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倚老卖老?南盟,去留随意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南盟内部几乎所有的华人都能感受得到,郑毅这次从日本回来之后变得明显和以前不太一样了。
不再随和了,做事时隐隐有了一种说不出道不明的霸道,让人感到不太舒服。
要知道以前郑毅是很少直接管事儿的,尤其是槟城刚刚成立的时候,他更是只负责制定战略计划,平时大半的时间都钻进实验室搞科研的。
而现在,大家已经很久没看到郑毅搞科研了,甚至连所谓的战略规划也不似以前了,整日里,和那几个日本人嘀嘀咕咕嘀嘀咕咕,很多人都说,郑先生对日本人的器重超过了他们这些同甘苦共患难的华人。
秘书处成立之后,除了钱绮雯和李剑桥是确定的秘书,其余秘书不采用推荐制,而是非得要考试才行,出的题目也似乎极难,最终的结果是,录取了足足四百多人,但其中的华人居然不到一半。
尽管有着“新南盟人”不可以参考的规定,将这一次这批从日本带过来的大学生排除在外,然而即使是那些老的日侨,在学识上确实也是普遍超过华人的。
除了日本人之外甚至还有大量的欧洲人,美国人,甚至连英国人也有。
而且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南洋华人之所以还能有一半成为秘书官,是因为今年那些新加入南盟的日本人不能参考。
等过个几年,这些人再把中文学明白了,他们这些南洋华人如何还能考得过他们呢?
那到时候这秘书处里若是都成了日本人,那他妈的咱们南洋抗日是抗了个寂寞么?
“郑先生不信任老弟兄了,甚至背离咱们南洋华人了”,这样的酸话果然在很快的时间之内就充斥了大街小巷。
尤其是成立了保安局以后,几乎所有的华人中高层都会觉得,这个保安处的权力有点过于大了。
这玩意是郑毅模仿朴卡卡搞出来的,李孝威的权力,基本就是对标历史上上台之前的全小将的。
要知道朴卡卡都是将保安工作一分为三,相互制衡的,而郑毅手下压根就没有任何制衡。
说白了,郑毅毕竟不是真的要独裁,也是充分吸取了朴卡卡的经验教训,如果不是朴卡卡自以为聪明的让手下内斗,他也不会死了。
耍猴虽然会显得执政者手段高明,但也确实是要面临被猴子抓挠的风险。
最关键的是郑毅哪有时间去搞所谓的权术平衡,哪有那个精力去研究所谓的政治操弄啊。
索性就让李孝威一肩挑了,他图个省心,这货搞警察队伍也搞了有十年了,整个警察系统内部都是他的人,是足以胜任此职的,而且和港岛一样,至少槟城的警察系统肯定是完全服从保安局来管理的。
权力确实是太大了,待这部门如果真发展得成熟了,万一哪天郑毅也像朴卡卡一样被人给崩了,李孝威立刻就能像全小将一样上位,根本没人能制衡的了他。
这也是郑毅说等过了这段时间之后会解散这个部门,或者至少是要将其拆分和限制权力的原因。
他不是忽悠陈嘉庚的,而是真的这么想的,这东西就不是个适合常设的玩意。
虽然名义上,郑毅只是说要重点监控,是特殊时期要采取特殊手段,然而实际上几乎所有人都觉得,李孝威一定会监控全槟城,乃至全新加坡所有的电话线路,乃至电台、电报。
整个上虽然是脱胎于警察系统,内部核心成员主要来自警察,但其实谁也不知道外边到底有多少情报人员是在编或者不在编的,而且就跟个大打包似的,就所有的纪律部队都要受保安局的监督和管理,包括出入境和消防部队。
这个时代的人大家虽然都不知道全小将是谁,但却已经有很多人开始将李孝威与胡佛相提并论了。
然后随之而来的一个问题就是:你李孝威是什么玩意啊,也配和胡佛比么?
说到底外戚啊,确实就是很难服众的么。
砰!
