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衣炮弹,美国人要建南盟的第二总部?
一晃又过了两个月。
在法国决定从越南撤军之后,以色列也正式建国了。
和原本历史有着极大不同的是,第一次中东战争并没有发生,亦或者说是并没有那么简单、纯粹的发生。
毕竟历史上,第一次中东战争的主力其实就是约旦和埃及,甚至所谓的五次中东战争,自始至终也没什么稍微大一点的国家参与,埃及到底能不能算个区域强国其实是有争议的。
约旦肯定是不敢动了,事实上他现在如果不能想办法搞点事情的话,王室的位置到底还能不能坐得稳都不好说,阿拉维什是直接把手插进约旦,开始动员他的基层民众的。
毕竟中东这地方,即使是郑毅穿越之前,国家概念都比较淡漠,阿拉维什反抗的核心纲领之一就是拒绝承认殖民者恶意给他们画出来的国境线。
而且人家强调的是阿拉伯的,而非宗教的,是有一点类似于纳总时期的泛阿拉伯主义的,虽说不可能真的振臂一呼轻轻松松的就推翻王室统治,但王室统治不稳是肯定的了。
真去打以色列,那就是法国人的帮凶,怕不是阿拉维什就要打他了。
作死也不是这么作的。
埃及那头的情况比约旦强点,但强的也是有限,突尼斯这么一乱,原本就完全处于混乱状态,多国共管的利比亚立刻就跟着爆发了反法潮,随即大量的难民便涌入了埃及,甚至埃及民间也掀起了反殖民的浪潮。
利比亚是个很神奇的地方,名义上现在是归联合国管理,实际上就是将整个国家一分为三,美国法国英国各管一块,那地方在地图上看着大,但实际上人口全集中在沿海的一条线,和埃及一样,绝大多数的领土都是不能住人的沙漠。
说白了,在未发现石油之前,欧美列强对这破地方也是兴趣缺缺,都懒得抢,而缺乏国家概念的结果就是导致在突尼斯闹事儿犯法的时候,很多的利比亚人实际上压根就不知道自己不是利比亚人。
要知道,埃及国内的反殖反封势力也是很强大的,再加上以色列有了南盟的帮助,武装速度远超想象,自然也就没有了什么非分之想。
说白了,第一次中东战争中,之所以会有阿拉伯国家想要灭亡以色列,其实最核心的原因是:老子惹不起英法美,难道还惹不起你?
那不就是看这些犹太人有钱,还没有武力保护么,小胡子杀得我就杀不得?
还是那话,他们要真是什么正义的使者,是为了解救同胞这种这么高大上的理由,你无法解释为什么他们会坐看阿尔及利亚的一百万同胞被杀而不管不顾。
以色列虽然也坏,但其实六次中东战争加一块,杀的阿拉伯人恐怕也不及法国人的一个零头。
阿拉伯人成天抓着以色列的战争罪行口诛笔伐,但却对法国的历史罪行不管不顾不闻不问,至少前三次中东战争的本质,其实就是欺软怕硬。
而现在,没什么文化和国际视野的埃及上层也已经反应过来了:这帮犹太人连法国人都敢惹啊,而且看起来法国人似乎还认下了这个哑巴亏。
全世界都在关注着中东战场和越南战争,最近这段时间,南盟的军工产业转型已经完全失败了。
因为这生意实在是太好了。
如今,南盟的武器也已经是品质保证了,虽然都是一些轻武器,比如火箭筒,反坦克炮,掷弹筒,平射炮,以及一些普通枪械。
看上去却是远远没有坦克大炮来得高级。
然而全世界的人都惊讶的发现,这些东西在中东这个地区,居然出奇的好用,法军在这些小玩意面前实际上并占不到什么便宜。
毕竟他们的战术本就是学自南盟,而南盟的战术,至少指导思想方面,郑毅学习的是后世的轻步兵指望珍珠党,而珍珠党的战术,本来就是应用在中东战场上专门打不对称战争的啊。
别说法军这些二战武器了,就是21世纪的现代武器装备,在这一套战术战法面前也讨不了什么好啊。
说白了,一辆摩托车,拎个火箭筒,扛着穿甲弹,侧面打准了,坦克照样会报废。
这个年代摩托车不多,自行车也能对付着用。
中东这种地形,这种社会结构,不跟你打正面会战,你也血招没有,城市和城市之间的距离太远了,路上缺水啊!
