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32章 各有际遇
    他们一踏出天庭,便立刻聚在一起商议:“我们是先回家探望老母和舅舅,还是先去找林楠师兄呢?”
    金角和银角这两位童子,可以说是天赋异禀,生来就与众不同。
    尽管他们已身居仙界,但心中仍牵挂着下界的亲人,尤其是那位年迈的老母,对他们来说意义非凡。
    金角和银角,一金一银,暗合阴阳之道,仿佛是天地间的宠儿,因此被太上老君收为童子,侍奉左右。
    如今,他们有机会下界,心中自然充满了期待和犹豫。
    林楠师兄,对他们来说,是入兜率宫后关系最亲近的人,他们之间的交集颇多,感情深厚。
    因此,在下界之际,他们自然而然地想到了林楠,还有那位总是与他们欢声笑语的林楠。
    “不如我们先去林楠师兄那里吧,上次听说他立了道庭,我们还没去看过呢。”金角提议道。银角闻言,立刻点头赞同。于是,他们迅速做出了决定,先去找林楠师兄。
    当下,他们便朝着车迟国的方向腾云而去。一路上,风景如画,云卷云舒,让他们的心情也格外舒畅。
    ……
    “咦,这里怎么多了一座大山?”金角疑惑地说道。
    “必定是林楠师兄所为。”银角肯定地说道,“听说他除了立道庭之外,还有大动作,连玄都师兄都来祝贺了一番。”
    说话间,他们已经来到了九极山前。金角和银角知晓规矩,便在山前落下了云头,朝着山门处走去。
    “嗖!”一声龙吟响起,山门旁的一座深潭中,一条玉龙腾空而出,落在地上,化作了一个模样俊秀的青年,一身白衣,英姿飒爽。他便是西海龙王三太子,小白龙敖玉。
    小白龙见金角和银角气质不凡,身上散发着清灵的仙光,便好奇地问道:“两位仙童为何而来?”
    “我们来找林楠师兄,请问林楠师兄何在?”金角直接说道。
    “林楠师兄?”小白龙闻言一惊,这个称呼可不是随便能叫的,它代表了金角和银角与林楠之间的亲密关系。
    “老爷正在山中,敢问两位仙童是……?”小白龙敖玉试探地问道。
    自从九极山成型以来,这里便多了一座深潭,直通地下水脉,还与通天河相连。小白龙敖玉便在此居住,充当护山神龙。
    “请告诉林楠师兄,说金角银角来访。”银角礼貌地说道。
    “好,两位仙童请稍候。”小白龙敖玉立刻进入山门中去通报。
    然而,他还没见到林楠,就先遇到了六耳猕猴。六耳猕猴一见小白龙,便笑道:“敖兄弟,不用进去见师父了,师父已经算到了有故人来访,命我前来迎接。”
    “原来如此。”小白龙点头,同时好奇地问道,“门外两位仙童称呼老爷为师兄,师父是否交待了他们的来历?”
    六耳猕猴一笑道:“师父已经知晓,并且交代过我。那二位的身份可不简单,乃是太上道祖兜率宫中的炼丹童子,所以称呼师父为‘师兄’。”
    “原来是兜率宫中的仙童!”小白龙恍然大悟,当下和六耳猕猴一同去山门处迎接。
    很快,他们重新出了山门,六耳猕猴作揖迎接道:“袁仁心奉家师林楠之命,前来迎接两位仙童。”
    金角和银角一见六耳猕猴,顿时吓了一跳。“孙悟空?”金角惊呼道。
    “泼猴?”银角也诧异地说道。他们看着六耳猕猴,和孙悟空长得实在是太像了,简直是一模一样。
    “袁仁心?孙悟空什么时候改名了?”金角疑惑地问道。
    “家师?他还拜了林楠师兄为师?”银角也感到十分吃惊,有一种颠倒错乱的离奇感。
    “不,我并非孙悟空。”六耳猕猴摇了摇头,随着他摇头,他左右的耳朵不同便显现了出来,“我为六耳猕猴,拜入了师父门下,得赐姓名袁仁心,如今是九极一脉的护山弟子。”说起自己的身份,六耳猕猴还有些傲然。
    “原来不是孙悟空。”金角和银角松了一口气,但对于六耳猕猴还是掩不住的好奇,“为何和那泼猴如此相像?”
