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473章 《环太》开机
    第473章 《环太》开机
    张辰无力改变所有人的想法,他只能尽量影响身边人。
    这也是他经常来北电分享的缘故。
    只有这一批人的想法变了,他才会有更多志同道合的人。
    北电的学风也还算开放,一切唯市场论。
    重工业电影,也就只能说说。
    只有数据摆在面前的那一刻,人们才会真正的警醒。
    演讲完的当天,就有视频流出到网上。
    持续发酵~
    等过了一晚上后,突然就火了。
    人们对《月球》感兴趣,同时也觉得张辰说的那些提气。
    有媒体找到了星辰娱乐,想要采访,却惊讶的发现张辰已经启程飞去了横店。
    横店,有吉尼斯世界纪录,有史以来记录的最大的摄影棚,专门为《环太平洋》打造,高100米,长1100米,80米宽……
    此时的摄影棚中,一座‘暴风赤红’的巨大模型矗立其中,周围,则是各种各样的人忙碌着。
    张辰随着郭凡走入,一路上各种问好。
    来到导演组的房间,入目全是各种设计稿和概念图。
    郭凡找到一大摞资料抱了过来:“这是分镜头稿,一共8023个,这是概念图,3031张,这是拍摄计划表,全部在这里了……”
    张辰打开翻了翻,整理的很完善,在册子外围还用不同颜色的标签做了区分。
    “辛苦你了~”
    郭凡对这部电影的付出,目前为止,远超过他。
    各种各样琐碎的事情都是他定的。
    可以说大方向是张辰定的,但具体的细节,全部是郭凡来落实。
    目前为止,这位都做的不错。
    拍摄计划表他早已经烂熟于心,随便翻了翻后,抬头吩咐道:“你去通知所有的主创半小时后到导演组办公室来开会,我们一起过一下~”
    郭凡去通知了,张辰则找了张椅子坐下,开始慢慢看起分镜稿来。
    特效大片,通常筹备期都特别长,因为要建模之类的,这块的工作量很大。
    反倒是拍起来会很快。
    一般的好莱坞大片,别看动辄就是一年多两年才能上映,但真正的拍摄时间也就三个月,耗费时间的都在前期和后期两个阶段。
    《环太平洋》的拍摄应该更快,因为基本没什么实景,全都是特效。
    那就不用到处跑,只要在绿幕前表演就可以了。
    半小时后,他见到了这次《环太平洋》的全部主创。
    美术指导,约翰·巴里,《星河战队》的美术指导;
    特效总监,理查德艾德兰,曾参与《星球大战》系列,《夺宝奇兵》系列;
    摄影指导,宋晓飞,张辰的老搭档;
    动作指导,布拉德利·詹姆斯·艾伦,程龙推荐的,曾经是成家班的成员之一,也是原时空《环太平洋》的动作指导;
    主创团队中一大半都是老外~
    没办法,科幻片这个领域,厉害的基本都在国外。
    张辰环视一周,这些人每个人身后都是一整个庞大的团队,张辰身后则是众多的副导演和执行导演。
    外围,则是中影,上影,万达和老李派来的资方代表,还有华纳的代表史密斯。
    “各位,都汇报一下各自这边的进度,如果没什么意外的,话,明天正式开机~”
    “郭凡,你先来~”
    郭凡闻言冲着众人点点头:“《环太平洋》预计拍摄三个月,五月前杀青,进入后期阶段。
    目前常驻人员3000人,加上后期,总共大概涉及到7000人左右~
    这3000人的饮食,住宿都已经安排妥当,其中外籍演员基本上都是招募的留学生,只要稍微化妆就可以入镜……”
    张辰点点头,郭凡就像是个大管家一样,对这个项目的方方面面都心中有数。
    某种意义上,他的角色更像是制片人,而不是副导演。
    张辰像是突然想到了什么:“演员的外语训练怎么样了?”
    这时候坐在后排的一个像是外语老师模样的人举手答道:“几个主要演员,他们自己的台词已经都没什么问题了,口音,语气全部达标,每天都会至少过一遍台词,多余的时间也有练习日常口语,进度各有快慢,但不影响电影拍摄~”
    对方说完,张辰满意的点点头。
    别看老谋子一直被骂,但他有一点说的没错,那就是现在的大片,国内无法收回成本,所以在制作的时候必须考虑迎合国外。
    所以《环太平洋》是全英语对白,这方面有些对不起国内观众,但相信大家也能理解。
    “力量训练呢?”
