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南洋的反帝反殖民
对于大多数的小国来说,第二次世界大战其实本质上还是一场帝国主义狗咬狗的战争。
德日的战败,只是帝国主义战争的结束,却是他们反帝反封建战争的开始,未来的世界,还有得动荡呢。
在马来亚,当地的一些苏丹和以拿督翁为首的马来人领袖,正在琢磨着建国,以及拥有更多政治权力的事儿,而英国人却是已经在吉隆坡重新设回了殖民局。
这一回的马来亚,却是没有华人跟他们掺和了,也不知道没了马x的武装斗争,这场独立谈判会搞成什么样子。
但总之,马来亚应该是大英全部殖民地中,可能会最和平的了,那些马来人至少目前为止并没有要武装独立的意思。
在缅甸,由日本人扶持的ang上当局在日军投降之后就已经占据了曼德拉,看样子却是不打算让英国人回来了。
郑毅对缅甸除了仰光以外的其他地方是没有任何兴趣的,那地方的民族矛盾太复杂了,至多在掸邦等地搞搞投资,行政管理一定是有多远躲多远的。
当然,ang山这边也没有要求独立,这货还是有点政治智慧的,都知道枪打出头鸟的道理,在找了胡文虎几次,并一直请求面见郑先生之外,甚至还高强度的往印度跑。
这货是蔫坏蔫坏的,一直说缅甸也应该是印度的一份子,应该一块独立之类的。
而印度,一个巨大的天雷已经在其内部酝酿,随时可能会炸英国人一身的屎。
抗日期间英国人自己承诺了印度人,打退日本人就让他们民族独立么,现在日本人退了,他们又舍不得,开始玩赖了。
鬼知道这边什么时候会出点大事儿,郑毅也不知道,南洋这边的历史早就已经面目全非了。
中东那边,经过了二战的洗礼已经彻底的乱成了一锅粥,每一个国家每一个人都被卷了进来,一场大的即将席卷而来。
至于非洲那边……暂且按下不表。
殖民地的独立浪潮已经势不可挡的来了,由于这些殖民矛盾和阶级矛盾都是混杂在一起的,再加上苏俄的存在,就导致大多数的殖民地在反殖民时都会有一定的赤色化。
也就是不光要赶走殖民者,还要将殖民者的企业没收。
殖民地么,在那些普通的底层老百姓看来,即使是本族的那些个有钱人,上流社会的人,几乎无一例外的都是帝国主义走狗,他们的钱也应该被没收。
没收之后总不好给哪个私人吧,所以国有化往往又是个不得不的选择。
没收私有财产并将其国有化。
这在很多人看来……
进而很自然的就会“被选择”阵营。
客观来说,其实苏俄从来也没有过真的能和美国分庭抗礼的实力,各方面都不是一个级别的。
只是因为各地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在争取民族独立的这个过程中,大多数都不得不这般的“被选择”,从而莫名其妙就成了他的小弟了。
因为小弟多,所以才显得声势浩大,所以才显得他足以和西方列强们分庭抗礼了。
然而实际上这些国家中的大多数人是压根没接受过红色思想洗礼的,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也根本不了解什么阶级不阶级的,表面上搞的是现代整体,实际上脑子都还停留在封建社会甚至是奴隶社会。
等待他们的就只有内外交困四个字而已了。
所以实际上所有的殖民地在独立时都要面临一个不得不抉择的问题:“要不要将帝国主义企业收归国有?”
其实这里还有另外一个问题:如果不能将那些外国企业,尤其是资源型企业收归国有,依然让其掌握在帝国主义列强手里,那这到底能不能算得上是真正的独立呢?
