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 与众议长马丁打赌,两党该走向弥合?还是该走向分歧?
华府。
李佳芝身穿一套黑色的丝绸连衣晚礼服,脖颈上带着一串颗颗圆润的珍珠项链,与郑毅手牵着手,微笑着踏进了白宫的宴会厅,离着很远,就见到门口处有一人主动上前来与他握手。
“郑先生,终于有机会和您见面了,您好,我是马丁,这位便是夫人吧,哦~,你们东方的女人是会什么魔法么,当真是驻颜有术,完全看不出年龄啊。”
李佳芝在一旁被夸得也是心怒放,掩嘴而笑,亚洲人相对欧美人来说确实是不显老,再者她和郑毅在今天这样的场合,也确实是本身年轻。
这个时代的美国还没有彻底的年轻化,即使是民主党,年轻议员也极少有30岁以下的。
“马丁先生,幸会,我才是真正的久仰大名啊。”
来人正是共和党众议长,共和党党魁领袖,小约瑟夫·威廉·马丁,眼下美国共和党中最有权力的几个大佬之一,共和党保守派派系领袖。
两个人这还是第一次见面,但彼此之间都是久仰大名,甚至并不需要中间人的引荐,甚至可以说,这马丁之所以特意跑到门口这个位置,颇有些不顾身份的亲自迎接郑毅,就是在故意绕开中间人。
身后,原本想要过来打招呼的纳尔逊神色已经不太好了。
马丁是保守派领袖,与洛克菲勒派属于是大方向上趋同,但细节差距极大,尤其是在国际事务上,很显然,这是要跟他们洛克菲勒派抢人的。
虽然只是初初的做过几次的演讲,大多数的美国人还不知道郑毅的政治主张是什么,更别提一个完整的派系理论了,但是美国的政客们,尤其是华盛顿的政治圈却是都已经意识到了郑毅要干嘛了。
全球自由主义者,这在共和党内完全可以成立一个独立的政治流派了。
这个全新的政治流派或许会脱胎于洛克菲勒派,而且至少在大多数时候和洛克菲勒派会成为同盟,但却也一定会独立于洛克菲勒派。
目前,如果不算郑毅的新派系的话,共和党内部最主要的政治派系共有五个:洛克菲勒派、传统保守派、宪法保守派、激进改革派、以及自由进步派。
算上郑毅的新自由主义派的话就是六个了。
五大派系中,洛克菲勒自不必多说,由纳尔逊洛克菲勒牵头,实际上代表的是美国传统财阀,尤其是产业资本财阀的利益,通过利益交换和拉拢来确保派系维系,是典型的,传统的被财阀所掌握的政治派系力量。
传统保守派在政治主张中和洛克菲勒派其实是最接近的,但一般并不甘于被财阀所掌控,和财阀走得不那么近,
当然,也可能是财阀笼络不过来,这一派相对是最笼统,也是最松散的,某种程度上,代表了美国本土的中型,和中大型的本土企业,和农村地区农场主的利益。
传统式的财阀政治最大的问题就在这,因为再如何庞大的利益网也不可能同时笼络所有人,甚至是很难笼络的了大多数人,主张减小政府组织,小政府,低税收,
和洛克菲勒派最大的区别是更强调传统价值观,也就内部有很强的宗教势力,同时主张与民主党进行合作,对国际事务不太感兴趣。
宪法保守派说白了就是一群诉棍,可以理解成抬杠派,不给就捣蛋派。
成员全部是律师出身,其实也出不来什么大人物,但却像茅坑里的石头一样又臭又硬,民主党执政,甚至是共和党执政的时候,动辄站出来拿着两百年前的建国宪法出来唱反调,开口建国思想,闭嘴宪法至圣。
但只要在分蛋糕的时候能给这些人足够多的好处这些人就不闹了。
这些人在共和党内不算主流,影响力也不大,更没有政治领袖,历史上这个派系里也没出过什么人物,然而生命力却是异常的顽强,二战前他们就是主要派系之一,一直到郑毅穿越之前,他们依然是主要派系之一,自身定位都不带变一下的。
激进改革派指的其实是以老罗为首的凯恩斯主义派,老罗以反托拉斯而闻名,主张将大企业敲碎,拆分大企业及价格联盟,说白了就是对大企业比较强硬,与洛克菲勒派的关系不言而喻。
不过这个派系如今在共和党内部已经相对势微了,在小罗执政时期,一部分与小罗的民主党搅和到了一起,立场本就相对模糊,小罗之后目前是处于被绞杀的状态之下的。
