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41章 想收徒
    每天忙于家庭和工作之间的网友以第一视角看到这一幕, 瞬间都觉得天宽地阔心情舒畅。跟着淼淼的镜头,不仅能看到大秦日常,还能领略大秦的自然风光, 这也太好了吧。
    这一时间,网友们都有同一种感觉, 现在这年头不仅有代打代驾,还有代穿越, 比起自己穿越还是看穿越直播好啊哈哈哈。
    就是可怜了脆皮主播。
    很快夜晚来了,骊山园大到何淼跟江莼都没能回到他们在东边边缘的宿舍, 好在江莼真的是跟这边非常熟悉, 带着何淼到一处食官所休息。
    【哈哈哈,一下子没有走出来可还行。】
    【如果能打赏自行车就好了,给你们一人打赏一辆自行车。】
    何淼跟江莼凭借他们的官印, 在这里补了一顿简单的晚饭。
    秦朝人虽然以朝飧两顿饭为定例,却不是说在其他时候不供给餐食, 有些高级官吏例如前面见到的李将军那样的, 还有专门的养夫。
    养夫也叫做膳夫, 有单管的给上官提供餐食的小厨房。
    不过何淼这样水平的可没有小厨房, 每天都吃大厨房的他也不知道什么叫羡慕,只是在又一次吃到粟米饭的时候,他那虽然饥饿但是还很挑剔的胃抗议起来。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经历, 明明很饿,但对于某种食物就是吃不下去, 感觉吃这个粟米饭我都快吃伤了。”趁着江莼不在, 何淼低声跟直播间的网友们聊他现在苦逼感受。
    想到老爸拿手的糖醋小排老妈拿手的黄油小曲奇,嘴里的唾液哗哗地分泌,但是吃一筷子粟米饭, 嘴里那种甜不甜苦不苦的滋味又让胃部一直在说:“不要了不要了。”
    江莼回来,发现这少年还真是喜欢自言自语,把特地让膳夫做的炙肉和酪浆放到何淼面前。
    何淼抬起头道谢,江莼那张眉是眉眼是眼的脸就呈现在每一个正在追直播的网友手机里。
    【这死亡大特写也能扛住,不愧是咱们温润如玉的江莼小哥。】
    【终于明白古人为什么喜欢用玉竹一类的事物来代指君子了,我有种感觉,君子跟咱们现代的帅哥是同义词。】
    【很有可能老祖宗也都是颜控。】
    【绝对都是颜控,历史上好多王朝都对官员的长相有要求,那必须是五官端正的。你当五官端正就是字面意思,眼睛和鼻子都待在它们应该待的位置吗?不滴,天庭饱满地格方圆,鼻若悬胆眉像什么眼像什么才可以。】
    【我是不是能理解为,咱们老祖宗对美男的定义比言情小说男主角还严格。】
    何淼一口肉一口饭眼前还看着现代网友们的弹幕,偶尔喝一口微甜的酪浆,总算把味道单一的粟米饭给咽了下去。
    身在北京一山中养老院的何奶奶看着孙子的吃播,对旁边的老伴儿道:“这小子是当了两天官,饿得轻了。”
    何爷爷点头同意。
    何奶奶又说:“有劲儿挑食,我就放心了。”
    何爷爷:对,这证明咱们家孩子没有吃太多苦。
    要说吧老两口都不能深究淼淼在秦朝吃饭上的问题,毕竟秦始皇连糖醋小排红烧肉都没有吃过,他们淼淼饿不死就不错了。
    何淼不知道爷爷奶奶对他的生存环境要求如此之低,这边的食官所有一个三层的小土台,吃过饭他跟着江莼去走到那露台上,吹着夏夜的凉风学古汉语。
    倒也觉得这大秦日常还算惬意。
    现代从早到晚的时间跟秦朝同步,许多家庭也都吃完了晚饭,眼看江莼小课堂开始了,都放下手上的杂事坐下来准备仔细地听讲。
    还有不少家长是押着自家正在上学的孩子学的,艺多不压身嘛,英语那玩意儿花着钱都要学,江莼教的古汉语为什么不学。
    人家江莼水平顶高的,不仅给仔细说某一个字的发音,还会写下来超级流畅好看的小篆字体让何淼看,接着是深入浅出的讲解这个字的含义。
    连许多大学内的教授,都谦虚地将手机摆在书桌上拿着笔跟学生似的听讲。
    不过江莼也很好学,讲完一段他会问问何淼这个话用他们的山中语怎么说,这时候弹幕最活跃,都想过一把给大秦官吏江长史当老师的瘾。
    *
    站在二楼土台上抬头望,何淼才发现已经入夜的天空并不是想象中纯黑的,在周围的灯光无法连成一片的时候,原来夜晚的天空也有光芒。
    可能是刚入夜的原因,天与地相交的地方还能看见氤氲着淡痕的亮光。
    【不知道多少天没有仔细看过天空了,那时候的星星,真的很亮啊。】
    【我在两千年后看到了两千年前的月亮,太感动了!!!】
    随着何淼视角的转换,这两弹幕也引起很多人的共鸣。
    江莼见何淼看向天空,神情有些怅惘,便问他是否想家了。
    有直播间那么多网友陪着,每天还能看见已经把网名换成如鱼得水和水上摩托的妈妈爸爸评论,何淼想家的情绪还能控制。
    转头看着江莼,说道:“我不想家,就是想吃以前家里长辈给我做的饭菜了。”
    江莼表示出对何淼山中饮食的兴趣。
    大江南北的网友们,尤其是陕西的网友,这一下子都精神了,纷纷推荐自家美食。
    油泼面啊特色沙土炒馍球啊肉夹馍大麻花。
    胡辣汤油条豆腐脑,烧饼馒头裹凉皮。
    还有那什么大菜烤乳猪烤羊腿的。
    在何淼眼前排着队飘过去。
    【江莼是咱们陕西人,淼淼啊,先给他安利陕西特色。】
    【江莼是所有人的,猜拳先。我河南的,你们都报上ip。】
    何淼:这也要竞争?
