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搅屎棍的反击,马 华种族战争开启?
在孟买待了足有半个多月,郑毅在告别甘、尼之后甚至还回了一趟加尔各答,想要考虑了一下这个地方将来要如何投资和经营等问题。
可以说,待得是非常的开心了。
就是再见到蒙大帅的时候忍不住会有点心虚而已。
到底不是真的政客,脸皮还是薄。
蒙大帅也很清楚郑毅去孟买是去干什么去了,甚至他都知道郑毅回加尔各答是要干什么的。
客观来说,郑毅提出的这个加尔各答港岛化的提议,对他们英国来说也是很有好处的。
这里是英国殖民印度的统治中心么,英国人在这里的利益太大了,如果能将这里加入南盟搞个特别行政城市,参与国际化贸易,至少英国人在这里的资产大部分都能得以保全。
英国人和南盟确实是有矛盾,已经在互相捅刀子了,但至少表面上还是要笑嘻嘻的,至少南盟是不可能直接将英国资产无礼没收的。
虽然在新加坡,这货玩了一手骚操作让英国人赔得都吐血,自己压自己的资产价格,而且在婆罗洲还低价入股他们的宝贝大油田。
但好歹,那也是通过市场手段巧取,而不是通过军事实力豪夺的。
而且新加坡和加尔各答不同,那地方毕竟曾经失守,被日本人抢走过,某种意义上也确实是郑毅的战利品,他玩这么一手其实是有一定合理性的。
至于婆罗洲那些油田,他也毕竟是拿出了足足两个亿的真金白银,说是在占便宜也没错,但另一方面也确实是在为壳牌分担风险。
对于壳牌来说,南盟现在就是东南亚这边地地道道的地头蛇啊。
强龙不压地头蛇,这道理哪都说得通,国际资源开采本来就是必须要拉着地头蛇一块合作的。
这都是市场行为,郑毅至少从没使用过政治和军事的力量来欺负他们。
南盟整体的内部零关税,而对外,肯定也是要加入英联邦的,说白了他们好歹还是国际社会中的一员,是要遵从英美构建的这个国际贸易体系的。
南盟和英国人的矛盾,本质上是跨国企业与跨国企业之间的,在国际市场这个大舞台上所展开的竞争,某种意义上还真就是自己人。
而对于印度来说这其实也真是一件好事,毕竟他们要搞计划经济的话,又不可能加入苏俄的经互会,确实是需要这么一个窗口型的城市。
对于南盟来说就更不必说,透过加尔各答这个窗子,可以直接享受印度次大陆那丰厚无比的资源,肯定是赚大了,就是要担心消化不良,以及被印度人鸠占鹊巢而已。
三赢。
完美。
当然,那毕竟是印~度~
鬼知道独立之后会不会朝令夕改,出尔反尔。
正常人很难理解印度人的脑回路的,所以他也猜不出来大家在未来的合作中会闹出怎么样的幺蛾子来,但反正是一定会有。
事儿是肯定是好事儿的,可这些都是印度独立之后的事儿了,暂时,他们印度这不是还没独立呢么。
所以蒙大帅招待归招待,正事儿上却始终在装糊涂。
好歹他也是个印度总督啊。
不要面子的么?
