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派日军去北非战场和中东沙漠赎罪
法属东印度,在郑毅点头之后,法军便已经在陆陆续续的在做撤出工作了。
总不能真为了搞殖民去在国内搞总动员吧。
严格来说,法国也不能就算是大溃败,毕竟他们确实是通过谈判走的,而且郑毅也答应了一些,在很多人看来可能还是有些妥协性的条款。
比如,郑毅欢迎法国的跨国企业加入南盟。
保留法国跨国公司在法属东印度的部分利益,尤其是种植园,除了要他们加入南盟,按照南盟的规矩行事之外并没有没收这些种植园。
甚至是欢迎法国人前来投资。
这年头亚洲,乃至几乎所有非欧美国家普遍都将跨国企业当做帝国主义剥削的工具,整体上就是持排斥态度的,也真就只有郑毅,一直在对所有的跨国资本高喊欢迎欢迎热烈欢迎。
本意上当然是为了进一步发展南盟和东南亚地区的经济,毕竟法国的有些跨国企业还是很有可取之处的,比如郑毅就特别热烈的欢迎了阿尔斯通加入南盟并在槟城建厂,还一口气跟他签了个十亿南盟币的大订单,让他帮忙修建槟城地铁。
只是阴差阳错,郑毅的这种行为在法国人看来,至少,是给法国人留足了面子。
整个法国社会,恨郑毅的人并没有多少,反而是崇拜,感激他的人很多。
要知道这是1947年的法国。
虽然这个时期的国会内部乱糟糟的一片打成一团,但确实前三个大党都是极左翼,全国大约有60%的民众都是支持左翼的。
当然,左翼的党派有好多个。
美国给法国提供马歇尔捐款的最重要的前提条件,就是让法国人民自己解散,或是改组其左翼政党,并通过种种措施以保证法国内阁中永远不会再出现政治倾向类似的政党。
这也是法国人并不感谢马歇尔计划,甚至是仇视马歇尔计划的原因,因为他们认为美国人借他们的一百多亿美金买走了他们的国家主权,这个钱是他们解散了自己的民选政府,用屈辱换来的。
左翼政客,本来就不太喜欢法国到处去搞殖民地的行为,这些人中的有些人是纯天真,有些人则是对跨国集团产生警惕,毕竟至少在这个年代,跨国企业赚的钱确实是和普通民众没什么太大的关系,只会拉大贫富差距。
而郑毅这人在西方世界一直以来的口碑都挺好的,本来就是个翩翩君子的形象,又是科学家和政治家,甚至还是个艺术家,抗战期间即使是对日本,也做到了将军国主义和普通民众进行区分。
此次对法战争,南盟这边也基本做到了优待俘虏,在北非那边,也确实是一边给阿拉伯人贷款卖武器,一边尽可能的救援法国百姓。
再加上大家毕竟都是二战中的战友,就导致大多数的法国左派都对他有所好感。
最关键的是,郑毅对南盟内部的企业,是真的做到了员工的基本保障的,这一方世界中,他是第一个落实了劳动法的,而且极其的完善。
最低薪资,社会保险,以及同企业工资收入差距不得超过6-8倍,虽然和后世的欧洲比不了,但至少这个时空来看,南盟的待遇比欧洲的好啊!
