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焕然一新的大军
随着各项训练基本停止,大军开拔的日子悄然来临,驻扎在“新浦口大营”,被朱慈烺选为北征大军前锋的天武左营,首先行动了起来。
军营内,无数士兵正在有条不紊地收拾着行囊,军法兵们正摩拳擦掌,准备挨个营房检查。
经过半年时间强度远超边军的训练,这些士兵们如今都已经熟练掌握了兵书上要求的大部分作战技巧,看起来就好像是脱胎换骨了一般。
不过,殿前军终究是还没有经历过全军动员和实战考验,在战场上若是真的碰上了八旗军,表现会如何,朱慈烺心中其实并没有底。
他现在能做的,就是确保各营将士的兵甲装备齐全,同时竭力保证大军的粮草供应充足。
李邦华和高弘图两人通力合作,在这半年时间里,不仅仅是刮空了南直隶的武库,还从浙江,广东调运和购进了大量的铁料,兵甲和火器。
而“应天兵器局”在最近三个月步入正轨之后,也开足了马力,日夜不停地为大军生产作战所需的各类武器装备。
此时,天武左营的将士们皆是从头到脚,全副武装,每个人装备的武器中,除了一件主武器之外,还有至少两件辅助型武器。
其中,辅助型武器以腰刀,短柄斧,铁骨朵,匕首等为主,这些武器在特殊战况,或者是贴身肉搏的时候,只要战斗技巧正确,可以发挥意想不到的作用,其中短柄斧和铁骨朵都能对披甲战兵造成巨大伤害。
除此之外,帐篷,席被,厚重的盔甲等等装备,在北上的途中,都是需要征召民夫和骡马来搬运上船和运输的,将士的体力在行军途中需要保存,等到大战的时候再用。
赵正东检查好了自己的行囊,确认无误之后,随即来到了麾下士兵居住的营房巡查,督促营房里面的士兵们加快速度:
“一个个的都别磨磨蹭蹭的,全都给老子手脚快点,要是谁最后迟了,被那些狗日的军法兵打了板子,扣了月饷,可别来找老子求情。
整理完之后,全都在营房里面等着,军法司马上就要派人来检查了,点齐人员之后,还要汇报到把总那里,明天吃过午饭之后,大军要立马开拔。”
屋内的士兵们齐齐喊了一声“是”,随后又继续低头整理自己的物品了,无数次军棍和体罚的教训,使得遵守军纪已经成为他们潜意识的一部分。
陈涛瞥见赵正东走出营房之后,扭头看向了古德富,轻声道:“富哥,帮我看看,我的东西齐了没?”
他上次在全军突袭演练的时候,就因为粗心大意,落了一个椰瓢在营房里面,最后整整挨了三十军棍,还被扣了两钱月饷。
这一次,他说什么也不敢再粗心大意了,自己整理完行囊之后,又检查了两遍还不放心,最后想了想,直接舔着脸求助古德富,想让对方帮他看看。
只是,古德富平时训练刀枪的时候快,但一到收拾东西,整理行囊,就慢吞吞的了,到现在还没弄好自己的东西。
“你小子别来害我,自己检查,一会我收拾不完了。”古德富头也不抬,继续紧张地整理行囊,清点身上的装备。
陈涛看着对方着急的样子,心下叹了口气,看来现在是指望不上这个好兄弟了。
不过,古德富平时训练的表现非常优秀,不仅仅是长枪,各种武器都使得很好,两人又是一个旗队的,上了战场之后,他还是得跟在对方身边才行。
想到这里,陈涛又扭头看向了一旁的刀盾手孙达,对方这个时候也已经整理好了,但他还没开口,孙达就像陪着一张笑脸,小声问道:
“陈涛,你帮我看看,我这身齐了没?”
陈涛听了,眼珠一转,然后赶紧应道:“行”
他立马对照着自己整理的行囊,帮孙达挨个清点,直到确定两人身上的装备数量和样式都差不多正好,他才放心下来。
两人一个是火兵,一个是刀盾兵,虽然主武器不同,但身上披着的甲胄都是轻便灵活的锁子甲,其他大部分装备也几乎是一样的。
陈涛的主武器是一件铁尖扁担,两头都是最为优质的闽铁打造的,尖锐部分甚至可以破开铁甲,辅武器是一把一斤十两重,三尺二寸长的戚刀,锋利无比,还有一把匕首插在腰间。
而他的头上,则是一顶带着护脖的铁盔,身上是一件锁子甲,上阵的时候还要在里面穿一件甲,两重甲胄是上阵的标配。
很快,军号声响起,六队军法兵立即从不同的方向,进到了营房内检查,这一次天武左营的营房里,终于没有和之前几次那样,传出阵阵哀嚎声了。
毕竟,天武左营全军此前已经有过好几次大军集结开拔的演习经验,无数士兵都因为各种原因,受到过严厉的惩罚。
这一次,全营两千多人,都没有人再犯错误这些低级错误,全都是整齐划一,以前所未有,焕然一新的面貌,等待着军法兵的核验。而这些军法兵在检查完营房,离开之前,又宣布了晚上军中将会组织人来替所有不认字的士兵写遗书一事,到时将会由每个旗队的旗总负责组织和收集。
“听说咱们要是阵亡了,能得五十两银子抚恤?”
