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50章 南盟的政治形态,第一届马来亚政治大会
    第250章 南盟的政治形态,第一届马来亚政治大会
    南盟,在政治上其实是非常模糊的,这个模糊,其实很大程度上是来自于目前南盟所控制和影响的所有势力范围都是英国的殖民地,而没有任何一个已经独立了的主权国家。
    有些时候模糊是一种好事,给予了南盟更大的余地,也正是因为这种模糊,南盟才能得以在二战后发展得这么快。
    同时,也正是因为这些地区都是英,荷,法等欧洲老牌列强的殖民地,本身都不是国家,所以才能允许南盟肆意的扩张势力,践踏主权。
    对于南洋当地土著来说,先从英国人手中独立才是头等大事,为了从英国的手里独立,南盟是需要拉拢,甚至是投靠的对象。
    这其实也是二战后郑毅毅然同意让英国回新加坡驻军的一个原因,就是为了给南洋的土著创造压力,也好让南盟肆无忌惮的扩张势力的。
    对于英国人来说,对于殖民地的控制在二战后本来就已经是力不从心,与南盟共享殖民地,虽然难受,但是也不是不可以接受。
    如果不是郑毅去印度搞事,英国也未必就会挑拨马来人和华人的矛盾。
    南盟的目标是:以槟城上市的财阀公司为主体,掌控南洋地区的特定城邦,如槟城、新加坡、仰光等地为根据地进行直接管理,再通过这些根据地向外辐射。
    虽然南盟是以几个特定城市为根据地的,但世界上几乎是没有能够脱离腹地单独生存,以及繁荣的城市,即使是城邦型国家也一定是有腹地做依靠的。
    对于南盟来说,腹地当然就是整个东南亚么。
    也就是说,他是希望以这些城市为根据地,尽可能的操控整个南洋的。
    尤其是马来半岛、婆罗洲、缅甸,乃至暹罗,这几个地区更是早已被他视为禁脔,马来半岛更是禁脔中的禁脔。
    是要志在必得的。
    虽不可能亲自治理,但却是要尽可能的在他们脱离英殖之前,尽可能的进行控制的。
    理想状态,当然是希望南盟能像联合果品控制拉美洲一样,控制南洋。
    只不过这当然会有些难,毕竟这都已经是二战后了,传统的殖民主义已经很难搞得下去了。
    联合果品控制拉美的主要手段是通过控制所在国的经济,土地,自身拥有一定武力,以及最重要的控制政治官员,尤其是当地暴力实体,来维护自己的统治。
    直白点说也可以理解成官商勾结,外加人家背后靠了个美国。
    然而这种控制,与拉美地区的考迪罗政治体制是分不开的,是完全依托于考迪罗体制的,对当地反抗的民众,是极其残忍的镇压的。
    是能做到一夜之间屠杀三千工人,用火车皮直接运输到港口,将尸体直接扔海里这种事的,而且第二天人家就还能继续再招三千个工人,接着干活儿。
    郑毅就不行了,他是真没有联合果品公司的这种强制力,就算是他有这样的武力,但是二战后了,做事总要顾忌影响,抗日之后南洋这些土著之中也不乏拥有枪支,来硬的,能打赢成本也太高了啊。
    更不必说,南洋还没有拉美那样的考迪罗制了,虽然本质上都是部落文明,但客观来说,南洋这边主流的ysl文明,在原始文明中真算是比较先进的文明体系了,至少远比拉美那边的考迪罗和tz教文明结合的文化模式要先进得多。
    这个宗教是讲究互帮互助,兄弟之情的,这边的苏丹们也不可能像拉美的考迪罗一样,任由外人屠戮自己的同胞,子民,而无动于衷,甚至是拍手叫好,乃至你给我点钱我可以帮你去杀。
    所以要想控制南洋,虽然郑毅确实是手里有枪,但却是认定,能不动用武力就尽可能的不用武力的。
    经济,和选票,才是新时代最重要的武器。
    经济上,起码以马来亚,郑毅是很有一定把握在英国人撤走之前彻底将其控制住的。
    事实上现在就也控制得差不多了,之所以对马来亚这边的事情一点不着急,出了事儿还心大的去日本先溜达了一圈,也是因为他那点经济控制。
    整个马来半岛,以前所有的锡矿都是华人的,所有的种植园都是华人的,现在这两个行当华人已经没人愿意做工了,然而现在整个马来亚,海运港口基本上都是走新加坡和亚罗士打的。
    无论是进还是出。
    橡胶和锡的金属交易市场也在槟城。
    更不必说马来亚是粮食不能自己的了,粮食自给率本就只有35%,其中多一半还在吉打州。
    进口粮食不但需要用港口,而且马来半岛的最主要稻米进口渠道就在暹罗。
    而暹罗,现在是吴爱华的地盘,几乎所有的稻米进出口贸易都被他们南洋华人,主要是潮汕帮所控制。
    吉隆坡以前毕竟也是华人城市,整个城市的底层资产,尤其是各种地产,大多也都是他们华人的,只不过现在都不经营了,大多都只是收租了。
    他们拿啥反抗南盟啊?
