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49章 华侨抗日
    第149章 华侨抗日
    一晃,又是半年过去。
    淞沪会战,终究还是中国一方战败了。
    别看日本只有6000多万的人口,但在军国主义化之后竟能够动员了足足150万人。
    愣是在华东地区顶住中国攻势之后成功的反推了过去,而东北,华北方面军丝毫没有调动,甚至还能在北方双线开战,同时再打上一场华北会战和太原会战。
    这份动员能力,是远超过国内军中那些人的想象的。
    国军也才202万人啊!
    这还是打了几十年的内战打出来的,而且其中多一半都是不堪大用的杂牌军,真正能上得了战场,主动进攻日军的,绝对不超过100万。
    换言之人口超四个亿的中国军队,即使是在人数上,与日军相比也并没能占据多大的优势。
    这样的军民比例,这样的动员效率,让国府的上上下下都有些懵了,毕竟军国主义么,大家此前对这个都缺少一点概念。
    事实上,郑毅很清楚的知道这都不是日本动员能力的极限,甚至上限。
    要知道他印象中,日本人在二战后期军队总数是达到过715万人的。
    算上那些已经伤亡了的,差不多两百万,也就是日本一个6000万人口的国家,竟将差不多九百多万的士兵扔向了战场。
    说白了,除了女人,老人,小孩,男人中恐怕除了必要的军工产业工程师,全上了。
    鬼知道这社会是怎么维持的。
    而反观中国,抗日战争作为被动防御的一方,最最极限的动员能力也就500万。
    再多就养不起了啊,这还是有国际援助的前提下。
    这就是工业国和农业国之间犹如鸿沟一般的巨大差距,武器装备不如人,训练情况不如人,这都罢了,甚至连暴兵,人数上,也真没太大优势。
    当然,中国的人力池更加充沛,而且本土做炸,死了后面也还能续,一个士兵倒下去,下一个士兵还能补上来。
    这可能,算是个凄惨的优势吧。
    老实说,郑毅可能才是眼下对两国之间到底有多大差距,认知最清晰的一个。
    差距,真的是太大了。
    而且和历史上一样,因为淞沪会战打得实在是太狠,国军的精锐都拼光了,而且确实是有些人因为这一仗,打得那么猛都打不赢,绝望了,选择了所谓的曲线救国政策,国府内部也事实上分裂了。
    这样的情况下,明眼人其实都能看得出来,南京肯定守不住了,区别无非就是国府高层到底会输死抵抗,还是干脆软骨,选择投降罢了。
    北方战场上也不遑多让,华北,太原相继沦陷。
    悲观者,在完全看不到希望之下选择成为汉奸,汉奸的人数也在增多。
    所有人都已经意识到,中华民族是真真切切的在面临着一场亡国灭种的大危机,国内海外,俱是群情激奋,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人人抗战。
    捐钱就自不必说了,郑毅自己也在捐,而且并没有丝毫意外的就成为了南洋抗日捐款筹措会的主席,当场便签订了一个每月捐赠二百万美金的常月之捐。
    整个南洋,捐款的热情之踊跃,看着都骇人,郑毅和槟城管理会的富商们,大抵签的都是常月捐,即月月捐钱,以充军费。
    小一些的商贩,工厂主,中产阶级则是疯狂的在抢购国府公债,国防债,军需建设债。
    历史上,买国府的债,和直接捐钱好像也没多大的区别。
    普通百姓则是多为义卖、义演、义舞,遍布南洋的舞厅舞女都冲在了捐款的最前线,各地还都组织了义捐足球赛,舞龙舞狮等。