郑毅是本想跟他商讨商讨,看看英国人在加尔各答的这些产业,到底价值几何,又到底哪些是可以完整保留,哪些是会部分保留,哪些大概率会留不住的。
如果可以的话,在印度独立之前,现在就让加尔各答开始使用南币而不是英镑、卢比,无疑是更合适的,这样等印度正式独立了之后就可以有一定的惯性,借此大势,这一大政的推行就会顺畅得多。
只可惜,盟大帅顾左右而言他,就是不接郑毅的话茬,聊得全是一些大而空的东西。
实在不行了就骂日本,一块回忆在抗战过程中的峥嵘岁月。
这就是他们这些选举模式下政客做事的局限了,尤其是这个蒙大帅还是军人出身,是需要维护自己的强硬形象的。
也算是小蝴蝶的翅膀吧,历史上的蒙大帅是1947年才出任印度总督的,那个时候工党已经决定放弃印度了,蒙大帅来印度就是个办事儿的。
而此时,还是1945年年底,工党也还并没有从最高层面上决意放弃印度。
虽然明知道印度这殖民地可能守不住了,但是政客么,还是民选政客,只会竭尽所能的展现自己的强势,极尽可能的将统治延长一点是一点。
尽管有时候这所谓的强势,在真正的明眼人眼里纯纯的就是皇帝的新衣,可他们本来也不是表演给明眼人看的啊。
群众当然不是傻子,但大多数普通民众连生活都已经竭尽心力了,谁还有多大功夫去关心政治,更何况,还是万里之遥以外的印度的政治。
民选么,真实的政绩远没有吹牛逼来得重要。
作为二战之中表现尚可的英国海军元帅,你说他对那个至高无上的位置真就一点兴趣都没有么?
如果能延续到和下一任政客交接,那就是天下大吉了,什么利益不利益的跟他又有什么关系,至少远没有他吹牛逼重要。
郑毅毕竟已经卷入其中了,而且这事儿越是早的进入到筹备阶段,对南盟的发展就越是有利。
蒙大帅既然装糊涂,那他就只好自己点明了。
在蒙大帅滔滔不绝地跟他聊日本鬼子的时候,却是突然问道:“大帅,我们南盟打算从孟买购买一万吨的和五千吨的红茶,使用南币支付,不知道大帅您能不能够配合,让这批货从加尔各答的港口走货呢?”
“如果方便的话,可以让汇丰银行在加尔各答这边开办一个大型的分行,专门承接这方面的换汇业务。”
郑毅还是很给蒙大帅面子的,特意提出要由汇丰银行来开展这方面的业务,甚至都没提要华侨银行过来开办分行的事儿。
哪知,蒙大帅一听他这么说,立刻那脸色就阴沉了下来,就跟那应激反应似的脱口而出道:“郑先生您的手伸得也未免太长了吧,
印度,乃是我大英帝国皇冠上的明珠,与南洋诸地的意义全然不同,只要我还活着,还有一口气,就绝不会放任印度从我的手上独立!”
郑毅:“…………”
“蒙大帅,我也没说印度独立的事儿啊。”
蒙大帅:“…………”
“哼!”
自知是自己说漏了嘴了,蒙大帅脸色腾得一下就红了,原本的那点外交体面却是再也维持不下去了,怒哼一声,气呼呼地就坐在了椅子上,还恶狠狠地瞪了郑毅一眼。
郑毅见状,在他身旁坐下,笑呵呵地拿出雪茄,颇有些哄小孩一般地递过去道:“大帅,抽根雪茄,消消气,政治么,不就是互相妥协,你退一步,我退一步,把事情谈成了才是最重要的啊。”
“这件事对你们英国来说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即使是对大帅您本人来说,也是有好处的,别的不敢说,至少汇丰银行一定会念您的这份人情。”
蒙大帅闻言接过雪茄,不屑地冷笑,道:“郑先生,未免将我看得太低了一些吧,本帅是在意钱财,甚至是会为了钱财而出卖国家尊严的人么?”
郑毅:“大帅您这么说就没意思了,此事到底哪里不符合国家利益了呢?
英国在加尔各答的利益可以得到最大程度的得到保留,再说这对你来说又不是只关乎于金钱,加尔各答这边的所有英国人留下的跨国集团,都会感谢您的,对于英国的国家利益来说,我是看不出问题出在哪里的。”
闻言,蒙大帅却是颇有些介意地道:“但是却有失国家尊严。”
郑毅:“国家尊严比国家的利益还重要么?况且你们现在真的还能拦得住印度独立么?”