    对于郑毅来说他控制马来亚,最主要的是如何才能控制得好,控制得不那么露骨,民间的反抗少些,统治的成本低一些,能从这块腹地上赚取的利润高一些。
    而且说点实在的,人都是虚荣的,他也希望他在马来人中的形象也好一些。
    与经济相辅相成的,自然便是选举了。
    选举是控制一个地区势力很好的手段,外部势力很难通过扶持一个代理人来彻底控制一个国家,毕竟人家反悔了呢?独裁者相对来说是有点靠不住的。
    美国人和苏俄人在这方面都是吃过亏的。
    但本身他已经控制经济的情况下,控制选票,那还真是不难。
    殖民时代早晚是要结束的,英国人也现在差不多心里也开始有点b数了,至少工党应该是已经做好了准备的。
    现在他们想的应该也是如何在离开之前尽可能的将进政府控制在自己手中,留下更多的影响力。
    说白了,英国佬也想控制选票。
    再者毕竟涉及到面子问题么,所以只要不闹事儿,英国人肯定是能多赖一天是一天。
    这个时代的马来亚没有了历史上的马x,英国人也不急,但是自治权肯定是开始往下放了,只要能选出一个亲英的傀儡政府,英国人肯定也没什么意见。
    这一点上,郑毅倒是都跟英国人想一块去了。
    只不过郑毅是希望能尽可能选一个亲华,亲南盟的傀儡政府,而英国人也知道郑毅在马来亚的影响力无与伦比,故而干脆选择了扶持反对派。
    组一个至少不那么一边倒,能有点反对派让南盟难受难受的傀儡政府,这样南盟的影响力相对能小一点,英国人也才有有机可乘的机会。
    当然,哪怕是单纯为了给郑毅一个教训呢,谁让他掺和印度的事儿呢,还有那印尼,也都记一笔呢。
    这帮犊子现在是不求做能甜,但求做醋能酸,马来半岛不是南盟的基本盘么,只要英国人手里能掌握足以掀桌子的能力,日后他们殖民部与南盟博弈时,这不也能有点筹码么。
    虚空造牌,老手段了。
    当天,亚罗士打所有被南盟所控制的媒体开始统一报道,郑毅怒骂阿南德的头条新闻,并暂时卸下了阿南德南盟马来军团师团长的位置。
    当然,其实明眼人是都能看得明白的,郑毅虽然将阿南德停职,但却没有任何其他的人事安排,马来兵团又没有新的师团长,也没有副的师团长,马来人中又没有人拥有阿南德这么高的声望。
    说白了名义上的停职并不能实际上的影响人家继续领导马来师。
    而且有内幕的小道消息说,郑先生在明面上将阿南德停职的同时,暗地里是偷偷给了阿南德价值千万美金的槟城石化股票的。
    不在于钱的多少,槟城石化可是槟城乃至南盟的根本,是郑先生自己创办的企业,能在这里面分股份,基本就相当于是参与了南盟核心中的核心权力。
    这还是头一次有马来人进入如此核心的权力层呢。
    一个月之内,大大小小的马来亚各大政治派别,苏丹,贵族地主代表,政府工作人员,乃至英国殖民局的相关官员等,就全部纷纷返回了吉隆坡。
    二战前的吉隆坡,原本是个华人城市来着,郑毅自己都是在吉隆坡起的家,对这里也是既熟悉又亲切。
    只是槟城崛起之后,吉隆坡的华人基本都被吸得空了,尤其是二战之中,这里曾一度成为了日本在中南半岛的政治中心,剩下的那点华人也基本上能跑的都跑了。
    日据时期日本为了维持在中南半岛的统治大肆宣扬“马来人的马来亚”主张,大批量的将周围的马来人一批一批的请进了城来,并组建了完全由马来人组成的马来人伪军。
    原本历史上的吉隆坡华人没走干净,日本人就强迫华人商户必须给马来人30%-50%的股份并且交重税,但依然允许华人进行经营。
    有些行业还会强行要求华人雇用马来人。
