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财阀联盟,超国家行为体的诞生
面对阿南德的疑问,郑毅却没有直接回答,而是侃侃而谈地道:
“南洋这边,其实情况是比较特殊的,除了暹罗之外,所有的地方都是欧美列强的殖民地,
整个东南亚也几乎可以说是没什么历史,即使是古暹罗,可谁又知道它的边界到底在哪里呢?”
“文化上,东南亚地区主要接受的是印度文化思想和ysl文化思想,导致始终不够世俗化,民众容易受到影响。”
“地形和气候共同作用,导致这里的山河破碎,每到雨季便很容易道路断绝,看上去是一个整体,打实际上却往往呈现各过各的趋势。”
“严格说来,南洋这边的人,其实始终也是缺少民族认同的,所谓马来人,就是生活在马来半岛上的人,爪哇人,就是生活在爪哇岛上的人。”
“所谓的民族概念,实际上是外来殖民者带进来的,是因为殖民者这么叫,也就跟着这么叫了,是心里的那点反殖民思想,萌发了最原始的民族思想,国家思想自然就更不存在了。”
“简单来说,就是文化,地理,习俗上的全方面分裂,散装。”
说着,郑毅自己都忍不住苦笑着摇了摇头。
不管是古代,近代,还是现代,东南亚的这些国家都太散了,习惯了前世大一统的华人,真的对这种环境不适应。
他倒不是一个地理决定论的绝对拥趸,但东南亚地区的百姓,确实是普遍去中央化的,简单说就是完全不认中央集权。
即使是现代社会,表面上都建了国,安马来西亚一共就屁大点的地方,却是分出十三个州的联邦制,每个州都有每个州的州情。
而这,居然都是东南亚的模范生了。
毕竟马来半岛是个半岛,大家相对还更整一点,而且建国后又一直面临华人占比太大又过于强势的这么一个问题。
说白了就是华人的文明程度太高,又将他们隔绝在外边,反而使之反向抱团去对抗华人。
与其说马来人是英国人所定义的,居住在马来半岛上的人,不如说是马来半岛上,为了排斥华人而形成民族公识的一群人。
印尼,就是一百多个部落凑一块搭伙过日子的,一点也看不出来这是个国家。
缅甸,四十多个民地武直到郑毅穿越之前都还打着呢。
柬埔寨和老挝,还都不如缅甸呢。
整体上来看南洋这边的种族十分混乱,除了马来亚因为华人的原因有了基本的马来人,巫族概念,其他国家强行捏合出来的民族其实彼此之间根本就过不到一块去。
别说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了,能保证相互之间不打仗,不闹独立,就已经挺好的了。
在这种地方做管理者,或者说是想要有所作为什么都管一点,累死你,你得不着好。
简单说,这地方的各族土著本质上和非洲,拉美的区别不大,国家只是一个国际概念,实际上对内,民众是缺乏民众认同的,政府管事儿的时候也很容易管出一身的骚。
即使是后世的所谓文明社会,除了作为超小型国家的新加坡、文莱,好歹有点历史,二战前就是独立状态的泰国,好歹历史上受到儒家文明熏陶,一直以东亚国家自居的越南。
其他的东南亚国家就是一堆散沙。
再加上郑毅本人又不想做为国为民的独裁者,更不需要做个搜刮民脂民膏的暴君,搞民选又更是纯纯的死路一条。
所以吉打州也好,仰光也好,最新割出来的北大年也好,整个东南亚,郑毅对未来自己的政治规划制定了一个核心原则:【少管事儿,少担责,权力不下县】
为此,郑毅却是破天荒的,打算在南洋这边尝试着,进行一个绝无仅有的,前无古人,而且后也没有来者的政治试探。
面对阿南德的疑问,郑毅笑着道:“我,目前为止始终也没有承担任何政治职务,即使是槟城,市长也是陈嘉庚先生,我在槟城是没有任何职位的。”
“啊?”
