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1章 东非公司启航
位于红海之滨的东非公司
东非公司的大本营设在距离曼德海峡640余公里的阿斯马拉,这里处于厄立特里亚高原绿洲腹地,周边拥有大片可以耕作的土地,自然条件较好。
阿斯马拉处于沿红海的高原地形上,年均气温在18~24度左右,气候温润,年降雨850毫米,光照充足,适合于农耕生产。
阿斯马拉距离红海边约有60余公里,海边的港口叫做定海港,这是一座有着环保型海岬的优良港区,水深海阔,适合于大型海轮往来停泊。
这一天
定海港码头边和锚地停泊着十几艘大船,还有很多小船往来期间,码头边装卸货物的车辆穿梭来去,一片繁忙景象。
码头一侧,还有数千名身穿兜档布的黑衣苦役正在辛苦劳作,他们正在用碎石和石粉铺砌码头广场,最后在上面铺上大块的巨石,夯实勾缝而成。
顺着海湾建设出了一道长长的防波堤,从防波堤中延伸出钢筋混凝土的码头栈桥,远远的伸入海中。
这片属于东非公司的地盘,持续建设已经一年多了,依然在不断的建设中。
码头,栈桥,仓库,道路和要塞不断的落成,使得一座拥有强大货物吞吐能力的港口呈现在红海之滨,显现出雄伟身姿。
东非公司驱动十几万黑人参与建设,不仅仅是定海港,还有同向阿斯玛拉的宽阔平整道路,道路两边建设了延伸向远方的行道树,用石粉,黄土和粉煤灰夯实,能够让重载马车自由通行。
定海港深处的仓库区,有一排又一排的高大仓库,下方的基础都是坚固的片石砌成,马车可以直接通过斜坡进入仓库内。
这些基础设施,都是皇家基金投入巨资建设而成,码头的权益也属于皇家基金下属的公司所有。
在仓库区的另一侧,则是热闹的定海城镇,沿着镇上的十字街道两侧,有很多华人的屋子铺位,多以两三层的砖石结构为主,呈现出清晰的维多利亚式风格。
商铺里物资丰富,品种繁多,吸引了很多身穿阿拉伯长袍的周边商人前来光顾,生意相当火热。
定海港处于欧亚航线上,往来的货船非常频繁,常常会将一些大宗物资卸载到定海港,让这里拥有南来北往的各种商货,从吃的,喝的,用的应有尽有。
这里因此也成为周边的也门,吉达,苏丹,埃塞俄比亚的货物集散地,吸引来自各地的客商前来,迅速的繁荣起来。
定海港约有五六千华人住户,周边还有十几座采石场,正在建设中的房屋很多,城镇规模正在迅速扩大中。
在镇中心的一栋大宅内
东非公司总督康宁召集几位主要董事,正在商议近期动荡的红海局势,以及应对之策。
红海对面就是阿拉伯半岛的吉达和也门的首府萨那,那里是属于奥斯曼帝国的边疆省份,也属于英国的保护地。
在面临沙俄军队全面围攻之际,难免地区形势动荡,人心惶惶,沙匪盗贼四起,治安形势更加的恶劣起来。
王学懋董事是主要的副手,他如今是个富态的白胖子,脸上戴着金丝眼镜,慢条斯理的喝茶说道:
“总督大人,学懋以为地区形势动荡的影响,还波及不到我东非公司来。只要善加应对,未尝不可坏事变好事。”
“王大人此言颇为有理,说说看。”
“红海对岸局势不管如何混乱,我们该做的生意继续做。想要枪支也好,粮油也好,尽管拿出真金白银来换,阿拉伯女人和骏马也可以。但要是在我们这里撒野,那得看看有几个脑袋。”
“哈哈哈哈……确实如此。但华人村镇的防御还要加强,日常军事训练不能松懈,免得为敌所乘。”
“请总督大人放心,所有的华人村镇全都编列出民兵,日常巡逻执勤,搜缴任何可疑之人。在我华人定居点以外的地方,没有生存的可能。”
“嗯,常备不懈才是王道。”
康宁总督对东非公司的防范举措还是很放心的,满意的点头应道。
东非公司这一班子头面人物,多以殖民官员为主,善于建设,长于发展,短短一年多时间,就像厄立特里亚地区建设的很像个样子。
从定港至阿斯马拉沿线六十几公里是主要的华人移民安置区,华人村镇大多设置在周边沿线上,已经稳定的开始出产小麦,高粱,大豆和一些蔬菜,解决了粮食自给自足的问题。
随着更多华人移民的到来,正在开辟出大片土地,种植上品种更加丰富的农作物,以满足本地居民和轮船往来补给的需求。
