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馨对季寡妇的心态还是很喜欢的,可能是年轻的时候守寡带大四个孩子,所以她的心态比很多人要好。
“妈,你知道我娘家现在怎么样了吗?”宁馨问起宁家人。因为原主记忆里,宁家对她还是不错的,所以但凡对原主有恩情的人,宁馨都会宽厚几分。
“哎……”季寡妇收回思绪,叹了一声气,“你出事之后,你娘家那边知道了之后,你爷爷奶奶和叔叔婶婶都们都来过,从老三
两口子那里得知了你的情况之后,他们也看不到你,就回去了。
我从军区医院回来后,老三两口子告诉了我这件事,我就马上去你娘家把你要去首都治病的事情说了一遍,你奶奶当时拿了20块给我,说家里也没什么钱,这20块先凑合着给你治病,不够的钱到时候再想办法。我当场就把钱还给她了,我说你治病不要钱。
后来我从首都回来,又让老二去那边报了信,也和你奶奶说了冬冬的安排。之后隔上几个月,你奶奶就会来打听消息,我也让她一起看过冬冬的照片。
直到收到你的信,知道你醒来了,老二又去了一趟你娘家把你醒来的消息告诉了他们。之后,他们就没有来过了。”
知道宁馨醒来了,好好的,宁家人也放心了,自也不会隔三差五的来了。这个年代的乡下人探亲全靠走路,宁家和季家中间隔着一个其他村,两家之见走路慢的要一个小时,走路快的也要四十分钟,路程虽然不算远。但来回两个小时也够累人的。
“明天我带冬冬去看看。”宁馨道。
季寡妇:“你和冬冬走不了那么长的路,借大队里的牛车去。”
宁馨:“嗯。”如果是她自己,一个人慢慢走,一个小时倒是也行,但是带着冬冬确实不行,小朋友走不了那么长。“有牛车的话,我明天就顺便去镇上派出所迁一下户口,把户口迁去部队。”
季寡妇听了心一紧:“那冬冬的户口迁吗?”
“迁的。”宁馨道,“我的户口关系迁去部队,我和冬冬在这里的自留地会被收回去吗?”
这一点季寡妇倒是没有想到,也不知道。“不仅你们的自留地,还有养在你们名下的猪和鸡。现在我们家分成了四房,我是没办法养猪养鸡了,你们又不在,所以我就把这些分给老二和老三家了。”
“那如果收回去的话,到时候二房和三房轮流养。”宁馨提议。
“也只能这样了。”季寡妇道。但是相比于这些户口下的好处,她宁愿孙子的户口跟着儿媳妇,一是户口迁去部队肯定比在农村好,也算走出村子了。二是儿媳妇愿意孙子的户口和她一起迁走,你就说明她对孙子还是上心的。
“对了,你名下还有一块宅基地。当初冬冬的户口迁回来之后,我就直接给你们申请了一块宅基地,冬冬年纪小,户主写的是你的名字。用的是当初分家的那笔钱。家里条件虽然不好,这些年有老大寄回来的工资,也是存了一些的。老大的抚慰金我没分,但这笔存款就当做是家里的钱了,分家的时候,每户分了30块,你们家那30块,就申请了差不多的宅基地。”
“这个娘做主就好。”季寡妇能把2000块抚慰金扣下来,已经足够说明她对他们这一房的照顾了。“那宅基地倒是好……”宁馨想了想,“当初娘给秦家的那笔抚慰金现在给我了,我在首都醒来的时候天气冷,添置了一些生活用品,加上这段时间花了一些,还有1300。这次的招工还回去600,还剩下700。
我想着左右宅基地都有了,不如就先起房子了,以后每年有假期我和冬冬也是要回来的,现在我和冬冬还能住一间屋子,等过上几年冬冬长大了,我们睡一间屋子也不太适合。”
季寡妇听到宁馨说每年有假期会带冬冬一起回来,心里头也高兴。虽然这些年和大儿媳的相处中,知道她是个本性良善的人,他们婆媳之间也从来没有眼红过。可到底现在老大走了,大儿媳也变了不少,她现在是个什么心思她也猜不透了。
但这会儿听到她说的这些话,她也总算安心了不少。“这笔钱是老大的抚慰金,是他用命换来的,自然也是你们母子的私房,你想怎么安排都行。造房子倒是个好主意,只是你的假期也就这些天,来得及吗?”
宁馨道:“这没事,到时候我把钱给妈你,我规划一下房子的框架,打地基买砖瓦片之类的,你让二弟监督一下。房子也不用多,造个四间,我、冬冬和妈我们一人一间,剩下一间当客房。”
季寡妇的嘴角都要翘起来了。虽然她不会和大儿媳妇他们一起住,但是听到她在新房子里给自己安排了房间,她哪有不高兴的。“行行行,你做事我是放心的,到时候我让老二好好的把把关,买砖头这些的去大队里打条子……等等,你要起砖房?”