印尼的民族独立运动,在全世界都算是最早的,早在日本投降之前就已经开始了,全世界都在高强度的关注着,不夸张的说,这一仗真的是要决定世界走向的。
即使是郑毅的南盟,事实上也是要面对这个问题的。
“郑先生,目前新加坡这边,共有大大小小两千余个各类运动场,公园、学校、医院、发电厂、自来水厂,几乎都是英资企业,当然,最重要的还是港口码头,今天,已经有英国那边的人过来,要接收港口的经营管理权了。”
在天福宫,原本的福建会馆几个字已经被撤了下来,换上了中华总商会的字样,而目前郑毅和一众华人大亨却是将此处当做了他们临时的行政会议中心。
郑毅也是情不自禁地揉了揉自己的太阳穴,道:“毕竟是英国人统治远东几百年的中心,真正能掌握这个城市命脉的东西,肯定都是在人家手里的,现在的关键是我们到底要不要认,和怎么认的问题。”
一旁,陪着郑毅过来的李孝威不屑地道:“要我说姐夫你做事就是有点太瞻前顾后,也太软了一点,连印尼那些土著都能没荷兰人的财产,咱们凭什么要把这些东西还给那些英国人留着?”
“这些产业不是早就都被日本人给抢走了么?那就跟他们英国人没什么关系了啊,人家日本人现在是对咱们南盟投降的啊,这东西是咱们从日本人手里抢回来的,凭什么要还给英国人?英国人想要可以,拿钱来买。”郑毅无奈地瞪了他一眼道:“爪哇人可以靠着石油资源闭关锁国,我们可可以么?日本人难道是我们独立打跑的么?要是按你的说法,这些企业都应该是美国的才对了,即使是咱们南盟,不也是在美国人的支持下挡住了日军的进攻么?
真要是蛮横没收,你让那些与我们合作的英国人怎么想,槟城也还有不少英资的企业呢,壳牌石油,波斯石油,海湾石油,皇家机械,沙星运输,英国电力,都在槟城有工厂,要不要都没收啊?
那还有日本的日本精密,丰田纺织呢,日本人现在都是战败国了,我们也用不上那些日侨打舆论战了,要不要把这些日本企业也没收啊?怎么,你小子是要投身于赤?”
因为是在中华总商会开的内部会议,并不是南盟会议,与会的都是中国人,所以说话自然也就可以直白一点,而且是只考虑他们华人利益的。
目前南盟的情况比较复杂,南盟肯定是全世界的南盟,英国人美国人都是南盟成员,甚至这里头还有日本人,同在南盟这一个锅里吃饭,但各自都还是有着各自的碗的。
南盟掌控新加坡,现在看来基本可以说是百分之百了,但是这个南盟所掌控的新加坡中,英国人和华人怎么分呢?
这些新加坡的英国资产打包进南盟是肯定的,可他们要占去多少比例呢?
真要是按照日本人打进来之前算,大家都会觉得亏,郑毅自己也会觉得不太舒服。
所以才有了今天这个会么。
一旁,李光前颇有些忧心地道:“可是新加坡和槟城不同,咱们华人华资在此占比太少了,真要是让这些英资都回来,就算是咱们可以将这些资产,打个包的都并入南盟,恐怕这新加坡实际上的经济,产业命脉,仍然会控制在那些英国人的手上。”
“况且,新加坡本来就是南洋这边货物的集散地,您现在又已经同意英国的海军在这里驻军,眼下以印尼为先,率先开启了独立战争,还要没收英、荷资产进行国有化。”
“其他的地方虽然还没有开始,但也都是蓄势待发,就连那些马来人,也在筹划创立现代化的政党,我是害怕,当南洋这地方其他的殖民地不稳之后,英国人会将大量的资产进行证券化,然后拿到新加坡来交易。”
“亦或者是卖掉他们在其他地方的资产,然后来新加坡来投资,郑先生,咱们南盟现在,还有钱和他们对冲么?南盟是咱们华人作为主导来建的,规矩也都是咱定的,定了,就不能不算数。”
“如果我们承认新加坡的英资资产,同时又欢迎那些英国人拿着其他殖民地的证券化资产在新加坡交易,乃至于是将其他殖民地的资产转移到新加坡来加入南盟,而我们自己却拿不出足够的钱的话。”
“那新加坡确实是南盟的了,可南盟还是不是咱们华人的了呢?”