一摞文件直接摔在了郑毅的办公桌上,许生理颇有些生气的拉开郑毅办公室的座位坐在了他的对面,语气也颇为不善地道:“你给我签字,签了字我就走了。”
郑毅倒是没有生气,反而笑着问道:“许叔这是要去哪里啊,什么事儿,找我签字还这么大的火气呀。”
“我回国!这狗屁的南盟我不待了,不玩了,行不行?欸~,别挽留我,老子说什么也不待了,你赶紧给我签字。”
说罢,还气呼呼地拍桌子,不客气地大声吆喝已经贵为次长的李剑桥来给他点雪茄,拿起来就抽,又把腿抬起来翘起二郎腿道:
“他妈的,你让李孝威来监视我,槟城创建的时候他在哪呢?阿毅,南盟不是你一个人创起来的,是咱们兄弟们一同努力,一统奋斗出来的,这才刚打赢战争多久啊,啊,你就要做刘邦,大杀功臣了?”
“都说,他妈的一起打江山易,一起坐江山难,他妈的郑毅,寒心呐,我寒心啊!”
一旁,李剑桥连忙亲自过来给他沏上了一杯茶放在桌子上,并陪着笑脸地道:“许伯父,您消消气,别这么大火气,姑父他不是这个意思,再说我三叔他又哪敢真的监视您呢,这不都是在做个样子么,连陈市长都点头了,咱们自己人之间,总得做个样子给外人看么,您老几位若是都依法办事,下边的人,那不就都好说了吗。”
许生理却是一点面子都不给,嘿嘿冷笑道:“怎么,现在升了官了,连你都能来教训我了?大人说话有你这孩子插嘴的地方么?这就是李家的家教么?”
得,李剑桥闻言立刻就把嘴闭上,出去后关门走了。
顺便抱着膀子生闷气,却又无可奈何。
许生理毕竟是南盟的创始人之一,比他爹李孝式都要大一倍,平日里和李季谦都是称兄道弟的,真要是讲辈分,那他还真是个孙子。
只不过他的地位在这摆着呢,南洋一大堆的老东西,从来大家都是各论各的,他的辈分小岁数小,难道还能见谁都叫一声爷爷不成?
这个许生理,
分明就是仗着自己资历老辈分高,在这倚老卖老!
这一刻,李剑桥还突然有点理解为什么那刘邦,朱元璋,大多数能够长治久安的王朝,都要在开国之初大杀功臣了。
郑毅则是翻开了桌上的文件,却发现居然是一份退股书,要求尽数退掉他在槟城的这些产业,尤其是槟城石化等多个化工厂的股份要换美金。
怪不得找到自己来了呢,化工厂那边的事情现在基本上都是吴文浩在管,这小子走的毕竟和林绍良不是一条路子,需要厚积薄发,所以一直也没怎么担任政务工作。
退股这么大的事儿,自然不敢做主。
如今的南盟财政上是比较紧张的,郑毅钱也是大手大脚,那几家化工厂是整个槟城的根基,支柱产业,真要是给他退股的话,那就真的是一大笔巨款了。
这个钱要出,南盟绝对是大吐血,而且对郑毅和李家的名声也不利。
这个许生理,分明就是来他这找存在感的。
郑毅:“怎么,许叔叔,这么大的意见么?您可是咱们南盟的元老啊,外人不知道的,还以为是我这做小辈的欺负了您,消消气,一家人之间有什么话不能好好说,非要这个样子呢?”
“要不许叔,您看看南盟中哪些位置您看得上,我来给您安排?”
