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新加坡抗战
星洲,也即是新加坡,之所以说,在这个时空里日军其实并未完全占领新加坡,自然便是因为有这支星洲游击队的存在了。
这个时空里,新加坡的人口比历史上是更少一些的。
主要是因为槟城崛起之后,一直在疯狂的吸收周边地区的华人人口,即使是新加坡这个原本历史上的亚洲第一,世界第六大港也不例外。
然而槟城毕竟小,而且新加坡作为英国在远东统治的核心区域,也有属于自己的优势,郑毅崛起的时间又短,到底是将华人人口还留下了大半的。
而且如一些已经不会说中文了的海峡华人,马六甲华人,荅荅娘惹,等等是肯定不会来槟城的,还有一些是在英国人的跨国企业里有工作,有事情做的,亦或者是在新加坡有一定产业的,当然也没搬。
甚至槟城本身的货物进出,以前也会经常的借用新加坡的港口。
它的港口条件确实也是好么。
因此在日本人开始攻打新加坡的时候,整个新加坡,差不多是还有四十万左右的华人人口的。
还是那话,别的种族不一定知道日本人的残暴,兴许还会带有幻想,但是华人毕竟不同,大家都知道,日本人简直恨死他们这些南洋华人了。
原本历史上,英国人并不是如何信任华人,给华人虽然配备了武器,但大多都是18世纪,19世纪的武器,连一战用枪都没有,就更别说炮了。
而即使是这样,这些华人也是坚持到了最后,比英军要更加能打得多得多的,最终在新加坡沦陷之后还转战了马来亚,甚至最后还转战去缅甸了的。
这个时空里郑毅自然不可能让他们用18世纪的武器去抗击日军,他的运力有限,紧急之下不可能将所有的华人都给接过来,槟城的运输工作主要靠的也是白星等英美的航运公司。
在新加坡沦陷之前的那个时间节点,那些英美的航运公司大多都在着急运输新加坡的那些英国贵人们去印度,郑毅手上能调得动的船只也是极少。
他能做的,也就是尽可能的多接一些妇女儿童回来。
然后带一些枪械和火箭筒给当地的男人们让他们自己去打。
尽管,这个时空的日军远比历史上更加疲敝,也更弱,山下奉文所带的兵实际上也是比历史上更少的。
而在郑毅的反复吹哨,反复提醒之后,新加坡的炮台,也确实是至少出现了一部分,可以转弯将炮口向内的炮台。
然而新加坡还是沦陷了。
只是比历史上多坚持了一段时间而已,历史上坚持了72小时,这个时空坚持了两个多月。
新加坡英军,表现得也并没有比巨港的盟军强多少。
说白了,这就不是单纯的军事上的事儿,日军在侵占了新加坡之后依然敢任用印度人当他们的警察,而且那些印度人也确实是没有闹事儿。
他们将原本的英国主子关押起来的时候是没有丝毫愧疚感的。
日军要带他们杀华人抢钱,这帮人一个个的都兴高采烈的,可开心了。
马来亚义勇团,几乎是换了个皮,就成了日军了。
甚至连他妈的英国本土人也不乐意抗战。
能跑的第一时间想的都是跑澳大利亚,战争打了两个月,指挥官就跟邱胖子求了两个月,一个劲的要求可以有“更高的授权权限”。
大家对日本人缺乏认知么,认为投降了也不是什么大事儿,反正新加坡也不是本土。
客观来说,真的挺感谢日军的虐俘行为的,如果不是日军的大规模虐俘,让后来的盟军都相信了,跟日军作战死了都比被俘好,鬼知道后面的太平洋战争他们会打成什么样。
老实说整个新加坡沦陷的过程,郑毅一直都看在眼里,倒是没怎么关注那个乏善可陈的军事过程,反倒是对这其中的,背后的政治问题进行了十分深入的反思。
如果能抽离世外的话,看着新加坡陷落,却是突然有了一种,在看旧殖民体系崩塌的感觉。
那些马来人,印度人,他们在投降,亦或者是将枪口指向英国人的时候,会不会心里也感受到了快活呢?
