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184九脉齐开,虎丘法师
朦胧之中,云雾缭绕的山峰浮现眼前,菩提树的枝叶沙沙作响。
李存孝睁开眼,不出所料地在树下看到一个高大的身影。
“前辈。”
契此看着恭敬行礼的青年,不着痕迹地摸出一面镜子,无形地光辉笼罩周身。
‘怪了,什么都没有?’
澄澈的镜面中,本尊哪吒背负转轮,脚踏木蛟火蛇,威风凛凛,宝相庄严。
没有一点被煞气侵蚀的痕迹。
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难道是自己和太乙搞错了?
“前辈?那圆觉.”
李存孝看其始终不说话,顿觉有些诧异。
“咳,无妨。此事我和德正师侄打过招呼了,是他咎由自取。”
德正师侄?
李存孝暗自吃惊,虽然知道这位前辈来头不小,但亲口听到对方承认又是一回事。
‘德正住持已经是第七境玄关的高手,这位前辈岂非保底也是第七境之上?’
想到此处,他心里也是一动,开口请教道:
“多赖前辈栽培,晚辈在黄庭境界修炼顺遂。只是十二正经、奇经八脉之后,武道前路又是如何?望您赐教。”
契此下意识就要说不要好高骛远之类的话,但一回想起白日对方以一敌六的战力,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太乙虽然因为担忧李存孝的缘故,又将照骨镜借了出来,但也比头一次借的时候多下了几道后手。
导致契此只能看个模糊,判断个大概。
不过仅从上午对方的战力来看,大成境界的火狱无间枪和入门境界的圣王转轮拳,对方已经是能熟练搭配使用。
那燃木刀气之犀利,只怕也是有小成的气候。
考虑到对方还要费时间炼化真气,即使是有自己和太乙提供丹药,这份悟性也实在惊人。
对于这样的天才,把后面的修行之路提前告知一二,反而是能立下目标,促使其奋进,正面作用更多些。
“.武道之路,虽然与魔头关系密切,但说到底总归脱不出精、气、神三个字。”
契此终于还是开口,随手一挥,菩提树上便有叶片飘落,在李存孝的面前化作一具小小的人形。
“人并非生来就有神通,但是魔头却有。”
“如果没有魔头,单纯靠灵丹来修行,最多也就达到相当于第三境脏腑的水平,而且要耗费大量的资源、时间、精力。”
“同等的资源拿出来,足够四五人修成脏腑了,很不划算。”
“然而即使修成脏腑,但是黄庭境界,也是决计不能达到的。因为炼化真气,本质是将气血浓缩,也就是炼精化气。”
“然而武道的前六境,对元神的开发是不足的。仅靠人本身的精神强度,是没法做到这件事情。”
“所以种魔武道,是前辈高人苦心孤诣开辟的方便法门,能够降低修炼的门槛。”
“而且本心和魔念的斗争,本就一直存在,只不过魔头的存在,使得其具现化了而已。”
“所以你该知道,武道前四境,都只是御魔之法,譬如人不能熔化金石,但借助火炉可以;人不能嗅到极细微的气味,但驯服的猎犬可以。”
“然而到了第五境真形,人与魔合一,某种程度上,就是要夺取魔头的神通异能,化为己用。”
夺取,而非融合吗?
李存孝想到圆光说过的,入定后住定,而住定的终极目标却是要出定。
武者和魔头,一开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但最后却是要保持本心的独立,不受污染,才算成功。
“真形三定之后,武者就算暂时降服了魔头,整个第六境的天梯境界,都不会遇到什么太大的风险。”
“所以一般来说,只要出定,基本是必成天梯,区别无非是炼化脊椎的多少而已。”
契此说话直白,伴随讲述,那个小巧的人形放大成孩童大小,其身体上、中、下三处,分别有光点亮起。
“黄庭、真形,淬炼下丹田。”
“真形出定,本尊魔头逆运脊椎天梯,通达于中丹田。”
“中丹田为气之所专,此境界,便要采纳天地灵气入体,以灵驭魔,合成真元。”
“真元比之真气,妙用和威力更多更大,最明显的一点,便是能够影响外界的环境,撬动些许天地的力量。”
“等到天梯极致,自然是入于玄关,洞开上丹田,炼气化神,彻底将魔头降服。”
“再往后,便是陆地神仙一般的境界,现在与你说那些还太早。早日黄庭圆满,打通奇经之后,再去想那些吧。”
说罢,大袖一挥,李存孝只觉眼前一闪,再睁眼,已经是熟悉的房梁。
起身便看见屋内的桌上多了一个瓷瓶,上前扒开塞子,里面是两枚圆润的丹丸。
“暴气丹这次是两粒?”