郑毅到底还是给这许生理一点面子的,当年他什么也不是的时候,许生理是帮了他大忙的,而且人家也确确实实是南盟的创始人之一。
地位与旁人当然是不同的么。
南盟创立时,共有四大元老,李季谦现在基本已经都退了,那毕竟是郑毅的岳父,还是以前的主家,老头要是不退的话,他干啥,郑毅都会觉得难受。
但李家的势力在南洋是自不必说的,郑毅自己没有家人,什么事儿都只能倚仗外戚,绝对是南洋的实力派家族。
陈嘉庚先生,自不必说,不但他现在本人是槟城的市长,新加坡的事情基本都是他侄子陈六使在管,甚至他那女婿李向前也能管整个南盟的金融业。
郑毅之所以没在顾问团里弄个金融业顾问,防的就是他那女婿。
全南洋郑毅最敬重的就是陈嘉庚先生,但是说实话,最忌惮的也是他。
胡文虎混得稍差一些,但这么多年在阳光,俨然已经是封疆大吏,轻易没事儿的时候也不回槟城,整个缅甸都是他的势力范围,他和他的客家人也不怎么掺和城里的事儿,到处去圈地,种地,开矿,同时还是报业大亨。
最近这段时间,印度独立在即,加尔各答那边的几次谈判,郑毅没有时间,也都是胡文虎代表南盟出面跟那边交流的。
这么看下来,四大元老中确实是就属他许生理现在混得最差。
虽说名义上是槟城的副市长吧,但现在他手里的权力还真都没有钱绮雯差。
这其实也是没办法的,在南盟这边,谁能有多大权力并不完全是郑毅分配的,郑毅也没那么牛逼。
许生理原来能成为四大元老之一,是因为他们家是槟城的地头蛇,家里世代都是槟城的包税人,同时还是洪门大佬,在暹罗那边也极有势力。
郑毅一开始包税槟城的时候,相当于是直接将势力建在他们许家的势力上了,颇有点汉献帝进许昌的那个意思,那他许生理的话语权自然就大么,郑毅有时候做事也是要看他的脸色的。
然而这十年来,南盟发展得确实是太快了,郑毅刚来槟城的时候全槟城只有三十万左右的人口,这三十万就算全是他许家的人吧,可现在槟城已经是五百万人口了啊。
谁还知道你许家是干嘛的呢?
至于说洪门大佬,且不说洪门本来就散,关键是现在在南盟已经是尽量淡化洪门和华记这两个兄弟会组织了,再说真要说威望的话,黑骨仁现在还在亚罗士打搞黄色呢。
黑骨仁在洪门中的地位不比他高?
至于说他们家在暹罗有势力,那就太扯淡了,再大的势力打得过吴爱华么?吴爱华现在见了郑毅也得规规矩矩的啊。
不是郑毅不给这个元老面子。
确实是这个元老现在,但就是没啥用啊……
想来也正是因为他确实是没啥用,这段时间想来,心理上可能也不是那么太平衡。
眼下的南盟,琼州侨首王兆松的影响力都要比他大得多。
这股气儿指不定这是憋了多少年了,如今趁着郑毅搞保安局的机会,才终于发出来了。
让李孝威一个小辈监听他,他觉得自己面上挂不住了么,可能也是存了趁这个机会好好刷一刷存在感的机会。
能理解。有什么不能理解的呢?
自古以来这种没用了的功臣都是最难处理的,你说你用吧,既耽误事儿,你实际上也没那么信任他们。
你说你冷处理吧,他们会满腹牢骚,而且确实是容易寒了人心。
狡兔死走狗烹的这种事儿,谁看了都会不舒服,况且现在也不是封建专制社会了,何必呢。
能聊还是要聊一下的么。
“许叔叔,说我要做刘邦,这就真是太误会我了,我现在很真诚的对你说,我是真没那个意思,我也没那个本事啊,南盟又不是个古代的封建王朝。”
“在咱们南盟的创业之初,在我个人的创业之初,许叔您确实也是给了我极大的帮助,我很感激您,您也是我的贵人,说真的如果没有您,也许我现在都还得在李家打工呢。”
“这样,许叔,我最近收到消息,英国那边呢,现在基本上是已经决定要放弃印度了,只是还有些细节,英印之间还在互相商议,待他们彻底独立之后,加尔各答那边,就要正式并入咱们南盟的管理体系了。”
“那可是大城市,大市场啊,所以我想,让您到时候去加尔各答去坐镇,也做个一方诸侯,您看怎么样?”