客观来说,美国之所以强大,这些改革派居功至伟,小罗虽然是民主党人,但毕竟是老罗的侄子,政治倾向上和他们也是一卦的,所以才说小罗是跨党派的总统。
郑毅自己都认为,美国能够在一众的帝国主义之中脱颖而出,成为世界灯塔,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个激进改革派,这也确实是美国两党所有党派中对美国百姓最好,政策制定最长远的党派。
不过在二战之后,这派系基本被绞杀,大部分转投民主党,而且民主党那边也基本被磨平了棱角,失去了尖锐,再也没有朝财阀挥刀的勇气和魄力了。
谁敢在美国的政治环境下再提什么限制垄断企业,打破价格联盟,不许财阀整顿供应链之类的政策,谁基本就被打成xx主义,谁就是苏俄间谍。
尽管这些东西都是他们美国历史上最受尊敬的两位总统的政策。
最后,进步派的政治领袖是加州州长厄尔沃伦,也是和杜威竞选的搭档,自己人,杜威能赢的话这货就是副总统了,主张民权,环保,黑人平权,社会福利,与民主党正的自由派有一定重合和相似,历史上这一派后来也基本都跑到了民主党阵营中去了。
好像加州一直都是进步派的天下,只不过后来共和党确实是不进步了,所以加州才蓝的。
所以立场上来说,郑毅虽然天然就应该和洛克菲勒派更亲一些,但和保守派关系也不会太远,属于是互相之间可以争取的对象,因此当马丁拉着他走的时候郑毅自己对此也是有意迎合,说了很多奉承的话。
“郑先生,我来给您引荐,这位是阿德莱史蒂文森,这位是,约翰肯n笛。”
“久仰久……久仰。”
郑毅本能的微笑上前握手,握到了一半才反应过来好像是有点不太对,扭过头来颇有些狐疑地看向马丁。
这俩不是民主党么?
阿德莱史蒂文森他不怎么熟,却也知道这是美国的联合国代表,正在竞选伊利诺州州长,同时还是好莱坞女星琼芳登,也就是郑毅认为这个时代最漂亮的美国女人的绯闻情人,经常在八卦媒体上出现。
虽然他和琼芳登都有各自的家庭,不过美国人么,娱乐圈的女明星基本都那么回事儿,这个年代的美国政客在泡女明星的时候相对也没那么避讳,至少做得远没有21世纪隐晦。
政治上这人有什么成就和主张,郑毅还真不怎么了解。
至于约翰肯n笛,这不美乐宗么,历史上因为坐敞篷车所以导致脑洞大开的那个,他简直是太熟悉了啊。
当然,这个时期的肯n笛还只是个普普通通的众议员,不过他这个姓氏本身就代表着丰厚的政治资源,他本人也确实优秀被称之为民主党的未来之星,是所有政治新秀中最被看好的一个。
这个时期,这货应该还是史蒂文的小弟,猜测,这俩人应该是自由民主党这个大派系的,更小的就不好说了,民主党和共和党不同,派系要更加混乱得多,郑毅也分不清楚。
这马丁,大家都是刚刚认识,你给我介绍两个民主党干嘛啊?共和党的大佬我还都一个没见呢,先跑过来跟俩民主党聊天,这难道合适么?
“郑先生,你好,很荣幸认识你,说真的,一直都想要结识您的,早就想向您请益了,却一直都没有机会。”
“史蒂文先生客气了,我才要好好向您请教才是啊。”
郑毅偏过头,颇有些隐晦地瞪了马丁一眼。
整个宴会厅一共也没几个黄种人,他本来就挺显眼的,又是第一次来华盛顿,不夸张的说,杜总亲自赶到之前,他就是整场宴会的焦点。
多少人都看着他呢,和民主党的人叽叽咕咕的让其他的共和党人怎么想?
虽说这个时代的两党斗争并不算太激烈,远没有后世那么泾渭分明,可大家都是搞政治的,一举一动都容易让人想多,谁知道旁人会怎么想呢?
马丁就跟看不懂他的眼神似的,反而十分柔和地笑着道:“史蒂文也是国际事务的专家,最是主张美国积极干涉国际事务,也主张国内的企业出海的,我想,你们二位一定会有共同语言的。”
一旁,肯n笛则是十分自来熟地道:“郑先生您好,我是您的忠实拥趸啊,我也对您的政治主张非常的感兴趣。”
史蒂文似乎知道他的意思,也没有寒暄,干脆单刀直入地道:“郑先生,我看到了报纸,听说了您在纽约州进行了演讲,认为美国应该更加积极的投身国际事务,是么?不知您是否支持,美国应该尽可能的通过联合国这个组织,尽可能的统合,联合大多数的世界人民呢?”
