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集权,南盟秘书团和顾问团成立
豪华的私人飞机缓缓降落在了槟城的国际机场。时隔半年,郑毅终于回到了忠诚于他的南盟。
也是好久都没回槟城了,即便是他去日本之前,大部分的时候他也是待在新加坡的。
郑毅并没有切换政治中心的想法,不过目前来看,南盟这边因为政治上过于草台班子了的缘故,其实是有一点,郑毅本人在哪,哪就是南盟的统治中心的意思的。
这一方面固然是因为他本人的个人威望过于的高,他本人的权重过大。
这次之所以没有直飞新加坡,就是有着几分,特意强调槟城在南盟中的中心位置的这件事的。
新加坡虽好,却毕竟不是起家之地,不但有英国人的残留势力,现在那远东海军还在那驻扎呢,同时那地理位置过于重要,军事属性过重,另外他这一次迁移的日本人大多也在新加坡。
那地方以后的华人成分肯定没有槟城纯。
然而另一方面,权力跟着他本人走,换句话说不就是说明整个南盟,除了他本人之外其他人都没什么权力么?
却也未尝不是因为地方权力过大而中央权力过小啊。
这说明在南盟,权力太过于分散了,之所以能维系成一个整体,主要靠的全是他郑毅的个人威望。
而且目前为止槟城的经济占比还是过大,等以后其他城市都发展起来了,甚至是彼此的利益相冲突了,如果郑毅在其中拿捏不到太关键的位置,就连他,恐怕也不能维系南盟的整体性。
严格来说,南盟内部大家都是各玩各的,行会,私会党的权力太大,每个城市又有每个城市各自的一套班子,彼此之间不能说是毫无关系吧,但也确实是互不隶属。
郑毅的那点权柄也是全凭威望,他不管事儿,底下的人也是一样转。
说到底他的这一套政治模式是完全从英国殖民地模式上发展而来的,英殖时期,整个华人社会已经完全习惯自己管自己了。
华人的生、老、病、死,从来也没有所谓的政府会管他们,全指着各自的乡党会,至于社会秩序的维系则全靠私会党,人与人在发生冲突的时候,同乡之间便由各自的会里断明是非,若是不同乡的,则大家靠拳头来说大小。
压根就不是个法治社会。
南盟的整套政治逻辑都是这么建立起来的,郑毅本人在组建南盟之前,实际上也是这套逻辑的其中一个组成部分。
在他刚刚接手槟城做包税人的时候,这套不需要构建任何行政班子就能让社会自行运转的体系,也给了他很大的帮助,甚至是让英国人想插手也都无处可插。
然而这在以前只管槟城一地的时候倒是还好,现在却已经有些不适用了。
当然,南盟还是有特殊性的,它是非国家行为体,也正是因为其相对松散的特性,才能在战后发展的这么快,连印度都有意让加尔各答加入。
鱼与熊掌是不能兼得的,管得多,发展自然就会变慢,管得少,发展自然就会快。
然而现在郑毅还真有点不想发展得太快了。
吉田找到他说想挑个日本城市来加入南盟他居然都没有马上答应而是产生了犹豫。
最近这段时间他人在日本,离开了南盟那么多乱七八糟的庶务,很多事反而想明白了许多,尤其是最近几天,他几乎每天都要和下村治聊三四个小时以上。
他也愈发的感觉得到,日本的1940体制是有其优越性的。
如果不是熬不住经济危机发动了战争,亦或者说如果不是裕仁选择了用狂热激进的纳粹思想来稳固自己统治的话,凭日本的体制优势和儒家文明的文明优势。
再给他三四十年的时间,反而能更快的成为世界第二,成为世界一霸都不是没可能。
日本体制的优越性是什么?
集权!
