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44章 八打雁钢铁厂
    第244章 八打雁钢铁厂
    回到前殿开的一个小朝会,主要是汇报八打雁工业区建设现状,正在推进的项目和未来规划,拿出了详尽的数据佐证。
    如今的八打雁市,发展成为仅次于马尼拉,宿雾,达沃和三宝颜的楚国第五大城市,总人口突破10万,达到11.2万,亦是国内第五个突破十万人口的大城市,且是唯一的工业城市。
    八打雁城市人口中,有超过六成半都是工人及其家眷,剩下的还有一成半从事各种手工业,日用副食商业及运输业,郊区农业人口仅有两成不到。
    为何会将国内重工业中心放在八打雁?
    唯一的理由是优越的地理位置,这里是整个海南群岛最适于发展重工业的地方,其位于海南群岛西南部,距离宿雾群岛,通州群岛(注;原兰老岛)都很近,运输极为便利。
    八打雁本地拥有丰富的煤矿和铁矿资源,隔着海峡相望的民都洛岛上,已经查堪出有两座储量惊人的铜金矿,距离八打雁只有十几公里。
    从海南群岛其他已探明的矿点,含铜,铁,煤,银,镍,锡,硫磺等资源,包括巴拉望群岛,通州群岛等地的矿产,向八打雁海港运输矿石都极为便利。
    世界级的钢铁生产基地,最优越的条件就是临海港而建设,利用廉价而便利的海运,可以极大的减少成本。
    八打雁重工业区规划,就符合了这一定义。
    整个海南群岛的矿产资源最为丰富,在楚王郑国辉的记忆里,以单位面积矿产储量计算,海南群岛金矿储量居世界第三位、铜矿储量居世界第四位、镍矿储量居世界第五位、铬矿储量居世界第六位。
    毫不客气的说
    楚国如今是坐在金山上,今后的发展根本不用愁银子的问题,只要保证安全就行。
    在三年发展计划中,八打雁钢铁厂计划投产6座高炉,用先进的高炉炼铁产能逐渐淘汰土法炼铁,土法炼铜,是成为引领楚国进入蒸汽工业革命的重头戏。
    迄今为止
    通过十多个月的奋战,业已经投产了1号高炉,2号高炉计划在年底前点火投产,正在紧锣密鼓的建设安装中。
    3号和4号高炉厂房已经建设完毕,进口的高炉设备陆续转运进场,各种线材,钢材以及建设人员将陆续到位,展开火热的下一阶段建设。
    预计在1868年二季度和三季度,3号高炉和4号高炉相继投产。
    5号,6号高炉的建设,施工人员已经陆续进场,开始画线和平整地基,准备建设厂房,具体投产要到1869年了。
    在金沙钢铁厂,3号炼铁高炉的投产也将在年底前完成。
    如今楚国的钢铁业布局,主要是依托北方的八打雁钢铁厂与南方的金沙钢铁厂,形成一南一北的格局。
    在八打雁钢铁厂计划投产的6座高炉中,有三座是炼铜高炉,占据总产量的一半。
    当前源源不断生产出来的铜锭,每个月高达1500余吨(注;金沙钢铁厂炼铜高炉每个月产量约千吨,再加上数十座土法炼铜炉产量500余吨),每吨价值220银洋,每月产出总价值33万银洋,是楚国的财源支柱之一。
    至明年底,八打雁钢铁厂三座炼铜高炉全部顺利投产,月产铜锭将增产达到4800~5000吨左右,总价值高达百万银洋。
    这将使得楚国的财政空前富裕,国家基础更加深厚,全面向工业化国家转型。
    展望未来发展,令所有人心中激荡不已。
    楚王郑国辉在前殿召开的会议上,定下了筹备建立“南洋重工”事宜。
    将八打雁钢铁厂,金沙钢铁厂,三座轧钢厂和一些铸造厂装入其中,成为楚国当前首屈一指的大企业。
    南洋重工的股份占比,楚国王室占据七成,政府占据三成。
    迄经为止
    对南洋重工的大额进口设备投资,都是由楚王郑国辉筹措来的银两支持,没有第二家大额资金投入,他自然有话语权。