先戴高帽,再给台阶,郑毅也是尽量做到仁至义尽的。
当然,加尔各答那边,南盟这头是拿不到实权的,印度因为是大国的缘故,郑毅在跟甘、尼俩人谈判的时候就做出了很多让步。
再说那边华人还少,南盟还没有持枪权,主动权事实上确实是在人际国大党那边的,而且郑毅还答应了保留英国人在加尔各答的利益。
作为英国殖民印度的统治中心,加尔各答的英国人利益也是不小的,到时候英国人肯定也会留下一个代表。
南盟,英国,印度,三方面势力到时候都搅在一起,南盟啥也没有,就有点钱,到时候肯定会处于一个相对弱势的地位的,郑毅要的也不是那座城,而是希望借此敲开印度这个世界第二大人口市场而已。
这种有名无实,看着好看,听着好听的岗位,这不正好适合安排这种没啥用的元老么。
郑毅肯定是真的做不了刘邦,做不了朱元璋的,真要是拿古代王朝来类比的话,郑毅也一直认为自己在对待功臣的这个方面,应该是要对标刘秀的。
也即是让那些当初跟他一起创业打天下的元老们,尽可能的位高而权轻,但给他们多多的钱财能安享富贵。
多安排一些小吏,也就是他现在正在组建的秘书团,位低而权重,少给他们发电工资,让他们对这些元老们恭敬一些。
他觉得古代的创业型帝王中,这种就算是最好的了,既不伤和气,也不让他们耽误事儿。
要知道这许生理可是拿着槟城石化的股份啊,这么多年了,那么大的产业,哪年的分红郑毅少给过他一毛?从来可没搞过假账啊。
这不就相当于是东汉时刘秀给开国功臣们的勋田了么?
哪知,这许生理却好像并不领情。
他也是知道那加尔各答是什么情况的,却好似铁了心要跟郑毅作对一般,道:
“郑先生,当初你让大家伙儿合伙凑钱,我们因为信任你,将各自的身家性命可是全都交付于你的,当时你就跟我们说好,这些钱投进来,我们想退出的时候随时都可以退出,咱们南盟,不是个非国家行为体么,怎么,您该不会是不允许我退股吧。”
郑毅闻言都笑了,道:“许叔,南盟当然是允许退股的,不过据我所知这段时间,槟城石化的股票价格也并不算好,你知道,咱们最近是刚刚兼并了婆罗洲上,二十几个大型油田的。”
“再加上化纤,塑料制品在战后又都不可抑制的降了价,纯以槟城石化的这个公司来说,现在的资产负债率是很高的,今年的财报我还没看,但恐怕已经快要超过80%了吧?”
“这主要是由于石油价格大跳水引起的,不过我相信,石油的价格不会永远都这么低的,用不了多久,还是会长回来的。”
“到时候这些油田的资产价格,无疑会更高许多,股价自然也会更好看。”
“你要是信我的话,最好等六十年代之后,最好是70年代的时候再退,你也更划算一些,我跟你保证,那个时候的槟城石化,市值至少会是现在的十倍,乃至数十倍都不止的。”
“到时候您拿到钱,也算是全球的顶级富豪了,不管是继续留在南盟,还是去别的地方,哪怕是您到了美国,您也依然是顶级大亨,是大富豪啊。”
郑毅这话说得是句句发自肺腑,毕竟在60年代的经济黄金期,全世界的主要股市几乎就没有不涨的,如果能等到石油危机的话。
莫说是数十倍,就是上百倍恐怕也是有的。
不过许生理明显不这么想,也不觉得郑毅是一片好心。
这郑毅越是阻拦他,他就越是觉得拿捏住了郑毅,坚定的相信,郑毅这是没钱了,拿不出这笔钱了,所以才会这么为难的。
况且在他看来这些个石化公司已经没那么大的价值了。
以前的高利润,完全是靠化纤和塑料等副产品的高科技性撑着,现在这些东西已经不再那么稀罕,早就没有那么高的利润了。
至于炼油本身。
现在战争都结束了,欧美苏到处都是炼油厂,可是不打仗,哪来的那么大的汽油消耗呢?