李存孝欣喜之余也不由疑惑,难道是因为上午那一战自己的表现足够出彩?
“种魔、化魔、降魔.”
“炼精、炼气、炼神.”
虽然对方依旧是没有详细解释玄关之上的境界,但想来,各大圣地宗门,包括朝廷的绝顶高手,应该都是那一层次。
“就不知道这位前辈,还有东王木公,是在哪一境界?”
拿起暴气丹,回到床榻上盘膝而坐。
“咕咚”
一颗丹药入腹,精纯的药力迅速化开,焰摩真气好似烧开的沸水,但却不是越烧越干,而是边沸腾边满溢出来。
毫不犹豫地,涛涛地真气洪流涌入足阳明胃经,从白日戛然而止的下关穴开始,进击头维、人迎、水突、气舍、缺盆、气户、库房、屋翳、膺窗.
如果有人在一旁的话,就会清楚地看到,一条火蛇般的光线从鼻翼挟鼻上行,左右侧交会于鼻根部,旁行入目内眦,再向下沿鼻柱外侧沿喉咙向下.
直到穿过躯干,进入大腿、小腿,最后止于脚趾。
李存孝明显能感觉到,焰摩真气在进入最后的丰隆、解溪、冲阳、陷谷、内庭、厉兑六个穴位时,劲头已经明显变弱。
此时若服用蓄气丹,倒是也能支撑到打通足阳明胃经。
但他有些不满足。
足三阴三阳,足太阴脾经和足阳明胃经对应脾土。
还剩下肝木合肾水,李存孝还不知道那位前辈有何安排。
不过燃木刀气无论是对真气还是对杀伤力的增幅,都对他极为重要。
既然还剩下一颗暴气丹,干脆把剩下的七个魔头炼化,趁着燃木刀大成,一举炼化足厥阴肝经!
想到就做,李存孝毫不犹豫,将最后一粒暴气丹塞入口中。
同时心念驱使下,金刚杵瞬间将七只魔头搅成粉碎,化作无数金色斑点,转眼就将金刚杵上下镀上一层辉光。
“破!”
不等魔头的煞气完全吸收,李存孝已经运转起燃木刀心法。
本尊魔头身下,角木蛟倏忽长吟,枯枝老木一般的身躯抽芽生长,粗大的身躯、青碧的鳞甲,越发紧密地和火蛇缠绕起来。
受到药力和燃木刀气的双重刺激,原本已经有回落趋势的焰摩真气再次汹涌澎湃,丹田之中,好似涨水的江河,发出流水涛涛之声。
赤红的火蛇自起于足大趾,向上沿着足背上行小腿内侧,环绕阴部至小腹直到上行出于额部,与督脉交会于头顶。
大敦、行间、太冲、中封.
阴廉、急脉、章门、期门.
所有穴位,在这真气的洪流面前都不堪一击,所谓的瓶颈更是一捅就破。
甚至于因为冲关过于快速,李存孝的嘴唇发干,面色发赤,好似心中有火焰上涌现于面颊一般。
真气在暴涨!力量在暴增!
最终,当焰摩真气在体内重新平息,甚至连下一条足少阳胆经的前几个穴位也已经被打通。
可惜,这条经脉与足阳明胃经一般,乃是一条分支繁多的正经。
哪怕剔除了交会穴,其窍穴林林总总也还有四十多个。
若不是有暴气丹,只怕李存孝再过一个月,也还在足阳明胃经里努力钻洞呢。
“黄庭九脉,大成境界。”
感受着体内丰盈的真气,李存孝脸上的赤色很快消散。
自如流淌的焰摩真气,无时不刻地温养着天人之体,让他的筋骨皮肉和脏腑一点一滴地强化,不断接近非人的界限。
手中掌握的三门上品武学,《火狱无间枪》、《燃木刀》、《圣王转轮拳》尽皆大成,其对应的正经也都贯通。
若是还能得到暴气丹的加持,黄庭圆满,只怕也就是半个月的功夫。
之后便能考虑打开奇经八脉,修成气海,使自己的武道根基再度夯实,与那些圣地天骄比肩也非虚妄。
“这位前辈身家丰厚,也不知是出自哪个佛门圣地?”