郑毅闻言笑着道:“当然,我也认为确实是应该在联合国的框架之下解决国际问题,美国作为世界文明的灯塔,是有义务引领世界的,问题在于,我们这个灯塔要将灯光照向何方呢?”
“是亚非拉数十亿正在旧帝国的殖民暴政之下的贫苦百姓?还是苏俄,甚至是日子过得其实还不错的西欧呢?”
史蒂文:“都是需要的,美国做事,当然要以美国自身的利益为重,我认为,只要是符合美国自身利益的,就不应该拘泥,如果能通过联合国来,通过和平的方式解救亚非拉地区的苦难被殖民百姓,我想,这对于建立一个战后的美国主导的世界秩序定然也是有着极大帮助的,不过具体的,还是要看苏俄是否愿意在联合国配合我们了。”郑毅闻言笑了笑,没有再说话,但从他话里话外的意思却是已经有点品出味道来了。
他们俩和马丁都属于同一种人:主张两党合作的人。
尤其是在对外政策上,甚至都是那种会为了国家利益而去牺牲党派利益的人。
传统保守派,确实是相对来说两党合作更多的,事实上和普通人观感恰恰相反的是,大多数时候,共和党人中愿意为大局考量,会对民主党进行妥协的人,是远多于民主党向共和党妥协的。
只不过是因为民主党在媒体控制方面因为明显更有优势,反而总是会给民众传递一种,是共和党人不顾全大局的想法。
马丁作为众议院议长,又是传统保守派领袖,眼下的两党分歧又远没有大到后世那种地步,这个时代的美国政客比后世还是要有操守和担当得多的,也知道郑毅的能量,故而先将郑毅介绍给民主党人,本就是出于大局的一种考量。
而且史蒂文和肯n笛也是民主党中不可多得的两党合作派,尤其是对外事务,马丁,应该是真心的希望美国未来至少在国际事务中可以跨党派合作,劲儿往一处使的。
毕竟一个国家的外交事务如果忽左忽右,动不动就一百八十度转向,那对美国的伤害就太大了,而郑毅,其实所有人对他的定位都很明确,这人对美国的内部政治能有多少影响力不好说,但是很明显的,对美国的对外政治必然是有着极大影响,甚至是最大影响的。
了解了他们的用意,郑毅对他们这种人,尤其是对马丁也是颇为敬重,只是暂时来看,郑毅还真不觉得和民主党的跨党派合作有那么重要,他一个新加入美国的,准外国人,刚开始抱大腿,还是要抱得结实一些为好。
因此在稍微哈哈两句之后,郑毅就打算走人,去找别人寒暄了,趁着杜总还没到,他也着急去做交际,希望尽可能多的将这些议员政客名流什么的都认识一下。
他在美国这边平时肯定是会待在纽约,不可能在华盛顿待太久,自然要趁着这个机会多认识一个是一个。
“等一下”
就在郑毅转身要走,打算去结交共和党人的时候,却被史蒂文叫住,道:“郑先生,我明年就要上任伊利诺州的州长之位,欢迎郑先生您来芝加哥找我做客,即使我们不在同一个党派,但是至少芝加哥是十分支持全球化。
哦对了,我们芝加哥还有一个全美国都排在前几大小的一个唐人街呢,总之,我十分的希望,我们将来能有合作的机会”。
说着,史蒂文还主动伸出了手,要与郑毅握手。
“芝加哥拥抱全球化么?呵呵,说得你好像已经赢了一样。”
史蒂文笑道:“确实是很难输。”
想了想,郑毅还是十分郑重地跟他握了握手,道:“如果你欢迎的话,我确实是很愿意去芝加哥做客,希望芝加哥可以不止是美国的芝加哥,更是世界的芝加哥。”
这个时代和后世不同,五大湖工业区还是很牛的,芝加哥是全美国除了纽约之外最重要的大城市,尚且没有硅谷的洛杉矶与之相比也是远有不如的。
从这个角度来看,史蒂文希望和他进行合作也是确有道理的,毕竟城市发展到了这种地步,必然是要走向国际化的,芝加哥不管是红还是蓝,都不可能错过南盟的这艘大船。
总不可能以后的国际生意都给纽约做吧。
其他的地方爱咋咋地,我们芝加哥人还是要和南盟一块做生意的。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史蒂文真的能在明年拿下伊利诺州。
不过看他这么信心满满的样子,说不定问题真的是不大,毕竟这个时代的周选不比大选,地区势力是很重要的,爆冷的时候也更少,郑毅对美国政治的了解远不算深入,并不清楚伊利诺州的情况。
到时候再说吧,南盟未必不可以在芝加哥也开设一个分部,再增设一个副主席。
走出去没几步,就听马丁在一旁,颇有一点倚老卖老地道感叹道:“现在的许多年轻政客,总是将党派的利益看得太重,就好像民主党和共和党之间有什么深仇大恨一样,其实,大家说到底不都是为了美国好么?”
