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95章 地宗?
    第95章 地宗?
    剑光似练,气贯长虹。
    清平子桃剑抖动,激荡着三尺剑气,剑意如墨,肆意挥洒,在天空上绣出一朵朵璀璨的剑。
    在四品这个境界,这位道人已然有着极深的造诣,道法与剑术堪称登峰造极,可饶是如此,却仍是奈何不得这妖物。
    每每当剑光逼近妖物周身之时,便会被这诡异的黑色雾气消弭,转而被妖物抓住机会,回以利爪与吐息。
    “罗素,还不动手!”李妙真在一旁看得心急,清平子与妖物之间的战斗险象环生,拥有压倒性实力的罗素却始终在一旁旁观。
    “马上。”
    话落,罗素将身体如韧性极大的牛角弓般,拉到满弓状态。
    砰!
    空气爆炸!
    手里经过祭炼之后巫元缭绕的梦巫脊髓剑被他臂力惊人的重重投掷出去,剧烈的气流撕裂开清平子以大法力构建的剑气薄幕,笔直一条线的遥遥激射向与清平子斗法的妖物头颅。
    轰!
    没有任何的意外,梦巫脊髓剑直直洞穿妖物的护体黑雾,只是在撞上他的眉心时,却并没有如同罗素所想的那般突入,将他的脑袋炸成烟,反而是在发出一连串急促且尖锐的锐鸣声后,被一股无形的薄幕弹了出去。
    还有高手!?
    清平子心中的震惊难以言喻,转过身看向身侧不远处罗素的位置。
    如此近的距离,他竟浑然不知!
    “道长可知,刚刚那妖物身上的是什么东西?”罗素盯着化作黑烟流窜向远方的妖物,眉头微蹙。
    “贫道也不知晓。”清平子摇了摇头:“这也是贫道时至今日都未曾斩灭此僚的原因。”
    “有点意思。”罗素召回梦巫脊髓剑,这东西是他以神机百炼之法炼制梦巫的脊髓与元神得来的法器,全力催动四品武夫的武夫铜皮铁骨挨上一下都得破碎,如今竟是破不得一个妖物的护体妖障。
    “这次打草惊蛇,之后再想除他只怕难了。”李妙真懊恼道,原本以为罗素的实力便足以应对,早知这妖物如此难缠,就该再多做几分打算。
    “圣女放心,此妖与寻常妖物不同,昼伏夜出,只遵本性,并无灵智,无须担心。”清平子上前解释道。
    “道长知道我的身份?”李妙真感到诧异。
    “天宗圣女入世出战天人之争,这不是秘密。”说着,清平子朝着两人躬身拱手:“贫道清平子,在此诚邀圣女与少侠入青云观论道。”
    天下修道之人多矣,而天地人三宗,在所有道家修士心中都是无异于圣地的场所。
    今日得见天宗圣女,哪个道宗门人能够按捺的住心中激动,不好好问道一番,印证所修所学。
    “正有此意。”没等李妙真拒绝,罗素抢先一步答应道。
    “那贫道就在青云观恭候二位。”得到肯定的答复,清平子露出笑意,再度躬身,而后更是当着两人的面,化作无数枚灵性粒子,朝着孤云山的方向飘散而去。
    “这是……元婴!?”李妙真瞠目结舌。
    她怎么不知道元婴能做到这个地步?
    若是一直以来与那妖物缠斗的都是元婴之身,那他本人,岂不是像罗素一般超出了品阶的常理!
    “别多想,应当是外物的加持。”罗素看得分明,清平子老道的元婴本质仍在四品之列,只是依托了什么外物,才能在元婴离体之后仍能发挥如此战力。
    李妙真这才收起惊疑,随即道:“对了,方才你为何要答应清平子的邀请,如今妖物在逃,为免伤人,理应追击才是。”
    “论起降妖,这位道长可比我们有经验的多,而且,我总觉得这位道长身上有些奇怪。”罗素有些不太确定的摩挲着下巴。
    其实他也不知道这种感觉从哪里来,但它就是存在。
    “那便去探个究竟。”李妙真闻言,立刻给了罗素一个肯定的眼神。两人一同御剑,朝着老道所指的孤云山疾驰而去。
    孤云山在亳州城外二十里,二人赶到时恰好遇到金乌东升,便一同驻足,从山脚下而上拾阶而上。
    亳州县志有云,青云观建观于贞德二十五年,距今已有将近五十年的历史,第一任观主便是清平子。
    五十年前亳州大疫、三十年前亳州大旱乃至于十年多前的山洪决堤,都有清平子下山济世救灾的身影,也多亏了他的符箓与灵药,才使得这三场大灾少死了许多人。
    为了纪念清平子的恩情,亳州居民不仅将他的生平记载入县志之中,还为他立碑著说,供奉香火。
    待到他们抵达青云观前时,清平子早已在门口处等候着,或许是与妖物交手受伤的缘故,他此时的气息算不得好,略有些萎靡。
    “道长久等。”罗素拱了拱手。
    “不过是早课的功夫。”清平子朗声笑着,并没有把这片刻的等待放在心上,招呼着两人进入观中。
    观里极为冷清,只有清平子一人,据他自己所说,二十年前他曾有过一个弟子,只是在山海战役中丧生,自那之后,他便再没有收过其他弟子。
    待进入道观里后,罗素发现道观的占地面积还蛮大的,五脏六腑俱全,门庭、放生池、祖师殿、左殿、右殿、后殿。
    门庭之中供奉着三清的雕像,令罗素感到有些好奇的是,道德天尊的神像前供奉的香火似乎要比另外两位天尊的要旺盛。
    三人来到后殿的一座石亭,清平子热情好客的端上来几盘水果,食物,还有茶水。
    “道长这处道观修的当真是阔气。”李妙真感慨道。
    清平子呵呵笑道:“能得圣女赞誉,也不枉贫道这数十年日复一日的修葺。”
    “道长是说,这里的一切都是您一人建成的?”罗素惊讶的看向清平子,清平子则是更显得意:“这是自然,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从未假借他人之手。”
    “为何不请工匠?”李妙真问道。
    “初时是因为囊中羞涩,后来则是因为一个人实在是太过无聊,总得找些事情做。”清平子唏嘘道:“总得给后人留下些什么不是。”
    江湖中人最重传承,谁也不能免俗。
    闲聊过后,李妙真便与清平子开始了论道。
    说是论道,其实不过是清平子提出自己对天宗太上忘情的理解,而后李妙真在条件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的纠正他的认知。
    别看李妙真说的都是天宗最浅显最平常的外门皮毛,但这在清平子这种散修看来,却是无比珍贵的修行真言。
    道门之中,三宗与野路子之间的知识壁垒远远要厚过其他所有体系。
    不管是天宗之太上忘情、地宗之功德证道,亦或是人宗之七情六欲,在乡野散修眼中,都是梦幻星辰一般触之不及的存在。
    论道过后,清平子受益匪浅地消化着得到的知识,罗素则是随口聊起道德天尊香火之事,却听清平子轻笑着说道:“实不相瞒,在圣女之前,半年前贫道还曾有幸结识地宗的紫莲道长,与他论道三日,相谈甚欢,故而多供奉了一些香火。”
    石破天惊。
    罗素眉头一挑,李妙真更是连品茶的动作都是一滞,她缓缓放下茶杯,僵硬地问道:“道长是说,地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