蒙大帅:“郑,我是军人,分不清到底什么是国家利益,但是国家尊严我还是懂的,面对战争,即使是身处劣势之中,也必须战斗到底,即使是败局已定,在打完我枪里最后一颗子弹之前,也绝对不投降,除非,是接到了来自上级的政治命令。”
“上级的政治命令么……我明白了。”
说白了就是想维持一个自己是军人的强硬人设呗,他才不会相信,英军会在打完枪里最后一颗子弹之前死战不退呢。
忽悠谁呢啊,欧洲那边战场上的英军确实是没怎么接触过,但亚洲这边他可太熟了啊,要不是英军都是废物,他现在恐怕都还窝在槟城呢,不可能去得了新加坡。
英国现在是工党执政,倒也确实是有从更上层解决问题的可能。
还是不甘心地问了一句道:“大帅,又何必如此固执呢?这批货其实可以不走加尔各答的,我们原本,也是打算在印度独立之前走阿萨姆邦走私的。”
“只是我们如果当真走私的话,这件事就真的是对大英,对大帅您一点好处都没有了。”
蒙大帅却露出了一脸不屑地表情,道:“印度的东北诸邦,尤其是阿萨姆帮的阿萨姆人和其他的印度人素来不和,你从东北诸邦走私货物,只怕你卷进印度的内部斗争中去,到时候要你不得安宁啊。”
郑毅却道:“这就不劳烦你费心了,甘、尼两位都不是拥有狭隘民族、宗教思想的人,事实上不管你让不让我用加尔各答,我们都将会在阿萨姆邦开展大量的合作事宜的。”
蒙大帅:“呵呵。”
这一点郑毅还真没瞎说,甘、尼两个人在民族和宗教团结问题上都是挺心思的,郑毅其实也特意提过阿萨姆邦走私贸易的事儿。
且不说目前加尔各答加入南盟的事现在并未稳妥,就算是将来印度独立以后,阿萨姆邦的走私也是不可能停得下来的。
因为阿萨姆邦和缅甸陆地接壤,不管是国大党对阿萨姆,还是郑毅对缅甸,都没什么控制力的,缅甸那边以后还指不定怎么回事儿呢。
边境管控不住,不管是人口还是货物,交流肯定都不会少的,所谓堵不如疏,郑毅自然也希望两人能有所准备。
而这两个人和后面的印度政客确实是不一样的,至少目前,想的还是弥合分歧,国家团结,也并不认为阿萨姆邦和东北邦会在印度独立之后有分离的倾向。
尤其是甘d,他认为东北诸邦之所以历史上会有些宿怨,主要还是因为穷,而且多为山地地区交通不便。
现在有机会通过他们作为和南盟交流的桥梁,若是能因此致富,不是什么坏事。
走私也得和其他邦人交流不是?总不能光卖茶叶和农产品吧。
甘d甚至主动提出要搞劳工输出,用阿萨姆邦的百姓去做劳工,赚取更多的南币。这样于此时而言,是进一步落实他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而等将来印度独立之后,则可以为印度储备足量的外汇。
当然,兹事体大,郑毅没有答应,只是答应等印度真正独立了之后再谈。
毕竟经济影响放一边,他们南盟内部至少有一个特点就是枪支武器太好买了。
华人都是合法持枪,就算在律法上限制印度人持枪,环境如此,印度人要弄到枪也真是不难,郑毅也管不了。
要知道印度可并不是只有国大党这一个反英势力,国民军解散之后其他大大小小的武装抵抗组织依然都在蓬勃发展,郑毅也害怕,这个时候跟印度将人员的交流放得太松的话,这些印度人要是走私了军火回到印度反英,这个干系就担得有点太大了。
正所谓话不投机半句多,蒙大帅的意思已经很明白了,郑毅与他也没有了再聊下去的必要,便打算告辞,再待上几天之后就回去。
蒙大帅却是突然道:“郑先生,在下有一忠言相告,如今我大英帝国虽说是已经衰落了,但那还是要看跟谁比,与我大英帝国为难,是必定要付出代价的,我们是二战中的亲密盟友,原本是可以做朋友的。”
郑毅闻言笑着道:“当然,大帅您说的是,我们当然是朋友,我们南盟只是一群商人抱团取暖的组织而已,又怎么会是强大的大英帝国的敌人呢?”