    这回回答的是布拉德利:“这方面也没问题,相关的演员每天都有在液压机排练,他们已经很熟悉那里的环境了~”
    张辰说的力量训练就是几名机甲驾驶员在驾驶舱里架势机甲的场面。
    这可是个苦差事。
    不仅整个驾驶过程都在与液压系统做功,很是劳累。
    而且还很危险。
    驾驶舱是建在一整个液压系统之上的,高度在10米左右,相当于四层楼的样子。
    还没有任何防护装置,光是看着都晕人。
    这还不是最危险的,故事里驾驶舱有被袭击的画面,液压系统会带着驾驶舱左右摇摆,这对演员是很大的考验。
    “安全问题呢,你们做过对应的测试吗?”
    这是张辰最关心的问题。
    《环太平洋》里的战斗都是发生在海里,因此在拍摄过程中有大量的镜头都是有雨水喷洒进去的,有时候甚至是整股的海浪。
    这就对道具有极高的要求。
    那些设备可是通电的,而且是强电,弱电也无法驱动液压机。
    张辰就怕雨水造成电线短路,从而造成人员伤亡什么的。
    这次回答的是道具组:“放心吧,这点我们做过完善的测试,保证不会出现问题。
    事实上,每天开始训练之前,道具组都先自己测试一遍~”
    对于这一点,道具组信心十足。
    表面部分,雨水有可能接触到的地方,他们全都做了特别防护~
    听到每天都有做测试,张辰也放下心来。
    剧组一旦出现人员受伤就是大事。
    更别说,几名驾驶员的角色都还算重要。
    “特效方面呢?”
    终于问到了特效。
    艾德兰看了看旁边的崔斯特,崔斯特做了个手势,示意由他来回答。
    艾德兰道:“特效方面,我与崔斯特商量之后,决定将特效分拆,分别包给六家公司,这六家分别是工业光魔,位于洛杉矶的mirada工作室和立方体工作室,星辰特效,还有中影数字和香港的先涛数码……
    其中主体部分由工业光魔负责,七只怪兽,五台猎人机甲还有巨兽洪荒都由他们来完成,另外,香港大战和结尾的深渊大战也由他们来完成……
    三分多钟的电影开头则由mirada工作室来完成,包括出现的所有怪兽和机甲……
    机甲内部和所有的物理特效全部由星辰特效完成,所有关于海洋的渲染都交给立方体工作室,剩余的香港市区镜头则由先涛数码负责……
    机甲内部和电影里出现的所有屏幕显示运动图形都由中影数字来承担……”
    艾德兰说完,看向旁边的崔斯特,那意思,你有没有要补充的。
    职位上,崔斯特是艾德兰的副手,但他是立方体的人,算是张辰的自己人。
    《环太平洋》最终如何,特效至关重要,所以这方面张辰必须安排个自己人。
    他也怕好莱坞这帮家伙坑他。
    如果只是坑点钱也就算了,万一影响到电影的质量,那才是不能容忍的。
    所以这块,张辰格外小心。
    星辰特效,听名字就知道是张辰自己的公司。
    特意为《环太平洋》的物理模型组建的特效公司,这块,工业光魔太贵了,干脆由他们自己来做。
    反正国人的动手能力是很强的,只要钱给到位,想要什么都能搞出来。
    至于只给中影分了一小块蛋糕,这也是张辰吩咐的。
    上次《月球》的合作,他对中影有些不满。
    效率太低了。
    现在的中影数字特效中心已经不是当初和他合作《鲨滩》时的那个了。
    要不是得给韩三坪个面子,这点汤他都不想给,立方体完全就可以搞定。
    接收到艾德兰的目光,崔斯特点点头,补充道:“特效任务都已经分解完成,分发到各公司,前期的建模工作也已经基本完成,但钱的也差不多了……”
    说完他还不着痕迹的看了张辰一眼,这话是张辰让他说的,目的就是要钱。
    果然,张辰下一句就问向财务总监:“财务那边什么情况?资金都到账了吗?”
    《环太平洋》采用好莱坞模式。
    专门成立一个空壳公司,用于电影的各项工作。
    账户是独立的,财务总监也不属于任何一方,是外聘的第三方财务人员,这样做是为了保证财务透明。
    剧组的每一笔钱,都要几个主要投资方签字才能动用。
    财务总监是个女的,闻言,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目前星辰娱乐和嘉禾投进来的两个亿已经的差不多了,剩余的资金,李氏影视和中影的资金已经到账,上影的说明天到,万达和华纳的投资款还没到账……”
    第三方就是有这点好处,他不属于任何派系,也不怕得罪任何人,他只要对电影本身负责就好了。
    张辰看向投资代表那里:“你们的钱,什么时候能到账?”
    万达代表和史密斯略显尴尬,马上表态:“一周内投资款一定打到工作室的账上~”
    “ok。”
    张辰环视一周:“其他人还有要汇报的吗?”
    马上宣发部门有人举手:“《环太平洋》的编年史已经完成,您看,什么时候对外公布?”
    张辰想了一下:“一会你拿给我,我先看一下,没问题就可以对外公布了~”
    “对了,漫画的发售工作安排的怎么样了?”
