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78章 意外的捷报
    第78章 意外的捷报
    扬州与应天府只有一江之隔。
    贺宽被叫来林府。
    林如海已经被气笑了。
    骂道:“你连我都不信?岂有此理。”
    贺宽苦着脸哀嚎:“林老爷,小的冤啊,小的真不知道将军到了何处,小的还是此时得知将军回来了。”
    林如海盯着贺宽。
    贺宽一脸委屈。
    林如海叹了口气,“罢罢罢,你前几日从衙门里消失了两天,那两天我也不问你去做什么了,你告诉你家将军不要再胡来了。”
    林如海知道此子做派。
    性格坚定,有他自己的主意,很难轻易听别人的话,而王子腾到底是什么想法,至今也没说。
    果然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两人做事风格倒挺像。
    林如海见贺宽死不承认,内心不舒服,原来这么久了,这些人只忠心王信。
    不过林如海很快调整好心态,担心道:“自浙江总兵战死后,形势崩坏,东南不可收拾,王信做事独行,就怕他莽撞,还以为倭寇是从前的局势,盲目的冲去前线。”
    到了今日,许多官员们也深受其害。
    林如海也想倭患平息下去。
    毕竟倭寇大有冲出浙江的态势,他们金陵首当其冲。
    贺宽为难道:“如果我家将军真南下,的确应该留在金陵,等候大部,打听清楚敌情嘛,我听衙门的同僚说过,现在的倭寇极其猖獗,和以前已经不同了。”
    林如海瞪了眼。
    骂道,“既然知道,你还不劝?”
    这回贺宽苦笑,“我家将军最是仁德,岂能任由百姓被倭寇糟践,既然得到了机会,岂能不冲上前线救助百姓。”
    林如海没有了话说。
    脸上的不虞松开。
    这一点也是自己看中此子的原因啊。
    如此有德。
    总不会辜负自己。
    只是呢。
    其实两边斗法,他们这些人才吃香。
    斗来斗去,斗得越厉害,犹如王子腾所言,他们才有价值。
    否则。
    贾府早就凉了。
    何至于有今日的风光。
    这一点上,自己与王子腾的看法一致,必须手里有实权,有自己的势力支撑,才能屹立不倒,而不是像贾府,荣辱皆在上头一念之间。
    可惜,贾府除了贾政,其余两人太贪婪享受。
    官与官之间。
    比人与狗的区别都大。
    就像那贾雨村吃过了亏,聪明人不会在同样的错误上栽两次跟头。
    牢牢的抱住王子腾的关系。
    “老爷,李奇求见,他说有急事,要现在见老爷。”
    管家来了。
    “他有什么急事?”
    贺宽紧张起来,以为李奇要出卖将军。
    林如海看了眼贺宽,决定留下贺宽,免得生出误会,自己还是支持王信这小子的,于是让管家带人进来,贺宽皱着眉头,倒要看看李奇来做什么。
    “林老爷,大捷,大捷!”
    李奇从都转盐运使司得到消息,当即跑来告诉林老爷,知道林老爷与将军的关系,看能不能抓住机会,为将军扬名壮威。
    “将军打了胜仗!”
    “全胜!”
    “杀死浙江总兵的那伙倭寇被全歼了,将军还抢回了浙江总兵的头颅。”
    李奇进屋,看到了贺宽,贺宽正一脸忏悔,自己昏了头,竟然不信任将军的能力,才几个月的功夫,自己就跟不上将军,自己有点掉队了。
    得尽快归队。
    林如海默默的喝茶。
    有点跟不上这小子的速度。
    怎么就大捷了呢。
    让人有些不知如何是好,该夸还是继续骂?
    看了眼贺宽。
    贺宽又开始笑的合不拢嘴。
    算了。
    林如海决定不说话了。
    八艘四百料的漕船,长约十丈,每船可乘七十人上下,河西小营四百五十人,每船才五十余人。
    另有一艘千料大船满载粮食。
    一般情况下。
    一个人从京城坐船通过运河到金陵,因为沿途的停靠,过水关待检查,等候闸门等,以及遇到不好的天气等,大概需要一个月的时间。
    船队打着薛家皇商的旗号,沿途顺风顺水,只用了半个月。
    也是考虑兵卒们的承受力,否则还可以更快些。
    而且如此的话,薛家皇商的旗号不够用。
    到了京城几个月,欠薛家的人情倒是不止一回两回,王信无奈摇了摇头,想要把事情办好,总得妥协一二,在不违背原则的情况下。
    就像各部都不愿意打头阵,唯独自己同意,仿佛是为东军提督解围,为了自个前程拍提督的马屁,不顾兄弟们的性命安危。
    其实呢,是自己怕遇到猪队友。
    浙江总兵罗明。
    没理由打不败倭寇的。
    除非不止倭寇。
    就像自己提出的要求之一,京城准备好充足的粮草,提供一艘粮船,为的就是避免被地方官府断了粮草。
    这可不是自己有被害妄想症。
    实在是官员们的德性真的猜不到。
    只有他们想不到的,没有他们不敢做的。
    以前自己带的是民兵,盐道名下,不受外部的束缚,又靠着林如海,此人靠谱,否则也不会在盐道御史上一呆多年,谁都放心他。
    如今自己带的是京营,背靠的是朝廷。
    林如海反而不好插手。
    按道理朝廷的威望,要比林如海个人的威望要更值得信任些。
    实际上自己更信林如海。
    而朝廷的一个字都不信。
    就像那浙江总兵罗明,他倒是还相信朝廷,结果实在是憋屈。
    当然,这也是自己站着说话不腰疼。
    谁能有像自己一样的优势呢。
    包括军队。
    清楚知道自己的士气勉强够用,所以才专门挑选对手。
    不能太弱。
    也不能太强。
    太弱了,起不到“磨刀”的效果。
    太强了。
    容易挫伤气势。
    绝对不能败。
    一定要胜,胜的还要干净利落。
    倭寇多次大捷。
    实在是太嚣张了。
    竟然嚣张到了忘乎所以,敢远离大部,异想天开的占地盘。
    谁给的胆量。
    王信盯着面板。
    看完后,嘴角情不自禁露出笑容。
    士兵们清扫完了战场,把所有的村民尸身收殓下葬,获得的缴获拿出来一部分分给幸存下来的村民们,在伤感之中胜利之下。
    一支军队终于成形。
    “竖王字旗!”
    王信下令。
    一路上尽量保密,抢占时机,现在则要大张旗鼓,自己当然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
    此举是让四处扩张的倭寇停止下来,缩回去原来的地方,保下更多的无辜百姓,虽然这么做,会让自己陷于更危险的处境。
    之前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不过。
    自己有一招从来没使过。
    之前不能用,因为军队士气不足,战斗意志不足,如今够了。
    相信要不了多久,士气就能达到忠实。
    也不晓得军队士气达到忠实之后,突破到忠心耿耿会是什么样的效果。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