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躬身入局,剑指大选
日本。
郑毅带着他的南盟天团,卫、龙、马三人走下飞机,见麦大帅带着他的日本明星小情人在亲自等他,连忙快走了两步,与之深情而热烈的拥抱。
“哦~,郑,我的好兄弟,见到你真的是太开心了,瞧瞧,哦上帝啊,你好像变得胖了一点。”
一旁,无数的记者在用相机对着他们咔咔咔咔个不停,闪光灯在白天都有点晃眼睛。
身后的三个将军见此情景也是微微心惊,毕竟这可是麦帅啊,虽然他们也知道麦帅和郑先生的关系好,但却真没想到他们的关系居然这么好。
不过郑毅却知道这货又在作秀了,他们俩关系虽好但平时也真不这样,不出意外的话是眼瞅着这一届的大选,他心里有点什么想法了。
“当然,我也很想你,我的朋友,嘿,我们合个影吧。”说着,郑毅主动地挽过了麦帅的胳膊,一并在一众记者媒体朋友们的闪光灯下摆了一个很帅的poss。
这就又换麦帅心中诧异了,据他所知郑毅不是一个喜欢作秀的人,而且摆poss拍照这种事……怎么看这个秀都有些太美国了。
虽是心里诧异,但还是把秀做好,拍好了照片,才邀郑毅一并上车开往盟军司令部。
“干得漂亮,我的兄弟,你们在亚洲和非洲狠狠地踢了法国人的屁股,老实说,我本来以为你们会先和英国人产生矛盾的,真没想到,居然会是法国。”
郑毅:“还是要多谢大帅你啊,我知道,这一次你帮了我的忙。”
麦帅:“谈不上什么帮忙,我也没做什么,关键还是你们做得好,我听说原本,中东那边是有着大量的苏俄渗透的,结果你们一插手,没了。”
郑毅闻言笑了,解释道:“每个民族都有反抗压迫,反抗剥削的诉求,以中东为例,他们对苏俄的人其实是缺乏好感的,二战前瓜分伊朗,俄国人做的事也并不比英国人强多少。”
“中东那边说到底还是宗教叙事,而苏俄那边的思想,其实里面也有很多来自于东正教的一以贯之的东西,两个宗教本身就是冲突的。”
“更何况,真正的精英应该也能看的明白,苏俄与中东区域是同态竞争,苏俄有着极其丰富的石油储量还没有来得及开发,是不可能帮助中东地区开发石油的,中东那地方如果不开发石油,还能有什么其他的发展呢?”
“他们民族独立,你们美国人非但不帮忙,反而还帮着英国人和法国人,这不就纯是把人往对面去推么?民主党的那些人啊,哎~,尤其是老杜,真就是完全被cia给把控了。”
麦帅闻言,一时间古怪地一笑,倒是也不置可否。
这个时代的民主党和共和党对立还不算太严重,尤其是麦帅,他本人其实就是军工复合体最大的那个代言人,杜总被cia控制的这个事儿,他们其实也是乐见其成的。
毕竟军人么,真要是世界太平,刀枪入库马放南山,那他们不就闲置了么,从这个角度来说,他们军工复合体与cia在立场上都是相同的。
杜总这种人上去其实也挺好的,谁会不喜欢一个没脑子的上级呢?虽然,对麦帅来说,于公于私与杜总的矛盾都是极大,可真要是让他们选的话,恐怕他们还是不太喜欢像大小罗这一对叔侄俩这样的人的。
郑毅似是知他心中所想,道:“我当然也明白,战争的必要性,我也赞成美军在全球保留自己的军事存在,但是问题是,打谁,找谁做对手。”
“军工复合体和cia等情报部门虽然都是暴力机构,但对于特工来说,一个强大的外部敌人是自己存在的必要条件,而且这个敌人越强大越好,要证明,这个敌人不但会在世界上的其他地方跟我争夺霸权,甚至还会反过来渗透美国,颠覆美国。”
“然而军工复合体却不一样,对于军队来说,到底什么样的敌人才是好的敌人呢?”
麦大帅好奇道:“什么?”
“一个有钱,或者有资源,又很弱,对美国还拥有敌意的国家,哦,我的老大哥啊,你知道,二战时美国的国力至少是日本的三十到四十倍左右,当然,我们赢了,可是我们赢的轻松么?”