    考虑到南洋重工需要消耗大量的矿产资源,楚王郑国辉这才给政府分了些汤汤水水,送出了三成股份,让政府财政也沾沾光。
    现在楚国的财政支出分成两块,政府财政主要用于政府运营和官员薪金,用于城乡基础建设,用于港口交通及文教事业,以及其他的支出方面。
    王室财政主要用于军、警和惩戒总署等强力机构,所以军队是王室军队,警察是王室警察,惩戒总署是王室惩戒总署。
    结束了殿前会议,已经是三个多小时后了。
    在偏殿简单用了些饭食,视察车队就浩浩荡荡的出发了,这比昨天阵仗可大了多,总有30多辆西洋马车随行。
    在海南群岛
    使用的普遍是载货量和载人都更宽敞舒适的西洋四轮大马车,普通官员出行,1~2辆马车即可。
    这30多辆西洋大马车组成的车队,引来了很多好奇的眼光。
    当围观的群众看见车队中的王室徽章,便情不自禁的欢呼起来,恭敬的弯腰施礼,以示尊祟。
    马车队一路未停,在禁卫骑兵的护卫下,出城后径直向着重工业区而去。
    视察的第一站,自然是整个重工业区的重点八打雁钢铁厂。
    八打雁钢铁厂坐落于山坳之中,距离海湾约有11公里,远远就可以看见高大的厂房错落,还有七八条专用铁轨直接延伸进厂区内。
    从码头而来的马拉轨道车队,一队接一队的运送满载的矿石,返回时将煤灰和矿渣运走。
    这些煤灰和矿渣并不是废物,用于铺路再好也不过了。
    紧邻着八打雁钢铁厂的高大山脉,绵延伸向远方,布满了青翠郁郁葱葱的森林,仿佛巨大的卧龙环抱着钢铁厂。
    从海湾方向
    是看不到钢铁厂的所在,完全被高大的山峦遮蔽了。
    而这些高大的山峦,蕴藏着无尽的铜铁资源,在距离30多公里远的利巴和距离57公里远的塔盖泰,都有蕴藏量丰富的煤田。
    而这是郑国辉将重工业基地设在八打雁的主要考量,利巴至八打雁的运煤铁轨正在铺设中,建成后将用马拉轨道车运输。
    楚王车架停下的时候,八打雁钢铁厂长方为善就率领着一干人等早早迎候,这也是个老熟人。
    方为善最早是江南提督福珠洪阿的幕僚师爷,后来转投楚王门下,是个处理庶务的干练老手,经验十分丰富。
    在下南洋后,此人曾担任金沙钢铁厂的厂长,参与了这座钢铁厂的筹建和投产运营整个过程。
    如今被抽调至八打雁钢铁厂已有十多个月,当初那些建设金沙钢铁厂的美籍白人专家和工人,如今大多在八打雁钢铁厂。
    这其中很多人,已经在当地成家立业,有了女人和孩子,不准备返回美国了。“微臣等恭迎陛下,陛下万福金安。”方为善是正经知县级别的官员,这句“微臣”的自称一点没毛病。。
    “行,今天到你的地盘上了,就领着本王转转,看看发展如何了?”楚王郑国辉神情平易近人,淡笑着说道。
    方为善再施一礼,神情恭敬的说道;“请陛下和各位部堂大人这边来,微臣且介绍一番……”
    众人簇拥着陛下一路向前行去,一侧以副首相郑守信为首,雁次向后排开。
    另一侧以方为善为首,落后陛下和副首相半步左右的距离,一路走着,一路介绍,形成浩浩荡荡的视察队伍。
    视察队伍没有参观办公区,而是径直前往已经投产的1号高炉,以及紧锣密鼓建设的二号高炉而去。
    在这片厂区
    道路已经完全硬化,两边种植着绿意盎然的乔木,铺在地上的全都是大块条石,用细石粉勾浆紧固,沉重的货车压上去都没事儿。
    在偌大的厂区里,最常看见的就是行走在铁轨上的马拉料车,每一列满载的料车由8辆厢车组成,两头高大壮实的大骡子牵引。
    原本牵引的是驭马,但经使用后,发现驭马不如大骡子耐操,耐粗饲,不好养还耽误事儿。
    干活的驭马必须要喂精料,而且还要用鸡蛋加强营养,且容易生病,拉稀,各种毛病一大堆。
    所以,轨道料车如今都换成大骡子来牵引,两匹大骡子一组,干两三个小时换下来,休息两三个小时再换上去。