以掠夺,压榨为基础的殖民主义时代,确实是已经结束了。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20世纪,已经不是随便弄几支火枪就镇压一切的时代了。
郑毅以前听过一句话:当线列步兵出现的时候,皿煮就出现了,因为没经历过训练的市民也可以依靠线列步兵来反抗政府。
当国家需要女人进厂打螺丝的时候,女权就出现了。
当需要全民生产才能打得赢全面战争的时候,全民皿煮,乃至福利社会才拥有生存的土壤。
而二战,显然就是生产力发展的过程中,需要调动民众的巅峰。
所以在郑毅看来,很明显就是,谁能有办法动员尽可能多的本国的民众力量,谁就能在这一轮新的生产关系变化的大博弈中占据更多的优势。
也许有一天生产力再次进步,进步到完全不需要民众调动的时候,又会有新的生产关系占据上风,但就目前来看,英国人的失败,恐怕是失败在:完全无法充分调动自身力量这个旧生产关系上的。
英国人的完蛋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
当然,郑毅也不可能将新加坡的事情置身于事外,也是一定要躬身入局的。
新加坡的八万英军投降的时候,星洲义勇军压根就没鸟所谓的英国的命令。
这些人因为比历史上要强悍得多的缘故,却是干脆在新加坡的西部地区,也就是武吉森林地带,和一些西部地段的离案岛屿,干脆搞起了阵地战。
要知道山下奉文手里其实总共也没多少兵了的,转战四个多月,日军早已经是疲惫不堪,又是刚刚拿下新加坡,还得分兵看管英军俘虏。
日军对那些印度人马来人也是谈不上信任的。
这就导致短时间内山下奉文其实能拿得出来的兵力也是十分有限,加上并不熟悉地形,就导致一时间居然没能将这些星洲义勇军所拒守的地形给拿得下来。
一时没能拿的下来,那不就好办了么。
这不就又成了一个巴丹半岛了么?
正好,经过这几个月的发展,槟城的空军在美国飞机场下饺子的帮助下越来规模越大,在运输支援巴丹之余,也确实是有了那么几分余力。
那不就顺手的将那边也给支援了么。
槟城距离新加坡,那可比距离菲律宾要近得多了,不需要动用大量的运输机和p51,p38d的航行距离也是完全够飞一个来回的。
王俏云甚至带着飞行编队去新加坡上空跟日军打了两场空战。
山下奉文手上的空中力量,无外乎也就是一个陆航和两个从海军那借来的海航么,一共就那么三百来架飞机,也并不全是零式。
王俏云都没用美军帮忙,带着华人飞行员跟他们只打了两次之后,慢慢的就掌握节奏了。
因为摔多少架飞机,王俏云都完全不心疼啊。
槟城的飞机全是美国人赞助的。
而且美国飞机下饺子的速度越来越快,槟城这边培养飞行员的速度都供应不上美军飞机供应的速度。
p51的话倒是还能珍惜一点,事实上槟城这边能开p51的华人飞行员也没几个。
但p38d,王俏云现在完全是在当消耗品在跟日军对耗。
背靠美国的大粗腿,确实是爽啊。
p38d虽然针对零式的特点进行了一定的针对性改装,但老实说,机动性上确实还是不如日军的,零式在空战中会更灵活,而p38d会显得更抗揍,战机性能上,至多也只能说是半斤八两,各有千秋。
槟城这边的华人飞行员大部分都是新手,飞行员水平上,自然与日军也是有着极大的差距的,实际上来说,真不是日军对手,交换比能到2:1就算不错了。然而槟城本身有一定的工业能力,坏了的能修,美国那边,新飞机有的是,修不了的也一点都不心疼。
甚至是,在驾驶舱和油箱都加装了钢板之后,以日本飞机素来不带重火的的尿性,那飞机即使打坏了,往往也并不能直接威胁驾驶员性命。
有些人能开着破飞机直接开回来,再不济的也能跳伞。
跳伞后就近加入星洲义勇军,等着下次送物资的时候把人一块给捎回去。
这个时候日军飞机皮薄的弱点就很明显的能体现出来了,那就是机体寿命不行,也就是不够皮实耐造。
新加坡又没有能维修保养飞机的工厂。
于是王俏云渐渐的也掌握到了跟日本鬼子打空战的诀窍:你就跟他飞就行了。
你说你飞过去了,他不能不起飞吧?
不起飞就炸你丫的。
你起飞了,大家互相躲猫猫一会儿,我就飞走。
歇一会儿之后换一波人再过去。
都不用打,慢慢的机那飞机可能就飞不起来了。
以战代练,槟城这边华人飞行员的素质和能力全都成长得飞快,空中的优势也是越来越大。
运输机对星洲义勇军的补给,现在也是大摇大摆的了。
再这么下去,也许用不了多久,槟城这边可能就彻底掌握对新加坡日军的空优了。
那么日军想要清缴这支星洲义勇军,自然就更困难了,甚至星洲义勇军还开始尝试着潜入城中和城东,与日军打起了城市游击。
然后,就这样,日军就开始搞屠杀了。
老实说,郑毅对日寇的兽行十分的愤怒,但是冷静下来,如果纯纯从理智的,军事的角度来说,这其实也未必就不是什么好事。
星洲义勇军在英军投降时其实总共也没到一万人的规模。
槟城空军开始空投,并逐渐占据空优之后,郑毅估计这人数应该也不会超过两万人,而且都是普通的市民阶级。
新加坡华人又不像槟城华人一样受过军训,面对如狼似虎的日军甲种军团,实话实说,五个人也不一定就能顶得住人家一个。
能守住城西不失,已经是多亏了他们熟悉地形,而且那边的山地密林,本来也适合防守的缘故了。
结果这些日本人现在搞这个。
不出意外的话星洲义勇军肯定又要扩编了,他总不可能真的都杀干净。
都是本地人,说不定就都跑到城西钻小树林去了,反正辎重这方面槟城都能包。
而更重要的是,这不,陈六使已经通红着眼珠子要杀回去了么。
“是打算以……福建商会,还是厦门商会的名义回去?”
