?
    跟家里人,冯正明也不会藏着掖着。
    他把自己店里的一些布置,做菜时候的一些设计,都给家里人说了个明明白白。
    听完冯正明的叙述,在国外不少年的大伯和大伯母更是很有感触。
    “如果不是知道正明你没有去过国外,我真会以为你是从国外回来的。”
    “是啊,正明你还真的很了解海外一些人的偏好。”
    冯正明笑着把在港城跟科夫曼交流的事情说出来。
    大伯顿时恍然:“原来是这样,科夫曼那可是在海外很有地位的大厨,受到不少顶尖大厨的尊重。”
    大伯母问:“正明你有信心成为国内的科夫曼吗?”
    冯正明自然明白大伯母话里的意思。
    科夫曼在海外之所以地位很高,是因为他的存在提升了烹饪的层次。
    他的存在,给了海外很多厨师巨大的动力。
    让海外厨师更多去钻研烹饪。
    有很多海外新的技术,可以说都是科夫曼开创,或者应该说是因为有了科夫曼,让其他厨师才会有动力去开发出新技术。
    大伯母问冯正明是不是要成为国内的科夫曼。
    意思是,冯正明想不想自己去引领国内中餐升级的时代?
    冯正明没有回避这个问题。
    “我确实有想过,希望自己可以成为科夫曼先生那样的厨师,可以引领我们中餐各地菜系变革,可以让我们各地的菜系融合,并且厨师们能够在技术上进一步提升自己。
    但我们国内毕竟是地大物博,各地菜系又都是有各自不同的偏好。
    所以我想要真正去影响全国,恐怕并不是很容易的事情。”
    司徒爷爷这个时候开口:“正明你不用多想那些,你应该想的是自己如何努力去做到最好?
    你努力做到了最好,你就应该能够引领潮流。
    你要相信自己,相信你自己的能力,把你最好的一面展现给所有人。
    只要你能够成功,那么自然会有很多人效仿你,他们会跟上你的步伐,追逐你的步伐,会让中餐获得更好发展。”
    全家人都对冯正明充满期待,都希望他可以成为那个引领潮流的人。
    面对大家期待的目光,冯正明微笑问了句。
    “大家觉得今天年夜饭的菜还好吃吧?”
    这话顿时把所有人都给问得乐了。
    “哈哈哈,好吃,好吃的,正明你亲自下厨,怎么能不好吃呢?”
    “对啊,正明你的手艺,我们都相信。”
    “而且今天正明你真是辛苦,这么多菜一个人做出来。”
    “好像有些菜口味上不一样了,应该是学了其他地方的口味吧?”
    “是呢,我也觉得一些菜口味上不一样。”
    冯正明笑着点头:“是的,我对一些菜做了改变,加入一些我在外地学的口味,所以味道上确实不一样。”
    司徒爷爷指了指面前的全家福:“你这个全家福做的好。”
    冯正明笑了:“司徒爷爷您喜欢就好,我这个全家福做的时候,也是对高汤进行调整,用了一些国外高汤的配方。”
    司徒爷爷也尝的出来。
    “厨子的汤,正明你现在做汤的手艺确实不一般,真的是很厉害。”
    冯正明谦虚一下:“我需要学的还很多,还需要更多学习别人的优势,尽可能融入进我的菜里,让我的菜变得更好。”
    冯爷爷开口:“到了你这个时候,想要突破很难。”
    冯正明点头,爷爷说的没有错。
    对冯正明来说,想要突破自己,做出更加美味的菜很难。
    他不断进行改良,不断进行各种味道调和。
    这些不过都是一些传统基础上的小改良。
    可实际上每一种小的改良。
    哪怕只是味道上的改变,实际上都是需要厨师背后付出巨大的努力。
    好在冯正明现在有一个非常好的团队。
    他可以和团队里的人一起努力去尝试改良。
    今年的年夜饭,冯正明也是推出不少自己店里的新菜。
    基本上都是在沪城比较受欢迎的菜。
    算是店里的招牌了。
    不过家里人倒也不是全都一致好评的。
    比如冯正明在沪城那边店里,做的一个茄汁四喜丸子。
    年夜饭上他也做了这么一道菜。
    这道菜小孩子们倒是都比较喜欢。
    酸酸甜甜的口味,搭配上四喜丸子的那份肉香味。
    不少孩子竟然都能自己吃掉一个。
    不过大人们里,像是冯爷爷和罗晴爷爷奶奶,对这个口味不是太能接受。
    这个倒也可以理解,老人们习惯了传统鲁菜的口味。
    毕竟已经吃了快一辈子的味道。
    茄汁这种口味,老人们还是不太能接受。
    还有像是冯正明改良了之后的奶汤全家福。
    口味上变得更加清淡了一些。
    司徒爷爷和冯爷爷都很喜欢这个口味。
    可是连三叔都觉得有些太淡了。
    冯正明对家里人不同口味体验上的不同,也是进行了一些归纳总结。
    确实一些菜无法获得所有人的喜欢。
    妻子罗晴还担心丈夫受到打击,所以她还悄悄安慰。
    “你别往心里去,大家的口味不一样,你不用太在意家里人口味,毕竟你主要还是要让沪城那边的顾客喜欢。”
    冯正明听到妻子安抚,笑着握住妻子的手。
    “没事,我不介意,我觉得大家说出直接的感受才是对我最好的帮助。
    沪城那边店里的一些口味,确实可能并不适合家里人的口味。
    所以我也在想,要怎么更好的调整口味,要找到一个平衡点,让大多数人都能喜欢,至少吃着不会觉得难吃。”
    见到丈夫非但没有气馁,反倒是更加有斗志。
    罗晴开心笑起来:“看到你有斗志的样子,我就特别高兴,最喜欢你这个不服输的样子。”
    冯正明搂住妻子:“是不是觉得你丈夫实在是太优秀了?”
    罗晴亲密地回应:“是啊,我丈夫一直都是最优秀的。”
    两口子这么秀恩爱,让家里人看得都是满脸笑容。
    二姑忍不住故意开玩笑:“你们这小两口啊,这是终于有机会把女儿让人给你们带了,所以抓紧时间亲热是吧?”
    冯正明是一点不害羞:“没错啊,要不姑你晚上把孩子带回去?让我们过过二人世界?”
    听到冯正明这话,把在场的全家人再次都给逗乐了。
    那边舅妈立刻说:“看看年轻人就是好,女儿还没满周岁,就迫不及待想要下一个孩子了。”
    “哈哈哈……”
    舅妈的话更是让大家都笑得前仰后合。
    可能只有一些年纪小的孩子听不懂,但也是跟着大人们一起笑。
    欢声笑语中,冯正明在温馨的大家庭中,度过了又一个春节。(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