以及政策连续性。
别看日本在战后的首相跟走马灯一样的换个不停,但他的经济政策却始终都是连续的,首相在日本到底是什么样的职权另说,日本内阁内部一直都是有着极强的默契的。
至少在经济政策方面,几乎没有出现过因政府换届而出现急转弯的情况。
和韩国完全相反。
这就是战后日本能够腾飞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如今的南盟早已经不是以前的草台班子了,还依靠以前的那套运作模式去运行,早晚会维持不下去的,全指着郑毅一人,他也实在是太累了。
因此在日本的时候郑毅就已经下定决心:回到槟城之后,进行集权。
但不独裁。
集权和独裁并不是一回事。
事实上他也没独裁的条件,自古以来,包括从各个现代国家中获得的经验来看,现代国家要想实现独裁必须要有两个基本条件,其一,是下边必须要有一定程度的内斗。
下边的派系越多,内斗越多,独裁者反而就越稳定,甚至是当下边派系太多的时候执政者就不得不独裁,搞共和的话国家一定会因此不稳,搞民选的话这国家就一定完蛋了。
典型就是中东地区。
谁皿煮谁死,共和的也没有过得好的,有没有石油都白扯。只有君主独裁制的国家的国民能过得幸福一点,约旦整个国家一滴油都没有,在中东那片过得也绝对不算差的,比起石油储量丰富的伊朗和伊拉克不知道要强多少倍。
其二,就是独裁者必须要有一个强大的家族。
准确的说是必须要有一大堆的孩子。
必须要将要害部门统统安插成自己家里人,才能切实地保障独裁传承。
这两点郑毅很明显都不具备,所以他也没有独裁的打算,他要的只是集权而已。
“通知各大商会会长,南盟所有成员公司的主要股东,一并来槟城开会,我来宣布一点事情。”
“是。”
前来接机的钱绮雯心头一震,隐隐察觉得到,这是要有什么大的动作了。
连忙点头道:“好的,我来通知大家,尽量让所有人都来。”
“飞机里有几大箱子的文物,全是顶级的国宝,一会儿你命人收了,妥善保管,再请些历史学家考古学家统一进行鉴定和分类。”
“这些,还只是一部分,更多的一部分是用货轮装的,至少也有一百万件吧,最多半个月应该也就到了,你来物色人手,筹建一个博物馆吧,回头挑上几件你自己喜欢的,留给咱们儿子,做咱的私人珍藏。”
“一百万件?”
钱绮雯明显吓了一跳:“怎么会这么多?我们一共就几个主要城市而已,如何占得了这么多?况且……南盟毕竟不只是华人的南盟啊。”
郑毅一愣,随即,缓缓地点了点头。
这倒是个问题,南盟是以华人为主的,华人其实实际上是南盟的一等公民,这都不错。
但至少表面上,哪怕是装,也得装出一副民族平等的架子,槟城和新加坡,都是地地道道的国际化大都市。
“你们看着商量吧,适当展出还是必要的,创建博物馆的时候要注意,其他主流民族的东西也要进行展出,华人文物尽量别超过所有文物总数量的一半。”
“具体传承有序的国宝,如果能证明是日本人从国内通过战争方式掠夺的,可以等国内安定下来后捐献给国内的博物馆。”
“做个分级,非国宝类的,明清两代非名家的字画,非官窑的瓷器,以及各类杂项,存有量比较多的文物,可以考虑逐年,分批向民间进行出售。”
“所得钱款,用于成立一个基金会,用于南盟地区兴办教育,或是做其他方面的公益事业。”
“另外,对其他民族的文物古董也做个征集,既然要搞博物馆,总不好真的厚此薄彼。”
当然,其他民族的那点文物大概率还真就都是凑数,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毕竟别的民族可不像中华文明那样源远流长。
即使是同为文明古国的印度,却因为没有保存历史和陪葬的习俗,基本也没有什么历史性文物的。
实在不行的话就用些近现代的东西,乱七八糟的玩意凑个数吧。
“怎么,最近我不在的这段时间,巫华矛盾闹得很厉害?”