南盟是非国家行为体,企业税收得是很少的,只是因为他加入了美国的关税协定组织,是美国对成员国的企业税率有要求,所以才卡着最低线收税,但其实抓得也不严。
南盟的主要行政财政,主要还是收所得税,中产税,地税,说白了都是从最底层的民众手里收税,对待跨国资本极其友好。
南盟对企业的管理更多的真就是监督企业给给自己家的员工上保险,和遵守劳动法之类的。
其实里外里差不了多少,因为郑毅很清楚的知道对于跨国企业来说企业税有多难收,将原本需要上缴给政府的税赋发给自己家员工,政府再从员工的工资和消费中收税,实际上还真不一定能少多少。
毕竟员工有钱了才能有消费,中产阶级的涓滴效应远比巨富阶级明显,有消费就有活力,货币乘数本身也够多,因此良性循环,虽然没什么能力集中力量办大事,但勉强维系行政成本还是够的。
最主要的是南盟这边自组织足够多,只有警察没有军队,全民持枪,真要办什么事儿的时候郑毅自己的私账和公账也没分开,也懒得分开。
虽然他现在在南盟的个人占比已经只剩下个位数了,甚至如果他答应美国拿下那笔百亿贷款的话还会再降,可这不也得看南盟的盘子多大么。
几乎类似于后世的一整个纳斯达克了,不出意外的话槟城以后肯定会是全世界最大的股票交易中心甚至都没有之一,大概率市值真的会超过后世的纳斯达克。
郑毅还邀请法国的跨国企业来槟城上市加入南盟,唯一的要求,居然是法国企业在南盟控制的城市建厂的时候必须遵守南盟的劳动法。
所以对于法国左翼工人来说:你管这叫敌人?
这不是来拯救我们劳苦大众的天使么?
要知道1947年的法国劳工关系已经完全崩了,通货膨胀极其严重,国内还在闹饥荒,因为本来就是左翼政府而且出于拉选票的考虑,一直在对工人进行无底线的纵容,也就是一直在涨薪。
可没有足够生产的无止境涨薪,自然就会引发大通胀,说白了产能过剩的时候才应该涨薪呢,哪有在产能不足的时候瞎涨的。
这个时候郑毅这么一搞,一时间法国的工人再上街的时候也不提涨工资了,都要求法国政府必须要向南盟学习。
甚至是对政府破口大骂:“国内百姓都吃不饱饭了,不想着抑制通胀,有钱不买面包却去买子弹欺负可怜的阿拉伯人,让我们的士兵去为了大资本家的利益去厮杀,到底谁才是我们的敌人?”
连郑毅自己都不知道,他在法国居然还成了左派英雄了。
右派和中间派肯定还是认为他是敌人,但刚从二战走过来的民众也没那么幼稚,成王败寇的道理都是懂的,而且郑毅也确实是已经尽可能的保留他们在殖民地的资产了。
突尼斯城和越南这边一样,也都谈好了,不会没收城里的法资,布尔吉巴也承诺,北非的法国人只要逃到了突尼斯城就保证他们的安全。
当然突尼斯城之外那就不管了。
这即使在法国右翼看来,作为敌人至少也是个讲规矩的敌人,而且郑毅诚挚的邀请法国的跨国企业加入南盟,就导致右翼虽然不喜欢他,但也知道大家以后还要合作。
以至于法国的舆论场和政治场上,骂郑毅的居然都没有夸郑毅的多。
不知道具体情况的还以为法国人都是贱皮子呢。
河内,郑毅的私人飞机缓缓降落,郑毅本人也终于第一次在法国军队完全撤出亚洲之后踏上了这座已经被南盟收入囊中的土地。
其实事实上现在随着南盟能控制的城市越来越多,不同城市之间的掌控力度已经明显出现差距,比如海法,突尼斯,加尔各答,郑毅其实很清楚这些城市虽然属于南盟,但却未必就会听郑毅的。
甚至他对仰光的掌控力度也不怎么强,尽管那地方其实是南盟在槟城之外手里的第二座城市。
在未来,如果郑毅接受那笔百亿贷款并允许美国的跨国企业大规模加入南盟,都来槟城上市的话,他相信这种不太受他控制,甚至是完全不受他控制的城市一定会越来越多的。
不过不管是什么时候,河内这地方,虽然是刚落到手,但是所有人都知道,这里将是南盟,至少是郑毅的南盟的核心根本之地之一。