陈六使:“我先回去,是厦门工会,如果我死了,我叔回去,那就是福建商会了。”
郑毅揉了揉太阳穴:“这么多人,可咋回去啊,你们厦门人,可是咱们南洋华人中的最大一支啊,你这一走,槟城这边,都得塌半边天啊。”
“您放心,不会耽误各个军工厂的生产的,我们这些人也都是自愿回去的,也不需要盟里给挤抚恤金。”
知道郑毅会觉得为难,却是陈六使自己主动提出来了。
目前的南盟,当兵牺牲自然是有一定抚恤金和待遇的,即使南盟暂时拿不出足够的抚恤金,大家其实也愿意相信,待战争胜利之后,郑毅不会亏待他们的。
那么问题来了:何为南盟的士兵?
接受郑毅的命令,组成了正儿八经的军队,按照军事命令,上了前线去跟日本人拼命。
那你死了,南盟给你抚恤金是应该的。
他们这种,主动回新加坡的,而且完全不存在军事命令,打得还是游击战,这种能算么?
如果这种能算的话,那新加坡本地的华人加入游击队打鬼子死了算不算?
如果这样算的话,那日本鬼子在新加坡杀的平民又算不算?
游击战么,本来的一大特质就是军民难分。
那新加坡甚至压根就不是他们南盟的地方,他们这些厦门人要主动回新加坡参战是出于个人情感,给你支援武器,帮你进行空战,这就已经是出于同为南洋华人同胞的份上了。
而且实话实说,陈六使自己都知道,郑毅就算是愿意给钱,实操上恐怕都是有很大问题的。
毕竟自发的,资源的抗战,南盟对这些人完全没有管制手段,南洋这边本来也没有一个非常严密的户籍管理,都在各大商会的手上。
谁知道这些人是怎么死的?
“新加坡的华人,大多都是福建人,甚至大多都是厦门人,这次回去也是我和我叔叔的意思,是我们福建商会的意思,怎么跟下边的人做抚恤,我们福建商会自己来搞,不需要盟里出钱了。”
“我知道,最近这段时间福清人也都出去了,还有那之前琼州人回海南参加抗战的事,盟里也没有给钱,你是盟主,一碗水总得端平,你用盟里的钱来抚恤我们厦门人,其他的商会会有意见的。”
知道有些话郑毅不好说出口,却是主动替郑毅着想,当先把问题都给说了。
反正,他们福建商会还是挺有钱的,抗战之事,点钱又算得了什么呢?
郑毅闻言,却是又忍不住揉了揉太阳穴。
南洋的这个乡党政治啊……
整得跟拥有半独立性的军阀似的,但偏偏郑毅也知道他说得是对的。
援助点物资没啥问题,而且这些物资中的大部分都可以算在美国人的账上。
但是给钱的话,福建人去新加坡抗日,他也得考虑广东人,广西人的意见。
因为新加坡那边就没多少广东人,你要说都是同胞,那你凭啥不救以广东人为主的吉隆坡呢?搞不好哪天李孝式他们就跑过来说要回吉隆坡了呢?
本质上这也确实不是南盟的事儿,战略上来说日本人能不能站稳新加坡,影响其实不大,打游击,又能牵制日本多少兵力?
“哎~”
郑毅摆了摆手道:“抚恤金还是要给的,这样吧,我做主了,你们如果真的能夺回新加坡,亦或者是牵制得住大量的日军的话。”
“待以后我们打跑了日本鬼子,取得了战争的胜利,我可以做主,将新加坡西部这边的这一大片土地,以及原来英军留下的那些马球场,板球场什么的,这些土地,都作为战利品,划给你们福建商会。”
陈六使一愣:“英国人能同意么?”
郑毅:“我他妈为啥还要管英国人同不同意?”
陈六使闻言,若有所思,随即,坚定地点了点头,道:“战后搞房地产的话,那些地能赚不少钱,够我用这些地,养那些遗孀了,谢了,什么时候送我们走?”
郑毅:“随时都行,不过……不知道你知不知道,日军从国内又调了五个精锐甲种师团来南洋,目前,还不知道是打算支援哪里的,如果是支援新加坡,哪怕有一个,两个师的增援,只怕,你们会很不好打。”
“六爷,答应我别逞能,打不过,就赶紧跑回来,日军败亡是早晚的事儿,新加坡的日军投降也是早晚的事儿,不值得和他们死拼。”
陈六使点头,却是笑道:“真要是这些师团都是增援新加坡的,那我把他们拖住,槟城不就安全了么?放心吧郑先生,我心里有数,就算要死,也会死得值得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