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8章 买官
    第28章 买官
    女人哭哭啼啼的向东南方向去了。
    刘道规拉着刘遵躲在芦苇丛中,一炷香功夫,天色便彻底亮了。
    来往行人之中有扛着撑竿的艄公,有起早贪黑的农人,还有几个头带絮巾、行色匆匆的道人……
    没有追兵,刘道规和刘遵这才钻了出来。
    “哎呀,可惜、可惜。”
    “可惜什么?”
    “那个女人……”
    “你不觉着这女人有些怪?”刘道规好色,但更惜命。
    “你管她怪不怪,拖回家,门一关,事一办,生米煮成熟饭,不就完了?她一个弱女子都不怕,你怕甚?”
    刘遵一脸认真。
    他今年也十八九岁,一身血气无处发泄,见了女人,连头发都能翘起来。
    还是这么一个有姿色的女人。
    刘道规也拿不准那女人究竟有没有问题,但这种事,还是不要赌为妙。
    刘遵孑然一身,一人吃饱全家不饿,当然不怕,刘道规不能不为刘家着想,公羊传中,不知多少英雄豪杰坏在女人身上。
    “行了,我们兄弟即将从军,正事要紧,等从军之事顺了,让阿母做媒,给你寻个良家女人。”
    “你到现在都没娶亲,何时才能轮到我……”
    “能别一天到晚女人女人吗?”
    “你是圣人,你不想女人?”
    “你若真想,我回去给你编个草人,先凑合着用,你要胸大的,还是屁股大的?”
    “屁股大好生养!”
    “你当真?”
    “我……”
    两人一边瞎扯,一边赶路,回到京口刘家。
    望着堆在木案上的刀、皮甲、衣物、金子和钱,萧文寿、刘裕都愣住了。
    再看看刘道规和刘遵一身的血,刘裕正色道:“你二人莫非昨夜作了打家劫舍的强人?”
    “儿啊,咱家虽然穷了些,但也不能令祖先蒙羞……”
    刘道规一番解释,才让他们放下心来。
    “五万钱还算良心,铁甲之事你不用操心,我让孟怀玉拿去卖,他认识的人多,那就艘船也一并让他去办,你昨夜大闹津口,说不定被人盯上了,他去放心一些。”
    刘裕处理此事也十分小心。
    不怕贼来抢,就怕贼惦记上了。
    “兄长做主便是。”刘道规困得不行,眼皮子都抬不起来,也就懒得再管这些琐事。
    睡了一个上午,醒来时,铁甲、皮甲、刀、衣物、船都换成了钱,堆在正屋。
    足足有两万三千钱之多。
    到了晚上,刘怀肃带着一万多钱赶来,满脸惭愧,“跑了一天,家家户户日子都不好过,只凑出这些。”
    严格说起来,北府军并非朝廷正编的官军,属于北府诸将的部曲,只在京口广陵一带分了些田地,靠种田勉强度日。
    南下之初,地多人少,日子也能过得下去,但落地生根后,北府军娶妻生子,家中人丁越来越多,田地就不够用了。
    没有仗打,便没有战功赏赐,也不能去北地劫掠,日子当然不好过。
    这年头士卒地位极其低下,跟奴隶僮仆没太大区别。
    “能凑出一万多钱,族中长辈已经不容易了。”刘裕叹了一声。
    刘怀肃道:“还差一万余钱……”
    刘道规将这三万五千钱分成两份,一边两万五千钱,一边一万钱,“这两万五千钱留着买官,这一万钱是卖甲所得,分给当日跟随我们去蒜山的兄弟。”
    刘怀肃一愣,“这……”
    “这是规矩,他们流了血,担了风险,难道还要让他们两手空空?一就是一,二就是二。”
    两万五千钱是昨夜的收获再加刘怀肃借来的,另外一万钱则是卖铁甲的钱。
    这年头,大伙儿都不容易。
    刘道规家艰难,其他几家也难。
    别人帮自己,没道理不帮别人,世道这么乱,互相扶持,抱团取暖,才能过下去。
    再说铁甲还是孟龙符抢来的,虽然他没提此事,但刘道规不能就这么算了。
    “阿规所言甚是,不能寒了其他兄弟的心。”刘裕点头赞许。
    “那买官之事……”
    “兄长勇武过人,先给兄长卖,以后的事以后再说。”刘道规十分大度。
    机会多的是,以刘裕的勇猛,在军中肯定能逐渐展露头角,到时候再回头拉一把自己也是一样。
    山不转水转,事急从权。
    “唯有如此了。”刘裕轻叹一声。
    “行。”刘怀肃不是拖泥带水之人,留下五百钱买药买肉,其他钱都带走了。
    有了这些钱,刘道规买来汤药和肉,给刘裕养病补身子。
    刁家这顿打着实不轻,好在刘裕体魄强壮,有了药和肉汤,没几日便能下床行走。
    有钱能使鬼推磨。
    很快,刘怀肃就带着北府军的军令来了,刘裕在北府军冠军将军孙无终麾下,担任司马,八品的浊吏。
    孙无终是北府军老将,晋陵郡人,寒门出身,性格豪爽,在北府军中人缘不错,与刘敬宣父子关系亲密,所部就驻扎在京口。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美差。
    刘道规松了一口气,这么多波折,终于还是挤进去了。
    刘家这一代若再挤不上去,连寒门的地位都保不住……
    “先别急,阿寿央求刘将军,为你也寻了个出身。”刘怀肃满脸欣喜。
    “这倒是一桩喜事!”刘裕大喜,一把从病榻上弹起,比刘道规还激动,“阿规有勇有谋,若是从军,定然不差。”
    “是北府军哪位将军麾下?”刘道规充满期待。
    最好能跟刘敬宣混在一起,互相照应,又不用太出力……
    不过这个愿望注定落空,刘怀肃神色古怪道:“青州刺史、征虏将军桓弘麾下的征虏将军府担任中兵参军。”
    参军通常是诸曹之长,其人数依曹而异,一般是从六品到从九品,有高有低,也看军府的品类,征虏将军府是朝廷开设的军府,而孙无终的冠军将军没有开府。
    所以名义上,刘道规的中兵参军比刘裕的冠军司马要高一些,看上去是个美差。
    但问题在于,征虏将军府不属于北府军体系,而是隶属荆州的西府军。
    桓弘是桓冲第四子。
    桓冲在淝水之战不久后病逝,将兵权分于诸子,桓嗣官至建威将军、江州刺史。
    桓谦官至西中郎将、原荆州刺史。
    其他几个儿子也坐镇一方。
    如此大的势力,自然遭到了司马道子的打击,王国宝之弟王沈为荆州刺史,坐镇西府,一心一意对付桓家。
    桓弘也被边缘化,一脚踢到了广陵,挂了一个青州刺史不痛不痒的虚职。
    其地位,实则桓氏放在朝廷眼皮下的质子……
    给他当掾吏,没什么前途也就罢了,万一哪天桓氏倒下,刘道规还有性命之忧。
    但这又是刘敬宣求来的,不去还不行。
    刘道规感觉一个黑锅直直的砸在脸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