钱绮雯不是一个做事会考虑这种大局的人,她毕竟跟私会党,尤其是华记的关系比较密切,对其他民族的人素来是没那么大的善心的。
居然会在陈列文物这种小事上都会考虑其他种族的想法,连郑毅都没想的这么细。
那肯定就只有一个可能,那就是最近这段时间她被民族矛盾的事情弄得有些神伤了。
而闻言,钱绮雯却是果然也是微微叹息了一声道:“确实是闹得有些凶,主要是英国人和荷兰人一直在背后挑唆,不止是马来半岛上的巫族,爪哇岛上的爪哇人,苏门答腊岛上的苏门答腊人,都与华人或多或少的闹了些矛盾。”
郑毅闻言不禁拧了眉毛道:“我们南盟的实力压根就没往爪哇岛和苏门答腊岛上扩张啊,至多是在加里曼丹岛上做了些事情而已,就算是有民族矛盾,应该也是我们和加里曼丹岛上的马来人之间,爪哇人和苏门答腊人又在凑什么热闹?”
“英国人……也策反了一些华人。”
“策反了一些华人?哦~,挑拨了一些华人当买办是吧。”
钱绮雯点头,郑毅则是情不自禁地揉捏了一下眉心,英国人真不愧是世界第一号大搅屎棍子之名,这件事对郑毅来说还真是挺棘手的。
想都不用想就知道这是发生了什么,南洋华人本来就有给荷兰人和英国人当白手套的传统,不护短的说,南洋华人被各地土著称之为东方的犹太人也并不是完全没有道理。
虽然郑毅已经明确的对荷属东印度公司的土著表达了支持,苏佳党魁也跟自己表示了识大体,要和华人友好相处的目标。
但是苏肯定是管不了荷属东印度下边的土著的,而很明显的,郑毅也是管不住所有的南洋华人的。
如果荷兰人用石油,特许经营权,土地等利益诱惑当地华人,让当地华人参与对当地土著的武装镇压,会如何?
南洋华人,尤其是南盟的几个主要城市之外的南洋华人,如果不听郑毅的话,好像郑毅至少表面上也拿他们没什么办法。
甚至严重一些的话,那些华人很有可能跟新加坡,槟城的华人也是有联系的。
很可能在郑毅都不知道的情况下,就跟南盟内部的福建商会,福清帮,亦或者是洪门,华记之间有所勾结,甚至是从南盟这边已经偷偷走私了武器。
那南盟这边,郑毅也很难说得清了,甚至是替他们背锅也有可能。
却是自言自语道:“说到底,还是南盟的集权不够,而且缺少对南洋华人这整个群体的约束,管束啊。”
“什么?”钱绮雯没太听清,忍不住出声问了一下。
“哦,没什么,对了雯姐你在南洋真的什么亲戚都没有了么?发达之后,也没有想过从老家接一些亲戚回来么?没去找找?”
钱绮雯苦笑:“怎么可能没找呢,只是我来南洋这些年天下大乱,家中亲人早已经不知去向,完全找不到了啊。”
“这样么,那还真是可惜了,我还想,若是你还能找得到你的娘家人,能在一些关键岗位上启用一下,帮我分担一下压力呢。”
“嗯??”
钱绮雯却是不自觉的眼睛一亮。
“那,我再派人回去找找吧,如今战事已经结束,说不定,他们会返回家乡呢?”
郑毅对此不置可否,近几年来,钱绮雯的权力欲越来越重了,他倒也并不觉得这就是什么坏事,点头道:“那就找找吧,说不定就找着了呢?”
