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边境
“吼!”
校场上立着高高的铁栅栏,其中立着一头如小山般庞大的猛兽,吼声如雷。
它牛头虎身,皮毛五彩斑斓,尾长如鞭,背上有一双大大的翅膀,正是传说中的驺兽,正十分迫切地看着一大队人被送进栅栏。
那是五十余名俘虏、罪犯,瑟瑟发抖地看着眼前的巨兽,接着,一张血盆大口便向他们咬来。
惨叫声迭起,血肉横飞。
秦西朔回过头,小声对顾经年道:“那是武定侯的座骑。”
“它一顿要吃这么多人,喂得起吗?”
“所以啊,瑞国如今只剩这一头驺兽了。”
秦西朔十分感慨,看着驺兽,目光中满是“大丈夫当有此座骑”的羡慕之情。
好一会,他才想起来,提醒顾经年,道:“你小心些,这东西是不怕火的。”
“哦。”
“那尾鞭一扫,把你给打下来。”
秦西朔说话也是实诚,又补了一句。
总之这枕云关内能对付得了顾经年的奇人异士多了,若被发现,他们就要完蛋。
接着,他便去交接军令。
也不知他是如何运作的,这趟是去支援反攻居塞城的大军,交割了军令,很快枕云关的关门便被打开。
队伍出关。
顾经年看着那幽长的城门洞,心中隐有不好的预感,担心会出些事。
他这辈子一直不太顺遂,如今叛国投敌这么大的事,并不指望能一帆风顺。
果不其然。
就在队伍走出城门时,守在城门处的一名士卒“咦”了一声,指向了张小芳。
“怎还带了个雌的?”
顾经年、裴念心中一沉,已做好了动手的准备。
秦西朔却是伸手拍了拍顾经年的手臂,示意他放松。然后回过头,咧嘴笑了笑,行云流水地塞了一锭银子到那守卒的手里。
“你看错了,这小子就是长得娘们了点,实打实带把的。”
“秦将军,小人可得提醒你,眼下盘查得正紧。朝廷在通缉要犯,可军中每天无数人员往来,不可能一个个查,主要还是盯着过关的女子。”
“我知道。”秦西朔依旧嬉皮笑脸,“所以我都只是玩娈而已。”
他这“玩娈”二字又清晰又含糊,守门卒见他态度坦荡,出手又大方,哈哈一笑,便放他过关。
“走!”
秦西朔得意洋洋地出了枕云关,待离关城远了,与顾经年低声道:“由我送你离境,你就放心吧。像我这等人能活下来,自是有长袖善舞、八面玲珑的手段。”
顾经年犹觉意外,道:“我没想到,能这么简单就过关。”
“哈哈,那是你把事想得困难了。”秦西朔道:“我做事举重若轻,与你恰好相反。”
他对自己的本事还是很有自信的,毕竟这些年他在瑞国当细作确实不容易,也不知有多少同伴被揪出来,死于非命,他便从中领悟了一个道理,越是紧张兮兮越容易暴露,越坦率地表露出真性情,瑞人反而不会疑他。
很快,秦西朔就把各种担忧抛诸脑后,策马而行,放手高歌。
“情妹生得白纱纱,脸红好比胭脂搽!走路如同风摆柳,讲话如同雪中……”
歌声飘荡,一派豪爽。
而在数里之外的枕云关上,有人正把双手搭在眼眶上,望着那常人视线无法望到的一幕。
这是个眺人。
眺人长相奇异,头大而身小,唯在婴儿时眼睛与常人大小相同,长大后眼睛便越来越大,如青蛙般鼓起,他们视力极佳,能看透大部分事物,并看到极远之处。
“侯爷,秦西朔已经顺利走远了。”
站在这眺人身后的便是武定侯沈季螭。
沈季螭正要离开城墙,却听有士卒禀道:“侯爷,有人求见,是北衙缉事钟味。”
钟味负责追捕顾经年与裴念,自然又是为此而来。
这次,钟味身后却还跟了一个邋遢之人,沈季螭一眼便留意到了。
“狐八一?”
“侯爷也知道小人?”
沈季螭点点头,以打趣的语气道:“听闻你这些年领了不少赏钱,怎没过点好日子?”
“嘿嘿,钱的地方也多。”
狐八一说着,拨开眼前油乎乎的头发,四下一看,问道:“敢问侯爷,秦西朔可还在枕云关中?”
沈季螭道:“那是何人?”
钟味道:“是澜河营的协办守备副将,奉令往居塞城协防,应该已在我们前面进了枕云关。”
沈季螭点点头,吩咐下属去查查,很快有兵士道:“禀将军,秦西朔半个时辰前已经出关了。”
钟味当即皱眉,道:“侯爷如何能让他出关?”
沈季螭态度淡然向手下兵士道:“为何让他出关?”
