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道常在,不好预感
天策府。
童螭已等候了许久。
对于外界,他是好奇的,从沉睡中被惊醒后见到的就是朱缙振和连城璧,前者更是妖孽到令人发指。
年仅二十余的入道者,当初他在红尘行走,见过秦汉更迭时那将星如云,强者如雨的时代,都没有一个能和朱缙振比肩的。
受邀来到嘉峪关后,童螭懵了。
他怀疑自己不是来到了外界,红尘人间。
而是不知不觉跑到了天上的世界。
“陆地神仙境,七百六十余?”
“陆地天人境,二十余?”
“金刚境足有数十万,指玄境十万之众,这是外界?这是人间?”童螭陷入了深深的自我怀疑之中,嘉峪关内外的气息都在他感知之内,他几次三番确认没有感知错后,直接傻了。
当年楚霸王项羽或者刘邦要是有这兵力。
对面都不用打,直接就得望风而降。
“难怪那个少年王爷,对于天上之事那般好奇,恐怕又是一个始皇帝般,意图将天上地下,都纳入统治的千古雄主!”
就在童螭心中震撼时,朱缙振带人从美洲归来。
……
等到童螭接受朱缙振的说法,愿意被封闭五感,仿佛与世界脱节了大概半个时辰的时间后,带着满心的疑惑,被朱缙振送回水月洞天时,仍旧是一头雾水。
不明白朱缙振当初不惜放过他和水月洞天,这次又将他请来,竟什么也不图,就让他那么枯坐了半个时辰,就让他离开了!
殊不知,在童螭离开的同时。
处于朱缙振书房下方的天策密室里,武道修身炉已经全力运转。
长孙忘情、燕忆眉、李承恩、杨宁、秦颐岩、朱剑秋、申屠远。
朱缙振带着苍云和天策高层开始了来自童螭的力量同步。
这一次,持续了足足六个时辰。
武道修身炉才再次打开。
秦颐岩感受着自身此时仿若伸手一握,就能将百里元气汇聚而来,将山岳推到,令江河彻底断流的力量,忍不住惊呼:“那位童螭的巅峰力量,竟强大至斯。令我竟有一种无所不能的感觉!”
“力量膨胀得太快的一时错觉而已。”
朱缙振瞥了他一眼,淡笑道。
他此次收获也匪浅,陆地天人修为完全超越于天人之上,真正抵达人间之极,再进一步就只能飞升而去。
同时,此前从尹仲那里同步而来的九层龙神功。
在童螭这个水月洞天的龙神这里,有了全新的十三层,几乎就差半步就能练假成真,从人类直接拥有变身九天真龙的能力。
“确实是极可怕的力量,此时的我感觉就算是天地劫难加身,无情岁月的消磨,都不能令我死去。”燕忆眉感受着自身的情况,美眸中充斥着浓浓的震撼,十三层龙神功加上童氏一族的法术修炼而成的不死之身。
已经达到了真正不死的地步。
除非是被强横到无法抵抗的力量完全抹除,不然就算还剩下一滴血,甚至残魂,都能靠着漫长时光不断的恢复,直至复活归来。
简直逆天到令人难以置信。
长孙忘情亦深有同感:“天地灭,而我不灭,日月消,而吾长存。这就是那位龙神的力量,已超脱于武道和人类范畴。”
“只是不死,不意味着杀不死。”
朱缙振摇了摇头,让长孙忘情等人冷静下来:“童螭的不死之身,仅是人间不死,若是超过不死之身太多的力量,还是能杀死的。”
“就如同,这样……”
朱缙振说着,心念一动,凌驾于剑道之上的规则之意轰然压下,长孙忘情和李承恩等刚同步了超越陆地天人力量的人,都只感受到一股死亡的威胁瞬间缠绕心头。
无形之中,似有一抹犀利至无可抵御的剑光,从冥冥之中对准了他(她)们的灵魂,只需稍微往前一递,就能令他们瞬间魂灭身死。
一瞬间,众人脸色都变得惨白。
因为力量暴增后那种膨胀和无敌的错觉,顷刻间全部烟消云散。
“呼~!”
当朱缙振散去心剑,长孙忘情等人皆是长长的舒了口气。
“殿下,那便是,凌驾于陆地天人之上,人间所能达到的真正至极,道之境?”
“嗯!”
朱缙振点点头,提醒道:“所以,千万不要认为自己已经无敌,无所畏忌,真正的强者还有很多,童螭若是真的不死,就不会只剩下残躯苟延残喘。”
“始皇伐天之战,类似童螭这样的存在不知有多少,他们或许不曾练成不死之身,但能随始皇伐天的强者,必然也不是童螭能比较的。他们尚且落得个身死国灭的下场,现在的你们,还差得远。”
闻听此言,长孙忘情等人内心因力量膨胀而产生的种种错觉,瞬间消失得一干二净。
“殿下,我们从童螭的武道和术道感悟中,已进入了他所谓的半步入道的境界,可道是什么?如何入道?我等却茫然无头绪,殿下可能教我?”
“上善若水曰道,天地自然曰道,极致是道,破灭是道,有情无情亦是道,道常在,看你们自己所悟。”朱缙振不吝指点,却也没法口述大道之理,只能让长孙忘情等人自行感悟,并不忘提醒:“但有一点要记住,你们虽有了童螭的武道感悟,却并非你们自己的。”
“学我者生,似我者死。”
“我相信这个道理你们应该明白。”
“想要不断走下去,就要谨记一点,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却终究只能借鉴,不能被它主导,否则次第颠倒,难窥大道。”
朱缙振很清楚,童螭的这份力量到底有多强。
说句不客气的话。
放眼综武,天下无敌。
但不死之身只是安身立命的保障,龙神功和半步入道修为也只是他们一时的利器,不该是他们的上限,朱缙振也不可能看着他们踏入歧途而漠视不管。
长孙忘情和李承恩等人心中一凛,立即明白自家殿下之意,齐齐躬身道:“末将等,谨遵殿下教诲。”
“记住便好。”
朱缙振满意的点点头,接着突然皱眉道:“杨宁,孤刚才无端又有心血来潮,京城那边恐怕会出事,你亲自走一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