“苏俄,他们的军事工业实力至少是二战时日本的六倍以上,我当然不认为美国会在军事战争中输,可是代价是什么呢?有毛病么?跟他们打?”
“反之,就比如我这次过来,很重要的一件事,就是为了雇用一些有过战斗经验的日本士兵去一个摩洛哥的地方,因为那个地方拥有占据全世界70%的磷酸盐,而磷酸盐是制作化肥的一种必需品。”
“你能想象么?只要占据那个地方,那么小的一个国家,就可以垄断世界上70%的磷酸盐,相当于是垄断了70%的化肥,哦~,哪一个国家能离得开化肥呢?我可以很轻易的和其他拥有磷酸盐的国家组成一个联盟。”
“我们可以控制开采的产量,协定这东西的价格,我们想卖多少钱就卖多少钱,想象一下,如果有哪个国家得罪了我们,我们拒绝对他出售磷酸盐,导致他没有化肥可以用的话,会发生什么?”
“嘿,你那是什么眼神,告诉你,摩洛哥和磷酸盐是我们南盟的美籍华人的了,这是我要亲自掌握的产业,你想要,去惦记别的吧。”
“美籍华人?”
郑毅:“对啊,我要加入美国国籍,我们南盟华人中有很多都想要加入美国国籍,怎么,不欢迎?不欢迎我们不加了。”
麦大帅:“怎么可能不欢迎呢?你……哦~,我想起来了,你原来一直是英国人来着啊,我都忘了,呃……欢迎加入美国,我的朋友,那你要加入我们共和党么?”
“当然,不然我还能加入民主党么?”
“哈哈哈哈哈,欢迎欢迎,你来加入进来,对于我们共和党来说,那我们明年大选的把握就更大了啊,你可能不知道,你在美国可是比电影明星还要受欢迎得多的超级巨星啊。”
看得出来,麦大帅是真的开心,虽说他本身的地位超然,但他本身也有着军人身份的尴尬。
说到底美国是不允许军人参政的,他这是属于特殊情况,他原本都已经退休了,是退休之后才加入的共和党,甚至还出任了菲律宾大元帅的工作,日本人突袭珍珠港之后属于是临危受命,说白了是属于返聘了。
这其实也是他常年赖在日本的原因,很多人都说,麦大帅在日本其实没什么正经事儿干,每天除了泡日本明星就是自己猫着看好莱坞电影。
毕竟美国现在是民主党执政,而他一个手里握着军权的共和党人确实是会有些敏感,对那些执政派不管是太硬气还是太软弱都不对。
如果郑毅能加入共和党就太好了,他们俩是天然的盟友,利益上和交情上都是,甚至很大程度上郑毅还可以充当他利益代言人的角色。
而且他就算是加入了美国国籍,可他肯定不会常年在美国,至少和美国的国内内政关系不大,他还不是在美国出生,没有参选大统领的资格。
这就代表着他几乎对任何原有派系都是友好的,只有助力而没有威胁。
不过笑过之后麦大帅神色一禀,道:“你说得有一定的道理,这一切都怪杜总那个傻瓜,哦上帝啊,他一定是美国自建国以来最差劲,也最糟糕的大统领。”
郑毅:“目前为止,其实还不能这么说,但如果他在竞选中成功,那么恐怕他就真的是了,而且以后,不管是民主党还是共和党,都会有源源不断的蠢货被选上去的,强盛的美国也许会以一个让你完全吧意想不到的方式和速度衰落下去。”
麦帅:“真的?为什么?哦~,算了,你一定是在开玩笑,杜总是不可能赢的,他在几乎所有的民调中都大幅度全方位的落后于杜威先生,所有人都知道,杜威先生比他优秀和出色得多,就这几天,你跟我一块回一趟美国吧,我介绍杜威先生给你认识,他是一位非常优秀的政客。”
“你的观点其实和杜威先生很像,老实说,我与他不算是太熟,不过我知道他是个讲实用的人,他也很不喜欢cia,和一切的特务组织。”
郑毅闻言,不置可否。
这一届的选举,郑毅已经决定去帮助杜威了,但也不会强求。
事实上杜威到底能不能赢得本次大选并不取决于到底有多少人支持他,他是不缺少支持者,尤其是大佬支持者的,几乎所有的城市主流精英都愿意支持杜威。