阿南德一愣,若是郑毅不说,他都不知道这个事儿。
“我打算,建立一个超国家行为体,我将其取名为,南洋地区人民团结互助协作反殖民反压迫同盟,简称南盟。”
“目前,已经确定加入南盟的地区有,槟城、仰光、亚罗士打、玻璃市、怡宝、北大年,五座城市,及城市本身的辐射范围。”
“当然,这只是暂时的,在未来,我相信‘自愿’加入南盟的城市和地区一定会越来越多的。”
“南盟是个国际性,以互助为宗旨的超国家行为体,职责是为加盟城市提供统一的军事保护,外交发声,以及内部取消关税,统一货币,协定税率。”
“但对于各个城市和城市周边,以及所在州的各个民族,比如吉打州州内部的具体事务,南盟是不管的。由你们各州自行决定。”
“目前大家还是英国殖民地,所以州长仍由英国任命,如果英国人有一天离开了南洋,那也是各州的内部事务,南盟原则上不会干预各州,各市,的内部事务。”
“至于南盟内部的结构模式,我目前的想法是采取股份合作制,即,是由加入南盟的主要城市的,规模以上上市企业,共同组成南盟的组织主体。”
“简单说,就是在槟城上市的企业,各企业需要将各自利润的10%作为‘会费’,以维持南盟内部的运营成本,计入公共账目之上。(基本不交税了)”
“至于南盟内部的决策权,则是采用股东大会的形式,根据股东,在槟城的南盟股市之中的股份比例,来分配投票权。”
“换言之,谁有钱,或是谁能得到最多有钱人的支持,谁就能成为南盟的议员,和主席,而毫无疑问的是,阿南德先生,您必将成为拥有南盟神圣一票的一名议员。”
整个南盟之中,郑毅的个人资本差不多就占到了25%,是绝对的巨无霸,
除郑毅之外的其他华人占了差不多30%,还有30%是英国,美国的跨国企业们,比如石油七姐妹,美国钢铁,皇家机械,瑞典的阿特拉斯和asea,柯达,沙星航运,旗银行汇丰银行等。
在郑毅决定成立南盟之后,这些国际资本纷纷决定将南洋这边的产业拆分出来单独在槟城上市。
甚至还有12%左右给了日侨,也就是日本精工,丰田纺织,安田银行等。
整得这些日侨都诚惶诚恐的。
南盟的本质,其实是大型企业的财阀联盟,不出意外的话未来几十年里这些财团一定会进行非常频繁的内部联姻和交叉持股,就像历史上二战后的日本财团一样。
剩下的3%,是留给这些马来人,缅族人企业的。
说真的,郑毅自己都不知道这3%他是怎么硬挤出来的,毕竟一点不给人家土著也不是那么回事儿,显得太殖民了,问题是他们也真拿不出什么像样的土著企业。
在他的想法里,未来这些南洋土著的企业,至少得再整个南盟重占据10%左右,南盟才能稳固。
这样的联盟,优点是管的事儿少,还能合众力,共同做事,打通内部大市场,将来在国际上说话也有人会听。
不过缺点也有不少,其一是一旦内部缺乏一个镇得住局面的绝对权威,很可能会变得跟后世欧盟一样,互相扯皮。
因为在这种组织结构里,成事儿很难,但坏事儿很容易,要做成一件事需要得到大部分人的支持,而想要坏一件事,只需要极少数人反对却就已经够了。
郑毅肯定不会学习欧盟搞那种,给所有成员都发一票否决权的那一套,依欧盟的经验来看着是纯纯的有病啊,郑毅记得他穿越之前欧洲都快沦落为第三世界了,就是被这所谓的一票否决权给闹的。
郑毅肯定是不会搞这个的,但他也不得不承认,即使没有这个,一旦盟里缺乏一个足够强力的领袖,效率就很难说了。
但反正郑毅认为只要他人还活着,他就几乎不会出现镇不住场的局面。
至于他死以后。
那就死了之后再说呗,管那干啥。阿南德:“所以,我是南盟的人。”
郑毅:“至少你们的军饷是南盟发的,而且你们的军属企业,两年内应该也是要在槟城上市的。”
阿南德:“我明白了,那郑先生,南盟,会怎样帮助吉打州,帮助亚罗士打呢?”