    吉隆坡的马来人数量基本都是在这个时期追上去的,到日本战败投降的时候,这座原本90%以上人口都是华人的城市,就这样变成了双方人口一半一半五五开。
    甚至他娘的马来人还有枪。
    日本投降的时候并没有一并让马来人伪军缴械,英国人回来之后出于制衡以华人为主的马x的因素,也基本承认了这支马来人伪军,这些伪军也即是未来马来西亚的建国军。
    反倒是马x那边既不容于英国人,就连华人对他们也渐渐的对他们敬而远之,毕竟这帮人有点过于激进了,烧橡胶园,砸矿场,抢工厂,直到最后在市区用炸弹炸公交车,直接把华人都给吓着了。
    后来才知道,马x的一把手居然是个英法间谍,丫就是故意的。
    一个以反英,反殖民为目的的进步组织,组织的首领却是英国间谍,这似乎是向来以烂而闻名的军情六处为数不多能拿得出的亮点了。
    后来虽然拨乱反正,来自槟城的琼州籍爱国华侨陈平先生接手了组织,但奈何前任太坑,马x已经彻底失去了先机,
    华人中威权最大的一批人,包括李孝式在内的商会会长们已经成立了马华公会,与之敌对,向那批原本是日本伪军的马来军妥协,导致回天乏术,这才形成了未来吉隆坡,乃至整个马来西亚的政治格局。
    马来人的马来亚,本质上是个日据时期的政治规则。
    而眼下这个时空,在日本人进入吉隆坡之后基本上华人就都跑得差不多了。
    日本人在接手吉隆坡后,原本市面上的店铺,住宅,公共设施,除了部分给了日侨之外,大部分都是直接分给那些马来人的。
    胜利之后虽然华人拿回了原本那些城市资产的股权,但是大多数人对于亲自经营已经没什么兴趣了,而且也麻烦,索性将经营权直接甩给了那些鸠占鹊巢的马来人,有些甚至干脆就便宜卖给那些马来人了了事。
    因为此时的吉隆坡确实已经变成了一个马来人为主的城市了,不同于历史上同时期的五五开,战后基本已经是一九开了。
    华人亲自经营那些生意的话反而会觉得很别扭,这地方也确实是已经处处都不如槟城,甚至是新建的亚罗士打了。
    这其实也算是巫华两族的矛盾之一吧,整个城市都是马来人的,但大部分店铺老板还是要给华人付房租的,那他们当然会怀念日据时代,马来人的马来亚的么。
    虽然其实那个时候他们也给日本人交重税。
    郑毅已经好久没回吉隆坡了,他和李孝式原先的别墅在二战中被日本人泄愤式的炸毁,如今虽然已经重建,但基本上也就是个念想,估摸着以后可能会搞个名人故居,开个博物馆之类的,是不太可能回来住的了。
    街景也是既熟悉又陌生,大部分的店铺就只是换了一个招牌而已,有些甚至连招牌都没换,那上面还写着中文呢。
    路过梦巴黎的时候,见外边的海报还是那个穿旗袍的女人,旁边的广告词还是在用中文写着:本店舞女全部来自上海,不由得会心一笑。
    也不知这么多的舞厅给改成什么了,那些马来人好歹是信教的,再怎么说,应该也不至于安排舞小姐给客人搂着跳舞吧。
    稍作感慨,郑毅便不再停留,带着他的保镖团直接到了吉隆坡的议事厅。
    今天,马来亚的各大政治人物都会来此做演讲,并共同商议政府组建的一些流程,细节之类的。
    很多人都没有想到郑毅居然会亲自来,毕竟,阿南德的兵马已经都撤出去了,吉隆坡如今也已经不再是南盟的地盘了,在眼下这个巫华矛盾这么激烈的时候,这郑毅居然能够亲自过来,倒是也着实让人佩服他的胆魄。
    事实上这其实是一个很模糊的区间,毕竟今天大家是来商讨立国,组建政府的么,这里面其实就有一个问题:亚罗士打,乃至槟城算不算这个新国家,新政府的一部分?