    另有特别捐,寒衣捐,汽车捐,飞机捐,难童捐,节日捐,零零散散,捐款名目足有十多种,
    不管是郑毅等大亨,还是底层的贩夫走卒,就连各个学校的学生们都发起了“午饭少吃一毛钱”活动柜。
    一时间整个南洋无人不捐,无事不捐,整个槟城在这大半年的时间里陆陆续续,也捐赠了大概三千多万美金。
    考虑到这些钱直接捐赠给国府的话一定会被贪污很大一部分,所以郑毅是直接从英美购买军火的,说真的,他跟英美政府以及军火企业的关系,比国府要好多了。
    历史上,英国殖民局对南侨捐款抗日是做了比较大的限制的,比如严厉禁止华侨组织打出抗日旗号,以影响英日关系的,华侨组织也能以赈灾,慰劳等名义组织捐款。
    这个时空的殖民局当然也找过郑毅,但郑毅却压根没鸟他们,甚至直接在英国的报纸上大肆的抨击英国政府的软弱和绥靖主义,直接骂他们都是一群在一战中被打没了蛋的娘们。
    搞得郑毅好不容易和殖民局缓和一些的矛盾,又因此而弄得特别僵。
    当然,这其实都是表面上做给外人看的,实际上至少南洋这边的殖民局对郑毅来说早就是自己人了,这也算是个双簧了,殖民局做给日本人看的:
    “你看你看,不是我不想管啊,是这位爷我们也管不了”。
    郑毅也妥妥的成了国内国府和各军共同的财神爷。
    当然,也有不太好的地方,那就是他们这些出门在外的华人邮寄回家的钱,总是不能很顺畅的到达家人手上,
    国府和历史上一样搞起了换汇把戏,国内的通货膨胀又严重,往往家人收到汇款之后能剩下一半,甚至三分之一就算是好的了。
    而且很多有识之士都能看得出来,福建和广东两省,早晚都是要失守的。
    逃避战乱同样也是人们的本能,但凡是家里在南洋有亲人,家人的,以及单纯躲避兵役的,都在一船一船的往南洋跑,槟城挤不下了,就又复一船一船的往仰光跑。
    短期之内涌入大量的人口,倒是让郑毅颇有一些措手不及,仰光也不分房子,各种搭建,临时帐篷也便多了起来,看着颇有些印度贫民窟的感觉。
    然而除了出钱之外,南洋这头愿意为祖国出力之人也是不少,甚至更多。
    受淞沪会战之壮烈所感召,南洋这边愿意主动回国,去参加抗日的并不在少数,甚至可以说是过于踊跃了,踊跃得郑毅都有些烦了。
    国府直接在槟城,仰光,以及马尼拉、新加坡等华人城市都设置了征兵处,此乃政治正确,社会大义所在,郑毅也不好阻拦。
    然而南洋民众的抗日爱国情绪过于高涨,每日都有数百人踊跃报名,这其中甚至不乏有一手过硬技术的工程师,技术工人之流,甚至已经到了耽误生产的地步了。
    如洪门,华记等私会党的组织,更是干脆拿着郑毅发给他们的枪,有组织的成立了数支敢死队,就要回去和日本人拼命。
    这些人中,倒有超过一半的二代,三代,乃至四代的华人,一辈子没回过中国,没吃过祖国一粒米,没喝过祖国一滴水的,这会也纷纷扛着枪来跟郑毅请辞。
    如“星洲决死队”、“马尼拉童子军”、“菲律宾流星联队”、“暹罗特战队”“缅甸救国军”,等等南洋华侨自己组织的各种特殊作战小队此起彼伏,一个比一个踊跃。
    尤其是暹罗华人,这帮人回国后是直接划给了军统姓戴的的,回国后统一参加的都是特战培训,学成之后又统统被派回到了暹罗。
    因为暹罗是亲日政府么,所以这些华人便专门从事对日破坏行动和潜伏渗透行动。
    一片赤诚爱国之心,却是将暹罗泰族人和华人之间的民族关系推得更远了一分,
    实话实说,这些从事特种作战的暹罗热血青年,确实是使得整个华人群体在暹罗的处境变得更加的难过许多。
    槟城又岂能甘于人后呢?