石油越产越多,消耗却在越来越小,这石油生意啊,以后一定是没什么前途的。
我这股份不退,留着,那已经是看在咱们过往的情分上了。
可你要是不跟我讲情分,那我凭什么还要跟你讲情分?
你要我跟你讲情分,那你现在,是不是也该给我讲讲情分?
最起码,你不能再让李孝威那个小辈,再管到我这个元老的头上来吧。
自以为将郑毅拿捏住了的他当即把腿都给翘得更高了,口中道:“贤侄啊,不是我不给你面子,你也别误会,你许叔我啊,也没那么小肚鸡肠。”
“这不是,落叶归根么,人老了,就有点想回国去看一看,正好啊,宋公子跟我也有些交情,说是让我回上海啊,去负责规划和协调上海那边的发展。”
“咱们南洋现在虽然是富裕了,可是国家还穷啊,是不?哎~,国事无小事啊。”
郑毅还真挺诧异:“上海么?他们还真是……怪大方的啊。”
战争结束之后,很多的商会会长,华商高层都有回国置业置产的,就连普通的工人之中,也是有大笔的回国潮的。
华人么。
落叶归根,衣锦还乡这种事什么时候都是深深地扎根在华人骨子里的,国府对南洋回去的富商必然也是欢迎欢迎,热烈欢迎。
对于有些人来说,南盟再好,也不是家,国内再差,那也毕竟是家。
头两年的时候内战不是还没打起来么,即使是今年,看上去的内战形势也有点一边倒,尤其是主战场都在北方,南方是相对稳定的。
抗战期间,因为南洋和国内的联系也变得愈发紧密,国府中,就连许多实权的岗位,也是愿意给南盟的人来坐的。
南洋归国华商,历史上也一直都是国内皿煮政府的重要组成部分么。
即使彻底回去定居的只是极少部分,但大部分的华商,都还是回去有置业的。
富贵不能还乡,犹如锦衣夜行么,随便买上几百顷地,投资办一个大工厂。
哪怕是没什么实际意义,不指着赚钱,纯图一装逼,也是爽的么。
福州那边甚至一直都有人来找郑毅,说建议他回乡买田呢,甚至都不用他真自己掏钱,只要他点个头,至少就能给他三千公顷的土地。
只是郑毅确实没这个需求一直拒绝了那边的好意罢了。
“上海啊……许叔是打算卖掉南洋的资产,去上海置业么?国内现在,毕竟还不太平,这将来的天下,鹿死谁手,可还犹未可知啊。”
“哼,没办法啊,我爱国么,郑先生也不必替小老儿我操心,难道那些赤匪,还能打得进上海滩不成么?我这也是,回国为祖国出一份力啊。”
郑毅闻言,不自觉地嘴巴扯了一下,有点憋不住,道:“许叔,您真想好了?您这个时候退出,槟城石化也只能按照市场价给您,以您手里的股份来算,恐怕很难超过两亿美金吧?”
许生理:“没关系,我不怕吃亏,郑先生既然不尊重我们,我们这些个老家伙,自然有尊重我们的其他地方可以去。”
郑毅:“这样啊……那,我就祝您前程似锦,一路顺风了。”
说罢,郑毅很痛快地在文件上签了字。
递还给他道:“凑个整,就两个亿吧,我给您拿美金,您容我三天时间,三天时间,我把这两亿美金拿给您。”
“不管怎么说,徐叔叔,对于您曾经给我的帮助,我一直都万分的感谢,不管什么时候,槟城永远都是您的家,您想回来的时候,我们随时欢迎您回来。”
“很高兴与您同行一程,很荣幸与您一块共事了这么多年。”
“再见。”
说罢,郑毅将文件还给他,还主动伸出手来与他握手。
这回却是许生理懵了:“你,你,你同意了?那可是两亿美金啊。你,你让我走?让我带着两亿美金走?”
郑毅:“当然,南盟,去留随意,我们可是个自由港啊。”
【反正用不了多久,你还得拿着钱回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