“郑先生万岁~”
刚一下飞机,来迎接他的士兵就爆发出了山呼海啸一般的欢呼,郑毅对这些现在渐渐的也都已经习惯了,举起手来挥手示意,点头微笑。
“郑先生,欢迎您莅临河内,为我们进行指导啊。”
颜子俊第一个上前,握住他的手一个劲地摇晃着说道。
一旁,卫总和龙将军,还有马将军都在后面等着,这其实也寓意着南洋这边的一个潜规则:文在武先。
论亲疏论大小,第一个上来接郑毅的怎么着也轮不着他颜俊宁,他能落河内市长这么个职位主要还是因为南盟这边多年来在暹罗以北缺少经略。
不过南盟这边确实是特殊了一些,商会会长的地位要远比其他地方要高,颜俊宁好歹也是福建商会的副会长,这就相当于辈分够高,最关键的是不设常军,即使是抗日时期,华人这边也是人人持枪,军民不分。
战士们放下枪,除了特殊情况,大多还是要工作,上班的,即使是最特殊的驻日军,也是要种地和经营特殊产业的。
扛枪打仗的时候归将军们管,放下枪上班的时候自然就是文官管了。
而且其实潜意识的,大家都是华人,对国内长达三十几年的军阀割据都有切肤之痛,其实所有人也都在潜意识里避免这个。
不夸张的说,南盟这边的武夫中过得最舒服的反而是阿南德,毕竟马来人和华人的军制不一样。
卫总,龙将军等人的地位虽捧得很高,大家也都很尊敬,但是如今战争结束,几乎所有人都本能的在警惕他们。
毕竟尊敬归尊敬,到底都是国内混不下去了才来的,本来就有点半路摘桃的意思,毕竟抗战前最苦最难的时候跟他们都没关系,万一要是让他们靠着兵权割据一方,成为南洋的军阀,那可就太搞笑了。
郑毅先是诧异地瞅了一眼卫总,笑道:“卫总也来接我来了?南边现在怎么样啊,还打着呢么?”
卫总笑着道:“这不是过来等您指示呢么,法国人是走了,虽然留下了不少法国的庄园主,但都表示愿意服从南盟律法,都在询问,咱们南盟能不能买他们手里的土地呢。”
“可是法国人走了战事却是没停,越盟,柬盟,国王军,暹罗,还有马来人,到处都是,你占一个山头,我占一片林地,谁也不服气谁。”
“除了金边和西港之外,整个柬埔寨几乎就没有什么像样的城市,处处都是高土著,林多雨多,虫多土湿,弟兄们即使是在金边和西港,也是有些待不住了。”
“正要问郑先生,那边的土地,是留着,还是……给那些当地的土著们分了算了。”
看得出,卫总本人的意思也是不怎么想要那块地。
虽说开疆拓土是每一个军人的愿景,可那不也要看是什么土么,在卫总看来他们打跑了法国人,拿下了河内,以及整个红河平原,这就已经实现战略目标了,柬埔寨这边的这些个破地方,他真是一百个看不上。
南盟本身是不缺地盘的,事实上现在已经有很多城市想要加入南盟,郑毅都还在琢磨要不要了呢,而且未来想要主动加入南盟的城市只会越来越多。
郑毅对此心里也有数,毕竟卫总的兵实际上都是南盟的兵,就算是以前他的那些远征军旧部,也都至少在槟城或者亚罗士打生活一年左右了。
对他们来说,在柬埔寨那边,就跟流放差不多。除非一人发一个种植园让他们当庄园主,否则想让他们放弃槟城的工厂工作留在那边……
即使是金边,对他们也毫无吸引力。
郑毅笑了笑倒是没有立刻答复他,只是让他们所有人都上车,到:“先找个地方吃饭吧,这地方有没有什么像样一点的饭店,咱们一块吃一口?最近这段时间一直在中东那边,实话说吃得确实是不怎么好。”
这年头食品流通还不多,中东那边确确实实是没啥好吃的。
羊肉串倒是真香,也不缺海鲜,但是顿顿吃这些东西他还是吃得有点遭不住了。
甚至在南洋待得久了,他现在觉得连南洋这又潮又闷的天气,其实也挺舒服的,比中东那边强多了。
他也是在中东的这段时间才意识到,他现在身上属于穿越者的习惯已经很淡了,也确实是越来越像个南洋人了。