“说到底,南盟,还是要用咱们自己人管理才信得过啊。”
………………短短三天,南盟众人便都已经被召集完毕,所有人共同齐聚槟城,仍是在市政厅里开会。
要知道郑毅是很少召集大伙儿开大会的,尤其是这次郑毅与往日都不同,居然穿了一件极其严肃板正的西装。
而且今天市政厅的陈设也与以往不同,以前,市政厅只是一张很大很大的大长桌子,亲近的人和分量比较重的分列两边,大多人人在后面坐小凳子,一排一排的。
如今却是将整个市政厅的椅子都改成了像是正经议会一样的,呈半弧形状,因为市政厅本身空间还是有点小,所以没放桌子。
却是打算等过一段时间之后还是要将市政厅改得再大一些,或是干脆另寻地方,建设南盟政务中心,而后这地方依然叫做市政厅的了。
郑毅则自然是坐在了最中间的一处硕大的圆形桌案里面,而且那座位下面垫高了至少一米,位置上明显比别人高出很大一截,却是再也不似以前那般,显得随意平等的了。
稍微敏感一点的人,都通过这样的座次变化,已经很敏锐的预感到接下来要发生什么了。
“既然人齐了,那我们就正式开会吧。”
郑毅端正地在位置上坐好,不疾不徐地道。
一开口,整个会议厅的气氛立时便安静,肃穆了起来。
“各位,大家的时间都挺宝贵的,咱们就开门见山吧,关于南盟的现状,以及未来一段时间的发展,各位认为有什么问题么?有什么问题,可以趁今天人齐,把问题都给提出来。”
一时间大家互相瞅了半天,却是谁也没当出头鸟。
其实大多数人都是有一肚子的问题,乃至意见的,不过很显然,不适合在今天这样的场合去说的。
今天是典型的开大会,开大会的时候,维护群体和领导的威严,以及定基调方针才是最重要的,真有什么具体问题,乃至一些意见,一定是要放在小会上说的。
郑毅又不是不会开小会。
见没有人说,郑毅便索性自己说了下去。
道:“南盟在战后,比战前着实是扩大了许多,我们发展得实在是过于快了,就在我回来之前,吉田就主动跟我提出,要让大阪,名古屋,横滨,札幌,这其中之一个城市也并入南盟中来,我想,各位都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势力膨胀得太快,各位都知道这意味着什么,以前,南盟只有槟城一处地方,和亚罗士打,仰光这两处飞地,仰光是放养的,亚罗士打在战前,其实也没怎么正儿八经的管过。”
“因此,我们一直以来的管理模式都比较粗糙,各位应该也能感觉得到,不成立一个南盟的中央董事会,我们已经很难保证整个南盟的上下同心,一盘棋了。”
“而且我也已经深切地感受到,我自己能力上的不足,精力的不济,仅凭我一个人,是无法高效的管理整个南盟的,我需要帮手。”
“有些事,我知道我做了的话难免会有人怨我,但我知道如果我不去做,以后南盟就没有人能做得了了,后代子孙,搞不好是会怨我的。”
“下面宣布几个事情,其一,由我个人出资,将成立一个我私人秘书团,顾问团,为我提供政务辅助管理和咨询服务,秘书长由我的夫人钱绮雯担任,兼任我自己私人的幕僚长,即日起,卸任槟城市副市长一职,全面负责秘书团的组建工作。”
“李剑桥任我个人的首席私人秘书,秘书院次长,一个月之内,新建并搬迁南盟的行政大楼,我的私人秘书团将比现在的规模扩大一些,各位,有没有问题?”
谁能有问题就见鬼了啊,你都说了你自己的钱了啊。
表面上看,郑毅是在模仿英国政治在做改革,钱绮雯对应汉弗莱,李剑桥对应伯纳德,对应的是英国的事务官,连名称都是差不多的。
甚至底下坐着的很多外国佬真的是这么认为的,只当是南盟在势力扩张之后在走上正规化而已。
然而但凡是稍有一点知识,懂一点中国历史的人,却其实都能看得出郑毅到底是在干什么的:组建内廷!
中国式政治和西方式政治是完全不一样的,亦或者说是政、务是不分开的,几千年来对上负责的传统大家也都习惯了,再说你看着两个人么。
一个是他老婆,一个是他外甥,这俩人难道还是会制约他么?
怎么看怎么像是司礼监啊!
尤其是钱绮雯本身就有一定的治理经验,做了这么多年的槟城副市长,在整个南盟的政务体系中有着极其丰厚的经验和人脉。
当郑毅不理事的时候,钱绮雯,就是整个南盟的领导了啊,大小事务,还不都是汇于她手?