这些华人移民奴役本地黑奴,建设道路和水渠,建设村庄,形成一大片又一大片垦殖区,给本地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每个村镇的华人移民,在抵达后很快适应这里的气候环境。
并且组织起来,形成村镇武装民兵和骑兵队,日常搜索周边区域,抓捕潜逃的黑奴及陌生人口,丢进采石场里服苦役。除了日常在本地生活的华人,其他的皆为需要镇压的黑人土著部族人口。
游离于该地区周边的黑人土著部族人口,发现一个抓一个,胆敢逃跑和反抗就地击毙,那没有什么二话说。
普通的一个华人家庭,都拥有十几名到20多名黑人奴隶,日常用于耕作土地,饲养牲口和盖房建屋,几乎每天劳作不停。
这些华人家庭还会买来阿拉伯女人,用于成家立业,生儿育女,形成了在厄立特里亚独特的华人家庭结构。
由此阿拉伯女人和骏马,也成为厄立特里亚当地的硬通货,能够换取华人的粮食和其他物资,非常的受欢迎。
目前阶段
在厄立特里亚的华人数量还较少,整个东非公司约1.32万人,正处于迅速增加的阶段,安置能力也大大的增强了。
很多来自楚国本土的货船,在欧亚航线上会带上一些华人移民乘客,有的三,二百人,有的四五百人,等于顺路赚取一些费用,这给东非公司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华人移民。
康宁总督挥了一下手,自然有手下抬上了一个木架子,木架子上面是红海沿岸地图,他召集了众位董事过来研究。
康宁总督指着定海港东南方向的红海沿岸说道:
“诸位同仁,大家请看地图。
根据地理勘测队近期的实地勘访,优中选优,选取了红海沿岸的这三块地方,计划建设新的城镇。
本总督分别将其命名为明月城,岬湾港和吉布提,正好覆盖了约七百余公里长的红海沿岸,将会形成连绵的华人城市。
以这些殖民新城市为依托,将会形成我东非公司一系列新城镇的雏形,更加全面的将厄立特里亚地区掌控在手中,也有助于增强东非公司的移民安置能力。
这几个地方都处于绿洲之中,内陆腹地的农耕条件较好,适合于独立发展。
初期将以建设沿海港口为主,通过海路运输,将各个新城镇联系在一起,实施资源的有效分配。
后期计划建设一条联系各城镇的道路,顺着红海沿岸从吉布提直到阿斯马拉,将这些红海沿岸城市全部联系在一起。
长远的规划,是修建一条红海铁路,不过那是多年以后的事了。
我东非公司想要成长为10万人以上的大型殖民公司,不断开拓新城镇,增强华人移民安置能力是必由之径。
只有人口多了,实力强了,新的殖民城镇繁荣发展了,东非公司才能真正的强大起来,成为王国殖民非洲的前进基地。
诸位同仁
你我想要在这里干出一番辉煌的事业来,得到陛下的看重和表彰,建功立业的机会就在眼前。”
康宁总督不愧是依靠殖民事务起家的实干家,他提出的新城镇计划可行性很高,且兼具必要性。
短短的几句话,就将东非公司的一众头面人物激荡的热血沸腾。
王学懋直接点头说道:“请总督大人放心,我等即然来到东非公司贡献力量,想要成就一番事业。那自然不落旁人之后,务必竭力而为。明月城这个名字我喜欢,这个新城镇学懋认领了。举凡做的差强人意,甘愿受罚。”
“好,学懋兄出马,本总督自然放心的紧。”
“那我就去岬湾港吧,原本定海港就是本人主持建设,此番也算是熟门熟路。只是总督大人在物料资源上面,可千万不能厚此薄彼啊!”
“哈哈哈哈……你等尽管放心,身后有皇家基金这个大粗腿,一应钢铁水泥等重要建设物资都从欧洲运来,绝不会少了你们的。”
“那就好,既然他们两位分别认领了明月城,岬湾港,那我就去吉布提吧。别的问题不大,可不能少于二千人。”
“诸位同仁尽管放心,本总督给你们做好后勤。所有的华人新移民优先配属新城镇,黑人苦役也优先到位,断不至于少了劳动力。”
康宁总督哈哈大笑着满口应下,东非公司的氛围非常好,从上到下都在积极的干事业,可谓干劲十足。
本土方面对东非公司没有利润的要求,在建设资金方面相当充裕,王室基金多家大公司投资码头,港口,这给东非公司减轻了极大的财政压力。
有了这样的鼎力支持,何愁大事不成?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