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20章 年过,出行
    第120章 年过,出行
    有鬼?
    你一个儒家八品修身境,浩然正气入体,怕什么鬼?鬼怕你还差不多。
    “一句两句说不清楚,你和我去一看便知。”许辞旧自然看出了大哥的疑惑,也不多说,拖着许七安的袖子便向外走。
    许七安没有拒绝,他知道许二郎在经历过多番社死之后,早已练就出一副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姿态,能让他如此惊慌,必然是发生了什么不得了的大事。
    罗素和李妙真对视一眼,也急忙起身跟上。
    几人很快来到苍灵山,也就是许辞旧与王思慕郊游的地方。
    他们赶到时,山脚下围满了仆役与护卫,都是首辅家的家仆。
    “许银锣,罗将军,李道长。”王思慕挨个见礼。
    “王小姐,敢问你们说的鬼魂何在。”许七安抱拳道。
    “诸位随我来。”王思慕转身上前引路,许辞旧担心阴气伤身,也是两步走上前,御起浩然正气抵挡。
    在来的路上,许辞旧就已经把事情的原委详细告知。
    他们今日的确是来此郊游,只是才走了不过一刻钟的时间,王思慕便感受到身体不适,许辞旧虽只有八品,没有对敌手段,但浩然正气本身就对阴祟邪气有着反应,循着阴气流动轨迹,他们找到了一处草丛……
    “大哥,就在这里。”许辞旧指着一堆及膝的杂草,说道。
    许七安没有说话,武夫对于阴魂的手段有限,专业的事还得专业的人来。
    李妙真上前一步,以法力牵引,很快,一缕黑烟就被从草丛里牵引上来。
    这是刚刚成型不久的怨魂,被浩然正气灼烧之后,元气大伤。
    “血屠三千里,血屠三千里,请朝廷派兵讨伐……”
    很快,怨魂恢复形体,是一个精瘦的汉子,目光呆滞,念念有词。
    罗素也没闲着,右臂处脉门开合,一具失去了头颅的尸体与一柄卷了刃的钢刀就被从草堆里震了出来。
    “此人死了超过七日,魂魄基本破碎,想知道后续的内容,只有养魂,根据魂魄的残缺程度,最少得半年。”李妙真说道。
    许七安点了点头,蹲下来查验了一番尸体,这一查,脸色便凝重了起来。
    这汉子是北方的游侠,那他所说的血屠三千里自然也就发生在北方,北方战事频繁,大奉接连打了败仗,文官上书弹劾镇北王……
    事情大条了……
    “兹事体大,我即刻禀明魏公。”许七安郑重地对众人说道。
    “许银锣放心,此事我已告知家父,绝不会让真相被掩盖。”王思慕也是掷地有声。
    原来是这样……
    罗素恍然大悟,若是王贞文也知晓这件事,作为首辅,在不知内情的情况下,他绝对不会放任这件事,即使魏渊有心将这件事按下,也堵不住政敌的嘴。
    三日后,新年前夕,“血屠三千里”之事终于在王党和魏党的联手压迫下有了结果。
    新年过后,以打更人银锣许七安为主办官,率领使团赴边关,彻查此事。
    “子期,这事你可一定要帮我。”
    许府后院,许七安表情凄凄惨惨戚戚,一副你不帮我我就死给你看的模样。
    “不是给你安排了护卫吗?”罗素好笑道。
    “护卫……大哥你认真的吗。”许七安苦着一张脸。虎贲卫和禁军大多只是炼精炼气,炼神都少有,真打起来,他指不齐还得分心保护他的这些护卫们。
    这次的调查之事利弊都很明显,此案如果破了,他占首功,而血屠三千里的案子如果真实存在,且由他查明真相,功劳之大,难以想象,而如果破不了案,他会被降罪。
    更何况,北境是镇北王的地盘,血屠三千里……如果镇北王谎报军情,试图逃避责任,主办官查不出来还好,查出来的话,多半会被杀人灭口。
    一个三品武夫真要动了杀念,多少四品都扛不住,更何况还是在人家的地盘。
    其实他不怕被暗杀,他怕的是镇北王亲自下场,到时,他只能豁出一切召唤神殊和尚。对战三品武夫,神殊和尚势必要疯狂摄取精血,难免残杀无辜之人,这是许七安不愿看到的。
    而若是不想惊动神殊,在他认识的人里,就只有罗素有和三品抗衡的本事。
    “什么时候。”罗素问道。
    许七安答道:“年后第五天。”
    那也没多长时间了,因为明天就是新年。
    按照大奉律例,新年前后一共有一旬的假期,年后第五天,刚好假期结束。
    “那我就陪你走这一遭。”罗素装模作样的思考了一会儿,当即同意下来。
    李妙真瞬间也来精神了,道:“那我和你们一起。”
    “没问题,我这就去为你们登记名册。”许七安毫不犹豫就同意下来,有一位道门四品做帮手,破案的把握会大大增加。
    许七安离开了,在搞定了罗素和李妙真之后,他还得去趟云鹿书院从大儒那里要一些儒家法帖。
    而在得知了许七安即将远行楚州的消息后,许家内部倒也没什么波澜。
    一是许七安有过去云州的经验,二是他们同样知晓罗素和李妙真会随行,自从佛门斗法和天人之争之后,二叔和婶婶就对罗素和李妙真惊为天人,他们相信,有这两夫妻在,一定会保许七安平安无恙。
    至于现在,先过个好年再说。
    ……
    五日后,京城码头。
    北上的使团抵达码头,登上官船。
    仲春,暖风熏人,河面千帆过尽。
    许七安站在甲板上眺望,罗素和李妙真就站在他身旁。
    这支使团足有两百人,除了巡抚队伍标配的百名禁军,以及许七安带来的罗素李妙真夫妇、四个银锣、八名铜锣,还有一支五十余人的卫队,这是元景帝专门派来护送王妃入楚州的私兵。
    直到刚才,许七安才知道王妃竟然也在使团之中,一同前往北境。
    “王妃竟然与我们一同出发,真是稀奇。”李妙真眺望远方,看似淡漠不近人情,实则已经偷偷传信了好一段时间。
    “我也觉得奇怪,元景帝对镇北王的信任有点过头了。”许七安不动声色的赞同道。
    王妃随使团队伍一同北上,这是元景帝在释放信号,表示他对镇北王有着无限的信任。
    这并不符合元景帝猜疑专权的人设。
    两人凹着造型,你一言我一语,却见罗素一言不发,李妙真奇怪地戳了戳罗素,问道:“罗素,怎么不说话,你怎么看?”
    “我站着看。”罗素伸了个懒腰,随口寻了个由头返回船舱。
    是神秘空间在召唤,他感觉的到,有新的罗素即将抵达战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