就连阿南德这个没什么见识和文化的马来人,也知道权力和义务对等的道理。
南盟不会过问城市之外,尤其是村子里的事情,但城市里的事儿却是绝对不可以不管的,否则这个超国家行为体也没有必要存在。
郑毅直言不讳地道:“你们的表现,赢得了我的尊重,首先,南盟会扩大堵亚罗士打的投资力度,就在今天上午,我刚刚主持了槟城的市政会议,一致决定对亚罗士打的投资额度,再增加三倍左右。”
“我们决定,在吉打州进行进一步的扩军,设立一个完整的师团,并保证其中至少会有一个加强旅。”
“通过对吉打州的扩军,也进一步的扩大军属工业,和亚罗士打的城市规模。”
“我们的目标是,五年之内,将亚罗士打打造成一个拥有两万名军人,十万名以上以士兵家属为主的核心工业人口,
四十万以上辅助、配套工业人口,以及一百万,乃至领百万以上从事服务业的人口的,总人数在两百到三百万之间的人口大城。”
“当然,要达到这样的人口规模,尤其是工业人口规模,不可能全用来自于吉打州的迁移人口,其他洲的马来人,印度人,缅族人,爪哇人,乃至华人,日本人,英国人,都会有。”
“亚罗士打将会从一个几乎纯马来人组成的城市,变成一个多民族混居,但仍以马来人为主的城市,这也是我特意邀请拿督翁先生来亚罗士打担任市长的原因。”
阿南德不禁好奇地问:“亚罗士打会取代吉隆坡么?”
郑毅:“不好说,但至少经济上取代吉隆坡成为整个马来半岛的经济中心是没问题的。”
吉隆坡那地方的经济主要还是靠锡矿,属于是资源型城市,虽然地处河流交汇处,便于和马来半岛上的其他地区产生联系,但毕竟不是沿海城市,不适合做出口导向型产业。
在发展工业,尤其是跳过简单的初级产品加工业,在进军制造业的时候,不沿海,没港口的弊病就已经非常明显了。
“亚罗士打的工业将会进行一次大规模升级,除了纺织业之外,水泥、砖石、沙石、钢筋,等等建筑材料行业也会一并搬迁过来,
除此之外,槟城现有的食品加工行业,也要大规模的往这边迁移一部分,新建一部分。”
“果酱,果汁,米饼,仙贝,饼干,哦对了,还有最重要的,食用油和制。”
“槟城的泰有机械,有一个专门生产大型设备的车间,是之前专门给炼油厂生产大型灌装,管道等设备的,如今,槟城的七家石油炼化工厂都已经全部建成,开工投产了。”
“这个厂,也就闲置下来了,不过我想,炼油设备,和食用油设备,以及啤酒、饮料设备,其实都是有很多共通之处的,炼油设备中的那些核心关键零件也都是外国进口的。”
“所以我是打算在亚罗士打大力发展啤酒饮料榨油等工业生产的,而槟城只负责生产各种食品添加剂,塑料包装袋,包装瓶,为你们提供服务也就够了。”
“我在槟城搞食品加工行业的主要目的还是为了粮食自己,可亚罗士打和槟城既然这么近,其实只要亚罗士打的粮食是有余的,槟城自然也就安全了。”
“哦对了,还有最重要的,自来水厂,我打算扩大吉打州的自来水工厂规模,使其同时满足槟城和亚罗士打两个城市的需求,用水量会很大。”
“到时候你们这些士兵的家属,就在这些工厂进行工作,你们这一批立下功劳的,可以在电厂,水厂,食用油工厂里做工,扩军后来的家属,则去做其他的食品加工,纺织等其他工业。”
“食品加工行业发展了,吉打州,乃至其他马来半岛上的村落才能跟得上发展,可以种水稻,种水果,也可以修建公路来运输水果,粮食。”
“亚罗士打的工业只要能发展得起来,服务业自然也就好发展了,槟城目前最大的问题是寸土寸金,人口稠密,
而且人工成本太高,在娱乐休闲等方面,已经很难发展得起来了,亚罗士打,正好可以填补这个缺。”
“如此,形成一种由你们这些军人和军属南盟企业为核心,带动整个亚罗士打,再由亚罗士打为核心带动整个吉打州,再由整个吉打州来带动这个马来亚的经济模式。”