    “啊~”
    郑毅的办公室之内,在经过漫长的鏖战之后,郑毅舒服地打了个冷颤。
    而后连忙四处去找裤子。
    尤自不满地嘟囔:“你说你这是干嘛呀,就算要办事,又何必非得在办公室?急成这样了么?”
    王俏云:“我他妈胸罩呢?”
    却说今日郑毅难得的来办公室办了一会儿公务,王俏云便来找他,还特意将黎莉莉给赶了出去,说是有要事要跟他单独汇报。
    郑毅也不明情况,结果黎莉莉前脚刚走,她后脚扑将过来就亲,竟是由着她主动的,强行和郑毅发生了关系,甚至这他妈还是王俏云的第一次。
    “哎~”
    郑毅与她之间本来就有情愫,只是碍于李佳芝的缘故,俩人一直默契的都将这份情愫压在心底,
    这王俏云好歹也是个千金大小姐,性子又是极傲,是万万不可能接受二女共侍一夫,更不可能做妾的。
    如今这般的主动反常,郑毅其实已经猜到了她的所想,却还是不死心地问道:
    “你我既已有了夫妻之实,我回家和佳芝说说,无论如何,娶你进门,于她做一般无二,不分大小之妻,如何?”
    王俏云:“滚你娘的蛋,都他妈新时代了,还想着三妻四妾,你他妈就是个混蛋,今天的事,不许告诉佳芝,听到没有?”
    “哎~,你能不走么?”“不行,我已经报名了流星联队了,明天就走。”
    郑毅皱眉:“可是我听说,国军不要女兵,即使是流星联队,也不要女飞行员的。”
    王俏云闻言,却是也不禁破口大骂:“他妈的杀千刀的老蒋,看不起我们女人,大华,大智他们都他妈的早就在淞沪战场上打鬼子了,偏偏就不要我,这他妈分明就是歧视!”
    说着,王俏云自己都气得不行。
    南洋这边的少爷们是会开飞机的特别多,几个华人城市都有飞行俱乐部,王俏云学飞机也是这么学的,
    抗战爆发之后,这些南洋的少爷们中的许多人都参加了流星大队回国参战。
    国内的第一批飞行员原本就都死得七七八八了,这些来自南洋的富家公子哥在一段时间之内甚至是国内的空军主力。
    基本就没几个能活着回来的。
    “不是说流星联队不要女人么,你还要干啥去?”
    “嗯,他们不让女人上战场,但他们说我的飞行技术好,让我去港岛当教官。”
    “这样啊……”
    郑毅闻言,却是也稍微踏实了一点,暗暗地松了口气。
    毕竟,国军飞行员的战损率太高了。
    当教官,不上战场的话,活下来的概率还能高一点。
    不过郑毅还是不死心地问道:“不走行不行?上战场教人开飞机是救国,留在南洋一样可以救国的,
    我们可以继续生产动力三脚架啊,另外我最近也在买飞机捐,我把飞机采购之事,都交给你做好不好?”
    据郑毅所知,日军的空军在历史上是轰炸过港岛的空军培训学校的,在那边当教练,虽然比直接参加空军安全许多,但仍然是有一定危险的。
    况且,日本人历史是打了港岛的啊!