再说殖民地军队,又真的能精锐到哪去。
槟城的经济转型计划也不得不因此又增加了一点变数,尤其是火箭弹生产工厂,不但没有转型反而扩建了,以色列成为了大客户,同时还贷款生产借给叙利亚人和突尼斯人。
槟城的军火生意,正在以一个极快的发展速度在成长,全世界都发现了,槟城所生产的武器虽说也没有多先进,对于很多第三世界的殖民战争来说,却是反而比美国武器要更加合适得多。
再说美国的武器也不接受贷款啊。
而南盟卖给阿拉伯人的武器虽然收不到钱,但……
“应该就是这个位置了,下钻吧。”
叙利亚北部代祖尔省,郑毅在经过了一周的亲自考察之后,终于确定了方位,开始安排石油公司下井。
这里,应该就是后世叙利亚最大的油田奥马尔油田差不多的位置了。
虽然不像加瓦尔油田那么有名,有着那么大的产量,郑毅实际上也并不清楚具体的位置在哪,但如今的南盟到底是也有了自己的石油勘探团队的。
他不清楚具体的位置,但作为一个老石化人了,大略的位置总还是知道的,带着专业团队在特定的位置去摸,自然成功率要高得多得多。
最关键的还是一个心态的问题,勘探石油的本质和赌石是一样的,尤其这还是大沙漠里头,开采一次的成本高得吓人,一钻头下去少则几十万美金,多则几百万美金,出油了就发大财,没出油这钱可就全打了水漂了。
全世界公认的很有可能有油井的地方还有好几千个呢,底下都有可能有油,可谁敢轻易的向下钻呢?
郑毅就不同了,他很清楚这附近就是有油,把油找出来就行了,差不多了就钻,钻不出来就换个地方钻呗,多钻几次钻出来是早晚的事儿。
不知结果是赌博,知道结果是投资,空钻就是再多,那也全当是开发油田的成本,又有什么关系呢?
半个月后。
呲~~
伴着一阵悦耳的高压喷射之声,黑乎乎地石油宛如喷泉一样一刻不停的从地底喷涌而出,工地上所有的人都仿佛被打了兴奋剂一样的大吼大叫,大蹦大跳,根本停不下来。
目前还很难确定这油田到底有多大储量,但却是至少再一次的证明了,郑毅先生,真的有点沙成油的能力啊!
“库总,咱们说好的,这个油田的50%是我的了,你们叙利亚之前从我这购买武器所用到的那十八个亿南洋币的贷款,我们一笔勾销。”
“另外,勘探的费用也是人家以色列的犹太人出的,这么长时间了,人家一直都忙前忙后的,事后从这里,要修一条通往海法的石油管道,这个钱也是人家出,人家甚至还帮你们打法国人的飞机呢,拿出两成来感谢人家,不过分吧?”