蒙大帅却是突然道:“如果,我是说如果,伦敦方面对南盟最近这段时间的所作所为感到不满而进行反击,郑先生,请相信这和我们这些武官,印度的官员武官,一定都是殖民部的那些文官干的。”
郑毅本来都行礼告辞了,闻言却是豁地回过了头,问道:“蒙大帅是知道些什么么?可否向我透露一下?”
蒙大帅:“我怎么知道,我说了,如果有什么反击行为,一定会是殖民部那些文官做的,郑先生想来你也知道,如今大英帝国的殖民地接二连三的出问题,工党那些家伙,对殖民地的事情并不如何上心,英国内部也已经有了放弃殖民地的声音。”
“可是殖民部是大部啊,那里面那么多的官员,每一个殖民局的撤销,就注定带来几千个公务人员的失业,况且眼睁睁的看着一个接一个的殖民地闹事儿而无所作为,也会显得他们无能不是?”
“我也是瞎猜而已,并不是真的知道了什么。”
说罢,蒙大帅在沙发上还翘起了腿,十分得意地抽着雪茄。
“是么,那谢谢大帅了,你放心,冤有头债有主,若是我们南盟真的和殖民部,殖民局有什么矛盾,一定不会冲着您来,当然,您最好也躲远点,别溅着您一身血。”
说罢,郑毅扬长而去,心里却是突然多出了一点不太好的预感。
他可不信,蒙大帅是没有得到任何消息真的是在说着玩的,这种身份地位的人,自己又不是他的酒肉朋友,任何话都一定不是随便说的。
而且十之八九,这报复已经近在眼前了,否则蒙大帅不会说的。不等回到宾馆,郑毅在车上就吩咐李剑桥道:“立刻跟家里联系,英国人十之八九是要出招了,问问陈嘉庚先生,你爸,还有陈六使,庄西言,还有吴爱华,最近这段时间有没有什么不正常的蛛丝马迹,所有人这几天都警醒着点,要多加加备。”
“是,我明白了。”
李剑桥也知道此事非同小可,连忙就去拍电报去了。
郑毅则是颇有些疲惫地揉了揉自己的太阳穴。
二战结束了,敌人和朋友之间,已经没有一个明显的界限了,老实说,他还真挺不愿意将精力都放在这种虚与委蛇的外交上的。
这种事就应该全权包给李孝式,他则应该从这些实际事务中抽出身来,转系琢磨战略和发展等问题。
总感觉自从日本投降到现在这么长的时间里,他都快要成了职业外交官了。
一夜无话,第二天中午的时候,郑毅正在尝试着几道看起来好像还挺不错的印度和英国结合的美食。
却是李剑桥一路小跑着的跑了回来,道:“姑父,确实是出事了。”
郑毅都没停勺子,问道:“出什么事儿了?”
“今天是古尔邦节,亚罗士打那边举行了一些庆祝活动,在沿街游行敲打手鼓的时候,华人和马来人发生了冲突,而且事态已经蔓延。”
“冲突?”
郑毅皱着眉问:“是打架了,还是只是推搡,出了人命,还是动了枪械?”
“游行途中,不知道因为什么,一群马来人和帮忙维持秩序的华记弟兄发生了冲突,互相打了起来,六名洪门弟兄被当场打死,马来人一哄而散。”
“杜先生听闻此事之后本想将事情给压下来,坐车去找拿督翁先生商议处理事情,结果在半路上遭到埋伏,车被砸了,杜先生本人死了两名保镖,他自己也受了伤。”
“也就是说,杜月笙差一点被马来人给打死?”
“是。”
“动枪了么?”
