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39章 上席
    第139章 上席
    刘道规准备回来吃席的,没想到自己要被人弄上席……
    司马道子和王恭斗法,竟然着落在征虏军府。
    看袁鹤的火烧屁股的模样,王恭应该是抓到了他什么把柄。
    他是司马道子的人,麾下一千二百前部精锐,征虏军府下辖的七千军户也在他这个司马的控制之下。
    王恭和司马道子斗法,一时之间两人谁也奈何不了谁,但这些爪牙就倒霉了。
    连王国宝、王绪都说杀就杀,更别提荀信之、桓道真、袁鹤这种落魄士族。
    刘道规心中暗骂一声,袁鹤这厮是想将自己推出去当替罪羊。
    这也是他们的常规手段。
    “属下以为,即便司马交出凶手,王令君也不会放过司马。”刘道规实话实说。
    王恭要的是征虏军府,而不是凶手。
    再说荀信之和桓道真是桓家的爪牙,恭插上一脚,不是狗拿耗子多管闲事吗?
    “那你觉得我现在怎么办?”
    荀信之、桓道真的死,也刺激到了袁鹤。
    刘道规绞尽脑汁,仔细回想整个过程和江左形势,首先,司马道子杀王国宝兄弟二人,已经向王恭低头,王恭还这么咄咄逼人,司马道子肯定不会善罢甘休。
    其次,王恭没有兵戎相见的决心,不然现在建康早就换了人。
    最后,征虏军府对司马道子非常重要,当初桓冲经营征虏将军府,本就是为了制衡京口而存在的,司马道子一定不愿征虏军府落入王恭手上。
    司马道子手上的筹码已经不多了,东有征虏军府,西面只剩下豫州庾氏。
    刘道规拱手道:“司马如今掌握征虏军府,广陵与京口隔江相望,依属下之见,可一面向相王求援,一面搪塞王恭,以拖待变,静候时机。”
    只要王恭不派北府军来攻城,事情就没有那么严重。
    王恭想以势压人,恰好,司马道子手上捏着小皇帝,掌握权柄,大义名分都在他身上,又刚刚向王恭低了头,王宫绝不会在此时派军攻打广陵。
    袁鹤背着手,踱来踱去,若说他对司马道子多忠诚,也不尽然,都是为了自己的家族。
    以前躲在桓弘屁股后面,还可以掩人耳目,但现在桓弘当起了甩手掌柜,一下子将他顶到了前面,暴露在王恭的刀口之下。
    桓弘关起门来,整日声色犬马,夜夜笙歌,反而将自己置身事外……
    袁鹤停下脚步,似乎下定了决心,咬牙道:“我已经让人快马入京,若能平安渡过此劫,我定向相王保举你,接替我为征虏司马,汝当全力助我!”
    荀信之死了,征虏长史空缺,怎么又变成了司马?
    “多谢司马抬举!”刘道规装作满脸感激之色,心上不以为然,只当他画了一个大饼。
    目前而言,袁鹤还不能倒下,换上王恭那边的人,日子更不好过。
    只要熬过了今年,一切都会变好……
    辞别袁鹤,刘道规这才返回公廨。
    高珣和孟干之等候已久。
    “桓道真和荀信之平日这么低调,怎么会被人刺杀了?”刘道规一进门便问。
    能在广陵城中刺杀这两人,刺客的实力倒也不俗。
    孟干之道:“正要向参军禀报,是……蒯恩所为。”
    “竟然是他?他为何杀桓荀二人?”刘道规揉了揉太阳穴,整天这么尔虞我诈,明争暗斗的,比在兰陵还要耗心力。
    也难怪永嘉之乱后,北方那么多次机会,士族门阀都没有北伐,内斗就已经耗干了他们的精力。
    孟干之道:“两月前,蒯恩多次与刘毅接触,属下以为定是刘毅主使。”
    受过荀信之白眼的,不止刘道规一人,刘毅也被荀信之害的非常惨,在坑里面扑腾了好久才爬上来。
    多行不义必自毙。
    刘毅这个时候杀他,的确是个好机会,桓家不敢追究,王恭贺司马道子只会借此事斗法。
    不过话又说回来,刘毅还真是神通广大,能让蒯恩为他刺杀荀信之、桓道真二人。
    高珣忽然道:“此事没那么简单,荀信之贺桓道真都是桓家的爪牙,他二人一死,必定刺激到桓氏,荆州不日就有剧变!”
    刘道规听的头皮发麻,江左这群人还真是会玩,弄得这么复杂。
    征虏军府中各种势力盘根错节,各种牛鬼蛇神都在蠢蠢欲动。
    某种程度上,刘毅跟自己是同道中人,都想推动形势的发展,搅动江左的一潭死水……
    “先不管他们,咱们也要做两手准备,万一袁鹤靠不住,想要出卖我,那就只能先下手为强!”刘道规恶向胆边生。
    广陵这么多年,了这么多钱,养肥了这么多人,为的这一天。
    坐以待毙,不是刘道规的风格。
    刘毅都敢杀桓、荀二人,自己杀个袁鹤没什么大不了。
    高珣苦笑,“当不至如此。”
    “未雨绸缪。”
    刘道规当然不想事情发展到这一步,如今局面,谁先跳出来谁倒霉。
    无论是司马道子和王恭,都跟以前一样,任何事情都磨磨蹭蹭,拖泥带水。
    袁鹤弄了十几颗人头上去,一晃半个月,京口那边竟然没有任何回复,只派了一个戴耆之过来,袁鹤好吃好喝的伺候着。
    北面的慕容垂也在这个时候动手了,退出黎阳,将大营迁到四十里外的西津,造牛皮战船一百多艘,故意装上军械甲仗,大张旗鼓的逆水而上。
    翟钊中计,急忙率主力直扑西津防卫。
    慕容垂却暗中派遣中垒将军慕容镇等人率兵从黎阳渡口连夜渡河,在黄河南岸扎下大营……
    这一手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将翟钊耍的团团转,轻而易举的就渡过了黄河。
    翟钊听到这个消息后,既惊又恐,连忙返回奔营,攻打燕军河南营垒,燕军坚壁不出,翟魏大军来回奔波,天气燥热,久攻不下,疲惫不堪,退兵时,慕容镇忽然杀出。
    两军鏖战,慕容农率精骑从西津渡河,两军夹击,翟钊惨败,逃回滑台……
    刘道规读完战报叹为观止,慕容垂用兵,虚虚实实,有如鬼神,翟钊在他面前宛如三岁孩童一般。
    当年桓温、刘牢之败在他手上并不冤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