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82章
    浓郁的气味让空气都变得粘稠,也让气氛越加旖旎。
    “还有事?”师从烨仍旧半跪在床前,平视着季冠灼。
    他鲜少这样去看一个人,但瞧着季冠灼软倒在床上的模样,却莫名觉得这个人软弱好欺。
    “微臣去往江南,许多事便难以再替皇上分忧。还请皇上多加留心京中……”季冠灼虽然觉得自己这话有些多余,却还是道,“北狄人虽被赶出界外多年,仍旧贼心不死,他们……”
    他有心提醒,却也不想暴露自己的身份,只能绞尽脑汁思索措辞。
    却见原本蹲在床前的师从烨骤然起身,旖旎的氛围顿时烟消云散。
    他被居高临下的凝视着,因为角度的原因,难以看清楚师从烨脸上的神情。
    但却能感受到冰冷的目光在自己身上扫视。
    他居然还敢跟自己提北狄人的事情?
    师从烨心中冷然,眼底墨色翻涌。
    他原以为季冠灼身份成谜,又有极大可能与北狄人有关,是断然不敢提及此事的。
    未曾想季冠灼居然当真这么大胆,敢将这件事直接说出。
    是以为他从未生疑过?还是以为这样说,便能换取他的信任了?
    压下心中躁动的情绪,师从烨冷冷应一声,转身离开了。
    季冠灼趴在床上,一时间心底满是疑惑。
    他只不过跟老祖宗提了两句北狄,老祖宗就气成这样?
    这气性,实属难见啊。
    翌日一早,季冠灼便带人赶往江南。
    事态实在紧急,经不起耽搁。一路上连续换了几匹马,不眠不休地赶路,才赶到乌乡。
    此地便是事发之处。
    府衙门外,早已挤满了怨声载道的百姓。
    此地与其他地方都多有不同。
    乌乡田地夏日必然会被雨水彻底淹没,无论种植何种东西,都难以长成。
    官府给他们分再多田地又如何呢?种不出来东西,还要上交那么多赋税。
    这不是要他们死吗?
    府衙外一片沸反盈天,府衙内却是安静如水。
    乌乡县令吴优满脸愁容地坐在太师椅上,额头上还顶着一个大包。
    当时均田制下来之时,他便觉得此法行不通。
    只是皇天有命,他也只能遵从。
    遵从的结果,便是他被几个性子冲动的百姓打破了头。
    如今府衙外,到处都是对均田制不满的百姓。他根本不敢出去,平日吃穿用度,都是手下人翻墙去买的。
    吴优都快愁死了。
    季冠灼来到府衙前,瞧见的便是这一幕。
    他没有在府衙外多做停留,转身去了客栈。
    掏钱定下一间客房后,他才向掌柜的打听起这几日发生的事情。
    他穿着一件麻布浅蓝短袍,头上戴着儒巾,瞧着便是一副读书人的模样。
    掌柜的收了钱,脸上笑容格外热情:“您有所不知,乌乡这地方,瞧着田地不少,能用来种东西的却不多。”
    他长叹一口气,似是有些忧愁:“许多田地如今瞧着适宜种植,但一到夏天,落雨一多,那些地方都会成为水田。”
    “难道不可以种植水稻吗?”季冠灼着实有些好奇。
    掌柜的无奈道:“整个江南,都难以找出比乌乡地势更低的地方。夏季一旦下雨,雨水便会将乌乡田地彻底淹没,即便是水稻,也难逃其祸。朝廷要推行均田制,在这乌乡,恐怕是行不通的。”
    如今他们脚踩着的地面,也多是先辈用石块垒土一点一点建起来的。
    想要让乌乡水田变良田,除非想办法将此地地势垫高。
    但如此一来,工作量便要大上不少。
    因此,乌乡之人几乎全靠捕鱼为生。
    季冠灼点点头,转身上楼。
    他靠在窗前,看着窗外的景色,一时间有些出神。
    他倒不在意均田制有无办法推行,只是怎么也想不起后世的乌乡,究竟是如何摆脱如今的困境的。
    季冠灼陡然直起身,脸上神情有些严肃。
    他忽然想起一件事。
    他在现代的时候,也到过江南考察过一处遗址。
    那处遗址是在地表以下,沉积了大量的淤积黏土。淤积黏土层下,则是城镇遗址。
    根据历史记载,这里曾经有过百姓居住的村落,但最终因为河流改道,被彻底淹没。
    直到后来泥土沉积,河流再次改道。原本的地方已经变成了肥沃的土地,才有人在这里生存。
    只是关于这个地方的史料多数都已遗失,是以季冠灼并不清楚后世记录中被淹没的地方,是否便是历史上的乌乡。
    答案若真是肯定的,那就不仅仅是均田制的问题了。
    他得想办法查一查才行。
    季冠灼起身出门,赶往府衙。
    第42章 想法
    府衙中, 吴优仍旧忧心忡忡地坐在府衙中思索对策。
    只是左右思索皆无果,又着急出恭,吴优起身出了大堂, 准备去恭房一趟。
    一抬头,却见县衙墙头挂着一人。
    那人将衣服下摆撩起,整个人跨坐在墙头之上,似乎在犹豫要如何往下跳。
    瞧见吴优,他甚至还对吴优招了招手。
    吴优捂住头, 往角落缩去。
    怎么办,该不会是哪个百姓想到县衙墙头矮, 专门爬进来找他麻烦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