说完,一众过来开会的大亨们无一不是连连点头。
在南洋,民族主义抬头抬得最狠的,可从来都不是什么爪哇人啊。
郑毅也知道,这恐怕是南盟内华人的普遍观点了,今天能来这儿开会的说白了都已经是华人中的精英了,都是有钱人了,真要是考虑民意,尤其是底层民意的话,其实他们华人是比爪哇人更狂得多,也更激进得多的。
可问题是,他们槟城人是真的要跟美国人做生意,跟英国人做生意,跟全世界做生意的啊!
民族的肯定要讲,但大家地理位置,区域定位在这摆着呢,那是万万不能走民族主义的道路的。
只得道:“眼下,槟城的经济运转确实是出了一点问题,或者说也不能说是有问题,就是有点缺钱了么,刚刚打完这么大规模的一场战争,所有的工厂在之前能转军工的都已经转了军工了,现在又要往民用去转,又哪会那么容易,那么一蹴而就呢?”
“再者槟城的生意大多都是外贸,大多都是靠着欧美的市场来运作的,现在刚打完了世界大战,全世界都百废待兴,市场自然会有所萎靡,我们现在,确实是没多少钱了。”
“南盟是讲资本的,谁的钱多,谁说话就大声,这个是肯定的,我们现在确实是已经拿不出太多的钱来投资新加坡了,但其实英国人也没有,他们比我们还他妈穷呢。”
“事实上现在全世界除了美国人之外谁都没有钱,甚至美国人现在也吊在这战时经济的四个字上没缓过这口气来呢,我要提醒你们,我们现在和英国人的博弈,其实并不仅仅只是经济上,有关于他们在新加坡的那些地皮到底值多少钱的问题。”
“更是对英国人多年来在南洋的统治,我们要如何定性的问题,对于我们南洋华人来说,英国人到底还是不是殖民者?曾经的英国到底是不是殖民者?如果是,咱们南洋华人要采取一个什么样的方式来推翻,来取代这些帝国主义殖民者?”
“这是一个政治定性的问题,钱,我们以后有的是再赚的机会。”
“不过我觉得我们今天不妨先定下一个基调,槟城和新加坡的地理位置在这摆着呢,咱们华人的人口基数也在这摆着呢,只有开放,包容,国际化,我们才会有好日子过,甚至是才会有活路。”
“全部没收英资财产的事,休要再提,即使假如有一天我们华人真的失去了南盟的主导权,我也绝不答应,采取一些下三滥的手段。”
“南盟的规矩都是我当年亲自定的,总不能玩不过就耍无赖吧,咱们这种贸易港口城市,一个纯粹的财团型组织,再说得直白一点,咱们南洋华人背后连个强大的祖国都没有,若是失去了商业信誉,以后还混个屁啊!”
“不过当然,英资的那些财产,我们肯定是不可能全都认下的,些许工厂倒是无所谓,甚至连港口的物业所有权也不是特别的重要,我有信心,咱们华资的企业以后会比他们赚钱得多。”
“但是整个城市所有的已开发土地中70%都已经被他们占下了,这要是认了,咱们华人怕不是永远都要当他们的包身工了。”
“目前看来,暂时肯定还是要靠一个拖字,英国人目前的精力肯定是要放在爪哇人身上的,爪哇人那边打得越好,我们和英国人谈判的时候就越有底气,反之,我们就会越被动。”
“我对那些爪哇人,苏门答腊人,倒是都挺有信心的,所以我觉得,拖一拖再谈,对我们会更有好处。”
“然而光是拖延时间肯定也是不行的,半年吧,半年之内,我们必须拥有一套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简单说,就是无论如何不能豪夺,但是可以巧取。”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