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吉田:为什么南盟不能寄生日本呢?
郑毅的提议,说白了本来就是他来日本的目的。
他又不是真的来玩儿小姑娘的。
虽然日本的小姑娘确实是很好玩,可郑毅的肾也受不了啊。
这是真有点折寿,郑毅甚至觉得这几天玩儿的,可能都得少活个一两年。
郑毅的真正目的,是来釜底抽薪,是来拿人才的。
谈论日本战后之所以能够重新崛起,大多都是说他通过各种协议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松绑,拿到了整个东南亚的市场,以及半岛战争时的大额订单,
50年代之后美军放松了对日本的管制,以及所谓的美国工业转移,半导体行业崛起,这些老生常谈的东西。
然而其实在郑毅看来,这些的本质上其实都不过是添砖加瓦,真正让日本在战后重新崛起的,其实还是他们在工业化这方面所积累的先发优势,和战后昭和一代艰苦卓绝的牺牲精神,至多再增加一个儒家文明影响的底色之下,一整代人的牺牲和集体主义。
郑毅的打算很简单的,就是直接把这一代人中的中坚力量从日本社会中抽走。
而且这一批人才,工厂,其实就是在工业领域内的所谓先发优势。
要知道在工业文明领域,先发优势往往是要比后发优势明显得多得多得多的,当先占据某个产业优势的国家,只要自己不在政策上犯蠢,后发国家几乎是完全没有任何办法后来者居上的。
没什么里胡哨的,就是这么简单的原因,后发国家只要不走狗屎运赶上新的科技风口,就不可能追上先发,在全球化背景下就只能一直被先发吸血。
正常来说,什么时候这一轮科技爆发停了,什么时候后发国家的工业化之路就该被锁死了,只能通过关税等小手段修修补补,一般的后发国家也挡不住先发国家的持剑经商,中国能在二战之后崛起,真的是一个天大的意外。
谁能想得到外国政客里面蠢b那么多啊。
而眼下,这份先发优势,郑毅也要跟日本抢。
他和美国可不一样,因为美国确实是看不上日本的那点工业底子,他可太看得上了。
这些大数量基数的,拥有一定技术的工业人口,就是南盟现在所欠缺的根基啊。
而且南洋那地方本来也不可能让谁建立起民族国家,大家都是多民族混居,作为战败国的,对华人负有原罪的日本人,各个方面怎么看都比马来人和印度人好相处得多得多。
日语的本质就是中文方言么,日本人只要学会了中文,就可以是中国人,到了二代的时候基本和华人就看不出任何差别了。
吉田的脸上已经面如死灰,想了半天,却是也确实想不出有什么拒绝的借口,麦帅和郑毅好得都快拜把子了,想都不用想,肯定会支持郑毅的这个提议。
事实上麦帅通知日本的战略目标,就是要想方设法的将日本祸害成一个四流国家。
虽然历史上阴差阳错的,反而为日本的60年代经济腾飞打下了坚实基础,但这可真不是他的本意。
应该说,本心是坏的,但是执行的时候有点跑偏了。
这个时空有了郑毅,这份本心到底还会不会跑偏,那可就不太好说了。
而对于吉田来说,他其实宁愿日本真饿死个几百万人,也不想将全日本最精英的这部分人口跟着郑毅走啊!
饿死几百万人,给日本一代人的时间还有机会重新再来,让郑毅带走一百万乃至几百万,那可就彻底的完了。
日本以后就真成了三流,甚至四流国家了。
却也只能硬着头皮,感谢道:“嗨!哇嘎哒,需要我们做什么,我们会尽力配合的。”
麦大帅却是也在一旁突然补充道:“你们南盟的资金还够么?不够的话我可以帮忙,让美国的银行给你们弄点贷款,七八亿的美金总是没问题的,肯定是低息,能不能做到无息,不好说。”
吉田:“…………”
给日本贷款,两亿都没有,给南盟贷款,七八亿都没问题。
郑毅也没有拒绝,点头道:“那就多谢大帅了,眼下,全世界的经济都没有恢复过来,手头确实是稍微有点紧张的。”
麦帅:“哈哈哈,咱们都是兄弟么,这就是你们原本的计划吧,都打算收购哪些企业,又要怎么招人呢?”
