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41章
    马将军出门不是为了去饲鹰的营帐找信鹰传信。
    身为驻守运河的将军, 谭国官职最高的武将之一,传承久远的武将世家马家的家主,她知晓许多寻常臣子不知道的秘事。
    马家追随谭公一脉已久, 可以追溯到肃国灭国时,那时的马家人随着先代谭公攻破了肃国国都。
    谭公得燕皇厚赏,马家也跟着升官加爵, 为国主左膀右臂。
    今战事已起,马思山自是义不容辞, 奉国主之命奔赴前线。
    不过由于驻守的位置太过重要,马思山又是谭桢最信任的武官, 所以谭桢秘密将一传信灵物交给了她,嘱咐她善用此物。
    谭桢道:“据传闻上古时期圣人们为了彼此交流也常用灵物传信,幸好我谭氏也是圣人之后, 历代祖先也知道此物重要, 一概小心保存,仅传于家主, 今日正是派上用场的时候。”
    马将军从怀中取出一只布满绿色铜锈的金属机关鸟, 将商悯的信塞入其腹腔。
    铜鸟一颤,如真鸟般翻身而起,翅膀一掀,以人眼无法辨识的速度嗖嗖飞走。
    谭国传信灵物, 归巢之鸟。
    铜鸟共十只,腹腔中空,可藏匿物品。一套灵物除铜鸟外,额外配一只鸟窝和十根栖枝。
    若带走铜鸟, 等到了远处再激发,被激活的铜鸟就会自动回巢。若有人挥动铜鸟所配的栖枝, 则铜鸟在传信后可从鸟窝折返到栖枝的持有者身边。
    可惜灵物年代久远,哪怕保存再怎么好,还是损坏掉了许多,十只铜鸟只剩三只可用。
    谭桢持鸟窝,她信赖的大臣执栖枝和铜鸟,必要时刻可传信。只需一个时辰,铜鸟就能从谭国边境飞到谭桢身边。
    马将军在传信过后就陷入焦灼的等待中,只是等待太过浪费时间了,她又抽了一个时辰的时间检阅军队,派亲兵去巡视边防,看抵御燕军进攻的陷阱和拦截线是否完好。
    忙完了这些,离谭桢回信还有好些时候,她沉思一会儿,去找了商悯。
    此时商悯已经吃饱了,正在打瞌睡,这几天实在是把她给累狠了,但即便如此她也是浅眠,始终留着几份灵识在白小满那边。
    马将军还没踏进营帐,她一听到沉重的脚步声立刻就醒了。
    “你说你在来的路上遇到了流民和十方阁,可有从他们口中听说燕军动向?”马将军问。
    商悯看了她两眼,才道:“十方阁和谭军合作突袭粮草,我知道这件事。”
    马将军讶异,猜出商悯与她初见并没有说出全部的真话,不过她并不在意,双方不过萍水相逢,隐瞒是很正常的。
    “燕军往陇坪去了,相信不日就能收复这座城镇……许就在这一两日。”商悯反过来问她,“马将军,你可了解苏归?”
    “自然有所耳闻,此人性情残暴,数年前为镇压西南小国叛乱连屠三城,把敌国的将军都吓得在他攻破城墙前自杀了,国君痛哭流涕地跪在地上谢罪。”马将军冷笑,“倒是想会会他,看看那位镇国大将军到底是何许人也。”
    商悯听得一默。
    这些事情她倒是也有所耳闻,但是从身边人口中知道,和从苏归的敌人口中知道的感觉是不一样的。
    可能是苏归和她相处的时候太收敛了,以至于商悯对他的残暴完全没有实感,甚至觉得这有点不可思议。
    “连屠三城,是包括平民吗?”商悯轻声问。
    “是。”马将军道。
    她神色平常,并未因此有丝毫鄙夷,也没有面带不忿和怜悯。
    商悯胸口像压了一块石头,长长地出了一口气,但还是觉得憋闷。她终究未曾说什么……说了没用。
    “你多大了?”马将军冷不丁问。
    “十三了。”商悯往大里报了两岁。
    “少年人,正是这样的年纪。我本来以为你只是面容小一点,说话不卑不亢,年纪不该这么小,方才听你叹气,才觉得你就是这个年纪的人。”马将军道,“再年长,你会因见多了这些事而麻木,便不会有那一叹了。”
    “将军如何看待屠杀平民和战俘?”商悯道。
    单提平民,话问得太尖锐,容易得罪人,带上个战俘就好些。
    马将军哈哈大笑,“问我?是想问我什么?对与错,还是该与不该?”