    “北美,香港,内地我们都挑选了合作伙伴,发行对应的版本,北美是image漫画公司,内地是天下出版社,内地则是动漫之家……”
    张辰点点头,看没人再发言,遂最后总结:“大家都是这个领域的专业人才,这部电影的拍摄还希望各位竭尽全力。
    电影前期,所有的资金都以优先完成电影为主。
    但我也不会亏待大家,我承诺,电影最后成功,我会给各位主创都补一个大大的红包。”
    红包文化,是亚洲人独有的,但老外们可不会拒绝。
    别以为他们不懂这个,每个国家都有唐人街的。
    而且他们决定加入《环太平洋》这个亚洲剧组的时候,周围就有朋友提醒过他们了!
    此时的老外们,各个脸上笑容洋溢。
    “我与大家有的见过,有的是第一次见面,这样吧,郭凡,晚上安排一下,大家一起吃个饭~”
    在华夏,拉进关系的最快方式就是吃饭喝酒,一顿酒喝下来,大家都是兄弟。
    干活的时候也能更加融洽。
    ……
    第二天,《环太平洋》剧组的所有人员都集合到了主摄影棚内。
    今天是剧组的第一次拍摄。
    第一组镜头一般都挑选没什么难度的镜头,为了吉利~
    《环太平洋》剧组也差不多。
    今天要拍摄的是范家三姐弟出场的镜头,范小龙,范小虎,范小漾三姐弟正在睡梦中被警报声吵醒,四级怪兽镰刀头入侵香港。
    “好,各部门准备~
    摄影开机~
    录音开机~
    现场安静~
    场记打板~”
    张辰拿着对讲机喊道。
    “《环太平洋》第1场第1镜第1次,action~”
    舱室中,姐弟三人正在睡觉,突兀的警报声响起,接着广播开始播报海底发现有新的怪兽正在入侵。
    龙太子和张末饰演的范小龙范小虎从床上爬起来,兴奋的手舞足蹈,又要打仗了。
    姐姐范小漾则要沉稳许多,从容的扎头发,洗漱……
    半晌后,三人齐齐走出睡仓,在过道相遇。
    过道上早已挤满了人,各种肤色的都有,香港穹顶基地是前线。
    大家都朝着指挥中心而去。
    整条过道都是实体打造的物理模型,灰色的墙壁,粗重的线条,无时无刻不在透露着浓重的重金属风格。
    三姐弟随着人群走过过道,穿过厚重的电气大门,来到广场。
    电气大门也是实体打造,同样的重金属风格,看上去像是由某种金属打造而成,满满的沉重感。
    但其实是塑料材质,沉重感全靠外表那层以假乱真的涂层。
    镜头在轨道车的运动下,跟着姐弟三人,一开始在正面,然后移动到侧面,接着被三人越过,营造一种运动的感觉。
    到了大厅,则全部变成了绿幕。
    这里除了人员是真的,其余全都是靠特效后期合成。
    张辰一直在看着监视器,第一个镜头,他就对艾德兰和崔斯特带领的特效组很满意。
    特效组考虑问题考虑的非常仔细。
    因为有详尽的分镜头脚本,他们对每个镜头都做过预演。
    对导演心中的远近景关系也很清楚。
    所有近景的,这种与人物强关联的,基本都做了实物模型。
    只有中景和远景的才会考虑绿幕合成。
    这样拍摄起来更容易,也不容易出纰漏,还减少了特效的工作量。
    不愧是有过成功经验的专业人才,张辰对特效组很满意。
    光是这点就比国内强多了。
    国内不说现在,就是二十年后,都做不到这点。
    不仅近景这种不是实物,连人物都可以不是实物的,各种抠图。
    “咔~”
    喊停之后,张辰开始看回放,半晌后笑道:“过了,很完美,准备下一场~”
    ……
    网络上,百度贴吧
    《环太平洋》还没上映,‘环太平洋吧’已经建立了,图标正是暴风赤红的概念图。
    吧里会不定期的公布电影的各项事宜。
    贴吧就是《环太平洋》剧组官方创建的,因此经常都会发布一些内部资料。
    今天是概念图,明天是道具模型的照片,偶尔还会发一两张剧照。
    都是为了宣传~
    大片,提前一年就要预热的~
    目前贴吧里重量级的资料不算多,主要是关于‘暴风赤红’的各项参数。
    之前发布会公布‘暴风赤红’概念图的时候,一并公布了他的相关数据参数。
    贴吧里大部分的讨论都是关于暴风赤红的。
    颜值党最爱的就是他的颜值,一身红色,身上还有中文的logo,怎么看怎么让人爱~
    数据党则醉心于讨论数据的可行性。
    一位无聊的吧友针对各项数据,专门做了个可行性研究,并写成了报告,发了出来,成了吧里最热门的帖子。