“我也知道,美国是一定要走向全球的,门罗主义实际上确实是已经到了该结束的时候了,但是美国毕竟不只是咱们共和党的美国,郑先生,你是刚刚加入共和党不久,甚至可以说,你是刚刚加入美国不久。”
“再加上你本身对咱们美国国内的政治又不一块掺和,说到底,虽说是加入了共和党吧,但是本质上你却还是个局外人,我是真的希望,你可以作为两党之间穿针引线的一座桥梁。”
“若能使两党在您的影响下,做到一致对外,相互扶持,相辅相成,对美国固然是符合了我们的国家利益,对你们南盟,乃至是你们华人,你们中国,这不也是一件好事么。”
郑毅闻言,却是笑了,这马丁到底还是老派的政客,分明是已经有些不适应美国的新时代政治斗争了。
而且很显然的,他打心眼里并没有将郑毅当美国人,尽管他已经有了美国国籍,亦或者说,这是个心里有美国的人,心里至少有着很强的“美国”概念,恐怕是郑毅的那一套世界公民的说法也是心有不满的。
“马丁先生,当真是有格局啊,你说得当然有道理,可是这一切,总是得咱们明年赢了再说吧,这还没选呢,民主党对咱们一刀刀扎得都是奔要害去的狠手,咱们若是还讲究个国事为重,凭什么,咱们要做君子,所以就必须吃民主党那些小人的亏么?”
马丁皱眉:“民主党已经分裂了,我们的优势很大,而且,选民会看到的,会用选票支持我们的,只有能够带领国家走得更远的人,才会得到选民的支持。”
郑毅:“优势很大?选民会看?啊哈哈哈哈哈哈,马丁先生,您是在跟我说笑话么?”
马丁见状微微有些动怒,道:“郑先生,是在嘲讽我,还是在嘲讽我们美国的政治制度呢?”
郑毅也不避讳,居然真的点头道:“都有,确实是觉得马丁先生太天真了一些。”
马丁闻言也是停下了脚步,面色愈发地不善,望着郑毅,却是突然无语地笑了出来,道:“郑先生,我从政已经近四十年了,两党政客中资历比我更深的人已经没剩几个了,天真的这个评价,我已经已经很多年没有听到过了,您不觉得这样的形容词,用在我这个老政客的身上,有些不太合适么?”
郑毅也笑道:“我跟您打个赌如何?”
马丁:“你想赌什么?”
郑毅:“就赌明年民主党的精选策略,一定会疯狂的对您进行抹黑,将近几年的施政中不好的地方统统都赖在你的身上,并且百姓真的会信他们,如果我不出手的话,您的这个议长的位置,都会不保。”
马丁:“民主党……的竞选策略是骂我?他们疯了么?”
郑毅:“您是多数党么,他们可以说,杜总的心是好的,但因为这两年共和党一直都是多数党,因为您的反对和阻拦,杜总想推出的那些利国利民的政策都叫您滥用职权给毁了,说您将党派利益置于国家利益之上。”
马丁闻言愈发的恼怒:“放屁,这简直是胡说八道!”
事实其实是正好相反的,马丁是共和党中非常顾全大局的议长,在大多数时候都很给杜总面子,做事也称得上相对公允,也因此曾多次在离开位置之后回归,名望和人望都很高的。
“民主党怎么可能这么做,他们以为选民都是傻子么?如果他们真这么做了,郑先生你以为我们美国的选民都是傻子么?杜总在位的这两年,我在大部分的法案上都是支持杜总,都是站在美国的国家立场上考虑问题的。”
郑毅:“马丁先生,这么自信,那我们就打这个赌了好不好?”
马丁:“赌注是什么?”
郑毅:“赌注是,如果我输了,我就按你所说,彻底接纳民主党人,将南盟变成一个两党共享的平台,南盟从此无条件支持美国的一切外交政策,并努力弥合两党的对外分歧。”
“但如果我赢了,马丁先生,你以后必须全力支持南盟的发展,在涉及与民主党对外思想有分歧的时候,是否要弥合分歧,你得听我的,如何?”
马丁想了想,还是觉得自己胜算极大,毕竟明年杜威几乎都已经是内定的了,杜总说什么,好像影响也不会太大。
因此点头道:“行,我跟你赌了,怎么,要找律师公证么?”
郑毅:“呵呵呵,马丁先生您说笑了,咱们不过是说着玩,小赌怡情罢了,用不着公证,赌约在心中,到时候认不认,都随您便是。”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