他刚才在飞机上的时候甚至还在想,也许你现在让他回国内,如果是北方地区的话他可能也已经生活不惯了。
这个时代的河内还是挺破旧的,法国人的殖民重点毕竟是西贡,整个城市,也即只有一家法国餐馆各种装修还挺豪华上档次的,郑毅等一行人便索性在法餐厅里特意弄了厨子去后厨做中餐,还弄了几瓶葡萄酒,兑付着瞎吃。
“卫总,龙将军,马将军,先说一下你们三位的安排吧,现在仗打完了,你们三位有什么想做的事儿么?可以回槟城,继续做咱们南盟这边的军事顾问。”
“虽说短期之内应该不会再有战争了,但是该有的军训还是得有,而且我打算将槟城的军工产业再扩大一下,尤其是火箭的生产工厂,目前,槟城的军工产业,已经是槟城除了石化和金融之外最大的支柱产业了。”
“订单……至少暂时还是蛮多的,你们要是愿意回槟城的话,这些军工厂的生产,就由你们来负责。”
“当然,如果懒得管事儿,只想做富家翁的话南盟当然也欢迎。”
“不过做富家翁的话,我倒是觉得去日本好一些,何世礼那小子在那边待了也有一段时间了,你们谁要是想去给他换回来,我就让他回来。”
“目前咱们南盟在日本那边虽说也有一些产业需要经营,但相对来说管理还是比较轻松的,嗯……日本的女人不错。”
“对了,过几天我会去日本见麦大帅,之前吉田跟我提过,要让大阪加入南盟的事,我已经决定,要答应他们了,我们现在可能缺一个大阪的市长,你们如果有兴趣,可以上。”
战败国么,没必要去考虑他们的意见,到时候让所有去大阪的日本人都学中文就是了,中日之间没有太大的人种和文化上的差距,日本人只要学会了中文,其实和华人的区别就不大了。
学中文对日本人来说,也不是太难,至少比马来人要容易得多的多。
“郑先生您要接纳大阪了?娘的,这有点便宜那些小日本了吧。”
“是啊郑先生,一旦我们要了大阪,日本人一定会更大量的涌入槟城和新加坡,您也说了槟城现在很多工厂都在往外迁移,再怎么说,日本人的人均素质情况摆在那里,工业基础也在,我相信很多人都会将工厂迁到大阪去的。”
“不说这些日本人会不会抢咱们华人的饭碗,至少,一定会抢马来人和印度人的工作的,他们到底是个战败国,若是这就让他们借此来恢复元气的话……”
今天这桌上没外人,尤其这三位将军还都是从国内来的,别看一个个都挺好说话的,尤其是卫总,他在国内其实不是混不下去,纯是因为不想打内战才来投奔他的,但是打日本鬼子的时候,那似乎绝对没人手软的。
日本人在南洋这边造的孽到底是比国内还是要轻一些的,而且因为郑毅的缘故,槟城,甚至亚罗士打自始至终也没有失守,国内可就不同了。
大家对日本人是真的恨啊。
郑毅也只好解释道:“这一次我在中东,签下了一个三十亿美金的大单,还有一条极长的石油运输管道的项目,未来几年之内,也许我们在中东那边还能接得到其他的活儿,也确实是需要一定数量的工人去中东那边,挖石油,炼石油,打井建厂,都得咱们南盟出人来做。”
“未来的中东,以色列人出钱,咱们华人出力出技术,阿拉伯人出土地,共同开发中东地区的石油,这几乎已经是可以预见的事了。”
“可咱们南洋,哪有那么大的人力啊,固然会去中东一部分,毕竟是几十个亿的大单,可咱们才能去多少人呢?建设新加坡的人力现在都是不够的。”
“美国人的马歇尔贷款,你们都知道了吧,这个贷款计划很有可能会带上咱们南盟,我基本是倾向于答应下来的,当然,到时候做决定之前咱们要开会,我也会尊重大家的意见。”
“如果这个贷款下来,美国人给我们一百亿美元以上的贷款,这个钱我们要怎么用?不管怎么用,一定也是需要大量劳动人口的,咱们华人恐怕是能走得开的不多。”
“中东那边的海法、特拉维夫,以及沙特的管道建设,光是这三个大项目,同时开工的话,至少,三四十万的建筑工人一块干活一定是没问题的,不用日本工人,用什么?