那些军法兵一走,陈涛就迫不及待转头看向古德富打听道。他不是很相信自己的命值那么多钱,但又希望这是真的。
“你又没媳妇,又没娃,这个银子给谁?”古德富冷哼了一声,然后便看向了此时正在擦枪的胡老七。
陈涛听了,顺着古德富的目光,也看了过去,胡老七壮实的背影出现在了他的眼中。
他知道胡老七,这家伙并不是纤夫,而是跟着纤夫一起南下淮安的山东兖州府人,以前是个猎户,据说一家三十几口人全都在两年前被入塞的鞑子杀光了,就剩下他和一个十三岁的儿子。
现在,他的儿子已经被送到了军营西面的村堡安置,现在正在学堂里面认字,每天管吃管喝,一点也不用愁。
根据教导官的说法,像胡老七这样的,若是在战场上死了,他儿子不仅能得到五十两银子的抚恤,朝廷还会把他养到十六岁,原本分给家中的田地,也不会收回。
而若没有战死,只是手脚断了,或者受了重伤,也能得二十两银子抚恤,家中的地将会由村堡的其他人,或者就是招募的流民耕种。
如果立了功,据说还能得一份管理屯堡的闲职干,又没有危险,还能领月饷。
不过,他们听到这些消息,心中安稳的同时也知道,他们就算战死,也必须打败鞑子。
否则,他们在后方的妻儿不仅拿不到抚恤,还有可能被鞑子杀死,或者是掳去当奴隶,这更加坚定了那些有家口的殿前军士兵们死战的决心。
“富哥,你说这傻大个到时候能杀多少个鞑子?看他平时直愣愣的样子,整天就懂擦他那枪,别到了战场上还是这个样子,给鞑子一刀结果了。”陈涛收回目光,小声嘀咕道。
“狗日的,你说啥呢?”古德富听不惯陈涛这话,狠狠凶了他一眼,他心里是很佩服胡老七的。
陈涛见状,担心古德富嚷嚷,被胡老七听到了,当即尬笑着把古德富拉到了一边,同时小声道:
“富哥,我没有要咒他的意思,这不是担心嘛!”
古德发看着他的样子,一脸嫌弃道:“鞑子又不是刀枪不入,又不吃人,你个怂蛋,担心个球?”
“我”陈涛被怼得哑口无言。
他平时确实有些怂,而且还经常私下嚷嚷着训练辛苦,自从听到要出征北上之后,心里一直很紧张,生怕自己到时候被鞑子杀了。
“我只是担心,万一真的死了,那五十两银子.”
“狗日的,谁在说这些丧气话?”赵正东刚刚走进了,就听到了陈涛的声音,但他没有把对方拎出来,只是大声喝道:
“一个鞑子的人头还值十两银子呢,有本事就去赚这个赏钱,整天惦记着抚恤的五十两银子,算什么男子汉?
咱们练了那么久,不是去让鞑子杀的,是去杀鞑子的,要是真觉得亏了,这次多割几个鞑子的脑袋,回来娶两个媳妇,还怕生不出儿子?”
一时间,营房内鸦雀无声,所有人目光都转向了赵正东,只有胡老七还在自顾自地擦着手中的枪。
赵正东目光狠厉地扫了一圈,这些纤夫出身的士兵,大半都是单身汉,就算是战死了,他们也得不到抚恤,因此军心并不稳固。
甚至,就是准备要写的遗书,他们也因为不知道该留给谁,一个个的主动性都不高。
“行了,一个个别在这瞎想了,好好想一下自己的祖籍,还要祖上几辈的名字,晚上写遗书的时候要用到。若是谁真的那么点背,到时候收复了中原,朝廷会安排人,让你们落叶归根的。”
赵正东吩咐完,看了一眼眉头紧皱的众人,随即又道:
“另外,还有一个事情,明天张总教导官要来巡营,说是陛下有话要和咱们说,他代为传达!”
感谢书友“书友20210301106456987798”,“粤垦路大壮”,“
啊小娘子别跑啊”的打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