郑毅却是将这个机会让给了丰田利三郎,让丰田利三郎将他们南盟的“日本再造计划”详细地跟麦大帅复述了一遍。
“确实是需要麦大帅您帮忙,此次收购,我们这些已经退出了日本国籍的日本商贾将会大批量的回来,宣讲南盟的招商,用工,和投资政策。”
“开放移民的话,也需要美军的海军进行一定的配合,当然,还有最关键的,是需要美军对日本的几大财团进行一定的松绑,将产业转移到新加坡、槟城等地之后,希望美国方面能对日本的财团进行一次甄别。”
“只要是没有直接战争罪行,反人类罪行的财团,就还是在国际贸易方面给他们松绑吧。”
麦帅笑着道:“这又算是什么问题?那些财团遭受制裁,那是因为他们是日本的财团,如果是南盟的财团,自然就不需要制裁了么,哈哈哈哈哈。”
一旁,郑毅见吉田神色郁郁,却是在丰田利三郎一直在为麦大帅讲解计划的时候,主动的拿起酒瓶,亲自为吉田倒了一杯酒。
“你倒也不必如此悲观,你是中国通,应该知道,我们中国有一句古话,叫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眼下,日本战败,受美国的全方位制裁若此,挺下去,只能是慢性死亡。”
“我抽了你们日本自明治维新时积攒下来的工业底子,南盟会走上正轨,高速发展,摆脱以前全靠我这个车头带的窘境,可我若是不抽你们日本的底子,我们南盟难道就没法发展,无法实现工业化了么?”
“说白了,南盟有了日侨的帮助,可以少走二三十年的爬坡之路,没有日侨的帮助,我无非也就是多走个二三十年而已,但是你想清楚,日本作为战败国是没有发展基础的,我若是自己发展,过个二三十年,日本才真的是万劫不复呢。”
“当初在槟城,不还是你代表了米内先生来找我的,说是要我为日本留下一口气的么?”
吉田闻言苦笑,道:“是啊,当初,还是您,将我从美国大牢里救出来的呢,可是当初……呵呵,可能这就是屁股吧,谁又能想到,我一个被边缘化了的外交官,居然能够成为如今日本的……一国之主了呢。”
郑毅:“一代人做一代人的事,你这一代的日本领导,有且只有一个任务,就是让尽可能多的日本人活下去,哪怕是在我那边活下去。”
“人民和祖国的牵绊,不是说割舍立刻就能割舍的,且不说我不可能真的一下子就将全日本所有的中坚力量抽干,我没那么大的本事,总有爱国的吧。”
“国籍这东西,说重要的时候很重要,说不重要的时候,其实那就是一张纸,就说那丰田利三郎吧,他早就不是日本人了,可刚刚我们来的路上有女人朝他脸上吐口水,那拳头照样攥得死死的。”
“日本的人才,财团,真要是能够在南洋立住了脚,早晚会有反哺日本的一天的,就算是出去十个有一个回来的,也不可能真让日本沉沦了。”
“出去跟我走,还能混的出来一片天,将来才好有反哺的机会,不然啊,说不定真的就一直沉沦下去了。”
吉田却是心中一动,十分惊喜地道:“郑先生是说,将来可以允许我们日本出去的侨民,或者企业,回到日本来投资么?”
郑毅:“当然可以。”
吉田:“那,我们是否可以请您代表南盟和我们签署一个,详细的归国条约,详细的写明,将来这些日本人出国之后,有关于他们回国的条款呢?