那兵士板着脸看着钟味,语态骄慢得道:“军令文书没有问题,不让他出关,恐耽误了军情。”钟味自知失言,给狐八一抛了个眼神,让他来解释。
“是这样的。”狐八一道:“我已经找到了逃犯顾经年与裴念,但秦西朔却包庇他们,并且把人带走了……”
沈季螭不等他说完,命人去把守城卒唤来,问道:“秦西朔的队伍里有逃犯顾经年、裴念?”
“禀侯爷,我等并未看到。”
狐八一道:“他们易容了。”
“既然易容了,你如何断定那是顾经年与裴念?”
“那二人,男子是异人,隐有火之气息,女子是个寻常人。这些线索,侯爷觉得够吗?”狐八一道:“我多年寻找异人异兽,还未犯过错。”
“本侯信你。”沈季螭话锋一转,又道:“虽说秦西朔不信你也情有可原,但搜捕顾经年事关重大……派快马去追,立即把秦西朔的队伍带回来。”
他既然如此表态了,钟味与狐八一只好等着。
等了整整一日,到了次日清晨,快马归来,却说秦西朔的队伍已被编入大将宗神秀的兵马,要应对大战,不能归来。
如此,便是沈季螭也不好再为了一人而破坏战局。
钟味职责所在,不愿放弃,遂带着狐八一继续西行寻找。
目送这二人离去,沈季螭转头看去,见关城上站着的巨人还仰首看天,微微叹息。
其实,他早就知道秦西朔是雍国细作,更知顾经年与裴念就在其队伍当中。
但闵远修已来信告知他了,顾经年此番西行,是去雍国当间谍的,请他务必放行。
故而,自以为聪明的秦西朔,不过是他施行反间计的工具罢了。
————————
离开枕云关往西,青山绿水越来越少,视线里越来越多的是浩瀚无垠的红色戈壁。
策马狂奔,行了数日,顾经年看到了前方扑天盖地的营帐。
那是瑞国反攻居塞城的大军正在集结。
张大石、张小刀,以及数不清的刚刚征发来的士卒都在其中。
“吁!”
秦西朔拉住了缰绳,回头向顾经年道:“我要去军中报到了,便送你到这里。你往前绕过军队,待大战一起,投奔你父亲便是。”
“好。”
“哈哈,送君千里,终须一别,待你我再会,想必是中州一统之日。”
秦西没心没肺地笑了笑,策马而去。
至于他说的中州一统,自然是雍国据有天下。
————————
居塞城以东,绍荆关,一杆雍国大旗迎风飘扬。
离大旗不远处,是顾北溟的大帐。
帐中,顾北溟正在披甲。
他披的是一身轻便的黑色皮甲,是以犰兽的皮制成。与旁人的盔甲最大不同之处在于,它有着两层立领,能够很好地保护脖子。
等戴上头盔,还有一层垂下的护颈帘。
顾北溟时年五十八岁,可身材壮硕,皮肤上只有陈年旧伤,皱纹很少,看起来像是四十岁。他面容沉毅,眼神深邃,让人始终摸不透他在想什么。
帐外,号角声响起,那是瑞军已经开始进攻了。
顾北溟不慌不忙,披好盔甲之后才出帐,走上战台。
正立在战台上的是他的四子顾继泽,也是他唯一带在身边且还未伤亡的儿子。
“大帅。”
战场上,顾继泽始终是以官职称呼顾北溟。
如今顾北溟已受封为雍国的高平郡公、东路军元帅、太子少保等职。
“宗神秀忽然发起了攻势。”顾继泽道:“他想必是看出了我们的援军还没来。”
“嗯。”
顾北溟眺目远望,见到天边出现一条黑影,瑞军像黑色的海浪般向他涌来。
他十分熟稔地布置战术,同时随口与顾继泽感慨了几句。
“这些年,瑞国大兴炼术,在这方面已逐渐胜过雍国。宗神秀能这么准地把握战机,必是以炼人窥视到了我军中动向,知我们的异人兵马还没来。”
说到这里,他声音放轻了些,以只有顾继泽能听到的声音,又道:“雍国的国力也只能支撑这次扩地数百里,绍荆关不好守,若事不可为就撤。”
这是战略,瑞国以举国之力反击,誓要收复失地,而雍国眼下的战略重心在于巩固收获,自然是没必要硬碰硬。
终于,战事展开,像是两个巨大的磨盘拼在一起,碾压着其中如稻谷般的人们,碾出一团团血肉。
哪怕是各种异人异兽,在这样的战事里也显得渺小。
顾北溟在战略上虽想后撤,可开了战,终究还是希望寻找机会。
他目光扫视着那广袤的战场,忽然发现瑞军战台的上方似乎出了变故。
今日,竟还有意外的胜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