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立约
顾经年知道殷景亘是在拉拢他,通过禁绝炼术,给他烙上太子一系的印记。
这种拉拢,不以高官厚禄,而是用一件彼此都想要做的事,不知是出于诚挚还是太了解他。
以顾经年的孤僻性格,原本会拒绝这种拉拢,可他思忖片刻,却是问道:“雍国也有成气候的炼师?”
“你觉得呢?”殷景亘反问道。
“我到雍国的时日尚短。”顾经年道,“但听闻的都是,雍国重用异人,因此炼术不兴。”
说着,他看向殷婉晴,道:“公主也是这般与我说的。”
“小妹说的确也不错,当年师玄道游历雍国,并未使炼术兴盛。而后数十年间,中州的一些异人因被诸国迫害,多逃至雍国,促使雍国开俗异共存之制。”殷景亘说到这里,话锋一转,“可越国灭国后近二十年间,情况渐渐有了变化。”
“什么变化?”
“表面上或许看不出来,因为朝堂上、军中,越来越多的异人身居高位。一般都认为,异人害怕被炼化,因此反对炼术。但,实际上异人也是会炼化异人的。”
说着,殷景亘指了指自己、又指了指顾经年。
“殷氏也是异人,我皇祖父与八叔终究还是走上了这条路。你生有异能,可能被人炼化,却也可以炼化别人,甚至说,你的火翅也是炼化而来……总而言之,谁为刀俎,谁为鱼肉,只看强弱,不论异俗,与族类无关。”
殷婉晴开口道:“可我从小到大确实没看到成气候的炼师。”
“你看不出来的。”殷景亘道:“雍国国情与瑞国不同,异人们封官拜将,你如何知晓他是天生的,还是炼出来的?”
顾经年一听就明白了。
瑞国为了防范异人甚严,生怕异人酿成大祸,因此所有能力强大者,必然都是朝廷的核心人物,那是一个极度凝聚、极度完善的政权,通过炼化异人、汲取能力,不断地强化。
雍国不一样,是通过吸引原本就能力强大之人来增强国力,政权相对松散。
这样,看起来更为包容,更为开明,但也往往容易藏污纳垢。
“异人在中州往往难以完全施展异能,可你们也看到了,雍国有许多异人大将,异能超出了本该有的程度。”殷景亘道:“都说是天生的,安知不是炼化而来?”
顾经年端起酒杯抿了一口,沉吟道:“怪不得,一直说雍国炼术不兴,雍国却没有明令禁止炼术。太子若想这么做,必定会得罪许多人,真下定决心了?”
殷景亘点了点头。
他很坚定,内心还有股愤怒,但不知该如何说,想了想,一指桌上的菜肴,问道:“今日粗茶淡饭,可合你的胃口。”
“已是丰盛。”
“这些菜,也就是做到了可口的程度,胜在没有浪费。京中有几道名菜,比如灌汤黄鱼,以燕窝、瑶柱、鲍鱼、海参熬成一碗小汤,灌入黄鱼之中,煮熟后依旧是一条黄鱼大小,但鱼肉却是浸了汤味;再比如黄油蟹,乃供品,一千只青蟹当中只能产三只黄油蟹,为了这一道菜,往往需剖数千只青蟹。”
殷景亘站了起来,皱着眉,道:“天下间多少百姓饱腹都难,京中权贵却人人效此奢侈之风,我绝不姑息。烹饪之道如此,炼化之术更是如此,且遗祸更甚。哪怕有再大的阻力,我必不让雍国走上此不归路。”
听到这里,顾经年已明白了殷景亘的想法,却还是有一些疑惑。
“陛下才登基不久,殿下现在便与我谈论此事,但好像并没有迫在眉睫之祸。”
“我查了皇祖父炼化螈人的内情,还发现了另一些事。”殷景亘略略停顿,眼神更凝重了一些,道:“我们所看到的只是他炼化计划的开端,他并不甘于只是变成螈人,还有更多的布置。”
顾经年问道:“阴差递出来的那封信是?”
“是真的。”殷景亘道:“那就是禇丹青写给殷誉成的。”
顾经年一听,脸就沉了下来。
殷景亘道:“我查到,这数月之间,皇祖父派出了许多批心腹前往西南,但并非是为了赈灾。西南旱情愈重,然而逃往各州县的流民却不多,以往这种情况难免会酿出叛乱,此番也没有,想必是死了非常多的人。此前,我几次请命前往西南赈灾,皇祖父始终不肯答应,如今看来,恐怕是因为炼术……比如,炼化凤凰。”
话题终于被挑破了。
殷景亘回头看向顾经年,直言道:“我知道那凤凰是你朋友,你一直在找她。”
“是。”顾经年不再否认,道:“我问过屈济之,他近来才查到她在西南。”
“老师也许是近来才知道,但皇祖父一定早就知道,并且已经着手在做准备了。”殷景亘道:“若我猜得不错,皇祖父是利用老师当障眼法,瞒着顾元帅。”
顾经年懂了。
顾北溟归顺殷括的条件之一是为了炼化凤凰,殷括答应了,表面上派屈济之去寻找,并表现出他自己并不想冒这个险的样子。但背地里,殷括可能早就知道缨摇的下落,瞒着所有人,暗中做了布置。
他心中不免有些担心,但想了想,还是冷静了下来。
根据这些情况判断,殷括应该并未找到缨摇,否则地宫里一定会有迹象,殷景亘也会有更多的线索,而不是只说猜测。
今日殷景亘所言,难免有夸大其词的部分,为的就是激他重视此事。
顾经年遂问道:“殿下想要怎么做?”