    南盟是非国家行为体么。
    如果算的话,要知道光是槟城一地就拥有五百万华人人口,这么算的话哪怕是大家玩投票,华人的这个投票基数也在这摆着呢。
    关键是没人会觉得,槟城要给吉隆坡缴税吧?
    亚罗士打能算做新政府的一部分就算是不错了,就算是缴税,大概率应该也就是意思一下而已。
    如果郑毅真要说,华人也是马来亚的一部分,大家共同创建国家,治理国家,槟城也算马来亚,甚至是吉隆坡也算马来亚的话,那怕不是这个国家里就轮不着他们马来人做主了
    就算是煽动民粹,玩选票,华人的人数也不比马来人少的。
    今天的这个会甚至还是郑毅主动提出来要开的,包括英国人在内,所有人都在等着郑毅的讲话,想知道他到底要说些什么。
    马来亚的临时政府他到底是不是要进来插一脚,怎样插一脚,对日后国家独立有什么要求什么的。
    到了之后,郑毅也只是随意地在前排找了个地方一坐,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甚至是还颇有些好奇地看着其他赶过来开会的马来人。
    不大的屋子里竟然都已经坐满了,除了那些记者之外,大概共来了四百多的所谓马来人的名流和各级官员。
    马来亚这边一直也都不是英国人直管的么,九大苏丹各有各的班底,郑毅以前还跟他们在这方面闹过不小的不愉快。
    客观来说,他现在还是有一点后悔的,当年,还是太年轻了,亦或者说是政治经验太少,做事时考虑问题还是不够成熟圆滑,主要也是没想过南盟能发展得这么大,直到现在,这些个苏丹国的上层基本是还都是比较仇视他的。
    除了柔佛的那个之外,剩下的六个很明显没那么容易原谅他的“区区杀父之仇”
    “郑先生,我来给您介绍,这位是来自巫统的东先生。”
    刚坐下不一会儿的功夫,拿督翁便领着一个人向他引荐道。
    郑毅微微诧异了一下,随即便十分随和地伸出了手:“久仰大名,东先生,来,请坐,我们聊聊,抽烟么?”说着,郑毅从兜里拿了跟烟出来给他发了,很快的,一旁的李剑桥便从兜里拿出了一个小型的烟灰缸放在了桌子上。
    东先生见状,很明显是有些受宠若惊的,连连点头哈腰地道:“谢谢,谢谢,谢谢郑先生。”
    确实显然没有想到,郑毅居然会这么好说话,对他居然还挺客气。
    这位东先生,自然便是历史上击败拿督翁成为马来西亚首任的那个家伙了,也是历史上,因为斗不过李,将新加坡踢出马来西亚的那个家伙。
    这其实也是民选政治的一个困境,那就是真正会搞政治的,往往敌不过会搞政治斗争的,尤其是在民众“民治未开”的时候。
    拿督翁相比于东先生,明显是各个方面都要远胜其一筹的,历史上马来西亚建国时,如果算新加坡,华人占比超过六成,不算新加坡,华人占比也有四成左右。
    再加上华人本身有钱,有技术,工厂里的工人都是华人,马x也是华人为主。
    稍微正常一点,负责人一点的政治家,必然是会要团结华人的,只要不是缺心眼,都不难看得出,华人和马来人如果能携手共进,以当时东南亚的国际形势而言,马来西亚是很有可能快速成长为一个大国的。
    一个团结的马来西亚,面对一个明显已经颓了的英国殖民局,其实是完全可以谈一个更好的条件的,
    整个婆罗洲,泰南三省,甚至是苏门答腊岛,都很有可能一并被大马来西亚给吞了,完全可以取代印尼成为东南亚第一大国的。
    然而为国家负责,善于政治的政治家,在民选时往往总是会被那些狗屁不会,亦或者是并不去考虑那些所谓长远利益,国家利益,只考虑选民利益的政客。
