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97章 联姻
    第97章 联姻
    中兵吃饱了,不愿再进山,不过幢兵孜孜不倦,除了贼寇,还为了山上的野兽。
    这年头到处人烟稀少,野兽成群。
    狐狸野兔,猪狼鹿羊,应有尽有,除了可以吃肉,野兽的皮毛也是御寒之物,一件纯色狐裘,在江左能值上万缗钱。
    妇孺则上山采摘野果、野菜、山珍……
    这世道真正靠种田活命的很少,都是靠山吃山靠海吃海,以此补贴家用。
    江左的大山大泽都被豪强们霸占,兰陵却无此顾忌,山上什么都有,幢民们从北方各郡南下,生存能力极强,知道什么能吃什么不能吃。
    幢主负责进山剿贼狩猎,
    士卒们每天能吃到一口肉,吃上几顿饱饭,在山上跑来跑去,身体也跟着健壮起来。
    肉骨头熬成汤,孩童们能跟着喝上一口。
    刘道规更没有闲着,将豪强们供奉上来的钱换成粮食,储备在青光寨中。
    这世道不太平,天灾人祸说来就来,钱财都是身外之物,出去才有价值,粮食才是硬通货。
    很多时候,粮食和布帛比钱更值钱。
    屯长率妇孺进山采摘,砍伐竹子,杀青之后制作竹甲。
    这玩意制作简单,防护能力虽说比不上铁甲和皮甲,但架不住成本低廉,山上的竹林数不胜数,能够大规模列装,还比铁甲轻便。
    关键制作周期还短,一个妇人五天就能弄出一件,毁坏了也不心疼,更不需要什么保养。
    刘道规试了试,挡不住刀矟刺击,能挡住劈砍,五十步外的箭矢也有一定防护力。
    “先凑活着用吧。”
    穷有穷的办法,不能太讲究。
    “阿规,你看谁来了。”刘广之领着两人赶来氶城。
    一人是萧源之,另一人则是萧挺之。
    “舅父!”刘道规大喜。
    “你兄弟二人果非池中之物,短短半年,就扫平诸贼,还兰陵太平。”萧源之一上来就赞叹不已。
    “舅父谬赞,还差得远。”刘道贵并非谦虚。
    一切只是刚刚开个头而已,还远没到太平的地步。
    萧源之捋了捋长须,“你这孩子倒也谦虚,不枉我一番教导,你今年已经二十一,到了娶亲的年纪,舅父正好来做媒,顺道也来看一看故土。”
    “多谢舅父。”
    “哦,还有一事,伯直之前不借粮草,有自己苦衷,你就莫要与他计较了,今后萧家也会鼎力支持你。”
    “此前多有得罪,还望参军恕罪。”萧挺之拱手一礼,态度十分谦卑。
    刘道规原本对他颇有怨气,但几次“募粮”,他都带头给钱给粮,怨气也就消了一半。
    也不是什么血海深仇,没必要念念不忘。
    “既然舅父这么说,过去的便过去了。”
    刘家当年青黄不接,都靠舅父接济,他的面子,刘道规不能不给。
    “多谢参军。”萧挺之松了一口气。
    “来之前我已得你母亲准允,撮合这桩婚事,你可放心,谯郡曹氏当年也是望族,与你家也算门当户对。”
    “有劳舅父。”
    刘道规本来还想问些朝中之事,但萧挺之在此,也不好开口,只得作罢。
    寒暄了一阵,也就送他去曹家。
    曹霁接待甚是隆重,张灯结彩,红毯铺路,就连下人都换了一身新衣,该有的场面全都有。
    本来就是走走过场,问了一番生辰八字之后,事情就这么敲定下来。
    刘家聘礼雁一只、羔羊一只、酒黍稷稻米面各一斛,萧源之还额外送了一副王献之的《中秋帖》。
    书中四贤,张芝、钟繇、王羲之、王献之。
    这幅字帖是萧家费尽心思求来的,可做传家之宝,没想到为了一桩婚事,直接送给了曹家,刘道规心中感动。
    也足见舅父情真意切。
    曹家现在面子有了,里子也有了,曹霁也知道《中秋帖》的名贵,受宠若惊。
    原本婚礼还有各种繁琐礼仪,但萧源之不可能长久留在兰陵,《中秋帖》已经表明了刘家和萧家的心意,其他的礼仪一切从简。
    约定好明年三月结亲,这桩婚事就算是成了。
    直到萧源之离去时,刘道规送行,才寻到单独说话的机会。
    “阿规可知洛阳一战,朱都督与桓不才、赵蕃率七千精锐渡河,大破燕将王次,阵斩先锋勿支,吓退慕容永,而后由石门击破翟钊,怀县大破翟辽,翟辽连夜逃回滑台。”
    “真神将也!”刘道规惊叹不已。
    名将果然是名将,朱序一生颇具传奇色彩。
    早年在桓温麾下驰援蜀中,平定司马勋之乱,后追随桓温北伐,击退慕容垂,大破前燕下邳王慕容厉两万步骑,慕容厉仅以身免,后与邓遐在林渚大败前燕将领傅末波。
    太元三年(378年)正月,前秦宣昭帝苻坚派将领苻丕、杨安、慕容垂、姚苌等人率领共计十七万大军,分兵四路会合攻打襄阳。
    朱序抵挡一年之久,督护李伯护叛变,里应外合,方才攻破襄阳,朱序被俘,苻坚非常欣赏他,授为度支尚书。
    淝水之战,谢玄、谢琰率八千名北府精锐渡河,朱序便在阵后面高呼:坚败!
    从而令苻坚几十万大军军心震荡,自相奔逃……
    谢玄解除兵权后,也是朱序代替他镇守彭城,稳定住了军心,击退翟辽的多次进犯。
    如今更是只凭一军之力,接连击退慕容永,挫败翟辽,保住了洛阳。
    整个中原,真正的定海神针不是刘牢之,而是朱序。
    刘道规道:“如果这个时候刘牢之趁机北伐,翟魏和西燕只怕时日无多。”
    岂料萧源之神色古怪起来,“相王认为朱都督胜负相抵,不加褒贬……”
    刘道规目瞪口呆,朱序保住了司马家的陵寝,击退了两股强敌的进犯,司马道子竟然不加褒贬……
    刘道规都有些怀疑司马曜和司马道子这对兄弟,是不是司马懿、司马昭亲生的……
    萧源之也叹了一声,“朱都督起家荆州,乃桓宣武旧将,与桓家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相王当然不愿褒奖朱都督。”
    果然还是内斗大于一切。
    谁北伐,谁就跟司马家有仇,司马家就要弄谁……
    “朝廷……实在……”刘道规简直无言以对。
    萧源之道:“相王弄权徇私,他日陛下亲政,便可拨乱反正。”
    “但愿如此。”刘道规嘴上这么说,心中却不报多大希望,司马道子也是皇帝司马曜扶植起来对付谢安的,都是一路货色……
    “还有一事,荆州刺史王忱暴病而亡,朝廷以殷仲堪为荆州刺史。”
    这年头但凡暴病而亡之人,多少都有猫腻。
    殷仲堪也是王恭一系的人,朝廷内斗似乎越来越剧烈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