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44章 枪火下的演讲
    第144章 枪火下的演讲
    1936年年底,槟城。
    因为已经是郑毅将其包下的第四个年头了,如今已被建设得颇有模样,日夜不停的施工队看上去似乎也终于少一些了,
    白天虽然仍是到处施工,但至少晚上的时候施工和噪音似乎已经变小了许多。
    北边的新城虽然仍旧繁忙,但南城这边,好歹是做到居者有其屋了。
    随着居住问题的初步解决,不管是城北的富人区,还是城南的平民区,供人娱乐消遣,休闲玩乐的场所也渐渐的多了起来,整个城市也越来越有了一个正常城市的样子。
    即使是晚上,不论南北贫富,槟城也依旧都是灯火通明,真真是一座绝对的不夜城,有钱人在夜总会,歌舞厅等场所夜夜笙歌,
    南城这边的酒馆,暗娼,台球厅,小赌场等乱七八糟的场合也都已经有了。
    合法的不合法的都有,李孝威也没有能力在南区真的就完全禁绝那些不合法的东西。
    然而今天,晚上,不论南北,绝大多数的娱乐场所都停了,整个城市的市区都变得安静起来,所有人都在抓心挠肝,又十分焦急地等待着广播里的bbc的实时新闻转播。
    虽然他们也都知道,南洋这边的转播都不知道是第几手了,但是南城的大家听广播的兴趣却依然十分的浓厚,有些人听不懂英文,还会特意搞个翻译来给他们说。
    毕竟,听人说今天广播里可是有郑毅郑教授的。
    现如今,郑毅是越来越坐实他在南洋华人中精神领袖一般的特殊地位了,任何的场合之下,郑毅的演讲都不愁没人听,甚至已经有人要出他的语录了。
    “嘿,郑教授要去瑞典去领那个什么……什么什么儿子奖来着?”
    “什么儿子奖啊,那叫诺贝尔奖。”
    “你们说这么紧张的时刻,槟城,仰光,还有国内都有一大堆的事儿呢,郑先生为啥还要在这个时候出国啊,我听说得这个奖的话,奖金好像挺多的,可郑先生也不缺钱啊。”
    “什么叫不缺钱,没听人说么,郑先生很有可能是全亚洲,乃至全世界最有钱的几个人之一了呢。”
    “那郑先生为啥还要去领这个奖?”
    “那谁知道呢,郑先生这么做一定有他的道理。”
    “喂喂,快听着听着,来了来了,有声音了有声音了,在播报了,郑先生就快要出来了。”
    …………
    此时,远在瑞典斯德哥尔摩的郑毅,也在和李佳芝手挽着手,享受所谓的荣誉。
    许是因为郑毅的缘故,瑞典这次还特意邀请了来自中国国内的中文记者进行现场的实时广播直播,而且对郑毅也是大吹特吹。
    虽然郑毅确实是已经不归国内管了,但他也确实仍然是中国国籍,是地地道道的中国人。
    但国内的精英,知识份子们却是也依然不无例外的都在齐齐关注着这件事,并深深的为此而感到自豪。
    不管怎么说,这都是给全国人民长脸的事情,在这个战云密布,局势异常紧张的时候,为数不多的开心的事。
    虽然这个奖,全世界的人心里早就有数,知道郑毅是必拿的。
    其实郑毅本人原本是不太愿意亲自来参加这个诺贝尔奖的颁奖典礼的。
    一方面,他确实是太忙了,这个时代不比后世,从南洋到瑞典,来回一趟,再加上必要的颁奖,应酬,是要浪费很多时间的,
    他现在又不是什么大学教授,研究学者,诺奖对他来说纯纯的就是一荣誉,实质性的帮助并没有多少。
    再说他也确实是不需要一个诺奖来给自己贴金,他毕竟是搞应用化学的,不是搞理论的,
