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576章 军事会议(中)
    第576章 军事会议(中)
    阿敏没有立刻接达尔汉的茬,而是侧着身子回过头,看向那幅巨大的辽东——朝鲜地图。
    这幅地图是努尔哈赤命令汉人画师和精通蒙汉双语的翻译官,比照金军从抚顺、清河、开原、铁岭等处陷城缴获的明军地图拓绘而成的。地图以玄朱二色区分明金,明军的控制区用朱墨书写地名,而金军的控制区则以黑墨书写地名。为了方便中下级将领也能看懂,整幅地图以蒙文,而非所谓的女真文写就。毕竟这种文字草创未久,许多习惯了蒙文的老女真人是真的看不懂,也不愿意学。
    从攻陷抚顺开始,这幅朱玄对峙的地图已经更新了许多次,几乎是每攻下一座稍有规模的大城,努尔哈赤就会命人重新绘制一次,并拓发八旗。不过由于一年多以来,金军一直没有再取得重大的进展,也没有遭遇什么惨烈的失败,所以地图也就长期没有更新了。就连新建的萨尔浒城也是各旗将就原来的地图,在抚顺关与界凡寨之间随手添绘的。
    达尔汉原本以为阿敏会问他准备在哪里设伏,可没想到阿敏看了一会儿地图之后,直接回过身子对他和扬古利摇头道:“不行。我不能让你们去冒这个险。扬古利、达尔汉,两黄旗的四个牛录,还是和硕托商量着,先把那几个重要的城堡垒起来吧。”
    扬古利一时没有接茬,因为他知道达尔汉一定会提出抗议。果然,阿敏的话音落定未久,达尔汉就怀着满腔的不解开口说话了:“二贝勒,属下这不是冒险。叆河沿线有许多被密林覆盖的山沟,很好隐蔽的。几百人藏进去,只要不点火烧灶根本发现不了。”
    “我知道,但胡国臣不是易与之辈,我们能想到的事情他肯定也能想到。”阿敏摇头说,“既然胡国臣敢在我们建墙修堡的时候,命人离境深入,昼夜奔袭,就说明他一定留了后手。别到时候伏击不成,反而被明军伏击了。”
    “二贝勒考虑的是,”达尔汉只以为阿敏是误会了自己的意思,于是伸手遥遥指着阿敏身后的地图,继续阐述自己的想法:“但属下的意思,不是深入明军的控制区设伏,而是率军在靠近我方控制区的地方以逸待劳。最近,明军将我军从石城铺驱离。除非他们选择就此停步,否则下一步一定会北上或者东进,往朱家堡或者毛甸子那边进军。”
    “我们只需要提前预备,在半道设伏,等明军跋涉到近前,或者正式对我方阵地发起进攻,才切断其后路并将之包抄。如此一来,明军就成了围子里待宰的牲口。”
    “退一步说,就算我军一击不成,无法将明军歼灭,或者明军准备了后续的支援,我军也可以快速躲进山里,不会有太大的损失。”
    阿敏没有顺着达尔汉的指引回头看地图。他只点点头,又摇摇头,并道:“你这想法是不错,但我还是不会让你去。”
    “为什么!?”达尔汉的血气一下子就上来了。
    阿敏抬起手,做出下压的手势。“因为你们是大汗派来的人。”
    达尔汉愣住了。
    阿敏继续说:“攻略朝鲜这事,说到底还是我们镶蓝、镶红、镶白三旗的事情。大汗派你和扬古利到这里来,不是为了让你们先于三旗和明军拼杀,而是为了做压阵支援的预备队。你们要是上一线和明军攻杀,能够大获成功当然最好,我也希望如此。但如果有所损失,乃至损失惨重,那就是我的罪过。大汗若是问罪,我没法解释。不过你们的建议我记住了,”阿敏环视在场其他将领,“之后我会派其他人去伏击明军。如果他们有所斩获,我也会为你们请功。”
    听了这话,蓝、红、白三镶色旗将领们的脸都微微地沉了下来。达尔汉的建议很好,但也不是什么经天纬地的绝招,很多人都想到了。只要阿敏问策,他们也会说。可现在,仗还没打,成败未知,阿敏就把一部分功劳分给了两黄旗,自然引起不满。不过,也没人敢于唱反调,毕竟达尔汉和扬古利是“钦差”,阿敏有所顾虑也是理所应当的事情。
    “二贝勒,”达尔汉直接急了,他就是再不敏感也能感受到这种微妙的氛围。“勇士何怕血洒疆场!是我们主动请战的,就算失败乃至身死,也是我们自己的罪过,与别人无关,二贝勒无须为此担忧,属下可以立军令状!”