“西京青龙寺?还是忻州五峰山玉华寺?还是”
受了这么多好处,李存孝并不会天真地觉得别人只是无私地投资。
拜师,是迟早的事。
而师门除了意味着武道传承,也同样意味着站队。
就如以上两个寺院,前者地处西京大兴,与楼观道一样,历来受李氏皇室供奉,和朝廷关系紧密。
而后者位于河东道,乃是在那位晋王李翼圣的地盘。
这位号称毗沙门天王在世的李翼圣,乃是河中、河东、昭义、大同四镇节度使,几乎雄霸了整个河东道的枭雄。
如今藩镇割据,天下十六道支离破碎,无论去哪,都必然会卷入争斗之中。
想到这些,李存孝心中的喜悦便淡了下去。
当初还在楚丘时,尚且还能期望能找到一个安稳的地方,和亲朋故旧平淡度日。
但如今越是强大,了解的东西越多,李存孝就越是明白,这恐怕是一个难以实现的奢求。
“我和木叉的一生,只怕都要在血与火当中度过了。”
暗自叹了口气,刚刚提升了境界的他精力充沛,更加无心睡眠。
索性来到了丹房,想着这几日都在外奔波,正好将堆积的工作清理一番。
没想到才走了几步,就看到了灯火通明的丹房。
准确地说,无论是德聪的丹房,还是圆参的丹房,都还亮着灯光。
“这么肝?”
以往李存孝都是准时下班,黄昏一到,人就回精舍修炼去了。
像是这师徒爆肝的场景,还真是头一次见。
“德聪首座炼丹大师的名头,也不是白来的啊。”
“至于圆参师兄.有这么一个师父,压力肯定是很大吧。”
嘴里啧啧的几声,李存孝心情莫名变好了一些,转入自己的丹房,也开始烧炼素材。
打开九条正经之后,体内真气越发丰厚,但是因为有东王木公传授的低配版“三昧真火”,并没有出现不适应真气暴涨的情况。
月兔西坠,金乌东升。
当清晨的辉光射入纱窗,李存孝双眼盯着丹炉中的火焰,片刻后,手掌一抹。
丹炉揭开,炙热的焦燎味道散去,剩下只有草木的清香。
托盘形状的底座当中,二十颗丹丸滴溜溜地转动。
“九成的成丹率,皆是上品。”
李存孝满意点头。
自从处理二阶丹药得心应手之后,气血丹的炼制基本就交给他负责,偶尔还有一些二阶的解毒丹、疗伤丹。
大量的练习加上梦境中东王木公打下的坚实基础,李存孝的丹道造诣几乎是一天一个样。
“师弟,今天来这么早?”
圆参面色中带着疲惫,刚推开房门,就看见同样推门而出的李存孝。
“圆参师兄。”
李存孝笑着合十一礼,还没来得及多说什么,圆参忽然抽了抽鼻子,露出惊讶之色。
“丹气这么浓郁.不对,师弟昨夜都在丹房炼丹?”
眼神惊疑不定,上下打量,对方神清气爽,完全没有疲惫的模样。
“是。前几日在外耽误,昨夜正好把堆积的事务一并处理。”
圆参闻言神情更加古怪,半晌方道:
“师弟真是.精力充沛。”
“比不得师兄和德聪首座。只是最近修为有些进展,炼丹便也多了几分自如。”
李存孝不欲多说,但圆参闻言却似受了触动。
“唉炼丹和武道修行,相辅相成,为兄却是卡在真形的大门前,不敢寸进。”
“不说圆光师兄,便是其他几位首座的弟子,也都入定闭关,唉”
眼见对方连连叹气,李存孝也不知如何安慰。
金刚杵在身,他从不知瓶颈为何物。
好在圆参也并不需要他人开解,很快又恢复过来,好奇问道:
“师弟连夜炼丹,可也是为了今日虎丘法师的到来吗?”
“虎丘法师?”
李存孝先是一愣,随即反应过来。
虎丘法师便是那位来找德聪求丹,赠予伏虎功的高僧。
他的另一个身份,是汴州会善寺的长老,实力和声望仅次于住持“不动明王”照阳。
“会善寺?他们来做什么?”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