    青城无忌是张辰吧的吧主,同时也是环太平洋吧的吧友。
    他今天就是特意过来看这篇帖子的。
    帖子的标题是——【以人类目前的科技,到底能不能造出暴风赤红】。
    乖乖,只是名字就让人很想看,点击,进入阅读:
    文章开篇:以人类现有科技,到底能不能打造出一台环太平洋的机甲,答案当然是可以的,只不过有一点点贵而已。
    接下这往下看:
    【
    目前官方发布的资料中,只有一台暴风赤红,那我们就以暴风赤红举例。
    暴风赤红为最先进的第四代机甲,身高79米,体重1980吨,其外壳全部采用钛合金打造而成。
    市面上已知的钛合金为129,000(十二万九)一顿,因此暴风赤红整个躯干就需要2,554,200,000(二十五亿)。
    而解决了机身问题,最重要的当然是重力系统。
    暴风赤红就是唯一一个采用核动力的机甲,因此沃恩用上了最先进的ti9核动力装置,这个造价极其昂贵,仅需3,988,000,000(三十九亿)。
    而为了能让机甲动起来,最重要的就是其承重系统。
    腿部配备上10kt陀螺稳定仪,双腿液压动力分配器使得战斗动作更为流畅。
    同时保证腿部行动相对平衡,膝关节为高敏捷扭矩驱动,每个肌肉单元再装备上40个发动机,大幅度增强了机体的运动能力。
    这一套算下来也就10,570,000,000(一百零五亿)。
    而机甲能动起来后,最重要的当然是武器系统。
    暴风赤红配备的武器主要为i-19等离子能量炮,发射的电荷钛离子颗粒,能够穿透怪物身体,灼伤其内部,以此来防止怪物毒血流出。
    这个就比较便宜了,仅需880,000,000(八亿八千万)。
    同时还配备了干冰喷射器,能发射出零下5000度的液氮喷雾,即使强如四级怪兽也会被轻易冰冻,其造价为110,000,000(一亿一千万)。
    最后一个则是暴风赤红最后的杀器,gb-6黑曜石锁链剑,暴风赤红是个剑客,简直帅到爆炸。
    由于其通体材质为稀有金属打造,因此造价大概在1,155,000,000(十一亿五千万)。
    如此以来一台纯手工打造的暴风赤红就横空出世,在不考虑人工后期保养以及驾驶员的费用下,暴风赤红的全部造价大概在56,037,200,000(五百六十亿)。
    】
    嘶~
    青城无忌一阵无语~
    这吧友真够无聊的~
    居然研究多少钱才能造出一台太平洋机甲来~
    不过,怎么听的这么有道理呢~
    吧友果然卧虎藏龙~
    青城无忌立马开启搬运大法,将这篇奇葩的帖子搬运到了张辰吧。
    套用农夫山泉那句广告词:
    我不生产帖子,我只是贴吧的搬运工。
    搬运,置顶~
    吧里每时每刻都有人闲逛,帖子一置顶立马被人发现。
    然后开始盖楼:
    不是吧,居然有人研究这个?
    是啊,真的有人无聊到研究这个吗?
    我大常州的柴油机终于出名了,常柴应该给张辰广告费。
    好奇,真的只要500多亿就能造出一台机甲吗?
    这也太便宜了吧,好像还不如一艘航母贵。
    楼上这么一说,我突然也觉得好便宜。吧里友没有有钱的吧友,出钱造一个试试,让我们看看到底能不能造出来~
    咱们吧有这么有钱的吧友吗?我觉得还不如众筹来的可能性高点,我先打个样,我出一块~
    楼上的得了吧,就500多亿还用众筹?
    全国的烟民,每人多抽一根烟就够了。
    一根估计不够,起码得一盒!
    我抽烟,我自豪,我为国防添砖加瓦,嗯,玉溪抽的怎么一股航空柴油的味道~
    楼上错了,玉溪可买不了航空柴油,至多一颗子弹~
    哈哈,子弹也行啊~
    吧里的气氛欢乐无比。
    盖楼就是如此。
    本来讨论建造暴风赤红的,说着说着楼就歪了。
    青城无忌也会跟着聊天打屁,玩闹了一会,他再次跑去环太平洋吧潜伏,看看还有没有什么好东西值得搬运的。
    环太平洋吧里关于开机的消息不胫而走,还有几张剧照爆出,剧照是范彬彬,龙太子和张末三人穿着作战服的样子。
    作战服看着很帅~
    他正在浏览图片,一条新闻置顶的消息又再次出现。
    一般这种情况,就说明吧主发布了什么了不起的东西。
    青城无忌马上就退出网页,回到帖子列表,然后就看到了这次置顶的内容——官方正式版:《环太平洋》编年史。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