    东先生就是靠着“马来人的马来亚”,主张保留马来人在日据时期的特权等政治主张,成功的收获了大量底层马来人的支持,而偏偏南洋华人因为政治冷感等习惯,大多没怎么搭理拿督翁,导致他热脸贴了冷屁股,从而惜败。
    从那以后,错过了英殖体系瓦解的最佳扩张机会,也因为巫华矛盾,马来人无力与英国人进行谈判,反而不得不大力倚仗英国人的力量镇压以陈平为代表的马x。
    不过郑毅对这货倒也没有什么恶感,说白了,民选政治,就这样,尤其是对于一个几乎完全没有政治历史的民族,全世界范围内,几乎所有的后发国家在脱离英法殖民时都类似的问题。
    说白了,让一个连基本封建集权都没有过的民族,突然给套上一个服务于现代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政治制度,不出问题才是见鬼了呢。
    分裂,数人头,都是必然的。
    别说马来人了,郑毅都不敢让南盟,不敢在槟城搞民选,因为到时候一定会有人挑拨福建人和广东人的关系,人为去制造闽粤矛盾。
    百分之百的。
    而且正常的,任何弥合两派分歧的政客一定会被各自选民骂做软弱,导致在初选的时候就选不上去,到时候郑毅几乎可以肯定,他这个盟主的位置虽然不至于不稳,但每次开会一定会头疼于福建议员和广东议员没完没了,无休止的争吵。
    那还发展个屁。
    华人内部玩民选都会如此,更何况是历史上的马来西亚呢。
    没有东先生,也会有别的乱七八糟的先生,而且东先生这个人对华人的歧视其实是只存在于选举期间的,不选举的时候基本还算是一个正常人的,至少比同时期巫统内部的其他领导要拟人得多。
    而且在郑毅看来,巫统不是不可以拉拢的。
    “东先生孩子多大了?该上大学了吧,也是打算上剑桥么?剑桥是好大学啊,学成之后是打算让他从政,还是从商?想要从商的话,以后可以来槟城找我么,哦对了,槟城石化您知道吧,我们目前正打算拍卖一部分槟城石化的股票给马来人的,东先生有没有兴趣?”
    “对了,吉隆坡这边不是有个马来亚大学么,听说现在师资力量短缺得很,要不跟槟城大学进行一个合办,您看您意下如何?我们槟城大学这边,也打算开设一个吉隆坡分校区,专门招收马来人的学生的。”
    “十分欢迎,来自巫统的各位名流,写推荐信给我们,推荐一些马来人中的青年才俊,共同建设吉隆坡啊。”
    在未来,几乎任何国家都有一边反美一边接受美国资助,甚至是将老婆孩子都送去美国的政客,其实这就是美国在有意为之的。
    仇华,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一定会占据马来亚政坛的一个很重要的生态位的,
    拿督翁的基本盘是吉打州,是柔佛州,马六甲等相对发达的地区,相对和华人接触更多,能从华人身上赚到钱,有好处的马来人。
    那还有广大内陆地区,穷乡僻壤,没什么钱,平时跟华人接触不着的马来人呢啊。
    民选政治就这样,郑毅也是接受这一点的,只要不成为马来人的主流其实就还好。
    当然最关键的是,这些仇华的政客,要尽量的被郑毅控制。
    仇华是工作,亲华是生活么,这其实没什么可丢人的,在这个没有互联网更没有自媒体的世界,这种事几乎不可能被下边的那些民众知道。
    就算是有点什么小道消息传出去,也只会被当做是竞争对手抹黑。
    郑毅很清楚的知道东先生背后有英国人的支持,这货也是剑桥留学的,纯英国人的狗腿子。
    不过无所谓啊,狗腿子又不是真的狗,谁规定他们只能有一个主人的呢?