其实有点类似于八九十年代时港岛带深圳,深圳带广东的这样一个关系。
亚罗士打向北稍微扩张一下的话,正好就可以和槟城隔海相望了,现在肯定是不方便,待二战之后其实完全可以修建一座跨海大桥进行连接。
这对槟城百姓来说也是有好处的,既得到了粮食和淡水的保障,周末和节假日好歹也有个可以休闲玩乐的地方。
当然,这桥现在肯定是没法建的,郑毅给阿南德和拿督翁他们画的这张饼,是个至少要四五年才能烙好的,但是他估计,距离日本人打进来,恐怕就用不了四五年了。
如果到时候亚罗士打守不住,但加入城里的马来人能始终坚持跟槟城站在一起,愿意,也舍得跟日本人打巷战的话,至少拖住日本人的难度不大。
要知道历史上的太平洋战场上,从美国大劣势到开始反推,满打满算也就一两年的时间,槟城抗日的时间至多至多也就一年,如果这一年之中亚罗士打能帮他扛上半年,他自己就只需要扛半年了。
如果亚罗士打能帮他扛一年,那槟城就可以免遭战火了啊。
如果注定要战争,注定要死人的话,那这仗,在亚罗士打打总好过在槟城打。
死马来人,总好过死华人。
哪怕是追随着他的马来人。
至于仰光和北大年,自然也有仰光和北大年的发展和管理方式,在内部治理上郑毅充分尊重各地的实际情况。
比如仰光那地方毕竟还是有着近百万的华人的,自然还是要以华人为主,整体管理思路有些类似于一个强化版的英国殖民局,里面的企业基本全是华人和日本人在搞,军队的话和槟城一样,全民发枪,义务军训就行。
而北大年虽说是同样以马来人为主,但毕竟是从暹罗中分离的,距离槟城比亚罗士打可就远了太多了,也不可能承接那么多的服务业转移和工业转移。
再加上那个吴爱华,这个华人又实在是过于特殊了,人家本身的威望够高,只是需要郑毅帮忙而已,
郑毅也不可能信任他,所以虽说北大年也一定会加入南盟,但大家其实更类似于相互合作,互相利用的一个关系。
至于二战以后南盟要如何发展,那就再说了,这主要还是得看战争本身打成什么样。
不过在这个体系之内,槟城肯定是整个南盟的核心这个是毋庸置疑的了,但是亚罗士打,是很有可能凭借与槟城隔海相望的这个距离优势,成为南盟之内仅次于槟城的此核心城市之一的。
而这,还真是他们这一战打出来的。
原本郑毅给亚罗士打的定位是绝对没有这么高的。
而且即使是阿南德这会儿也听明白了,他么这些当兵的人的数量,就是亚罗士打核心工业企业的数量,他们这些马来人军人的功勋和质量,就是亚罗士打核心工业企业的质量。
抢下战列舰之前郑毅给亚罗士打的工业品类就只有纺织业,而现在,郑毅已经要给他们建食品加工业,食用油、饮料、啤酒等行业了。
换言之他们这些马来人的士兵越是能够证明他们对郑先生的忠诚,和战斗力,立下战功,亚罗士打的工业企业就会越多,层次越高。
亚罗士打就能反向带动整个吉打州,整个马来半岛的发展。
当然,阿南德也注意到,亚罗士打的工业全是民用工业,最重要的子弹、炮弹、炼油,这三样依然被捏在槟城手里,也就随时可以钳制亚罗士打。
不过毕竟他们马来人本来也没有国家概念,他们以前是给英国人做事,现在给郑先生做事,郑先生对他们比英国人好多了,因此对他们来说效忠郑先生本来也不是有什么芥蒂的事。
这,就是为亚罗士打,为了吉打州,为了整个马来亚乃至为了马来人这个民族而战。
“我明白了郑先生,还有拿督翁先生,别人会不会拿着钱去槟城我不知道,但是我,要留在亚罗士打,为郑先生您,和整个马来人的种族而战。”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