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96章 见
    第196章 见
    原准备回京口一趟,与家人团聚,这几年形势变化太快,回家的机会越来越少。
    刚走到毗陵,就遇上桓弘派来的人,“将军有要事召参军商议。”
    “桓将军?”刘道规一愣。
    也不知道桓弘这个时候找自己干什么。
    刘怀慎道:“十有八九是军府中有变动。”
    桓弘若是没有什么大事,不会派人来催促,刘道规道:“我率虎贲先走一步,你率士卒在后,阿遵回家一趟,让家人安心。”
    士卒渡江是个麻烦事,虽然不到两千人,至少要大半日。
    刘遵带着几人向西奔去。
    刘怀慎轻轻一点头,刘道规大手一招,二三十个虎贲上马,与刘道规一同向北狂奔。
    到了渡口,果不其然,到处都是流民,船都不够用。
    三吴动乱,不少人往广陵和京口逃窜。
    刘道规赶到渡口,却见有人开了粥棚,给流民们施州,“何人如此仁义?”
    这年头做好事的人太少了,士族门阀吃的满口流油,很少有有人愿意往外掏出一分一毫,而流民在他们眼中,连牛马都不如。
    孟干之带人去询问一番后回来,“东海虞丘进,曾追随谢都督北伐有功,封关内侯。”
    追随过谢玄北伐,便与北府军有香火之情。
    虞氏也是江东大族,遍及长江两岸,也只有他们这些本土豪族才会爱惜本地百姓。
    刘道规忙着赶路,没空结交,乘船渡过长江,赶到广陵。
    戎装都没来及脱,桓弘就派人来召见了。
    刘道规又火急火燎的赶到将军府。
    桓弘满脸忧色,“老弟总算回来了。”
    刘道规拱手一礼,“不知发生何事?”
    “我正对付刘毅,岂料这厮转手将盐渎的几十座盐场奉献给司马元显,被提拔为记室掾。”
    桓家的人都很胖,几年前见桓玄如此,如今桓弘也是如此。
    这两年无所事事,关起门来吃香的喝辣的,肚子都挺起来了,仿佛身怀六甲一般。
    记室掾记录军府文牒、政令、军令,上禀朝廷,相当于朝廷安插在军府中的耳目,上一任是桓道真,跟桓弘穿一条裤子,自然不会跟他过不去。
    但现在刘毅上来了。
    桓家与司马家势同水火,天下人尽皆知。
    相当于刘毅反过来卡住了桓弘脖子。
    刘道规万没有想到形势会如此逆转,刘毅非但逃过必死之局,还反败为胜。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盐渎一年少说十几万缗的收入,若是完全恢复,一年四五十缗钱,简直是一座金山银山,刘毅说不要就不要了,也算一方豪杰。
    桓弘难受,刘道规并不难受,他们狗咬狗当然最好,“竟有此事?”
    “我虽是征虏将军,但你知道,不过是个空架子,手上的兵权都被别人掏空了。”桓弘特意在“别人”二字上加重语气。
    顿了顿,又道:“此贼不除,你我永无宁日,他手上也捏着老弟不少东西。”
    刘道规心中暗笑,刘毅若真捏着什么实质性的东西,他跟戴耆之早就禀报给司马元显,弄死自己了,用不着等到现在。
    司马元显将刘毅安排在这个位置上,明显是冲着桓弘来的。
    桓氏和司马氏之间的斗法,自己这种小角色还是不要参与进去为妙。
    见刘道规不说话,桓弘干脆直接挑明,“我现在能依仗的只有老弟你了。”
    话里话外,是让刘道规下手弄死刘毅。
    但刘毅如同蟑螂一样,生命力极强,当初被荀信之坑了一把,不死,后来蹦来蹦去,反而越活越滋润了。
    像他这种地头蛇,麾下各路人马龙蛇混杂,手头上的实力也不弱。
    刘道规与他动起手来,只会两败俱伤,让桓弘捡一个便宜。
    而且就算弄死了刘毅,引起司马元显的震怒,到时候自己还是会被推出去当替罪羊。
    桓弘不会保自己,刘牢之更不会……
    刘道规非常有自知之明。
    而刘毅与桓弘明争暗斗,刘道规反而坐收渔利……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桓弘口口声声老弟老弟的,让自己办这么大的事,一点好处都不愿意承诺,简直是拿自己当三岁孩童戏耍。
    即便要合作也应该有诚意。
    “啪”的一声,刘道规拍案而起,拔出腰间环首刀。
    动作太过突然,吓得桓弘脸上肥肉一颤,哐哐哐……后屋冲出十几个甲士,明晃晃的刀子在堂中异常扎眼……
    “误……误会……尔等作甚?快快退下,莫要惊扰了我道则老弟。”桓弘满脸干笑。
    他安排这么多甲士,也不知道是个什么意思。
    刘道规满脸涨红,“刘毅贼子,跟将军过不去,便是跟我刘道规过不去,我与此贼势不两立!”
    一刀劈下,案几断为两截。
    桓弘脸上笑开了,“刘老弟是个厚道人啊。”
    刘道规大义凛然道:“将军放心,我这就扩充人马,让那贼子伤不到将军分毫!”
    桓弘的笑容僵在脸上,“老弟啊……以你的实力,对付刘毅绰绰有余,依我看,不必再生枝节,以免夜长梦多。”
    他巴不得刘道规现在就与刘毅火并,自相残杀,元气大伤后,他出来重掌兵权。
    刘道规不会这么傻。
    征虏军府的争斗不仅仅是桓弘、刘毅、刘道规三方,背后还有桓氏和司马氏。
    桓弘和刘毅背后都有人,他们当然唯恐天下不乱,刘道规没什么靠山,刘牢之不太靠得住,更不会因为自己而得罪司马元显。
    “将军有所不知,刘毅麾下猛将如云,新收流民不下八九千,属下手上只有一千余众,实力不足,属下兵败身死是小,只怕耽误将军大事……”
    刘道规趁机索要兵权。
    征虏军府当有五千四百八十二名正兵,实际兵额不到一半,又被谢琰调走了檀祇、高珣两部,加上出征的伤亡,扩军已是必然。
    不过扩军需要他这个征虏将军点头。
    “八九千?”桓弘睁大眼睛,显然不相信刘道规胡诌,“老弟可以暗取之……”
    若能刺杀刘毅,他早就动手了,也轮不到自己。
    “士卒征战三吴,早已疲惫,依属下之见,此事当从长计议,万不可急于一时,将军也知道,刘毅背后有人。”
    空口白牙,就想让刘道规冲上去卖命,简直是做梦。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