马来人和印度人么?这是咱们南洋第一次的建筑工人出海,你放心用马来人和印度人?我是不敢的,用日本人我还放心一点。”
日本有很成熟的建筑工人,工人的基础素质也高,这事儿其实真挺合适的。
事实上历史上的日本战后重建,也是多亏了中东大建设,乃至欧洲重建的。
日本的建筑公司在中东,对比于那些懒散的阿拉伯人和犹太人,完全就是碾压,把阿拉伯人,乃至欧洲人都给吓傻了。
所谓的日本企业管终身就是这个时期的产物,这个时期日本人的刻苦精神根本就不是后世的日本人能比的,建筑工人可以不吃饭,不睡觉,靠l冰顶着,干一整天下了工地再吃喝睡觉。
三十多岁大小伙子干不了两年身体全干废,这才有了公司养你一辈子的说法。
用日本人来干这个事儿确实是靠谱啊。
“那战犯呢?如果我们南盟真的收了大阪,我们要如何分辨哪些是普通的日本民众,哪些是军国主义分子?如果一个人上过战场,手上还沾过咱们同胞的血,我们难道还给他们开工资么?”
郑毅也是叹气,道:“我明白你们的新心情,我也不想让那些上过前线的日本右翼军人好过,但我们必须要面对现实,这件事我们是不可能永远揪着不放的。”
“东京审判已经结束了,如菊军团等确实是有着昭昭恶行的日本军团我也已经惩治过了,日本在战争的最后时期总兵力一度超过了七百万,我也不可能把这七百万人都抓出来挨个定罪。”
“不敢说原谅二字,我身为一个南洋华人,也没有资格替祖国受难的同胞原谅日军,可是到底怎么处置,总是要有个说法的,越晚去处置他们,处置起来反而就越是难,你不处置他们,他们也就那样了。”
“这也正是我打算跟你们说的第三件事,摩洛哥和西撒哈拉,地区,拥有着一个巨大的磷酸盐矿藏,那一片的磷酸盐,占全世界磷酸盐的70%以上,大概还有10%左右,是在中国,排世界第二,世界其他地方的人们,剩下的就都是一些小矿了。”
“磷酸盐,是生产化肥的重要原材料,说白了谁能完全掌握北非那边的磷酸盐,联合国内的磷酸盐出口,拉美,澳洲,有一些小国也有磷酸盐的矿藏,几个相对比较集中的加一起也有10%,可以很轻易的垄断全球磷酸盐产量的80%以上。”
“这东西是做化肥的必须品,人类社会可以离得开钢铁,可以离得开石油,可到什么时候都不可能离得开粮食,要种粮食就必须得有化肥,现在天下太平了,用不了多久全世界都会迎来婴儿潮,化肥的使用量一定会越来越大。”
“这东西赚不赚钱,能赚多少钱,在我看来都尚且还在其次,可这是真正的战略物资啊,南盟以后大了,什么事儿不一定是咱们华人做主了,咱们华人以后要靠什么产业在南盟中来尽可能的确保咱们的主导地位呢?”