“剩下的三成,是你们叙利亚的,成立一个国有公司吧。”
库总又怎么可能不同意呢?要知道英法在中东的所有油田,跟当地阿拉伯人都是一九分,至多二八分。
现在南盟和以色列跟他们三七分,什么也没干就白赚了三成,而且人家说得很清楚,这里头大头是用来还南盟的武器贷款的,说白了,就是对于南盟帮助他们反法的感谢。
这又怎么可能还有意见呢?人家又不是来白帮忙的,自然是连连点头,甚至表示他是不是拿得太多了,有些受宠若惊,跟南盟贷的款可以事后从他们那部分的石油收益中慢慢划扣,不必全部取消的。
郑毅自然不会将这点小钱放在眼里,摆了摆手表示不用。
事实上这个油田的意义真的挺大的,毕竟现在全世界都是经济下行,地主家也没有余粮,南盟援助阿拉伯世界的武器清一色的全是贷款。
虽然本质上这是为了抗法,但问题是现在人家法国已经从亚洲陆续的撤退,甚至是答应了全部撤退了。
再这么贷款送武器,南盟内部自然也会有意见。
以色列也是一样,他们犹太人只是在美国有一定的影响力而已,这个时代的犹太人虽然也已经基本控制了金融业,但是金融业本身在美国还只是一个辅助实体的服务行业,远没到后世反客为主的地步。
银行家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他们也只是跟美国的银行贷款会很容易,可不代表他们贷款不需要还钱啊。
有了这个油田就不一样了,整个生意链条这就已经盘活了啊。
郑毅又转过头问梅夫人道:“梅夫人认为这样的分配方式合理么?咱们毕竟是生意人,不是强盗,不可能像英法那样蛮横的搞九一分账。”
“再说,这石油的开采毕竟还只是第一步,后面还有炼化呢。”
梅夫人也是满面红光,双目中泪闪闪,连连点头道:“够了够了,多谢郑先生了,如此一来,我们犹太人,总算是在这中东扎下根了。”
郑毅:“海法那边,炼油厂的设计图和建设方案,我也已经都做完了,可以开工建设炼化厂了,就按照咱们之前商定的,我个人在炼化厂占据两成股份,你们犹太人占据八成股份,成立专门的股份公司加入南盟。”
“建造工厂,和工厂运营的员工,暂时会由我们南盟的工人来做,但你们要给他们开出差补贴,工资不低于他们在槟城时工资的两倍。”
梅夫人:“当然没有问题,海法城的建设,还要您多多费心啊。”
郑毅:“谈不上什么费心,我本人,还有南洋中华商会在海法都会有大量的投资,何况海法是归属南盟管理,当然,具体的市长,还是从你们犹太人中出,说到底中东这边的事情,南盟是需要以你们犹太人为着力点的。”
梅夫人点头,他们犹太人对这种非国家行为体本身就比别的民族要深刻得多,也更能接受得多。
“郑先生,整个海法城的城市规划,第三版,您看了么?有什么意见么?我们计划,是打算在这座城市中投资二十亿美元的。”
“二十亿美元?”
一时间郑毅也是情不自禁地咂舌。
犹太人的力量,自己还是有点小看了,这些家伙是真不差钱啊。
区区一个海法就舍得砸二十亿美金,那特拉维夫呢?其他的城市呢?这整个国家能弄来的钱财怕不是得有一百多亿美金?
羡慕不来啊。
历史上,以色列独立之初倒是也没拿到这么多的钱,而且几乎都是捐赠很少有贷款,因为刚在以色列落脚的犹太人是讲耕战的,主要精力还是都放在了开荒种粮上了。
说白了,大家知道中东这地方石油资源丰富,但谁也没想到有这么丰富,再加上二战后至少60年代之前,都是石油的价格低谷期,大家对开采石油的热情也确实是远没有后来那么高。
翡翠价格低迷的时候,玩赌石的人自然也会少得多,东西虽然完全不同,道理却都是一样的,谁又能像郑毅这样采石油的时候一采一准,稳赚不赔呢?
而除了石油相关,就中东这个位置,一时半刻的也确实是没什么工业可以发展,完全没有抓手。
后来以色列和阿拉伯人一口气连续打了五次中东战争,反对以色列成了整个中东的政治正确,再想要去发展石油相关的产业,那也晚了。
以至于以色列明明是一个中东地区的国家,后来发展出来的产业却都是和中东这边哪哪都不挨着的:军工、it和互联网、钻石交易、金融洗钱、生物医学。
哪哪都不挨着,甚至明明是在极度缺水的中东地区,愣是生砸出来了芯片制造业,全世界都找不出比他更抽象的产业结构了。这区位,闭着眼睛看都应该发展石油炼化和化肥生产啊。
而眼下这个时空,至少海法的规划是老老实实围绕着石油炼化产业作为核心产业在搞的,而且郑毅在这个炼化工厂中,不需要投钱,纯技术入股,其个人也占了20%的股份。
甚至郑毅看得出来,恐怕不止是海法,特拉维夫那边也会以相关的后续加工作为主要的工业方向,比如塑料加工之类的。