    六耳猕猴道:“可能是本体相似吧,我们同为混世四猴,有些类形。”
    他们一边说着,一边朝着山门内走去。路上,金角和银角好奇地问了许多问题,六耳猕猴都一一耐心解答。
    不知不觉间,他们已经来到了正法大殿。只见林楠已经出殿相迎,笑道:“金角银角两位师弟,你们终于来了。”
    “林楠师兄!”金角和银角两位童子见到林楠,也十分亲切地喊道。
    他们一同入了殿内,林楠明知故问道:“两位师弟为何下界而来?”
    金角和银角相视一眼,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现在兜率宫中,二十八星宿中的奎木狼替代我们为老君烧火,我们左右无事,便下界游玩,顺便回家省亲。”
    林楠点了点头,并不感到意外,也没有继续追问。他笑道:“既然二位师弟前来,可以在车迟国中多待一些时日,即便住下也无妨。”
    “待一些时日无碍,但住下就不行了。”金角银角童子摇头道,“我们还要回家看望老母呢。”
    “待上一些时日也行。”林楠理解地说道,“上次因为师兄结金丹而下界,你们也没来得及在车迟国中好好看看。如今,算是有了机会了。”
    “且看个够吧,如今的车迟国中,可是颇有意思呢。”林楠哈哈一笑,气氛顿时变得轻松起来。
    ……
    金角和银角两位童子因为贪玩儿下界,自然是待不住的。他们在九极山待了一天,就按捺不住想要出去玩耍的心情。
    林楠见状,便吩咐六耳猕猴负责陪他们,充做向导。六耳猕猴欣然领命,问道:“两位仙童,可有何感兴趣的?”
    一边询问,六耳猕猴一边为他们介绍车迟国内的情况:“若要吃喝玩乐,当属皇城之中最为丰富。除了皇城之外,还有许多值得一游的地方。比如那车迟国内的道观林立,如今已无佛寺存在。”
    “无有佛寺?当真没有任何佛寺了吗?”听闻这话,金角和银角都有些吃惊。
    “不错。”六耳猕猴肯定地点了点头,“此前,还有些灵山来的罗汉菩萨,在车迟边荒之地竖了佛寺,想要传道。但师父一式神通,却让那些罗汉尊者尽皆回转,无颜再在车迟待着。”
    闻言,金角和银角都是兴趣大起:“是如何回事?怎么让那佛门无颜的?”
    六耳猕猴微微一笑,道:“是师父的一门神通,可以记录周遭的画面和声音,并且在事后重现。师父曾遭遇观世音菩萨,记录了一些东西。前些时日,师父命令我去那些寺庙周围,将记录的东西播放出来,自然而然就让佛门无有颜面了。”
    “嗯?如此神奇的法术?”金角和银角相视一眼,都露出了惊讶的神色,“似乎有所听闻,林楠师兄曾在灵霄宝殿之中施展过!”
    “没错。”六耳猕猴点头道,“那法术确实神奇无比。两位仙童若是有兴趣,我可以为你们展示一番。”
    “好师侄,能否让我们看看?”金角银角大感兴趣地说道。
    “无有问题。”六耳猕猴大手一挥,就当着金角银角的面,开始为他们播放起来。
    画面中,林楠身姿矫健,手持神兵,正与一只金鱼精激战。那金鱼精虽然凶猛异常,但在林楠的攻势下却显得捉襟见肘。最终,林楠一记绝招将金鱼精斩杀于剑下。
    时光回溯,那是一个唐三藏踏上西行取经之路的年代。地点,繁华盛世的大唐帝国。
    在唐三藏历经千辛万苦,从西天取回真经之后,大唐皇宫内掀起了一场新的议论。唐皇与他的智囊团——一群忠心耿耿的大臣们,经过深思熟虑,做出了一个重大决定:派遣一支精锐队伍,前往遥远的车迟国,执行一项名为“求道”的特殊使命。
    这里的“求道”,并非寻常意义上追求道教的真谛,而是特指寻求车迟国那传说中的农作神物。这神物据说拥有神奇的力量,能大大提升农田的产量,对于以农为本的大唐来说,无疑是天大的福祉。
    然而,如此重要的任务,岂能随便派遣几个寻常兵士就能完成?大唐帝国深知这一点,因此,他们决定效仿当年寻找唐三藏的方式,寻找那些深谙道法、有着非凡能力的道门中人。