    不像理论科学家一样,不拿个诺贝尔奖,全世界绝大多数人都不知道你是谁。
    搞应用的却不一样,那是真真切切在改变世界的,说句狂一点的话,他来领诺贝尔奖都不好说是诺贝尔给他的荣耀还是他给诺贝尔的荣耀。
    事实上诺贝尔奖是很少发给应用科学家的,这是一座理论科学界的丰碑,只是郑毅本身做出来的成就确实是太大,也确实是过于不可思议。
    他得的化学奖毕竟也是化纤,严格说起来他也不是纯应用,化纤的从无到有不也是郑毅搞出来的么。
    只不过他实在是太神,前脚刚从实验室里搞出来,都没发什么论文,他自己一个人就把这新材料给工业化量产了么。
    一个人走完了从理论研究到工业量产,原本需要好几个顶尖团队几十年才能走完的路。
    而其二,当然就是郑毅本人多少有点不好意思,有点羞愧。
    他有个屁的成就啊,不过是仗着穿越者的身份在抄袭罢了。
    作为一个骨子里的科学家,大知识分子,还是有一点学术洁癖的。
    而最重要的,其实是第三:他本人是没有任何学术背景的,郑毅本人不知道该带谁去参加晚宴。
    最开始的时候,郑毅跟人吹嘘的时候都是说自己是麻省理工的硕士。
    后来,倒是已经没人问过,也没人质疑郑毅的学历了,倒是有人质疑郑毅他肯定不是什么硕士,至少也是个博士,但郑毅毕业于麻省理工的这个事儿,也还是传出来了。
    麻省理工方面,至少是从来没有公开否认过,大家也就真的都以为这是麻省理工的得意门生了,校政那帮人,甚至还把他的画像给挂在了麻省理工的校园里。
    也是够臭不要脸的了。
    可这事儿根本就不经深究啊。
    你说你是麻省理工的,哪一届的?老师是谁同学是谁?
    人在南洋那边倒是还无所谓,毕竟平时也接触不着科学圈的人,学者圈子的人想接触郑毅也接触不着。
    但你来参加诺奖,这就不一样了啊。
    人家问你:“师弟你到底是哪一届的?”你怎么回答?
    参加诺奖晚宴是可以带人的,通常除了家人之外还会带上一些导师,同事,学生什么的,可郑毅他能带谁?
    他连家人都没有,就李佳芝一个,无父无母,无兄弟姐妹,截然一身,甚至为了凑数他连李孝式和李季谦都给带上了。
    一水儿的媳妇娘家人算是怎么回事儿啊。
    正因为如此,郑毅此前是百般推脱,早就说好了不想去,打算随便找个人给自己代领的,虽有点装b之嫌,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么。
    然而,随着国内局势的陡然升温,且比原本历史上要快得许多,至少提前了半年。
    郑毅却是也改变了主意,冒着被拆穿的风险,亲自跑到斯德哥尔摩来了。
    他也是有家国大义的。
    这个时候,中国需要有人在国际的场合上说几句话,去搅动欧美的舆论界。
    没有比他更合适的人了。
    诺奖上说话,也会有更多的人听,说白了,就是国际大乞讨:“可怜可怜我们吧,你们看,日本人欺负俺们啊,求大家给俺们主持公道啊”。
    这是属于弱国的悲哀,但也确实是没什么办法。
    从飞机上下来,郑毅牵着李佳芝的手直接坐上了来接机的轿车,过来迎接他的是足足一长列的车队,据说还都是瑞典皇家卫队。
    郑毅也不知道这是专门给他准备的,还是每一个来领奖的客人都一样,自然也是欣然接受,但却是也真的感到颇为荣耀。
    他和瑞典,尤其是瑞典王室的关系反正还是非常不错的,和瑞典的工业界的合作也是极多,甚至槟城现在都还有大量的瑞典工程师。