这其实无疑是在削弱整个董事会,董事们的权益的,只不过一时间大家心里虽然有点不舒服,却是也没人反对。
事实上一直以来,打从郑毅开始起家开始,钱绮雯在他身边就一直担当类似的职位,早在他当福清商会会长的时候,钱绮雯就一直在为郑毅处理绝大多数事务。
这一次郑毅只是将其制度化和正规化而已。
只是这一次郑毅的动作确实是有些突然,
“顾问团由由幕僚长全权把控,产业顾问,我的弟子吴文浩担任,同时担任南盟的自然资源管理会主席,化工管理委员会主席,同时将受命重新组建南盟矿物及石油工人工会。”
“机械,电器,能源,装备制造业顾问,李孝武,同时受命组建制造业工人工会。”
“农业,及渔业顾问,由王国泮先生担任(王俏云的哥哥),同时受命组建农协,渔协。”
“文化产业顾问,黎莉莉,受命组建文娱工人工会。”
“纺织行业顾问,丰田利三郎先生。汽车行业顾问,丰田喜一郎先生。分别组建纺织工会和汽车工会”
“科学顾问,长冈半太郎先生,受命组建科学家协会。”
“最后,向大家隆重介绍,首席经济顾问,向大家隆重介绍一下,下村治先生,将同时担任南盟经济研究所的所长。”
“军事顾问,外交顾问,金融顾问,公共服务顾问,暂时空置,另外,欢迎各位在民间组建相应的咨询公司,南盟董事会愿意向民间钱来购买咨询服务,由顾问团的顾问们进行统一购买。”
“希望,各行各业都能积极的去制定各自的产业规划方案,尽快的提交给顾问团,今年年中之前,我希望顾问团可以给我拿出一个南盟版的五年产业规划方案。”
“哦对了,南盟所有的工会事务,即日起不许游行,罢工,示威,但全南盟公司即日起增加两条新的法案,主要内容就两条,其一,员工总工资不得低于公司总利润的二分之一(研发和扩大再生产算成本)。”
“其二,同一家公司内,上到总经理,下到清洁工,最大收入差距不可以超过六倍,特殊行业可以通过申请的方式,将其扩大至八倍。”
“各大产业工会负责监督执行,另外,凡我南盟工人,皆可合法持枪。”
“以上所有各大行业的工会,将会直接向南盟的劳动保障部,中华总工会的负责人,我的妻子李佳芝负责。”
“我话讲完,谁赞成,谁反对?”
说罢,郑毅轻轻倚靠在椅背上,将时间留给下边的人,他自己则是坦然的直接在上边点了根烟来自己抽。
而下边的那些个股东们也果然是纷纷交头接耳的交流了起来。
这话的信息量还是有点大啊。
利用顾问团,去争抢各大股东,乃至各市局长的权力,这个大家都是看得出来的,说白了这又是一个纯粹的西体中用的政治制度。
西方那边的顾问团制度是很成熟的,早在老罗时代就开始尝试用国家顾问去制衡国家部长,甚至必要时架空国家部长了。
顾问这玩意,本来就是一个权力既可以无限大,也可以无限小的东西,毕竟它的权力来源于上,是只需要对上峰负责的,而大臣们的权力来源于下,是要对选民和党派负责的。
大臣和顾问的博弈,在西方既代表了政治生态中的上下博弈。
这一套东西移植到东方体系之下的时候会显得有些不伦不类,因为这其实怎么看都有点像清代的军机处,文化惯性上就和西方南辕北辙。
最关键的是,这些人居然还全部都同时兼职着各大公会会长的职位,而且明显不是虚职,居然是直接向李佳芝汇报的。
南盟可不是民选,而是钱选的,南盟的大臣们可代表不了底层,只能代表资本家们。
郑毅和其他资本主义世界的人是不同的,说到底,二战之后赤潮遍地都是,其他国家和企业主的第一反应都是镇压,而偏偏这郑毅却选择了引导。
这是一股山呼海啸的力量,但是山呼海啸的力量,也并不一定是会将资本家吊路灯的啊,劳资之间总能找得到一个平衡的,只不过是其他地区大多是通过斗争去找平衡,而南盟是郑毅主动去找平衡。
南盟的赤潮闹得是全世界最平淡的,因为大家真的有最低工资标准和社会保险,乃至于南盟还给你分房子啊。