“我没什么问题,南盟扩张,目前除了加尔各答之外,其他的城市可都是全民持枪的,而且我们还要强制实行劳动法,同一家公司内最高薪资和最低薪资之间收入差距不可以超过六倍,特殊行业可以放宽至八倍,公司的薪水支出,不可以少于毛利润的三分之一。”
梅夫人:“当然,郑先生对于劳工保障方面所做出的规定,倒是还颇为科学,我们完全同意,建立以色列,也是为了让饱受苦难的犹太人都能过上好日子啊。”
郑毅:“梅夫人您能有此心,果然,咱们才是一路人啊。”
当然他相不相信那就是另一说了。
犹太人在文化上其实是极讲究三六九等的,这个民族的文化其实就是精英主义,整个民族是有着牺牲中低层去成就精英层的思想文化基础的,即使是其内部,鄙视链条也要比其他民族要清晰得多。
后世,特拉维夫是全世界物价最高的地区之一,尤其是房地产价格奇贵,简单理解就是港岛的plus版,国家财富高度聚集在最上层,这些最上层的资产往往还都在美国,民众福利也是全世界所有发达国家中垫底的。
顶着个发达国家的名头,过的是许多发展中国家都不如的日子,其民族的劣根性在数十年后便体现得淋漓尽致。
不过郑毅跟他们结盟,反正看重的也只是他们中的精英上层,甚至是美国犹太人的友谊,对此倒是也无所谓。
只是善意的提醒道:“以色列既然决心要以石化产业作主业的话,那就必须要和周围的阿拉伯国家搞好关系了,和巴勒斯坦人的关系,你们要想办法解决好。”
梅夫人:“当然,我明白的,不过老实说我们以色列是头一次建国,没有什么经验,具体有些事,还是需要郑先生您,和南洋华人来给我们做指导啊。”
说罢,梅夫人索性又与郑毅聊了许多有关于海法和以色列建设的事,甚至提出了要请些南盟的顾问直接进入以色列的政府,美其名曰要和南盟学习。
“整个海法,以及特拉维夫,未来的几年都会进行大规模的建设,即使是有相对完整的设计图,我们恐怕也做不好,你们南盟对于城市建设,比较有经验,如果您不介意的话,整个项目不如我们交给你们南盟来做?”
郑毅:“让我们南盟来做?城市建设?二十亿?用南盟的工程公司和工人?”
即使是郑毅,也已经忍耐不住,情不自禁地咽了一口口水。
中东这地方要啥啥没有,周边的中东国家工业基础为零,稍微近一些的欧洲地区现在是战后萧条,生产能力不足,所以在这边兴建城市,成本确实是至少会比南洋那边重建新加坡要贵上几倍都不止。
可尽管是如此,二十亿美金,这都是郑毅以前想都不敢想的数字,即便是欧洲那些所谓的强国,恐怕都拿不出这么多钱来。
梅夫人:“海法的话是二十个亿,如果加上特拉维夫一起动工的话,我们的预算是三十个亿。”
“当然,能用犹太人的地方肯定还是要尽可能的用我们犹太人的,最近这段时间,从世界各地陆续赶过来的犹太人也是越来越多了,不过你知道,他们大多数都没有过建筑工人和相关的经验,需要南盟来教。”
郑毅:“这么大的项目,为什么不找美国人?即便是你们,一口气从银行里贷款这么多钱,利息应该也不低吧。”
梅夫人:“还好,如果没有这个油田,我还会犹豫一下要不要借,而且即使是同胞,数值这么大,人家也难免会担心咱们还不上,这就是为难人家了。”
“不过既然有了这油田,以色列那个位置,做石油化工,又有郑先生和南盟的帮忙,甚至这油田本身也有我们的股份,有了抵押物,贷款就好做多了。”
说着,还笑着道:“我们犹太人都是吝啬的守财奴,美国人的用工成本在二战结束后上升得可太快了,真要用美国人的话,我还害怕三十亿美金不够呢。
再说海法的产业结构,城市布局,全都大量的借鉴了槟城和亚罗士打,特拉维夫的建设和布局,其实也是围绕着海法来做的,自然还是你们南盟最清楚应该怎么做设计,怎么建城市。”
郑毅想了想,倒是觉得她说得也没错,建设城市的这个事儿,确实是不适合让犹太人自己来做。
他们只是有钱而已,除了钱之外好像其他的方面确实都普遍缺少经验,也不太行。
尤其是东欧和苏俄的犹太人大部分相比于城市,无疑会更看重这里免费分配给他们的土地,和集体共同建设的大农庄。
城市里的犹太人,大多其实也不是技工,大部分的人无论是进厂还是进工地都不太合格,需要培训,就算是工人,技工,在目前这个一穷二白的以色列想要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也会比较困难。
大多数的犹太人肯定是没有在化工厂工作过的,而且城市建设这方面,恐怕现在还真是南盟这边最擅长。
槟城和新加坡都是几乎在极短的时间内大量饱和式建设的。拥有足够经验的工人和足够数量的建筑设备。
郑毅:“特拉维夫和海法是同时建么?”