宁馨:“干脆一步到位了,起砖房以后也不用换,而且砖房牢固,住上几十年也不是问题。”虽然他们不会再这里住几十年。
“行,听你的。”季寡妇也只是一问,并没有意见。但想到家里要起砖房了,她也是高兴的,这是喜事。
“那我们现在的这间房子,就留给二弟他们吧,他们家孩子多,这间房子就当做二弟照顾妈的谢礼,不过这房间我不打算现在给,等过上几年,我确定妈被照顾的好好的,我再给,协议我可以先写好,妈你看这样安排可以吗?”
宁馨知道季老二两口子是好的,但知道归知道,有些事情有些话,也是要说清楚的。至于季老三,虽然不是大坏的人,但她也记得季寡妇是被他们气中风的,当初他们还想打抚慰金的主意呢。要知道那里有三分之二是属于冬冬和原主的。所以这房间,她也不会想到他们了。
“好好好。”季寡妇知道大儿媳是为了她好,用房子吊着老二两口子,她哪里会不满意的?
婆媳俩谈着今后的安排,冬冬听了一会儿,就坐不住了,他开始在这个家里东走走西看看,最后停在鸡圈和猪窝那边,看着鸡和猪,他觉得它们好可爱。
“奶奶,我回来了。”正当这个时候,季秋背着半箩筐的猪草回来了。看见院子里出现的宁馨,季秋以为家里来客人了。宁馨出事的时候他才三岁,哪里还记得大伯母是长什么样子的?
“季秋回来了,快过来,这是你大伯母。”季奶奶赶忙开口让孙子过来。
宁馨也微笑的看向季秋:“季秋都长这么大了,我还记得那会儿他还是个穿开裆裤的小娃娃呢。”
季秋是知道家里有个大伯母的,大伯牺牲了,大伯母在首都看病,还有个弟弟也在首都陪着大伯母。
他们虽然没有见过弟弟,但奶奶每次收到首都的信时,就会把里面弟弟的照片给他们一起看。
几个月前,奶奶高兴的和他们说大伯母的病好了。
所以对于大伯母和弟弟,他们都是知道的。
而在看鸡和猪的冬冬,听到动静,也从里面跑出来了。
“冬冬过来,这是你季秋哥哥。”宁馨给他们介绍,“季秋,这是你季冬弟弟。”
冬冬听话的跑到妈妈面前,看着季秋:“季秋哥哥,我叫冬冬,冬天的冬冬。”他高高兴兴的喊一声。
季家的氛围不错,所以季秋也是个活泼的性子,听到奶奶的话,再听到大伯母和弟弟的话,他也乖乖的道:“大伯母,冬冬弟弟。”
然后,兄弟俩都看着对方。
满眼都是小孩子的好奇。
季寡妇道:“季秋,你去地里跟你娘他们说一声,就说你大伯母和冬冬回来了,让她早点下工回来做饭。”
宁馨道:“妈,晚饭我来做吧,几年没做饭了,你不要嫌弃我厨艺差了就行。”原主是会做饭的,而且厨艺还不错,不过宁馨也会。
她爸妈去世后,没人给她做饭了,虽然后世可以点外卖,宁馨也经常点外卖,但有时候也会自己弄点。刚开始的时候,哪怕学着网上的
做法,也弄的很难吃。后来熟悉了,弄的次数多了,也熟能生巧,味道不错了。
“瞧你说的,你的厨艺随了你奶奶,谁不知道你奶奶的厨艺是十里八乡一等的好。”季寡妇这话是真的,宁奶奶的厨艺确实好,以前谁家有喜白事,都会请她去掌厨。但现在年纪大了,掌厨吃不消了。
而原主是宁奶奶带大的,也学到了她的几分本事。虽然没宁奶奶这样好,但做的饭菜也是拿得出手,招待得起客人的。
宁馨一笑:“我奶奶的厨艺确实好。”
季秋:“那奶,我要叫我娘早点回来做饭吗?”
“叫什么叫,不用叫了,你娘那点水平哪里有你大伯母做的好吃,你就去和他们说一声。”季寡妇道。
“哎。”季秋转身就要跑。
冬冬看着,和宁馨说了句:“妈妈,我也去看看。”然后跑了出去。
季秋跑了几步,发现季冬跟了上来,他就停下来等他了。对这个胖嘟嘟的弟弟,他还挺好奇的。“冬冬弟弟,你也要去地里吗?”
冬冬点点头:“我没去过,我想去看看,”
季秋提醒:“地里脏,会弄脏你的衣服的。”
冬冬:“没关系的,我带了换的衣服。”
“那好吧,你跟着我,别乱走。”看这个弟弟跟城里人一样,季秋真担心他摔倒弄脏了衣服。
“嗯,谢谢季秋哥哥。”说着,冬冬从裤兜里拿出一颗大白兔奶糖,“哥哥,给你吃。”这是火车上的漂亮奶奶给的,他们一起坐了好几天的火车,她每天都给自己吃的,他现在的裤兜里还有好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