    斯德哥尔摩地处北欧,冬季的气温会变得异常寒冷,而且黑夜极其的漫长,白天的时间极短,
    郑毅在机场和酒店只是和老朋友们简单的寒暄,应酬了一下,外边的天就已经黑了。在南洋待的时间长了,郑毅对冬天的忍耐力也在变低,虽然为了此次的北欧之行特意预备了毛皮大衣,但仅仅只是裸露在外边的一小块皮肤,也迅速的在风雪中被冻得通红。
    其实他上辈子还是个北方人来着,这一世却是面对这样的寒冷变得似乎完全没有抵抗力。
    李佳芝就更是如此了,她是地地道道的南洋人,甚至都没见过雪,而此行又毕竟是比较高大上的场合,
    他们在买衣服的时候,李佳芝又选了个时尚款,下飞机没多大一会儿就都冻得脸蛋通红。
    明显是有些被冻得伤了,却还是要故作优雅从容的展现自己的贵妇风采。
    几乎是刚一出酒店大门,无数的记者就蜂拥而上,将他给包围了,话筒怼到了嘴边,展示出了极大的热情。
    “郑先生,请问您对日本方面对您的控诉,认为是您影响了日英关系的罪魁祸首怎么看。”
    “郑先生,有人说因为您的任性,正在严重损害英美两国的国家利益,请问您有什么需要回应的么。”
    “郑先生,请问在您看来中日之间是否是必有一战呢,如果中国战败您愿意接受更换日本国籍么。”
    “郑先生,您拥有中英双国国籍,请问当中国的国家利益和英国的国家利益相冲突的时候您会如何取舍呢。”
    保守估计应该也是有三四十个记者,却是他妈一个问他科学问题的都没有。
    事实上以他今天的状况和身份地位,科学家,实际上已经是他诸多身份中相对靠后的一个了。
    36年,英国的外交政策还是纯绥靖的,一战时受得伤现在还在养着呢,民众对战争的厌恶已经打到了极点,
    上层又很清楚这所谓的日不落帝国的衰落,面对日本的咄咄逼人,自然是选择息事宁人。
    而槟城,至少名义上还是归英国人管的。
    郑毅的种种行为搞得英国那边很尴尬,至少殖民部和外交部都很尴尬,对他的非议也渐渐的多了起来,
    甚至有人说,这是他一个中国人,在他们英国人的地盘上,和日本交恶一心是想将英国人给拖下水。
    平时郑毅在槟城,寻常人想见他也见不着,而且郑毅对自己的安保很重视,更是拒绝一切外国媒体采访,大家也没机会采访这个国际顶流,这回,可算是找到机会了。
    谁还管这里是不是诺贝尔奖呢。
    “好好好,好好,慢慢说都慢慢说,这个……其实啊,我今天过来是来领诺贝尔奖的,今天,是科学的盛宴,是人类智慧的……”
    都没等他说完,就见人群之中突然有人高声大喊:“八嘎呀路!”
    而后挤开人群,突兀的就冲到了郑毅的面前,并掏出了手枪。
    “西内!”
    乓乓,乓乓乓乓,
    一连八枪,不偏不倚的全都打在了郑毅的身上,将郑毅击倒在地,一众的记者见状慌乱的四散奔逃。
    随行的卫队也反应过来了,要知道郑毅本来是有自己的保镖团的,此时是为了彰显对他们东道主的尊重,才将安保交给了他们。
    他们也真是皇家卫队啊!
    皇家卫队所重重保护的贵客,居然在他们的眼皮子底下被刺杀,他们瑞典的脸面还要不要了?
    他妈的郑毅可不只是一个普通的科学家,这是大人物啊,这样的人物死在他们瑞典,这他妈以后诺贝尔奖还办不办了?
    不过这他妈这刺客是哪冒出来的啊?
    今天来采访的所有记者都被核查过身份,甚至也都进行了安检的啊。
    哪蹦出来个日本人的啊?