我们日本是否可以绑定南币,进行一个刚性兑付呢?我想,这对您的南盟在经济上操控日本,也是很有利的。”
说着,吉田还小心翼翼地看向了麦大帅,却是生怕郑毅都点头同意了,麦大帅却张口说出一个“no”字来。
而郑毅闻言,则是很开心地冲着这一位自己的老友笑了。
真不愧是战后带领日本走出经济泥潭的人,将死鱼哲学和败者之道发挥到极致的人啊。
这些个能够青史留名的政治家,果然就没有一个是简单的货色,临阵反应不可谓不快了。
郑毅说的这些话当然是在忽悠吉田。
毕竟按照历史轨迹的话,日本在60年代基本上就已经完全走出战败阴影,7、80年代就已经叫嚣着“日本可以说不”了。
哪来的数十年沉沦,更不存在所谓的暗淡不见天日。
他这么说不过是为了让日本政府对他的计划多多配合罢了,毕竟如果他们出工不出力,甚至是故意捣乱的话,郑毅也是会觉得很麻烦的。
当然,郑毅其实也没有想过要真的一招弄残日本,或是真的通过这一招打断日本人的脊骨让他们永远也站不起来。
做不到的。
日本再怎么惨,该有的发展还是会有的,无非也就是比历史上更慢一些,发展上限也更低一些而已。
这个国家的下限已经定死了了,真低不到哪去。
总会有些爱国的人不走的。
而且很大程度上,一代人中的精英被他抽走,剩下的那些本来不是精英的人,也能重新成长成精英的。
恨归恨,仇归仇,这世上最了解中国的外国人一定就是日本,而最了解日本的也一定是中国人。
很简单的一个原因:日本在明治维新时代就已经大力的普及了国民基础教育,截止至二战开始之前,其国民基础教育已经全面普及,而且,日本人是全世界所有教育体系中最重视语文的国家,没有之一。中国教育对语文的重视也完全是跟日本人学的。
就语文这个东西,虽说是德国人最早搞出来强制普及的,但真要说玩到极致的还真就是日、中。
只要一个国家在基础义务教育中普及了语文,这个国家除非是人死光了,否则就亡不了了。
因为他的国民会知来处,晓归处,他对国家和民族的归属感就已经不止是一纸国籍,一门语言,甚至是一种生活习惯了。
说白了,学习语文最大的意义,就是当有一天面对民族危亡的时候,背上一首满江红,不需要动员依然有人能站出来。
几百年来确实是从没有人做到过“横渠四句”,但一个从小背着横渠四句长大的人,在真的遇上事儿的时候站出来的概率一定比没背过的大得多。
日本课本里的语文,也是有日本的横渠四句和满江红的,再说现代日本的初高中都是有学中国古诗,日本的高中生是要背凉州词的。
一个全民都会背凉州词的民族,是灭不了的。
有些事情郑毅身为一个后世来的穿越者,可能从事后诸葛亮的眼光来看问题,比这个时代的正处于风口浪尖之上,只能向前看的日本精英政客还是会更清楚,明白一些的。
而吉田却是敏锐的抓住了这一移民政策,对日本来说的活路:货币。
简单说就是将日元和南币进行一个强捆绑,强行要做南盟的经济殖民地。
毕竟他现在本来就已经是殖民地了么,做南盟的殖民地,亦或者说是做美国和南盟共同的殖民地,总好过只给美国做殖民地。
所谓死鱼哲学,就是如此。
它指的是,要让国家像鱼一样躺在案板上,像一条死鱼一样,让人想怎么宰就怎么宰,不但不要有反抗精神,反而尽可能的配合对方的屠刀,借此在被宰的这个途中,尽可能的去谋求被宰时的一切好处。
眼下日本经济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其一是原本的财团企业正在被麦大帅要求强制拆分,而且拆得极其粗暴,以至于将上下游的供应链全给拆烂了。
麦大帅的本意本来就是要收拾日本经济,哪里会管你拆得合不合理,就完全是硬拆,直接将日本的工业生产体系重创。
其二是日本被彻底踢出了国际贸易体系。
日本毕竟是个地狭人稠的岛国,不允许日本参与国际贸易,让一个本来已经完成初步工业化的高协作社会去强行退回到农业文明,这跟玩大逃杀没什么区别。
越是拥有一定工业化的国家,当工业化被摧毁的时候民众就一定会越惨。
像那些非洲国家,发生天大的天灾人祸都很难爆发太大的人道主义灾难,毕竟大家有口粮食就能活,大部分老百姓可能都还会种地呢,国家的人口密度也没那么大,社会生产并不依赖一套工业秩序所维系的社会化大生产。
但要是已经工业化的国家突然经济崩溃,死上个七八成的人口都有可能。
说白了以日本本土的资源禀赋,纯内循环的话养活三千万人口几乎就差不多是极限了,而他现在的六千万人口。
其实这些日本政客是想过最坏的结果的,就是上演一场真实的大逃杀,真的饿死或者战死一半以上人口。
如果麦大帅不肯放开一道口子给他们,稍微给他们留一条活路的话,这件事未必就不会发生。
日本现在已经完完全全的失去全部的外汇收入来源了。
但是如果麦大帅能够点头,让他们日元与南币强绑定,那这事儿就好解决了,考虑到郑毅要那么多的日本人去南洋发展,二者之间的经济联系是一定不会少的。
这不就相当于是借着南盟的力量,重回国际贸易体系了么。
要知道,南盟可不是一个国家啊。
目前,这玩意还是个寄生于英国殖民地的跨国财团组织。
那为什么不能在日本身上也寄生一下呢?
