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后初晴, 拉姆缓缓走出巢穴。
有了宝贝崽崽悉心照顾,她受伤的右前爪基本愈合。
虽然跑跑跳跳还有些吃力,但正常走动没有大问题。
拉姆缓缓来到山岩外围, 尝试着跳到高处的崖壁。
她之前拖着伤腿走了太久太久, 身体养成条件反射, 动作不敢太大。
前两次尝试, 都因为高度不够,还没碰到山崖就骨碌碌滚下雪坡。
第三次,拉姆后腿蓄力,鼓起勇气纵身一跃。
终于,前爪顺利碰到崖壁边缘!
右爪挨到山岩,拉姆怕疼, 反射性抬起来。
结果身体摇摇晃晃打个趔趄,又骨碌碌滚下雪坡,变成糖霜雪豹。
幸好冬天积雪足够厚,拉姆被宝贝崽子好吃好喝喂了一个来月, 贴了不少膘。
大猫身上的脂肪, 具有一定减震效果, 就算连续滚下雪坡也不会受伤。
“meow……”
前后三次尝试失败,拉姆明显有些沮丧,叫声软趴趴的没什么精神。
现在连高处的崖壁都跳不上去,怎么给儿咂抓岩羊呢?
随着冬季越来越冷, 狩猎越来越难。
光凭宝宝抓高原兔和旱獭的本事,肯定无法生存。
宝宝唯一能抓到的高原兔肉太少,又柴,无法给豹豹提供足够的过冬脂肪。
儿咂正在长身体,必须抓住岩羊!
拉姆重新爬起来, 兽瞳紧紧盯着上方那道崖壁,鼓起勇气冲过去。
靠近崖壁下方,她纵身一跃,前爪稳稳扒住石壁边缘,后腿利用惯性冲了上去。
“meow!”
成功啦!
拉姆完成伤愈后第一次爬坡,激动地转了两个圈圈庆祝胜利。
虽说征服这个小小坡,距离恢复全盛姿态还差得远。
只要她勤加练习,过不了几天,就能够再次驰骋这片高山冰原!
拉姆沉浸于战力恢复的喜悦中,撒开爪爪绕着小雪坡蹦蹦跳跳。
有时候追着尾巴玩捉迷藏,有时候把自己整个埋进积雪中,只露出长尾巴晃来晃去。
远处,叼着肉哒哒哒跑回家的喻以筠,瞧见这一幕,被独自玩耍的妈咪狠狠萌到了。
哪怕成为母亲,肩负照顾幼崽的任务,拉姆本身只是个4岁多的年轻豹豹,依然处于对世界充满探索的好奇阶段。
如果她不需要拉扯幼崽,完全可以天天像这样,尽情玩玩闹闹到处撒欢,做个无忧无虑的快乐小豹豹。
无论哪种生物,‘母亲’二字,都不该成为雌性的枷锁。
即使做了妈妈,她们依然拥有撒娇和可爱的权利。
“meow~”
拉姆化身豹型猫猫虫,蛄蛹着拱开积雪,高高仰起脖子,从厚厚的雪堆里露出猫猫脑袋。
蓬松的白雪沾在她耳朵、头顶、鼻尖,像大自然送给她的白色帽子。
年轻豹豹玩得特别开心,逐渐忘记原本跳上来的目的,发出愉快地夹子音。
“meow~”
“喵嗷!”妈咪,宝宝回来啦!
声音传出几十米,那边响起回应。
宝贝儿子叼着食物,哒哒哒跑回来。
拉姆瞧见日以继夜为食物奔波的幼崽,母亲使命分分钟战胜爱玩爱闹的天性,止不住心疼自家宝宝。
“meow……meow?!”儿咂辛苦啦,等妈咪养好伤就给你抓……岩羊?!
拉姆低头,发现儿子带回来的,正是一大块岩羊肉。
不同于前些天,在野外冻了好长时间,已经梆梆硬的岩羊残骸。
拉姆从味道就能判断出,这头岩羊死亡时间不太久。
“meow?”宝宝,你从哪儿弄到的岩羊?
寒冬季节,大雪埋山,岩羊踪迹变得更加难以寻觅。
假如有意外死亡的岩羊,早被食腐动物或者其他雪豹瓜分,根本轮不到自家崽崽捡漏。
那么问题来了。
宝贝崽子从哪里弄来的岩羊肉?
“喵嗷!”
喻以筠把岩羊放到妈妈面前,愉快地邀请:妈咪快吃吧,吃完我们一起玩钻雪洞游戏~!
“meow。”
拉姆外伤已经痊愈,很快就能恢复狩猎能力,没理由这个节骨眼拒绝宝宝的投喂。
她凑近,嗅嗅岩羊肉,依稀闻到熟悉的口水味,却想不起在哪里遇到过。
管它呢。
先干饭吧。
隔壁山的雄豹:呜呜呜,所以爱会消失对吗?
.