    等日本人占据港岛之后,什么空军学校,走私大队,凡是有过抗日行为的组织统统都是一杀了事,有杀错无放过的。
    王俏云却道:“我们家,我三弟和四弟都回国参军了,我这个做大姐的,从小便一直是任性胡闹,也没做过什么正事,
    认识你之后现在虽说是做了这个总经理,但其实我知道,那都是因为你的缘故,我不做这个总经理,你换谁,都能做,甚至还能做得更好。”
    “咱这一辈子,一直都想做点大事,也没做成过,这一次老娘不想再靠你,靠我爹了,就我自己,我想切实的回去做点事情,陪我的三弟和四弟并肩作战。”
    “可是……”
    郑毅还想说点什么,却被王俏云打断道:“别他妈留我了,我爹我妈都留不住我,更何况你?跟你睡一觉而已,又不真是做了你媳妇。”
    郑毅:“…………”
    说罢,王俏云轻轻在郑毅的唇上一吻。
    “你……表现不错,我要是能活着回来,就让你再x一次。”
    “喂,你……你……日本人会攻打港岛的,到时候你一定要提前跑回来啊,负隅顽抗是没有意义的,港岛守不住,槟城守得住。”
    “日本人会攻打港岛?会和英国开战么?”
    郑毅点头。
    “还会打槟城呢,你,你到时候一定要在战前回来啊,留下你就死定了,港岛没得打的。”
    “那……那可真是……太好了呢。”
    说罢,王俏云转身离去。
    却是也没说,她到时候会不会回来。
    直将郑毅心里搞得空落落的,好不烦躁,刚刚片刻的欢愉也是荡然无存,胸口像有一大石头似的在堵着。
    咚咚咚。
    王俏云前脚刚走,后脚就有人敲门。
    “进来。”
    一开门,见是何世礼,却是也不禁头痛无比。
    “又他妈的要走?在门外多久了?”
    “十多分钟了吧。”
    “听墙根有意思么。”
    “还好吧,你还挺强的,郑先生,这是玻璃州民团方面的请战血书。”
    “草”
    “一共是三万儿郎,请缨要跟我回去,批了吧。”
    “非得走么?留在南洋,一样可以为国出力,保家卫国啊,国内有两百万的军队,两百万啊,就差你们这三万么?南洋这边,更需要你们啊。”
    何世礼笑道:“我们不像您,那么有本事,可以赚钱,捐军费,除了打仗,我什么都不会,
    民族存亡之际,前线将士们都在浴血奋战,我昔日的东北军同僚都在死战,您让我留在南洋什么也不做,干看着,我做不到。”
    说罢,何世礼立正敬礼,十分郑重地道:“民团司令何世礼,向您请辞,还望您,务必批准。”
    “哎~”
    郑毅长长地叹息了一声。
    他是真不想让何世礼走,他们南洋这边缺乏军事人才,还指望着何世礼给他挑大梁呢。
    玻璃州那边的民团,他也真的是费了大心力的。
    如果二战的整体占据没有因郑毅的小蝴蝶而掀起太大的风暴的话,他跟日本人早晚也是要干上一手的。
    他了那么多钱培养玻璃州的民团,不就是为了跟日本人拼命么,可不是为了让他们回国拼命的啊。
    整个民团现在的常备军也就六万多人,好家伙你直接给我带走一半啊!
    再说你这个团练司令走了,我找谁替你啊!
    可惜,留不住。
    就算他说了很多次,日本人很有可能会攻打槟城,可何世礼也好,那些将士们也好,还是依然坚持要回国抗战,淞沪会战打的那么惨,明知道回去是九死一生都留不住。
    这不,集体血书的招都给他使出来了,郑毅还能有什么办法?
    “哎~,走吧,都走吧,不过老何啊,答应我,一定要活着回来,好么?”
    何世礼闻言,却是一笑。
    “我尽量。”
    说罢,何世礼笑着离去,那一刻落地窗上透过来的阳光斑斑点点地洒在他的身上,显得特别的帅。
    仿佛他此行不是去上战场的,而是升职加薪,迎娶新媳妇的。
    直到办公室的大门关上,郑毅却是觉得心里堵得更厉害了,低头瞅了一眼办公桌上,长长的,用鲜血写就的一个个名字,不自觉的湿了眼眶。
    “尽量……都活着回来啊,我还没带你们过好日子呢。”
    王俏云去港岛当空军教练是原本历史的轨迹。
    老太太历史上活到七十多才死,算是高寿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