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83章 一起去
    麦饭一直都是中下层的主粮, 可以说家里有点积攒的都不吃这个,粟米这些才是主粮,之所以有种麦, 是因为税收中有刍草等一项。
    而且很多黔首的口粮都是麦豆,虽然种植比例相比粟米低, 但储量却不少。而面食对北方人的硬控程度,在它这一初初面世之时就显露了出来。
    更何况石磨以及面食的最后推动者是秦始皇, 皇帝的权威加上面食令人无法抗拒的魅力,使其迅速成为贵族人家食案上的主食。
    在那些囤积粟米的大商人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 那粟米的价格几乎是一天一个价。
    傍晚时分, 咸阳城的街道上被交织在一起的麦香味笼罩了起来,男人穿着灰色的厚重锦衣,眉心锁着, 脚步匆匆地走过街巷,最后走进位于城西的一座大宅。
    赢厉是秦朝宗室老牌贵族, 按照辈分自封皇帝的秦始皇得叫他一声伯父, 按照周朝那套分封之法, 他怎么着也是一个小封国的封君。
    然而嬴政连他的亲儿子都不封, 亲弟弟都被他杀了,前段时间更是将近宗堂弟赢开给斩于街头,若非扶苏, 赢开的儿子赢坻和孙子赢星都不得活。
    因此更不要提他这个寸功未建之人。
    赢厉如今身上没有一点爵位,让他去战场上拼军功, 根本不可能。
    因此他跟一些商人联合, 想要通过抬高米价来让秦始皇低头,好歹分他们这些宗室点汤喝喝。没想到这只是短短几天,竟家家食豆腐食饼。
    更没想到的是进门之后, 那种不同于稻米的浓郁的面香味更加浓郁了。
    家中的女主人商夫人听说男主人回来了,到前面来接,笑道:“主君,妾今日跟人学了一个好面食。”
    赢厉听闻,脸上的表情都有点惊恐,嘴上却还是敷衍了一句:“什么面食?”
    “跟这个相比,李丞相家的烧饼也只是平平。”商夫人细长的眉毛微微挑起,转身亲手端着婢女手里的食案给男人看,“主君瞧瞧,这是用咱们的甑蒸出来的蒸饼,听说面团里面还可以包裹一团馅料,听说以肉糜为佳,妾打算明天早晨试一试。”
    食案上是两个长条形的东西,带着一点略微金黄的色泽,看起来又很软。
    商夫人见自家主君没有食指大动,极力推荐:“主君尝一口,非常美味。听说麦子的价格又涨了,铺肆中都很难买到,虽然咱们家中存有不少,但主君还是再购入一些,明年叫人把家里的地都种上麦子。”
    商夫人可太喜欢面粉了。
    只是将小麦磨成粉而已,就能够做出来这许多花样的美食,实在是让人忍不住赞叹第一个想出来这个主意的人。
    听身边的乳母说,小麦磨之后并不全是面粉,这是要把外面的一层壳磨掉的,也不需扔了,拿给牛羊吃正好。
    做豆腐剩下的豆渣,同样是比草料还好的喂养牲畜的东西。
    商夫人打算明年就将他们家的地一半种麦一半种豆。
    “真不知怎么想出来的,那磨也是好物,比杵臼好使多了,妾让人将豆汁加水煮来饮用,竟十分不错。”商夫人端着食案,随着男人跪坐下来,“妾亲自去看了,磨面比舂米还轻省些,有了这几样好东西,日后怕是人人要种麦种豆而不要粟米了。”
    赢厉吃到嘴里的所谓蒸饼一点都不香甜,放到食案上让夫人端回去。
    商夫人有点莫名其妙,突然冒出来这么多美食,主君怎么一点都不高兴,记得以前他还跟隔壁王将军家比餐食呢,因为争一个会烹饪的庖人差点两家打起来。
    现而今人人都喜欢的蒸饼,主君怎么看起来不喜欢吃的模样?
    赢厉:我能喜欢吃才怪了。
    抬起手挥了挥,让夫人去后院忙她的去。
    商夫人早知他不喜欢才不出来讨这个嫌,有这点时间还不如将家中的田地规划一下,她好像记得在雍城还有十顷地呢,到时安排一些雇农种成小麦。
    这么一算,家里的小麦着实不够,也不知哪里还有卖小麦的。
    正在商夫人着急的时候,一名媵妾欣喜地从外奔跑而入:“夫人,夫人,衙署放小麦了,卖的话一千钱一百钱一石,若是用粟米来换,两石粟米换一石小麦。”
    商夫人哎呦了一声,“一石粟米一石小麦都不成吗?”
    媵妾说:“便是如此,也有很多人着急换小麦呢,都说很可能到明日兑换价还要涨的。”
    边上的人都说:“若非这麦能磨面做饼,谁来换?”