    “扬古利,你怎么看?”阿敏眉头一挑。他不接达尔汉,而是朝扬古利扬了扬脑袋,眨了眨眼睛。仿佛是在示意他出言劝劝达尔汉。
    扬古利眼睛一转,得体地说道:“既然请战,属下自是不怕身死。不过按照大汗的规矩,二贝勒既是本军统帅,我们自然服从二贝勒的一切安排。至于战功,也该按着大汗的规矩,是谁的斩获就分给谁。”
    “呵呵呵呵,”阿敏直接笑了,“这样吧,事情先放着。今天的大会结束之后,你和达尔汉下去拟一个详细的书面计划给我,如何?”
    “二贝勒,我”达尔汉还想说什么,却被扬古利从旁拉住了。
    “那这个事情就先这么定了。”阿敏回过头望向硕托。“硕托。”
    “在!”硕托凛然。
    阿敏肃然说道:“我现在暂时将两黄旗的四个牛录拨给你。另外,我之后还会从宽甸、新甸这边抽一批工匠给你。半个月之内,我一定要见到那几个城堡耸立起来。”
    努尔哈赤是一个很会学习的领袖,早在万历三十一年建造赫图阿拉城的时候,努尔哈赤就开始引进汉人土木工匠,学习并广泛地应用了三合土夯实工艺。到万历四十七年修筑界凡城,和万历四十八年修筑萨尔浒城的时候,金国的筑城技术已经相当成熟了。只要人手、时间充足,反向拉一条抵御明军长城出来也不是什么问题。
    “是!”硕托应道。
    “你还有没有别的要求?有的话,现在就一股脑儿地提出来。半月之后,那几个地方要还是现在这个样子。我不会再听你的任何解释。”阿敏几乎是板着脸说道。
    硕托盘算了一下,觉得如果有了这些新来的人手,再怎么也能把那几个小堡的夯土墙和护城河给弄出去来,“二贝勒,我没有别的”硕托的话没说完,坐在硕托身边的岳托,就伸手把住了硕托的肩膀,打断了他的发言。
    “二贝勒,我有一个问题。”岳托看向阿敏,并举起另一只手。
    “你说就是。”阿敏眼眉微动,脸上稍稍浮现出了些微难以察觉的不满。
    岳托收回手,正了正自己坐姿。“有了这些额外的人手,我相信硕托一定能在您划定的时间内把护城河和城墙拉起来,”岳托先垫了一句。“不过在这期间,两黄旗的四个牛录要是被临时抽走,派去和明军作战,恐怕这工期还是得往后延。”
    “.”阿敏直接怔住了。他觉得这俩孩子简直一个比一个傻。连缓兵之计都看不出来。就算真有顾虑,会后私下讲不行吗?非要掏出来让自己表态。阿敏甚至猜测,这傻孩子说不定还窃喜自己给弟弟消除了一个隐患。
    不过这会儿,阿敏既不会替代善教育这俩傻儿子,也不会明着说那什么“书面计划”只是一个可以无限拖延,无限修改的狗屁东西。而且此时,阿敏确实也有了些别样的想法。
    阿敏对岳托展出一个笑容。“你考虑的是。这样吧,如果达尔汉和扬古利麾下的四个牛录确实在这期间拟出了妥当的计划。我一定会及时从其他地方抽调人手出来填补这些空缺。你不必担心。”
    “谢二贝勒。”岳托起身行礼。硕托也跟着站了起来。
    “不必如此,本来就是议事嘛。”阿敏笑着点点头,摆摆手。
    岳托重新坐定,阿敏也收回了脸上的笑容。他面向众人,肃然说道:“如果硕托能在半个月内将那几个堡城重新立起来。那宽甸、新甸便没了后顾之忧。届时,我军就可以开拔进攻了。今天找诸位过来,主要还是想先听听诸位对进兵方略的设想。”
    此言一出,整个大帐立刻骚动了起来。