    虽然网友们报出来的小吃让何淼每一个都想吃,他还是快速跟江莼说了自己最喜欢吃的一种小吃:“裹凉皮。”
    这三个字里面他只有裹不会用大秦古语说,凉和皮都分别学过了,因此现下发音就是裹加古语模式,听着像是裹坷垃呀。
    还在猜拳的网友们:破防了。
    【凉皮:没想到我也有这么土的一天。】
    等到江莼搞明白裹这个字的意思,却怎么也想象不出来这个能裹的食物是怎么样做出来的,用什么东西能做成皮?难道是山中一种特有的动物皮?
    在家自制过凉皮的网友给上了书写教程,穿越应急部门也发了一条适应大秦情况保姆级别的弹幕。
    何淼照着解释就可以:“用清洗干净的小麦籽粒磨成粉,再加水活成面团,醒面,把面放到水里搓,搓完了---”
    江莼听完了,也彻底晕了。
    竟然用小麦做出来的,大秦还真是没有这样食用小麦的方法。
    【淼淼,原谅孩子吧,刚上网查的,饼类食物还要再等几百年才能出现呢。】
    【可怜的江莼,被完全没有接触过的还只能通过淼淼简单形容了解的东西冲破了想象力。】
    当次---当次--—
    突然清晰的声音从西北方向传来,这是铁器撞击在石头上的声音。
    何淼问道:“现在还有人干活儿?”
    通过江莼科普,何淼跟网友们才知道,在这个食官所西北方有一个巨大的采石场,石头从别的地方运过来,需要先在采石场进行二次加工,然后才会按照需求给送到骊山园各处。
    按照江莼的解说,大家也知道了,在骊山园采石场的活儿是最辛苦的,不仅是工作强度大,还要加工时。
    而能够被分配到采石场的,都是触犯秦律被抓的囚徒,他们在干活儿的时候还得手脚带着木枷。
    何淼打了个哆嗦。
    一条弹幕说出了他此时的心声:【如果不是遇到章少府,淼淼此刻或许就在那采石场敲石头。】
    【古人不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吗?现在还让人干活儿,太不人道了。】
    【那是没发明火的原始人或者普通老百姓,丹砂铜铁矿都流水一样运进去的骊山园会受到亮度的限制?】
    陆鹤关听着手机里远处传来的密集敲击声,有些后怕,就何淼那个脆皮体质,当时在秋平狱真被送到骊山陵估计是很难找齐提炼火药的材料。
    虽然这边能请到各种专业人士帮何淼在那头保住小命,但吃苦却是一定的了。
    何淼只怪直播系统不给力,但凡能稳定传输物品,有国家爸爸那么粗的一根金大腿在后面,他可以直接躺到飞升啊。
    哪会像现在听到采石就后怕。
    夜色笼罩着大山,何淼躺在临时小屋的床上,睁着眼睛在看陆鹤关之前给他的爆竹炸药筒操作步骤,然后又翻看黑火药配方。
    配方不知道是谁整理的,特别详细专业。
    何淼这个只知道一硫二硝三木炭的文科生,通过这些都知道火药能够爆炸的原理。
    硝石是给封闭空间内炭的燃烧提供氧气的氧化剂,而硫磺作为还原剂,才是炸药包或者爆竹能够形成强大气流爆的重要因素。
    怎么获取这些原材料呢?
    私信里详细地跟他说了硝石硫磺在国内的分布产地,以及它们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如何提纯等等。
    何淼的动手能力还可以,但他是个根本没有进过实验室的文科生,目前就是用笨办法先把提纯方法这些背下来。
    然后趁单独一个人的时候,跟直播间的大家说一声,让他们帮忙瞅着可能会存在硝石硫磺的石头。
    当初一个人在山里,他能把那些生存必须的东西做出来,就是靠鸟哥的一遍遍的弹幕提醒弄出来的。
    背配方和操作步骤在何淼看来很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