梅夫人:“是的,包括市政大楼,工厂,道路,水电,以及部分必要的居民区和公共服务设施。”
郑毅:“这项目这么大,我得收定金。”
“定金给你五个亿,工程动工完成过半后再给你五个亿,验收后给你十个亿,过程中,如果有需要增加预算的地方,也都好说。”
即使是郑毅尽可能的去装城府了,这一会儿也不禁是有些忍耐不住,乐得都憋不住,也没什么城府了。
这二十亿可全是工程款啊,这可不是用来入股的,二十个亿全分给南洋华人的建筑公司来做的话,至多两三年的时间,落手里的毛利润至少也能有十个亿,槟城光收税都能收出个几千万。
美金啊。
这个年代的美金,那可是真金子,不是印刷出来的绿纸。
财大气粗啊。
他怎么有一种,这梅夫人去银行贷款,比旁人去银行取存款都容易的感觉。
却见梅夫人突然道:“郑先生,应该很清楚美国现在和欧洲正在商谈的,马歇尔计划吧。”
郑毅点头:“当然。”
梅夫人:“郑先生有没有兴趣,也在这其中拿一笔呢?”
“嗯?”
郑毅微微愣了一下。
【怪不得,这么大的单子,说砸就砸下来了呢,是要当说客么?还是要探路?】
“马歇尔计划不是对欧洲的扶持计划么,咱们亚洲也有份么?”
“什么欧洲亚洲的,对于美国而言,南盟恐怕是要比欧洲还要更亲近得多呢吧,又哪有厚此薄彼的道理呢?”
郑毅:“可是我他听说,马歇尔的贷款都是有条件贷款,也都是衣炮弹啊,南盟又不是国家行为体,能给贷多少钱啊。”
梅夫人:“那要看你想要拿多少钱了,你是美国的朋友,也是我们犹太人的朋友,真要是给的话,怎么也不可能比法国低吧,至少是个百亿级的。”
郑毅:“啊?法国级的?”
郑毅有点记不清了,但法国应该是马歇尔计划中拿美钞仅次于英国的,那确实至少是百亿级。
美国的大撒币,确实是恐怖如斯。
槟城现在整个城也不值一百亿美金啊。
当然,大概率后面会出现资产价格上涨和一轮全球的通货膨胀就是了,也算是一种比较原始的对其他国家的收割手段了。
“这么大的衣……这炮弹怕是小不了啊,条件是什么呢?”
“美联储加入南盟,入股槟城银行,新加坡银行,南洋银行,不追求控股权,同时,在北美成立南盟分盟,做个打包,福特、可口可乐,美国铝业,通用,ibm,都要加入南盟。”
郑毅:“是分公司加入南盟,还是……”
梅夫人:“北美都已经有南盟了,这些公司再去拆分上市,还有意义么?”
“哦~”
说白了,就是进一步稀释他对南盟的主导权。
他现在个人股份在南盟中的占比就已经不多了,再稀释,美国这几家可都是巨头啊。
另外,他的南盟之前吸收了石油七姐妹,但其实准确的说只是吸收了它们的南盟分公司而已,人家的主体还是在美国上市的。
如果美国也有了南盟,那么这七姐妹的本体,一定也就都挤进来了。
公司并购的太快,并着并着把自己给并没了……
美国这么个庞然大物要是把自己本国所有的,亦或者只是一半的跨国企业都给塞进南盟,那么这个南盟恐怕立刻就会受控于美国。
到时候怕是他的个人股份在南盟里连2%都剩不下。
纯打工了属于是。
衣炮弹。
不好接啊。
“你让我考虑一下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