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摩托车
陈小旭就这么住了下来。
每天晚上,她和张俪一齐来余切家里面休息。张俪找王福林打了报告,两姐妹就能够回家了,但早上要去的格外早,晚上往往也回来的特别晚。
越是这样,张俪就越需要一个人来陪着。
燕京的“采大盗”可不是胡诌,报纸上说,有个外地来燕京的女大学生,被残忍的杀害了。地点在火车站外十公里陶家湾的一块空地上。在当时,陶家湾已经是很偏僻的地方了。
张俪看到了这条新闻,自己安慰自己:“小旭,我们家住在市里面,坏人肯定不敢乱来,我们回来是安全的。坏人害的也是对燕京不熟悉的外地女同志。”
陈小旭却说:“万一这坏人色心起了,偏要在市里作案怎么办呢?我们承担不起。”
是啊,此时陈小旭刚满20岁,张俪才19岁,两个年轻女孩正是最漂亮的时候,手上没几斤力气,很容易被人惦记。
不久后,又出现了新的报道,马家堡一处菜棚又发现一桩惨案,一个鹏城来的姑娘被被害,情况简直残忍至极。姑娘的钱财都被拿走了,前胸后背有十余处刀伤,还被玷污了。
马家堡可是在三四环之间,比陶家湾要近的多,这歹徒作案越来越疯狂,保不齐有一天发生在了市区里面。
余切听说了这个事情,每天都来接送张俪。他劝张俪没必要晚上回来,张俪说:“我已经打了报告,再说了,我不是有你吗?你难道不想我回来吗?”
陈小旭插话道:“余切,是我们有你。”
“对,还有小旭也跟我一起。”
余切说:“那这段时间我来保护你们,等我去了泰国,你就和陈小旭呆在圆明园剧组,不许外出。”
张俪当然很听话了,陈小旭却白了一眼,心想:你是谁?我才不听你的。
白天,余切在家里面写小说,在燕京城到处买家具,淘货。自行车骑来骑去,被艹得太狠,有点蹬不动了,链条老化,而且总是骑自行车也不是个事儿,特别累。
何况早晚还得载两个人。他前边儿是张俪,后边儿是陈小旭。强壮如余切,每天这么蹬两个来回也顶不住了。
使劲蹬也得有体力支撑啊。
他想到了买一辆摩托车。
买啥牌子呢?
余切来了燕京东风市场。
这地方原先有段时间叫“东安市场”,位于后世大名鼎鼎的王府井,各种货物、吃的喝的都拿来卖。
清朝的时候是神机营的练兵场,之后被废除供商贩们经营,因为距离使馆区近,各国商号也来此经营,东风市场发展为摆摊设点的巨大露天市场。
它的对面就是当时燕京最大的百货大楼,这是全国唯一一家被批准,享有全国采购权的零售企业,包罗万象。
东风市场卖国产摩托车。余切看了几个,嘉陵cj50,四百六十块钱;玉河50,670块钱;幸福250,七百块钱……
这些初代摩托车全有一些令人难以忍受的缺点,耗油大、生锈快,噪音大,设计有缺陷——最坑爹的幸福250的启动杆一踩就反弹,打的人疼痛难忍。
什么破车,我们川省人的神车建设雅马哈-80呢?
没有!
那嘉陵本田70呢?
也没有。
东风市场有的都是便宜牌子。八十年代末到新世纪初,大陆的汽车工业还不怎么样,合资和自主制造的摩托车曾经是明星创收产品,主要卖去东南亚和苏联,让这些地方的两三代人对大陆摩托车有“粗制滥造”的印象。
余切转了一下午,时间快到了,他得去接张俪和陈小旭。
有个搞黑市生意的二道贩子,介绍余切买雅马哈-80,作价三千四。这辆车今年年初才刚从川省的生产线下来,一出来就供不应求,完全是天价。
余切心想,我都三千四了,干脆直接上进口车得了。但是不能在百货商店买,咱没票,也没那钱去给——百货大楼的进口渠道货最为昂贵。岩波书库还有几个社员留在燕京,余切想办法联系到他们,说了自己的请求。
出版社找到了在华商会,目前位于燕京本地的日本社员,他们有一批自用车。
很快,余切很快就提了新车,rz250。这辆车是雅马哈的经典之作,有同级中最强性能与最新的配备,属于仿赛车级的性能车。
前碟刹,后鼓刹,马力大,甚至比一些国产车省油。
主要是长得太帅了,又黑又粗又快,余切一看就心动了,他必须得买下这个车。是真男人就得开大车。
计算价格的时候,余切占了个大便宜。
当时大陆的官方汇率虚高,有多虚高呢?
两块钱约等于一美元,然后一美元等于近三百日元。尽管没有人民币兑换日元的说法,但从当时的一些日元贷款的支付上,大约一块钱等于十五日元。
这里面就存在一个巨大的bug:
按兑换美元的官方汇率计,大陆一块钱应该等于零点五美元,也就是间接等于一百五十日元。
而实际上国家间真实进行交易时,一块钱只等于十五日元,只有官方的十分之一。
真实的汇率水平是后者。
随后五年,美元大幅度贬值,日元大幅度升值到一百日元换一美元,人民币也迅速跌到八块钱换一美元,这个时候人民币换日元就接近一比十五这个比例了。
在岩波书库的引导下,余切是按照一比一百五十的汇率买的雅马哈rz250,这导致这辆三十五万日元的现车作价两千四百块,竟然比合资车还便宜。
而且因为一些不可明说的原因,对大陆的进口工业品存在限制,这辆81年才从日本东京车展下线的车,本不应该出现在大陆市场。
所以,余切成为了国内最早的雅马哈rz250车主。
将来玩摩托车的葛尤葛光头得叫他祖师爷爷。
买这一辆车成为了余切最折腾的事情,后续办摩托车的牌照,考驾照反而简单了。这年头办个人驾照的少,车管所不怎么严格,余切到考试场地绕了几圈,跟着指引停停走走,考试结束。
驾照到手。
余切又翻看驾驶证,发现后边儿空白页还有准驾车辆的空白格,又买了一条烟塞给办事人员,于是他又成了合格的小型车类、大型客车、大型货车司机。
一切齐全了。
上一辈子考个驾照,光是科目一、科目二就急死个人,还年年改题库越搞越难,还是八十年代好啊。
他又买了三个头盔挂在车后面,戴着太阳镜,一身牛仔衣,骑车去剧组接张俪。
“轰轰!”
全剧组都看到了余切。张俪惊讶道:“余切!你哪来的摩托车……亚玛哈,什么意思?”
“雅马哈!日本牌子。”
王福林也出来看余切,说:“像《大西洋底来的人》那个麦克!”
他当然知道了,王福林去bbc参观过嘛,《红楼梦》这个项目,最初就来源于他参观bbc,发觉人家拍摄了一系列莎士比亚的历史剧,然后才提议拍四大名著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