    “都有。”商悯道,“自小就读很多话本兵书,向往当将军驰骋沙场,细细一想,战俘人数若少,我或许能狠下心。连杀个战俘都让我心生犹豫,更别说平民了。”
    “人数少的战俘不需要杀,费不了多少粮食,带回去还可以当做功绩夸耀,将他们绑在阵前可以震慑敌军。”马将军似笑非笑,“人数多的战俘才要杀,而且要杀得干净彻底。且不提俘虏暴乱,打仗本就粮食短缺,那战俘可是要分你手下将士的粮,他们多活一个人,你手下就少活一个兵。”
    “而那平民……打仗的时候哪管什么平民,他们都是潜在的敌军。”
    老弱妇孺就算不能提刀杀敌,也可以挑扁担送军粮,他们也是战争的助力。至于青壮劳力就更不用说了,他们会被征入军中变成打仗的主力。
    不管自愿还是不自愿,一旦战争开始,放眼敌国,全是敌人。
    如果是在战争中杀人,商悯将敌军全数歼灭,她并不会有犹豫。战俘那是投降的手无寸铁之人,平民也是,杀这种人,是对她心中“道义”的一种颠覆。
    “若是马将军,就会杀?”商悯问。
    “自然。”马将军笑了,似乎也是觉得有趣,“世人常说苏归残暴,我与同僚也时常以这点辱骂讥讽他,虽然他听不到。不过,也是五十步笑百步罢了。他做的事,我也在做,所有的将军都在做。只是苏归能力出色,打得胜仗格外多,胜仗多,杀人也就多……骂他残暴不仁,未尝不是对他的褒奖。毕竟连我这种人,都觉得他够狠,屠灭的那三城人不过九牛一毛。”
    苏归狠,但是他不对商悯狠,他对她过分仁慈了。
    他不想杀她。
    到了这时,商悯听到马将军谈论苏归,蓦然从心底挖掘出来一件事——她也不想杀苏归。
    因为不想杀,所以才想劝他投武国。
    不全是因为惜才,就是单纯地不想杀,因为他们间到底不是全无感情,教导和相处都是真的。
    但是商悯从未像这一刻一样清晰地意识到,她不能不杀苏归。
    从前她就知道,只要苏归不放弃站在谭闻秋那边,她就必定要杀他,就像他不得不杀商溯。可是知道不代表已经彻底做好了准备。
    “第一次大规模处决敌人时,将军心里有感觉吗?”商悯问。
    “有,肯定是有的。”马将军笑容爽朗,“只不过我已经忘了。”
    她瞥了商悯一眼,“你是不是想,你要提前思量好,遇到这种事了就能果断决定了?”
    商悯侧目看她。
    “这不可能做到。”马将军断然道,“就算你事先再怎么想,临到头来还是会把你以前想过的东西再想一遍,然后你才会做出决断。”
    “是吗?”商悯没再说话。
    可能马将军说的是对的。
    然而苏归的事是商悯必须要认清的。
    她要杀他,她必须杀他。
    苏归是半妖,他与她的对决不能只局限在两军对战上,用兵上的胜负是谭国取胜的条件之一,打败苏归更是重中之重。
    苏归打仗,只是因为他在按照人族的规则行事,除去打仗,他还是一只擅战且实力仅次于谭闻秋的大妖,拥有神鬼莫测的蜃梦神通。
    商悯先前只想到要与苏归两军对垒,是她不愿意杀他的潜意识在作祟,现在她醒悟了。瓦解燕军不止要赢下战役,还要击溃苏归本身。
    击溃苏归,或者让他众目睽睽之下暴露妖身,以他为中心听他调遣的燕军自然会从内部被瓦解。
    他会死,但是谭国会赢。
    想通这一点,商悯握紧双拳,指甲刺进掌心,眼中迸发出惊人的决心。
    “马将军,你认为苏归接下来会进军何方?”她低声问。
    马将军道:“多半是我这方。”
    这话答得斩钉截铁。
    谭军不乏有识之士,也有研读苏归行军策略的谋士和军师,运河连接内外交通,如此重要,燕军怎会不想拿下?
    “望谭公速速回信。”商悯眼眸微垂,“待她信了我的身份,我另有要事,需与她商谈。”
    “何不随船去往谭国内地?离燕军攻来还有时间。”马将军问。
    “我还有未成之事,何时去面见谭公,取决于谭公接下来的安排。”商悯道。
    ……
    谭国宫,政殿书房。
    归巢之鸟看上去就是一件平平无奇的青铜摆件,外表华丽精细,但难掩古旧。谭桢本在阅读各地战报,忽而有青色的影子从窗边倏忽掠过,落到了鸟巢之中。
    谭桢本就习惯在做事之时屏退左右,第一时间就发现了前来送信的铜鸟。她从归巢之鸟上取出被铜管封好的信件,来不及走到桌案旁就拆开读了起来。
    “在下‘无’,敛雨客之徒,奉师命通传要事……”
    谭桢看第一眼就愣住了,她来不及思考,就看到了下一句话:“燕皇寿宴之上剖心自杀,以证有妖,其心脏之中蛊虫游弋……一言一行均被蛊虫操控……绣衣局大总管胡千面被燕皇击伤,当场现出原形,竟是只五尾赤狐。随后赤狐奔逃,宿阳大乱……疑有同党相助,不知所踪……”
    她一字一句读完,双手颤抖,不可置信,然后回过来读了一遍又一遍,口中喃喃:“是妖,真的是妖,敛雨客说的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