年关将近,附近几个村子的居民,每隔十天到镇上赶一次大集。
他们牵着牛羊,坐着三轮车,带上家养的鸡鸭和采摘的菌菇虫草,去集市上卖了钱,再买些米面粮油回来。
乡镇的集市非常热闹,新年还没到,已经有人拿出年夜饭必备的香肠腊味。
随着近些年交通越来越发达,即便地处于祖国边缘的西藏小镇,也能买到来自其他各省的特产。
村里几家农户约着一起赶集,卖完了家养的鸡鸭,结伴到处闲逛。
走着逛着,瞧见个充满东北风情的摊位。
除了粉条和东北酸白菜,摊位上还摆着几件手工艺品。
“快瞅瞅,人家这个虎头帽,做得真喜庆嘿!”
“旁边那个白的,是不是雪豹帽?”
摊主见他们感兴趣,正准备解释‘那玩意儿是白虎’。
跟爸爸妈妈出来赶集的小孩,欢欢喜喜把帽子带到头上。
“阿姆,我像不像小雪豹?”
“像像像,你跟小雪豹一模一样!”阿姆(妈妈)见娃娃带着可爱,高兴的买下雪豹帽,牵起娃娃小手离开。
摊主收了钱,望着他们背影,弱弱嘀咕:
“雪豹就雪豹吧,因地制宜嘛。”
特别有商业头脑的摊主,迅速说服自己,大声吆喝,“大家快来瞧瞧啊,多么可爱的雪豹帽,给家里娃娃买一顶吧!”
“雪豹?我瞅着咋不像啊。”
“人家说是雪豹,那就是雪豹。”
“阿姆,我要豹豹!”
“……”
傍晚,赶集的农户回到家,发现几乎每家娃娃都带着白色豹豹帽。
“呦呵,那只小豹子真招娃娃喜欢。”
“可不是吗?我家女女闹着非要买帽子,还说要带着帽子跟小豹子玩。”
“说起来,小豹子多少天没来村里了?”
“算算日子,得有个七八天了。之前从来没有隔这么长时间,难道出事了?”
“上周天天下雪,别给小豹子冻坏啦!”
农户们聊着聊着,突然觉得不对劲,生怕小豹子遭遇意外。
奈何暴雪过后,山路被大雪埋得严严实实。
踩进去一脚,半个身子都能埋进雪里,压根没办法进山寻找豹豹。
当天夜里,好几户村民把鸡鸭牛羊肉挂在院子外面,投喂‘饿了七八天’的小雪豹。
第二天,挂在外面的肉除了冻得硬邦邦,没有任何变化。
农民们急了,连忙求助当地动物保护组织,让他们帮忙营救小雪豹。
喜马拉雅山脉地势险峻,面对厚厚的积雪,动物保护组织有心无力。
顶多只能派搭载热感应系统的无人机到处巡山,试图找寻小雪豹的踪迹。
找了好几天,在附近山头发现好几只雪豹。
猫科动物专家,经过仔细比对,发现没有一只是村民们口中的‘小豹子’。
众人无比失望,担心小豹子真的遭遇不测。
然而,当工作人员把拍摄到的雪豹,与记录在册的雪豹进行对比,竟然有了个惊人的发现!
“拉姆?那头雌豹是拉姆吗?”
“对!从体型、年龄、还有身上的斑纹判断,她绝对是拉姆!”
“我的天呐,拉姆竟然还活着!”
“真不可思议,她看起来健康多了。”
人们翻出几个月前,最后一次见到拉姆的资料。
照片里的拉姆状态特别差,伤痕累累,皮包骨头,虚弱得连藏狐都打不过。
再瞅瞅无人机拍摄到的拉姆,体态圆润,皮毛健康有光泽。
虽然跳跃时,依稀能看出右前爪受过伤,但状态比几个月前好得太多。
除了拉姆之外,保护组织还惊讶地发现两只雪豹幼崽。
发现雪豹幼崽不算稀奇,稀奇之处在于,那两头年仅四个月大的雪豹幼崽,没有妈妈。
瑟瑟寒冬,四个月大的豹崽失去母亲,即使生命里再顽强,生存概率无限等于0。
即使有母豹带着,两只幼崽同时度过冬天的概率,也只有50%左右。
大家仔细鉴赏雪豹幼崽的视频,发现他们不仅顽强生存,而且被养得白白胖胖。
无人机加大巡山力度,确实没有发现幼崽的妈妈。
通过位置判断,保护组织自然而然联想到上上个月,被当地人送到救助站的哺乳期雪豹。
当时,哺乳期雪豹断了三条腿,必须及时治疗。兽医从她的状态判断,母豹应该有一窝三个月大的幼崽。
莫非——
怎么可能?
假如小雪豹真的是那头母豹的孩子,代表他们离开母亲至少一个多月。
五、六千米的高山区域,充斥着危险与挑战。
没有大豹子照顾,豹崽就算没有活活饿死,也会变成金雕或者别的雪豹的食物。
保护组织从未遇见过这种情况,立刻增派无人机,对雪豹幼崽周围的区域进行高强度探索。
第二批无人机传回的影像中,终于找到村民口中的‘小豹子’。
一望无际的冰雪中,小豹子独自穿梭,场面似乎有些悲壮。
然而,镜头拉远,人类瞧见小豹子拱出的雪痕,忍不住笑出声。
好家伙。
迷宫都没有这么乱。
凭他的方向感,要是能找到岩羊,只能证明岩羊也是路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