    他们压根也没敢安排日本记者上前啊。
    这么想着,这群皇家卫队的身手却是一点都不慢,三下五除二的就上前将人给控制住了。
    哪知,这刺客却是高呼一声:“天皇,万岁~~”
    “不好!快掰开他的嘴,别让他服毒自尽!”
    可惜,终究是已经有点晚了,刺客的牙缝里塞了氰化钾,早在开枪的时候他就已经咬破了,压根就没有一丁点活的想法,人被皇家卫队摁住的时候就已经凉了。
    却是突然听得有人大喊一声:“喂,郑先生没有死,快,快送医院抢救啊。”
    一众原本脸都白了的皇家卫队,神情立刻就微微反红了起来。
    “快,快送郑先生去医院!”
    “等一下!”
    却见,原本躺在地上的郑毅却是主动坐了起来,挣扎着道:“给我一个话筒。”
    一众的记者都快要疯魔了,本来,大家都是来采访诺贝尔奖的,哪成想还有这么大的新闻啊,郑毅此时瘫坐在地上,狼狈且坚毅的神情,简直是一张超级照片。
    咔嚓咔嚓咔嚓,无数的闪光灯在闪烁,无数的话筒连忙又递到了郑毅嘴边。
    却见郑毅深吸口气,缓缓地道:“此时此刻,我的祖国,正在遭受侵略,我郑毅的性命,并不比任何正在前线浴血奋战的将士更加尊贵。”
    “也许我一会儿就会死去,也许我们每个人都会死去,日本人的强悍军力和飞机大炮大可以杀死任何他们想要杀死的人,但是,他们休想,杀死我们的反抗精神!”
    说罢,郑毅又颤颤巍巍地站了起来。
    一时间,弄得那些在场的记者全都肃然起敬。
    身中八枪,居然还能站起来演讲?
    这哪是什么科学家,分明是战士啊!
    只是,似乎大家都在紧张中忽略了,身中八枪的郑毅,身上居然没有往外喷血。
    “我宣布,即日起,东南亚的橡胶,锡矿,全面禁绝对日销售,槟城橡胶中心不再接任何对日期货订单,并在此呼吁,伦敦,纽约的交易中心跟随。”
    “我宣布,凡是经槟城炼化的成品油,一滴也不许流入日本,任何人购买我槟城的成品油,我槟城都将进行航运追溯,确保物流运输。”
    “任何人将我们槟城石油卖给日本的客户,我代表槟城现在宣布,将永远拒绝其合作。”
    “石油七姐妹中,有任何一家公司胆敢与日本进行商务合作,我们槟城都将与其断绝合作关系。”
    “目前,美国正在大量的向日本出售石油,钢铁,精密机床等战略物资,使得我的祖国,作为一个农业国,却不得不同时面对两个工业国的合力攻击。”
    “我认为这是并不人道,也并不正义的,我要在此谴责美国部分企业的不正义行径。”
    说话间,却是黎莉莉不知何时从后面出来,咬着郑毅的耳朵说了一些什么。
    郑毅回过头。
    “各位,刚刚收到消息,就在刚刚,日本人对我的祖国全面开战了。”
    “借着这个机会,我要对我祖国的同胞们说话。”
    “不要害怕战争,因为那不是你害怕,就可以避免的。”
    “选择投降,或许能换来一时的苟且,但是我们的世世代代都将在耻辱中度过,
    军国主义的日本是疯子,他们对待自己国内的国民都不惜肆意压榨,你们难道还指望投降之后会有好日子么?”
    “战斗吧,我亲爱的同胞们,战斗吧,或许我们会牺牲在战斗的路上,但是请相信,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革命的胜利必然,也只能由烈士的鲜血铸就,今日的牺牲,都是明日的丰碑,为了我们的子孙后代,为了从此之后抬头做人,为了希望的明天。”
    “敌人以为他们的残忍和暴戾可以吓住我们么?用我们手中的枪,告诉他们,去你妈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