    郑毅能给他的好处,一定是比英国人多的。
    东先生作为剑桥毕业的,这个时代的高级知识分子,优秀政客,自然是立刻就听明白了郑毅是要他干什么了,自然是喜出望外。
    这个时空和历史不同,南盟的势力太强了,他和拿督翁的政治斗争本质上就是华人的狗腿子和英国人的狗腿子之间的斗争,他其实是很清楚,他不可能赢得了拿督翁的。
    他生存的生态位是在英国人的支持下给拿督翁添恶心,政治前途也就那样。
    他倒是无所谓了,但如果他的儿子将来有更好的发展,那谁又会拒绝呢?
    郑毅让他们巫统的人给大学生写推荐信,这不就相当于是南盟要绑定他们的下一代么。
    那又有什么不乐意的呢?
    一时间,几个人聊得可以说极其的开心顺利,东先生甚至当场就表示,说他儿子在剑桥是学金融的,郑毅则开心的表示他们新加坡银行刚刚成立,最缺的就是这种金融人才。
    顺便还做主将李家以前的泰有矿业中拿出来两座矿山送给了他,当然,也需要他出点钱,通过一些比较复杂的商业形式让这场交易完全合法。
    一时间大家宾主尽欢。
    却是突然听到一个声音用并不熟练,甚至还有点磕磕绊绊的声音突然凑过来响起道:“东先生,你和郑先生聊天聊得这么开心啊。”
    众人扭过头,却见来人身穿罩袍,头戴厚厚的头巾,下巴上还蓄了特别厚重的大胡子,一双眼睛像刀子一样地刮过众人。
    看向郑毅,随后突然笑了起来道:“郑先生,久仰大名了啊,真没想到,居然有机会和您亲自见面。”
    见到此人,拿督翁几乎是本能的,立刻便上前一步,挡在了郑毅的面前,一旁的马奎等保镖立刻也意识到了什么,纷纷上前一步,双眼更是死死地盯着来人的双手。
    郑毅:“拿督,这位是谁啊。”
    拿督翁:“这位,便是回j党的党首,穆哈穆德·赫米尔。”
    郑毅:“哦~,原来这位就是赫米尔先生。”
    说着,郑毅主动站起身来与他握手:“你好啊,赫米尔先生。”
    马来亚四大党派,最大的,自然就是拿督翁了,全世界都知道这是郑毅的代理人。
    其次是霹雳州的印度人的进步党,在确定加尔各答会加入南盟之后他们的政治立场立刻就变得比较微妙了,某种程度上他们似乎并不想只把自己定义成一个马来亚的政党。
    第三大便是东先生和他的巫统了,政治口号是‘马来人的马来亚’,说白了,主要成员都是日据时期的日伪余孽,背后有英国人的支持。
    但郑毅甚至觉得可以和他们做朋友。
    只要不能执政上台,爱说什么说什么去呗,生态位总得有人占着,这不显得咱言论自由么。
    而第四个大势力,便是这回j党了。
    原本也是巫统的,后来觉得东先生太过软弱,分裂出去单干了。
    其政治主张用五个字就可以概述:“原教旨主义”
    简单说就是要将马来亚建设成中东那样的国家,男人必须留胡子,女人必须戴头巾,宪法?什么特娘的宪法,古兰经就是最高宪法,宗教必须是国教,国家的每个人都必须严格按照教法做事。
    他认为,马来人之所以贫穷,主要原因就是英国人和华人联手,抢夺了真主原本赐给他们马来人的财富。
    无论是种植园还是锡矿,石油,都是来自于真主所赐,不信仰真主的人没有资格占有。
    至于华人。
    必须改信好他们相同的宗教,不许说汉语,否则就是异教徒。
    异教徒统统都应该被砍头!