之所以杜威在历史上输了是因为他没有意识到美国的总统选举已经从挑选政治家变成明星选秀了。
小罗执政的时间确实是稍微长了一些,这十几年的时间里美国人已经普及了广播,部分普及了电视,就连报纸业也变得更加发达了许多。
尤其是杜总还拥有执政党的优势,可以更好的动员民众,更好的利用宣传攻势。
而且不得不说的是,民主党的基层管理能力是要比共和党强得多的,虽然这里的基层治理并不是指村长和社区街道办,而是指黑帮。
但是刚刚结束二战的美国人自己都并没有意识到,战争和战后的这短短几年之间,美国的黑帮在基层渗透的已经越来越深了,甚至是远超过禁酒令的时候的。
这主要来自于战争期和战争后疯狂涌入的外来人口,美国人以前是没有那么多外来人口的,又没有管理经验,大多数地区都是让他们自生自灭,而缺乏管理的外来户团体又必然产生黑帮。
和南洋这边的私会党有点像。
简单来说,任何的政治制度,在创立之初都是基于国家的现状去成立的,这世上就没有能看得到一百年以后的先贤,除非他是穿越者。
美国的这套政治制度都运行两百多年了,对上警惕独裁,对下警惕民众,但在运行中本来就积累了大量的bug,又赶上了报纸时代,广播时代,以及初见端倪的电视时代,未来还会有网络时代,自媒体时代。建国之初设计这套制度的时候,谁能够担任议员是要看谁能够得到各地意见领袖的承认,报纸时代则是看谁能得到公共知识分子的承认。
甚至有些地方还会有专门给老百姓读报纸,讲解报纸的人。
这些人,才是决定美国政治的中坚力量。
毕竟老百姓什么都不懂,也不认识你,投谁基本全靠这些中间阶层。
而且最关键的是,一些偏远乡村,甚至是一些不太大的边缘城镇,几乎是没有投票权的,只有卖票权,很长一段时间他们所谓的投票完全取决于谁会过来买他们的票,两党会争抢着用马车将他们拉到投票点钱买了票再恭恭敬敬的送回去。
这个时候的选举,选的到底是什么?
其实比的是谁对社会拥有更强大的动员能力。
共和党和民主党,一个掌握了上层财力,一个掌握了底层黑帮,这是可以争一争的。
毕竟在大多的时候,谁拥有更强大的社会动员能力,谁就是拥有更强大的社会治理能力,
尤其是美国还是一个相对松散的联邦,大统领作为联邦统领,尤其是在对外征战,维护国家整体利益的时候。
那能不能干好比的就是他到底能动员多少基层群众形成合力啊。
这也是之所以说,美国民主制度的设计初衷,完完全全是精英皿煮的原因,它其实有着很多重防民粹的手段。
然而广播时代开始这一切彻底的就变了,民众可以和候选人直接接触了,没有中间商赚差价了。
然而大部分老百姓其实还是不懂啊,正常人90%的精力都是放在如何更好的生活上了,谁懂政治啊。
那大家看什么,看谁更能吹牛,看谁口才更好呗。
广播时代的来临,已经彻底颠覆传统的民选方式了,而电视时代,则也已经是悄悄的来了。
而杜威,就是新时代政治的第一个受害者。
历史上,杜威在大选期间过于低调了,他认为他几乎赢定了,演讲的时候也一直都比较务实,说政治,民众听不懂,不说具体政治,他又不知道该说什么,以至于说了许多不着四六的空话套话。
反之,杜总就不同了,他的政治能力虽然不行,但演讲能力确实是超过杜威的。
而且杜总知道城市精英人群里他竞争不过杜威,索性将重点放在了农村人身上。
农村人也不懂政治啊,就知道这个杜总是现任,拉票又努力,会亲切的和他们这些泥腿子握手,他还说自己是虔诚的教徒,会和他们一块做祷告。
虽然这些其实对于治理国家而言没有任何帮助,可是上帝啊,他是个多么好的人啊。
所有人都知道他当代理大统领期间执政能力到底有多糟糕?可这个所有人又是谁呢?还不是你们这些城市精英么?