    延伸进八打雁钢铁厂的铁轨有好几条,码头过来有两条铁轨,一条进料,一条出料,互不干碍。
    从山里矿区来的有4条铁轨,一条进铁矿石,一条进铜精粉,另外两条是空车返回。
    正在建设的是前往30多公里外利巴煤田的两条铁轨,一条进料,一条出料。
    这条出料的铁轨,带走钢铁厂生产剩下的矿渣和煤灰,运到利巴附近修建城镇建设道路,需求量动辄以千吨万吨计。
    这些废料,除了利巴本地建设需要,距离三十多公里远的塔盖泰也需要,还有周边的村镇道路建设都需要,食用量当然不会少。
    在一号高炉厂房里
    正在生产的炼铁高炉热浪滚滚,温度比外面高了20多度,但所有的工人都穿着结实的牛仔布工服,厚实的翻毛工靴,防止高温铁汁烫伤。
    楚王郑国辉站在远处,都能感到热浪滚滚而来。
    开炉的时候
    经过高炉冶炼变成高温铁水倾倒出来,瞬间温度又上升了十几度,橘红色的高温铁水倒进铁水包里,那些工人就拿着长钢勺进炉子里捣鼓,弄的钢四溅,看的人头皮发麻。
    这种恶劣而危险的工作环境,也是没奈何的事儿。
    这年头即便是先进的炼铁高炉,也是非常简陋的生产条件,很多工序都需要工人手工操作,没有机械参与。
    装满了高温铁水的铁水包,两边各有几名工人拽着葫芦,将其悬空吊起。
    然后十几人合力拖着,上方是钢铁滑轨,下方就用人力拖拽前往下一道工序,将钢水浇入铸模中。
    这种恶劣的工作环境
    任何牲畜都不能适应,只有使用人工,5个不行就上10个,10个不行就上20个,如此这般。
    原本方为善想请楚王陛下看看,就到行政楼去歇息,饮茶。
    何楚王郑国辉非要坚持前往铸模车间视察,没奈何,一众政府要员们全都得陪着,浩浩荡荡的向着铸模车间走去。
    在这边铸模车间,绝大部分都是手工操作。
    几名钢铁工人奋力的拉拽铁葫芦,将铁水包向一侧倾倒,下方就是铸模槽。
    当铁水包倾斜到一定角度,橘红色的铁水便倾倒而出,注入长方形铸模槽中,溅起大片的橘红色铁汁。
    在近处操作的钢铁工人看起来很危险,实际上也一点不安全。
    楚王郑国辉就看到有一个钢铁工人被烫伤,惨叫者急速向后退去,坚持不住一头栽倒在地。
    其他几个工人纷纷上前,将其搀扶送走。
    这个钢铁工人还很有经验,若是原地就倒下,那么被高温铸模槽伤到,搞不好直接就交待在这里了。
    在铁水包里
    没有倾倒干净的橘红色铁水,钢铁工人就用长长的大铁勺子,一勺一勺的舀出来,然后倒入附近准备好的铸模里,用于浇筑一些较小的部件。
    比如圆形齿轮,圆钢套筒,异型部件等等,粗模都是这样浇铸出来的。
    等到冷却以后,这些粗模件再拿到车床厂去加工,加工成各种钢铁部件。
    在长方形的钢铁铸件稍微定型后,便有工人打开闸门,让这橘红色的大型部件顺着滚轴皮带向下运动,进入轧钢生产工序。
    由蒸汽机带动的轧钢设备高速运转,将厚厚的橘红色钢坯经过一道轧制,二道轧制,三道轧制,四道轧制,五道轧制等等工序,厚厚的钢坯就会越压越薄。
    最后形成长长的橘红色钢板,在前方剪切设备运转下,被剪切成一块又一块的薄钢板。
    这是薄钢板生产线,钢铁厂只有这个钢板生产线。
    若要加工成钢筋,铁轨等钢铁产品,得送到轧钢厂去继续加工。
    楚王郑国辉率领着众人参观一圈,每个人都出了几身热汗,脸上蒙了一层厚厚的黑灰。
    除了车间后,简单用热毛巾擦了擦,喝了些茶水,又马不停蹄的向着正在建设的3号和4号高炉区走去。
    这些官员明白
    依着楚王的细致秉性,不将这个八打雁钢铁厂所有的工序细细走完,视察不可能结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