“没有,只动了棍棒和砍刀。”
“哦~”
郑毅闻言微微松了口气。
“再去问问,这件事不太可能是孤立事件,如果是英国人出手,应该还会有其他事情。”
“是。”
一个小时之后,李剑桥果然带着最新消息回来了,道:“姑父,亚罗士打因此事引发了大火并,阿南德将军亲自带兵弹压,共计伤亡一百多人,华人和马来人都有,抓走两千多个。”
“动枪了么?”
“没有,都是砍刀和棍棒。”
“嗯。”
闻言,郑毅微微松了一口气。
他知道,杜月笙还是很克制的。
华人大多都是有枪的,华记那边就更不必说了,火箭筒都有,二战结束这才刚多长时间啊。
至于马来人,马来人的枪支管理会严一些,大多数人应该是没有的,而且很显然这些闹事儿的也是长脑子的,知道真动了枪肯定占不着便宜,所以干脆也没动。
不由得冷笑:“这是将亚罗士打当上海滩了么?还有呢?只有亚罗士打出事儿?”
“斯里巴加湾,一伙石油工人据说是因为在公共场合宰杀猪肉,惹得当地的一伙儿马来人不满,发生了冲突,被人杀死了六个。”
郑毅一愣:“今天不是古尔邦节么?古尔邦节不是又称宰牲节么?”
李剑桥:“是,所以斯里巴加湾的华人普遍都认为这伙马来人是在没事儿找事儿,已经闹起来了,一伙厦门人闹着要将文莱的马来人都驱逐出去,艾哈迈德苏丹派了苏丹军去镇压,但没镇压住。”
“艾哈迈德……派兵是要镇压谁?”
“说是两面都镇压,不过您知道,咱们华人都是持枪的,而斯里巴加湾的马来人,大多都没有枪,所以……”
“嗯。”
郑毅点头。
“还有么?”
“有,古晋和马晨那边,都有因习俗不同而发生的小规模冲突,那边的华人多为琼州人,都是开农庄的,地处偏僻,目前还不清楚具体的消息如何,目前讯息不多,听说……额……陈策将军已经过去了。”
郑毅:“过个节,怎么还过成这样了呢,新加坡和槟城呢?咱们华人中有人过这个节么?”
李剑桥:“几乎没有,不过槟城和新加坡也有居住少量的马来人,他们过,按照您的吩咐,咱们一直都是尊重他们的节日传统的,可是他们……恐怕现在槟城和新加坡,都对此有些意见了,姑父,您说这些真的全都是英国人在后面煽动么?”
郑毅闻言冷笑:“除了他们还能是谁?一点新意都没有,英国人也就这么几招,哼。”
几乎是一模一样的招式,英国人在历史上曾对新加坡也使过。
毕竟新加坡的地理位置特殊么,说起来,其实跟叙利亚那边也都是差不多的,叙利亚被外国势力干涉成了那个样子,新加坡又怎么可能在冷战的大背景下独善其身。
尤其是李还走精明外交路线,大方向上亲美,细节上却拒绝美军驻军,邀请苏俄舰队访问,两头走钢丝的情况下,英国人也是曾经煽动,甚至干脆就雇用新加坡的马来人找华人闹事儿的。
来来回回就那么几招,在中东,在非洲,在拉美,全是这一套,郑毅也是见得多了。
公允来说,李的政治能力是远超中东那些屑物的,几乎一模一样的地缘环境之下,新加坡和叙利亚的境况基本可以证明,政治家能力的差距到底有多大。
“那姑父,这……咱们怎么办啊,要马上回去么?区区马来人也敢找事,我们要立刻报复回去么?”
郑毅却是摇头,道:“报复回去,就正中英国人的计了。”
李剑桥:“是啊,可是若是不报复回去,这口气咱……难不成就这么咽下?”