    不管是这个时空还是历史上,这都是一些让人头大的疯子,别说郑毅了,英国人也不喜欢他。
    稍微有点智商的人都知道他的那套东西有多离谱,马来亚毕竟不是中东大沙漠,即便不考虑华人的因素,现代国家,总是要发展工业,总是要和欧美人做生意的啊。
    但偏偏由于这个时代的马来亚毕竟还没建国,确实是存在着大量的,一点脑子都没有的人。
    尤其是在一些苦大仇深的贫苦地区,他的这套政治宣讲极其的有市场,真的有很多很多人愿意追随他,甚至是要和他开启所谓的圣战。
    虽然有时候郑毅挺好奇,这帮人如果真的都那么勇敢,还不怕死,早在二战之前的时候都干啥去了的。
    这个人,包括他的那些追随者,即便是马来人瞅着也会脑仁疼,人数虽然不算太多,投起票来没什么威胁性,但因为成员大多没脑子,所以敢想敢干。
    什么汽车炸弹啊,绑架勒索啊,当街将人绑起来斩首啊,这种事他们也都干过,在某些穷乡僻壤甚至已经建立起了完全独立运行的政权。
    人么,哪有不怕疯狗的。
    所以一见是他过来,连拿督翁和东先生一时间竟是也有如临大敌之感。
    生怕这个疯子突然掏出手枪之类的东西把郑毅刺杀在这儿。
    今天这么个场合,郑毅要是真死这儿,到时候谁也说不清,鬼知道那些愤怒的华人会对他们马来人做什么,不迁怒都是不可能的。
    正常人肯定不会干这么蠢的蠢事,看谁知道这个赫米尔到底是不是正常人呢?
    郑毅倒是想得很开,他就不信,那些个能做政治领袖的人里会有人是真疯子,肯定都是装疯子在骗傻子。
    再说这还有这么多人呢,他是带着保镖的,总不可能在一个这玩意面前跌了份,主动站起来,微笑着,体面的伸出手来要和赫米尔握手。
    赫米尔却没有和郑毅握手,而是突然大声质问道:
    “郑先生,您已经拥有了槟城和亚罗士打了,我们马来人没有能力将你们赶走,难道现在,您还要将手伸向整个马来半岛,世世代代,永远的奴役我们么?”
    “我今天来,就是为了郑重的对你说,不!我们马来人虽然穷,虽然没有先进的武器,但我们绝不是都是没有骨头的孬种,我们绝不接受你们的奴役,我们会战斗!至死方休的战斗!”
    “马来半岛是真主赐给我们的肥沃土地,我们的族人几百年来世世代代在此繁衍,没有人,可以抢走真主赐给我们的土地!”
    他的声音极大,开始的几句说得还是英语,后面就干脆都是马来语了。
    一时间,无数的照相机都冲着他们这边咔咔咔咔咔咔。
    少部分不怎么懂事儿的代表甚至已经大声地冲着他们鼓掌,叫好了起来。
    而拿督翁的脸色,甚至东先生的脸色也不自觉的变得有些难看了起来。
    郑毅这才恍然,他还以为这个赫米尔是来管他要好处的呢,闹了半天是来拿他当舞台在这作秀呢。
    无外乎是想立自己的硬汉人设么。
    “赫米尔先生当众怒斥异教徒郑毅”,这种照片过不了几天就一定会成为某些特定媒体的头版头条,甚至是成为回j党未来十几年的一个宣传工具。
    却是不由得,笑了。
    见人似乎都已经齐了,郑毅也不搭理他,索性站起来,走到了最前边的讲台上,自顾自地拿起了麦克风来。
    “喂喂,喂喂,好使。”
    “各位亲爱的,马来族的朋友们,你们好,我是郑毅。”
    一句开场白,却是立刻就让整个会场的炸了锅了。
    因为郑毅说的既不是英语,也不是汉语。
    居然是马来语!
    一时间,包括拿督翁在内的所有人都瞪大了眼睛。
    “郑先生,他什么时候学会的马来语?”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