殷景亘道:“皇祖父对炼术态度转变也就是近十年的事,必与那越国公主卫俪有关,我会设法去探她的口风;你则不妨探探顾元帅的口风,如何?”
“好。”
说了那么多,最后落到顾经年这里,也就是一个干干脆脆的“好”字。
殷景亘一笑,返身拿起酒杯,与顾经年碰了一杯。
“当。”一声轻响,殷婉晴也举杯过来。
三人没说任何意气风发的话,只是共同饮尽了杯中酒,算是立了约。
————————
回到顾宅,只见裴念与凤娘正坐在堂上说话,气氛隐隐有些针锋相对之意。
凤娘并不是好欺负的性子,以前看裴念是开平司缉事才礼敬三分,如今裴念不再是官,却还保留着那种傲慢,两人自然是不太合。
等顾经年一回来,也许是为了气裴念,凤娘眼波一转,当先迎了上去,一双纤手自然而然地挽在了顾经年的胳膊上。
“喝酒了?”
“嗯。”
“坐。”凤娘瞥了裴念一眼,悠悠一笑,推着顾经年坐下,语气比往常多了几分温柔,笑道:“给你端杯热茶,解解酒。”
裴念平时不在意,此时才想起来自己才是顾经年名义上的心上人,清咳了两下,起身向顾经年道:“回屋吧。”
说罢,她以眼神示意了顾经年一眼,他们是瑞国派来的细作,有些事该私下里说。
最⊥新⊥小⊥说⊥在⊥六⊥9⊥⊥书⊥⊥吧⊥⊥首⊥发!
凤娘竟也看懂了裴念的想法,笑道:“你们的事我又不是不知道。回屋做甚,一起说好了。”
两人针锋相对,看向顾经年,异口同声道:“你说呢?”
顾经年也不怯这场面,道:“一起回屋吧。”
如今顾宅中的眼线虽然都撤掉了,可顾经年还是很谨慎,回屋之后,翻出了一个黑布缝成的帐篷,摆在了榻边。
“进去吧。”
“这是什么?”
“禁听罩,以缟布制成的。”
屋中本就只点着一支烛火,进了帐篷也就更黑了。
裴念、凤娘先入内,挤出了一个位置。
“进来吧。”
“嗯,我进来了。”
微微的烛光也被遮住,帐中一片漆黑。
“说话吧。”裴念问道:“殷景亘与你说了什么?”
这次顾经年并没有瞒着,将事情大致说了。
末了,他道:“他们兄妹的决心,我在瑞国权贵中不曾看到,故而愿助他们行事。”
在他看来,裴念与凤娘也是厌恶炼术,想必会支持此事。
出乎意料的是,裴念想了想,却是用两人才听得懂的语言问道:“你忘了我们的身份吗?准备留在雍国效力?”
“并非为雍国效力。”顾经年道:“而是我想这么做。”
“等救出你阿姐,回了瑞国我们也能禁绝炼术。”
“若依卫俪与殷括所言,瑞帝才是最擅炼术之人,如何禁绝?”
“他们的话岂能信?我只知道,唯有瑞国明令禁止炼术……”
“好了。”凤娘道:“就三个人,你二人却在说什么。”
她颇为不悦,在黑暗中拉过顾经年,摸索着,凑到他耳边,低声道:“说好的,你带我去沃野,如今可是想食言?”
顾经年于是轻声对她道:“放心,此事是为了找到缨瑶。”
凤娘微微一笑,应道:“好啊,我自是会支持你,替你打探消息便是。”
裴念听不到他们说话,略感无奈地轻吁了一声,以示拿这两个不顾全大局的人没有办法。
“好了,就三个人,没什么不能光明正大地说。”裴念道:“我并非是反对你这么做,而是提醒你还得救你阿姐。”
“是。”顾经年道:“我没忘。”
“那就好,那我们就查。”裴念恢复原本的气场,道:“反正瑞国一统中州之后也要禁炼术,那便先扫除那些炼师。也借此找到缨摇,查出顾北溟的图谋。”
“一言为定。”
“好。”
黑暗中,三人击掌立约。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