    商夫人想了想,赶紧换去吧,马上命人从库房拉出来辆大车粟米。赢厉跟早先议定抬升米价的商人碰面,说半天也没有想出个足以应对当下场面的主意,顿时暴躁了,指着大商们的鼻子骂:“还想效仿吕不韦奇货可居,看看,人家手里的成奇货了。”
    便有人说:“如今面食还只是在咸阳盛行,我们可以去其他大城收购小麦,把这个价格给他压下来。”
    赢厉气得一懵一懵的,“你们是不是蠢,是不是蠢?压小麦的价格有什么用?”
    想说小麦的价格下来了,粟米价格说不定还能回升。但现在面食比吃腻了的粟米饭有更多花样,他们费力的运来小麦将小麦的价格平抑下来之后,那就是所有人都能吃面食了。
    有什么用?
    这还真是,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小麦的储量不如粟米,这个办法还是值得一试的,”这几个大商想了半天,如此说道。
    赢厉:“滚滚滚。”
    一个个的还不如那些早早投诚过来的六国旧贵脑子好使。
    赢厉准备去找那些人想想办法,出门就看见自家一趟趟朝外运粟米,眼前一黑,抓住个人一问才知,官署可以用粟米兑换小麦。
    两石换一石。
    正说着呢,王家的家臣跑着经过,喊道:“快快,咱们也换一些小麦去,又涨了,现在是两石半粟米换一石小麦。”
    疯了,全都疯了。
    粟米竟然能比小麦贵这么多!
    咸阳宫,蒙毅担心的道:“陛下,这个涨价的速度是不是太快了?”
    嬴政一只手臂靠在凭几上,手里持着一卷简书,“朕购来的麦子就那么些,不涨得快一点怎么行?”
    蒙毅:反正陛下这个办法挺好使的。
    其实主要是烧饼太好吃,他都连续五天没吃粟米饭了,早晨吃鸡蛋灌饼,晚上吃烧饼,中午还要加一顿葱油饼。
    倒也不是说粟米一点都没吃,吃一碗在陶罐里煮的粟米羹压压,这吃得就特别好了。
    而且前日公子又将蒸饼的做法传了过来,将炙肉加入进去,比单纯吃肉好吃数倍。
    这个何司丞,怕不真是从仙山里出来的吧。
    嬴政正说让蒙毅监查一下旧都栎阳那边的情况,李斯求见了。
    “宣李斯觐见。”
    李斯来说的是他为什么在儿子回来时做那么多烧饼宴客,并非恃宠生娇,而是为了让更多人知道烧饼这个美食的存在。
    嬴政淡淡的嗯了声,放下简书说道:“只是让人知道烧饼还不算帮了忙,李卿若真有心,可以让你府中客卿在咸阳每条街上都搭建烤烧饼的炉子。”
    李斯迅速在心里权衡了一下,这根本不费钱,跪下谢恩。
    退出之后,擦了擦额头的汗。
    陛下对他的防备是日益增加了呀,有点明白了吕不韦当年的难。
    嬴政站起身,叫蒙毅:“阿次啊,换便服。”
    蒙毅:知道了,去骊山呗。
    距离上次何淼和公子下山,已经过了有十天了吧。
    十天了。
    刘季把咸阳的风物都见识了一个遍,也没再见那日遇见的两个同僚,好在他这个差事交了,回去没有期限规定。
    不过咸□□价贵,他带着的几百个钱已经没剩几个,这回去之前还得赚一些啊,否则路上得吃草根。
    早知道那两人是糊弄他的,他这些天花钱就省着了。
    街头新开的一家烧饼食肆飘来烧饼刚出炉时的香味,刘季咽了咽口水,一个烧饼就要二十几个钱,吃不起了啊。
    不过他会做这玩意,当日那何司丞说话的时候并没有避开他,他连酵母是怎么做的都知道。
    回去做烧饼他都能成泗水郡的巨富吧。
    看烧饼和酵母在咸阳风靡的趋势,至少章少府没隐瞒此物的意思,不仅如此,甚至还想让其传播得更快更广。
    只是相比起烧饼,酵母难做了一些,虽然说发酵起之后的面团随意揪下来一块放着,下次掺入新的面团之中就能够使其再次发起,但这些天他也看见好些衣着富贵的人在打听酵母的做法。
    刘季觉得他或许可以先用这个换一些路费。
    正在街上物色合适的食肆去换路费呢,一辆马车停在旁边,驾车的是一个英俊小哥,车帘子撩起,露出来这辈子他都忘不了的一张脸。
    刘季忙敛衽行礼:“章少府。”
    嬴政放下帘子:“上来吧。”
    蒙毅下车请这人上去,感觉陛下自从冒了章邯的名,交的朋友越来越多了。
    马车重新走动起来。
    嬴政问道:“刘季?”
    刘季点点头:“下官是叫刘季。”
    “你怎么还没回去?”
    刘季:“当日跟何兄弟江兄弟分开之前,约好了再聚一次。”
    骊山园外,东面相对的水泥厂,何淼正在查看李韬刚从山里抓来的几只小猪仔,他让去山下的老百姓家里买的,李韬说山上的野猪多着呢,你想喂猪我给你逮些个小猪仔回来就是。
    拦都没拦住,李韬带着他的亲兵就从山里抱来七八只小猪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