    司天监的两位重量级人物——袁天罡与李淳风,亲自披挂上阵,他们四处奔走,拜访道门中的高人隐士,恳请他们出山相助。这两位在道术界享有盛誉的大师,以他们的威望和诚意,成功地说动了不少道门中的佼佼者。
    经过一番精心的筹备,一支由道门精英组成的队伍逐渐成形。其中,领队的乃是一位资历深厚、道行高深的练气士,他便是早于先秦时期便已存在的尹喜。尹喜不仅是一位练气士,更是道门中的一位开创者,他创立了“楼观道”,这一道派至今仍然传承不息。
    尹喜,这位先秦之前的练气士,掌握着一种名为“望气”的法门。相传,在太上老君显化人间的那一刻,尹喜便看到了紫气东来,绵延三万里,于是他便在函谷关静静等待,并最终迎接了太上老君的到来。正是这次相遇,使得《道德经》这部道教经典得以传世。
    尹喜从《道德经》中领悟到了深邃的道法真谛,从此潜心修行,最终在终南山创立了“楼观道”。这一道派以圣人昔日讲经台为中心,连接着尹喜修行的草楼,因此得名“楼观道”。然而,尽管尹喜道行高深,但他却一直未能修成正法,始终在人间苦修“八八三”之法。
    这次,袁天罡与李淳风亲自上门拜访,恳请尹喜出山相助。唐皇更是许下了重诺,只要求道归来,便为他们修建圣言碑、铸造宫殿,以表彰他们的功绩。
    然而,尹喜决定动身,并非完全出于这个诱惑。他听闻车迟国中有道祖亲认的“道子”存在,心中顿时涌起了一股强烈的求知欲和探寻之心。更何况,车迟国人人尊道、崇尚道法的环境,也让每一位道人向往不已。
    尹喜出山,并非孤军奋战,他还带上了几位门人弟子。他们此行的目的,不仅仅是帮助大唐求取神物,更有寻求道法真谛的强烈愿望。
    除了楼观道的一行人外,袁天罡与李淳风还邀请了其他几位在道门中颇有分量的人物。
    其中,有一位并非人类,而是大名鼎鼎的“蜀中妖王”——张烈。张烈是一只虎妖,但他在道门中的地位却非同小可。
    当年,祖天师张道陵得太上老君传授丹书时,张烈就在一旁虎视眈眈,企图抢夺。
    然而,他最终被张道陵降服,成为了护法神兽。这便是著名的“张道陵降虎”故事中的主角——虎妖张烈。
    此后,张烈跟随张道陵行走天下,镇压鬼神无数。在这过程中,他不知吞下了多少鬼神之力,更在张道陵的指点下,练成了一手拘神役鬼的神通。
    这道神通之强大,即便是道门中的许多高人也难以望其项背。因此,张烈也获得了一个响当当的称号——“驱神妖王”。
    张烈此次代表大唐的正一道加入求道队伍,也是因为他听闻了车迟国有道子林楠的存在。他渴望与这位道子一较高下,共同探讨道法的奥秘。
    此外,求道队伍中还有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者——孙思邈。
    在民间,孙思邈被誉为“药王”,他不仅是一位医术高超的大夫,更是一位精通道法的“道医”。孙思邈出身道门,对岐黄医道情有独钟,最终成为了此道的大成者。
    袁天罡与李淳风之所以费尽周折请孙思邈出山,除了因为他在医术上的造诣外,还因为他在种植之术上也有着非凡的成就。孙思邈原本在终南山闭关修行,但当他听闻车迟国之事以及林楠道子的名声后,也动了心念,决定一同下山加入求道队伍。
    在成功邀请了这些道门中的佼佼者后,袁天罡与李淳风返回皇宫复命。随后,李淳风也作为大唐的代表加入了求道队伍。就这样,一行人踏上了西行的征途,他们沿着唐三藏当年西游的踪迹一路前行。
    然而,在途中,他们意外遇到了一位骑着白驴的老道。李淳风眼光独到,一眼便看出了这位老道非同小可,他当即上前邀请老道加入求道队伍。老道欣然应允,于是队伍中又增添了一位实力强大的成员。
    这位老道名叫张果。(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