退一万步来说,这郑毅竟敢要这么多的日本人加入南盟,那么在未来的南盟中日本人一定会是南盟的中坚力量。
一定是仅次于华人,甚至如果不是郑毅这个领袖的话,他们日侨很有可能将成为足以和华人掰手腕的中坚力量。
说白了,蛇吞象小吞大没有不消化不良的,发展快和发展稳是不可兼得的,这么多日本人走向南盟的中坚岗位,就算因为有郑毅的缘故他们日本人不可能夺舍南盟,但当个大股东肯定是没问题的。
只要能将日本和南洋进行一个链接,那么南盟的发展,就一定可以反向带动日本的发展。
就好像在后世,你说不出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加拿大有什么太牛b的企业,但因为人家是十亿“文明圈”的一员照样是发达国家,找不出江西与泰国相比产业优势在哪,但就是比泰国发达是一个道理。
带动效应么。
最关键的是,吉田的提议对于南盟来说好处同样是巨大的。
败者之道,死鱼哲学,日本的一切发展都是要建立在那个砍鱼的人也有好处的基础之上的。
日元与南盟币的强绑定,只会让南盟控制日本经济的最后一个障碍消失,说白了就是单方面对南盟完全放弃经济主权。
你不就是要殖民我们么。
来吧。
我不但躺平,我甚至还要主动脱掉衣服撅起臀部来。
未来几十年内,日本民众所创造的财富,都可以随便你们南盟想拿走就拿走,没有任何的门槛。
而这样,他们日本好歹可以依附于南盟,挺过去,活下来。
至于说,让郑毅跟他签什么归国条约之类的,那就是这货在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难不成将来那些日侨发财了,有钱了,想要回日本帮助一些自己的穷亲戚或是回到家乡投资,他还能拦着么?
这一提议,郑毅肯定是没问题的,还是那话,南盟本身就是个非国家行为体,是依附于整个南洋地区,目前主要是英国殖民地而存在的。
寄生么,寄生在谁身上不是寄啊。
将来如果南洋各国纷纷独立了,虽然南洋的总部肯定毫无疑问依然是槟城和新加坡,但日本也真的是一个极好的寄生对象。
非但文化上和华人文化高度相似,军事上更是美国的纯殖民地,失控风险极低,并不需要过于担心被寄生的主体民族造反。
甚至很有可能,日后的南盟内部矛盾中,日华矛盾,比马华矛盾都来得还要轻一些。
“啊~~”
恰好这时郑毅浑身上下一阵抖动。
山本富士子从桌子底下钻出来,擦了擦嘴后给郑毅点了一根雪茄,让他抽了起来。
“呼~,这就得看,麦帅的意思了。”
说到底,美国现在才是日本的主人,这事儿是需要麦帅同意才行的,麦帅不点头,他点头有个屁用。
麦帅却是突然哈哈大笑,道:“你我兄弟,兄弟么,本来就应该是互相帮忙的,郑,你知道我是共和党的,在美国,他们皿煮党,实在是已经执政了太久了啊。”
郑毅点头,道:“您不但是共和党,还是共和党中的保守现实派首领,如果大帅您,或者说你们共和党中的保守建制派有其他的候选人,愿意去追逐那个位置的话,在下愿意去和那些加入了南盟的美国跨国集团们沟通。”
“政治,是要讲平衡的,战争既然已经结束,凯恩斯主义的那一套,确实是已经严重影响了美国的跨国资本,不,应该说是美国人民的切身实际利益了。”
麦大帅闻言,却是笑得愈发的开心不已了,道:“我毕竟是个军人,经济上的事情,我不懂,我也需要考虑国内那些文官的意见,但我会尽量帮忙的。”
“对了,郑,我对日本的改造,主要是由三个部分组成的,政府改制,工业拆分,以及,最重要的土地再分配。”
“工业拆分,现在看来,你们可以帮我做了,直接把这日本的企业给拆到南洋去,这分明就是帮我啊。”
“这个土地再分配么……老实说,我也是有些为难的,郑你如果不急着回去,不如留下来帮帮我?”
郑毅其实还真挺着急回去的,至少是不太方便在日本待太久。
亚罗士打那边阿南德还黑着脸呢。
不过既然是麦帅相邀,郑毅还是点头道:“那好啊,那我就多留一段时间,看看有什么我能帮得上忙的。来,麦帅,我们干杯。还有吉田先生,丰田先生,一起干杯,让我们共同祝愿,明天会更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