甚至这次郑毅从日本回来之后连媳妇都可以分了,只要你心理上别嫌脏就行。
谁要闹,谁就是工贼啊,二战毕竟刚刚结束,大家都很清楚外边的世界是什么样的。
而在南盟,劳工权益的最终裁决一直都在他媳妇李佳芝的手里。
这职位在南盟属于是不显山不漏水的,甚至由于南盟本身劳资矛盾并不尖锐的缘故,存在感都很低,有时候看上去这个大夫人的权柄还没有二夫人和三夫人大,全靠娘家的外戚撑着。
但其实真到了变天,夺权,以及眼下这种事情的时候,聪明人其实就已经发现了,这位一直以来刻意保持低调的大夫人才是一座不可逾越的大山。
说到底,南盟真正的力量不在于那些有钱的资本家们,而是那些有枪的工人啊。
南盟是全民持枪的,而且至今,仍然坚持全民军训。
虽然没人尝试摸过这把枪,但是很明显,这把枪的扳机是在李佳芝的手里握着的。
这,才是南盟真正的定海神针。
而郑毅所选择的人手,要么就是他自己的亲信,亲戚,当然,也算是业内人士,要么,就干脆就是日本人。
这些人都有一个共同点:基本不受各大商会所影响,在下边没有那么深的,盘根错节的关系网。
再加上这次工人工会,明显是按照行业在做划分。
其实很多人都已经看出来郑毅要干什么了。
却是陈嘉庚第一个站了出来,代替大家问出了大家都想问的话:“郑先生,您要组建秘书团,顾问团,我敢保证南盟上下绝不会有任何人有意见,可是,您让他们各自担任行业工会的会长,在下斗胆请问一句,您是要用产业工会,代替地域商会么?”
他是福建商会和厦门商会的会长,全南洋除了郑毅之外事实上的权力最大者,这话他问自然也是合适的,一时间,似乎空气中都充斥着剑拔弩张的紧张感,很多人都情不自禁地咽了口口水。
【这他娘的,该不会是要吵起来,甚至火并吧。】
郑毅见状,倒是也不搞虚的了,见陈嘉庚先生居然主动站出来,却是理所当然地点头道:“我就是这个意思,南盟的各大商会,我认为你们依然还有存在的意义,但是现在的权力太大且很少受到制约,也并不能真正保障基层百姓的利益,反而平白造成分裂和分歧。”
“至少在底层工人,普通民众之中,我的目标是,在未来的十年之内,就是逐步要用产业工人工会,替代地域商业商会,怎么,福建商会对此有什么反对意见么?”
陈嘉庚闻言与郑毅对视了几秒。
却是突然哈哈大笑,抱拳拱手道:“在下对此,没有任何问题,即日起,我宣布,福建商会,解散,只暂时保留厦门商会,各位,郑先生说得对啊。”
“咱们南盟的各大商会,以前就是各大帮派,帮者,助也,是因为没人管我们的死活,所以我们必须要自己管自己,自己帮自己,所以才有的这样的抱团取暖。”
“你吃一口,我就少吃一口,我们厦门商会多赚了一点,可能你们潮汕商会就少赚一点,这在过去,我们还被英国佬殖民的时候当然无可厚非,说到底都是为了生存。”
“然而如今,南盟成立了,我们不再只是什么厦门人,潮汕人,番禺人,琼州人,我们都有一个统一的身份,南洋华人,我们是南盟的南洋华人啊。”
“是时候,让商会,逐步的退出历史了,郑先生,各位,我来提议,即日起,凡我南盟各大基础教育,所有老师,必须硬性学习普通话。”
“三年之内,我们要实现全民以普通话上课,我们要倡导全民说普通话,学普通话,我提议,将粤剧,闽剧,乃至其他以任何方言为表现形式出现的艺术和娱乐形式,用三年的时间过渡,三年之后,强制要求,必须使用普通话。”
“谁要是学不会,那对不起了,我提议,做强行辞退处理。”
“郑先生以为如何?”
郑毅闻言,略有些感动,也有些感触地长长叹了口气,道:“我都同意,谢谢陈先生,陈先生,真乃是华侨楷模,民族之光啊。”
陈嘉庚:“哈,在你郑先生当面,我可不敢要这么高的评价,各位,我和郑先生都是这个意思,可还有人反对?”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