    刚才阿敏斥责硕托的时候,众将还觉得阿敏有些莫名其妙。工程建设的事情何必召集大家开大会。就算对工程进度有所不满,也没必要把大家拉到一起,给硕托搞这么一场难堪。有些脑子灵活,善于胡思乱想的人,甚至觉得阿敏这是在替代善教训这两个不受宠、没有功,却强行分走了镶红旗的傻小子。不过添上了议兵之后,这一切就显得合情合理了。
    在场的人大都是经久战阵的老将,除了缩在角落的吴尔古代,几乎都对进兵朝鲜有自己的看法。左顾右盼、七嘴八舌之下,大帐变得越来越嘈杂。好战求战的声音化作无形的压力,山一般地朝着硕托压了过去。
    如果半个月内,硕托不能解决阿敏提出的那些后顾之忧,导致师期向后延展,那么他就将成为在场所有人的笑柄。硕托不由得重新盘算,添了四个牛录之后工程能否如期完成的问题。他越想越不确定,但又不敢在这时候再提出附带条件。
    “大哥.”硕托靠近岳托,想把这个烦心事说出来,好让他帮自己参谋参谋。但硕托还没来得及细讲,帐内的喧哗就被阿敏的马鞭给打断了。
    砰!砰!
    阿敏拿着马鞭,重重地在面前的长木桌上敲了敲。
    “好了!”作为仅次于努尔哈赤和代善的二贝勒,阿敏的权威相当足。更别说,在场的另外两个旗主还是资历功劳都远比不得阿敏的小辈。一声大喝之后,大帐里很快就静了下来。硕托也没了向兄长请教求助的机会。
    阿敏先是望向了镶白旗旗主杜度。“还是镶白旗先说话吧。”
    如果按实力排序,目前镶蓝、镶红、镶白三旗,以拥有三十五个牛录的镶蓝旗为最,其次就是分走了代善一半的势力,牛录数超过二十五个的镶红旗,而最次的则是屡遭打压,牛录数甚至不足二十个镶白旗。
    不过从第一次大会开始,阿敏都是让镶白旗先说话。理由无他,阿敏既是镶蓝旗主也是统帅,要是镶蓝旗先说话,其他两旗就可以不用说话了。而代善那两个儿子,无论是资历能力还是齿序都不如杜度,放在杜度后面,就连他们自己都不会有意见。当然,如果阿敏反过来安排,杜度也不会有意见。作为死太子的儿子,杜度本就没有异议反对的资格。
    杜度先是感激地朝阿敏点了点头,然后又转过身,看了看站在他身后的几个镶白旗将领。见他们只是摇头,而没有别的表示,才又回望阿敏,正色说道:“二贝勒。我以为,攻伐朝鲜的关键并不是朝鲜本身,而是驻在朝鲜周边的明军。所以我们应该先南下攻取凤凰城和镇江城,然后再以此二城为依托,抵御来自辽阳和旅顺、金州方向的明军援军。只要能占领并固守此二城,取朝鲜便如探囊取物一般容易了。”
    阿敏等了一小会儿。“还有别的吗?”
    “就大的方面来说,没了。”杜度摇头。
    “嗯。”阿敏微微颔首,接着又望向镶红旗旗主岳托。“镶红旗怎么说?”
    “.”岳托直接怔住了。他能怎么说?镶红旗这边商量得出的结论和杜度刚才的话几乎一模一样。镶红旗的将领们也都认为攻打朝鲜的关键并不在朝鲜,而在于拦在鸭绿江边的大明看门狗。
    可是年轻气盛的岳托这时候又不甘心只说些“英雄所见略同”的附和之语。这句话要是甩出来,他镶红旗岂不就成了镶白旗的陪衬?
    岳托沉默着,硬是要憋两句不一样高见的出来。好在阿敏也耐心地等着,并没有发言催促。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