“其一肯定是石油,这就不用说了,我辛辛苦苦布局了这么多,就是为了将来我们和阿拉伯人一起联手控制石油价格。”
“其二,我想过了,就是这个磷酸盐最合适,全世界,没有哪个国家是可以没有化肥的,美国,欧洲,都是化肥大户。”
“我们可以在突尼斯城,海法,都建立化肥厂,咱们华人尽可能的将这门生意完全掌握在手里,以后真有跟美国人拍桌子吵架的时候,我们才能有底气啊。”
“况且只要化肥在咱们手里,我们进一步的,在全球范围内做粮食生意也很容易,垄断是不可能的了,这东西也没法垄断,但哪怕我们只拿下全球十分之一的份额,咱们这些海外游子,以后在这个地球上说话也能确保有人听了。”
“因此摩洛哥和西撒哈拉,那片有磷酸盐矿的地方,我志在必得,当然,正如你们所想,那地方现在还是美国人控制着的。”
“以突尼斯为核心,隔壁就是摩洛哥,另一边是利比亚,阿尔及利亚,现在都在闹反法,老实说我不确定他们能不能成功,除了让他们跟我贷款买武器之外,我也不知道还能帮什么忙,法国既然已经撤出了亚洲,南盟这边,是不太好继续跟他们作对的。”
卫总皱眉道:“你的意思是……难道是用日本兵?”
郑毅点头:“阿尔及利亚和利比亚那边最终能不能独立,什么时候独立我也不知道,也不太重要,但是摩洛哥必须反法成功,我要那些磷酸盐。”
“我的意思是,你们三位如果有人有兴趣的话,可以去日本招募曾有过战争经验的侵华老兵,算是惩戒那些战犯的一种方式吧,那边的环境比较艰苦,到处都是沙漠。”
“南盟这边,除了必要的武器和简单的口粮之外不会提供任何其他的东西,说白了就是把他们扔去战场,我就不管了,出了事儿,我甚至不会承认他们,法国人问起来我就说我不知道,跟我无关,就说这些日本人是雇佣兵,死了活该,没有抚恤。”
“输了,这些日本兵白死,南盟不会管他们,更不可能救他们,甚至投降的话还会连累家属,但是赢了,从此与其他日侨一样,一视同仁。”
“你们有兴趣的话可以走这么一趟,打下来摩洛哥,那边的磷酸盐矿,给你们分一半左右的股份,剩下的部分我们在华人内部拍卖,卖出去的钱做公帑,充入南洋总华商会的公账上,专为咱们南洋华人服务。”
磷酸盐这个东西,掌握在北非小国摩洛哥手里,他们除了赚点钱之外不可能拿这东西换取任何国际利益,毕竟他总不可能对中美俄这种大国说:老子要制裁你,让你没有化肥用。
小国么,即使是真垄断了什么物资,除了赚钱之外也没啥别的用处。
但南盟就不一样了,这东西在他手里,有的是用处。
“当然,我也知道用不了那么多人,你们挑剩下的部分,可以去沙特修那条石油管道,那条管道大概途径三分之一个阿拉伯半岛,全是大沙漠,条件可以说是很艰苦了,不夸张的说,这活干起来确实是会死人的。”
“这活儿,咱们南洋华人不能去干,顶多在绿洲和有水的区域做工,沙漠里面的施工部分,我打算包给日本人,尤其是那些上过战场,还没什么用不能去摩洛哥的日本兵。”
“这一单生意,除了吃喝温饱之外,我不给他们工钱,但是从此承认他们的日侨身份。”
“摩洛哥战场上也好,沙特的沙漠里也好,活下来的,我就允许他们进入大阪,在大阪生活。”
“我也知道,你们也许对此不满意,认为这些日本人付出更大的代价,但是,真正的处决权毕竟是在美国人手里,而且南盟要发展,直接吸收吞噬日本,是最快的,这是在打基础。”
“希望你们能够理解。”
卫总:“我去摩洛哥吧,龙兄和马兄弟都有主政一方的经验,适合去大阪做市长,不过郑先生,法属东印度这边怎么办,西贡,金边,我们要不要?”
郑毅:“南盟不以领土扩张为目的,实话说,整个法属东印度,除了河内和红河平原,我是不想让其他地方咱们南盟直管的,你们三位留在这地方也是大材小用,分给当地土著吧,至于怎么分,这也是我这次去日本打算跟麦帅聊的事情,卫总,你也跟我们一块去日本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