对于不关心政治的普通人,谁知道他糟糕呢?民众又没有体感,毕竟刚打完二战啊,美国人民胜利了,就算坐在大统领位置上的是一只猪,也不耽误大家的生活以一种肉眼可见的速度在改善着啊。
而这自然而然的导致的一个结果就是:能参与政治的人不再是拥有强大动员能力的人,而是拥有强大魅力的人。
杜总其实就是这个恶性循环的开头啊。
当然,这其实和他的前任小罗也有关系。
在小罗时代,因为小罗本人出身于政治世家,他在政界和商界本来就是有根基的,作为他叔叔老罗的继承人天然就拥有名望,更绝的是老罗是共和党,还是关系做得最死的共和党,而小罗是民主党,所以小罗是完全跨党派的。
再加上小罗新政和二战的这个特殊战时,他这个跨党派的大统领在美国其实是完成了集权的,所以他几乎不再需要与任何的政治团体进行利益交换,从而将情报机构进行了整合,利用这个情报机构来统治国家。
小罗在做大统领的时候最正常不过的日常,就是通过cia给他提供的各种情报数据,做出正确的判断,然后将他的判断发去执行部门让执行部门去执行。
在他的任上,命令从白宫出来直接进入执行部门是不需要经过任何讨论的,执行部门真的就只是执行部门。
然而在小罗死了之后,这个被他亲手捏合出来的庞然大物却并没有被一并带走。
小罗为了方便行政而捏合出来的这个庞然大物在他手里的时候固然是一把极其锋利的快刀,可是诺大的一个美国,在他死了之后却是再也没有能用得了这把刀的人了。
刀子开始反噬主人了。
原本是被人牵在手里的猴,开始用脖子上的项圈和绳索,去反向的控制主人的手了。
杜总的命令不再是必须要执行的,从白宫到各个部长之间,所有的命令几乎都需要讨论。
而杜总做决策下判断的依据,却依然是来自于情报部门的各种报告。
偏偏杜总还没有分辨和梳理这些方案的能力,因为他并不知道自己想出来的方案中哪些是可执行的,哪些是会被打回来的,哪些又是蠢出天际的。
于是他不得不要求情报部门在递上情报的时候直接递上完整可行的解决方案。
他只需要在几个方案中选一个就行了。
这也是几乎所有美国的精英层几乎都在骂杜总是蠢货的原因。
可怜的,他们不会知道,在未来,几乎所有的美国大统领都是这么做事的,以至于大多数的外国人都以为美国的大统领就应该是这样做事的,他们就是这样的制度。
说白了,杜总缺少一个可以绕过情报部门,在执行部门也拥有一套可以运转得动的自己人班底,在社会上也缺少足够多的人脉,没有一个属于自己也忠于自己的利益共同体。
那自然就只能被情报部门牵着鼻子走了啊。
其实这就是莫名其妙的冷战能打得那么长,那么久,那么烂的原因。
美国在二战之后唯一的一个还能让国家依据自己的意志去做事的总统就只有艾森豪we了,也只有他,口口声声骂着苏俄,但手上刀刀剑剑都是奔着英法砍的。
那是因为他在军队中有着足够深厚的根基,在他的任上,从他原本的部队上提拔任用了大量的,有着军功的旧部,可以执行他的命令,亦或者是确保那些职业官僚们执行。
而且共和党人一般不喜欢用情报部门做事,相反都对他们充满了警惕,他们一般和财阀的关系更好,可以利用财阀们的力量做事。
如果杜威愿意做出改变,亦或者说是意识到了选举中选秀的重要性,郑毅倒是不介意帮他进行做秀,那么在他看来,杜威的赢面还是极大的。
知天命,尽人事,杜威是洛克菲勒派创始人,这是全美国,两党内部所有的派系中最讲实用主义的派系了,他上去几乎对所有人都会更好。
美苏之间表面对抗,实则共同瓜分英法殖民地的美好时代,全世界人民的民族大解放,很有可能会比历史上提前四年到来。
艾森豪we就是洛克菲勒派的,他们俩是同一系。
如果杜威意识不到选秀的重要性,那郑毅帮他大概率也是白帮。
不过即使如此,郑毅还是决定这一次自己亲自入局,要深入参与其中了,毕竟这一届之后还有下一届。
输了就输了,选举么,只要他这一次能刷足存在感,那输了也是赢了。
再说这次选的也并不只是大统领。
那不是还有参议员呢么。
“我也是这个意思,过几天你介绍一些共和党的参议员候选人给我认识,我会尽我可能的帮忙的,这一届两院,尽可能的,帮你们占据多数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