郑毅:“咽是肯定咽不下的。”
说罢,郑毅在脑海中开始回想,历史上的新加坡的李在面对这种事的时候是怎么处理的。
种族冲突是所有骚乱中最麻烦的情况,一个处理不好,很可能就会遗祸无穷。
说实在的哪怕和敌国真刀真枪的打一仗都比这强,这玩意带来的必然算是全社会全方位的撕裂和低烈度,但长时间的社会动荡。
这一招对搞乱一个国家也是真的有用,否则英美也不会搞了八十多年还依然乐此不疲,甚至是依然屡试不爽了。
“传电报给你爸,陈嘉庚,雯姐,陈六使,许生理,不要有任何的报复行为,慰问,怀柔,充分尊重马来人的宗教信仰和生活习俗,对内要重申尊重信仰的重要性。”
李剑桥:“啊?这……不但不报复,咱们自己还检讨,反思呗?”
郑毅:“陈策不是去婆罗洲了么?让他从洪门中借人,带着枪,告诉他,想干嘛干嘛,有杀错,无放过,还有那个艾哈迈德,让陈策去好好跟他聊聊去,聊完,杀完之后不要再回槟城了,回港,或是回国都行,给他一百万美金,过几年风声小了再让他回来。”
李剑桥:“是,我跟他说。”
“跟杜月笙说一下,他要是没死,也该昏迷了,人要是昏了,管不住手底下华记的兄弟也很正常,是吧?最关键的是,找到拿督翁和阿南德,这件事,我们华人中的高层都已经表态得很清楚了,该他们马来人中的高层表态了。”
想了想,郑毅又补充道:“尼不是想让我接印度劳工么?告诉他们,我同意了,三年一签,每年至多签一百万张劳工。”
李剑桥:“啊?姑父,咱们真要印度劳工啊,为什么不从国内吸纳华人呢?”
郑毅摇头道:“华人劳工,还是有华人自身的局限性的,有些事,华人现在已经不做了,比如种植园,锡矿,以及农垦开荒,就算有从国内来的华人,这种事儿我们也不做了。”
主要是做也做不长,目前南盟的非军事生产只恢复了一半左右,然而即便如此,只要想,基本都能够找到工作。
虽然陆陆续续又从国内来了一批移民,但基本都是安排在斯里巴加湾、山口洋这两个地方的。
再怎么不济,男人的话去码头当装卸工,工地上当建筑工,亦或者是纺织厂去当纺织工
实在是没人还愿意去挖锡矿和去种植园割橡胶了,两班倒,九九六,在割橡胶面前都不算什么。
也就是说,马来半岛上原来属于华人的生态位被空出来了,还有婆罗洲,北大年等暹罗的南部地区,都空出来了。
那就用印度人填呗。
原本这些生态位其实是应该给马来人吃的。
现在么,呵呵。
当马来半岛上只有马来人和华人独大的时候,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糅合到一块,英国人挑拨起来也确实是太容易了一些。
苍蝇不叮无缝的蛋。
但如果马来半岛上,婆罗洲上,乃至暹罗南部地区的印度人多了,并且真的抢他们的饭碗了呢?
这矛头自然就奔着印度人去了。
分而治之,转移民族矛盾这种事,也不是只有英国人会的。
这些印度人拿的都是三年的短迁,真出了什么问题把人撵回去就是了。
而且他要的印度劳工主要是阿萨姆人,这和掸邦的掸族,暹罗的泰族、国内的傣族才是同族。
这是可以作为基本盘的。
马来人要是乖,马来人当然也是南盟的基本盘。
但要是不乖,其实也不是不能取代。
顺便还能给英国人添点堵。
本来他还挺顾忌英国人的,怕这些阿萨姆人走私了军火回去跟英军干仗。
现在。
去他妈的,火箭筒也不是不可以卖给打工人么。
李剑桥:“姑父您的意思是,由咱们华人的高层做好人,中底层和马来人的高层做坏人么?那我们,什么时候回去?
这,如果,我是说如果拿督翁和阿南德做了什么不好的事情,要是有人,尤其是那些英国的记者找到你,你也不好不管吧。”
郑毅:“我不回去了。”
“啊?一直待在印度啊?”
“不,我们……去日本。”
“日本?”
“是啊,麦大帅已经催我好几个月了,好歹咱们也是胜者啊,战利品我都还没接收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