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这货怎么比资本家还狠呢
郑毅一行人,在泰有机械厂又转悠了好半天,尤其是跟各个厂区的工程师都聊上了一聊,直又聊了一个多小时,他才反应过来,他他妈不是来看新产品的啊。
一拍脑门,郑毅懊恼地道:“把他妈的正事儿给忘了一干净。”
李孝武:“正事儿?什么正事儿,阿毅你还有正事儿?什么吩咐,你说。”
郑毅:“是这样,我啊,听说你们厂搞了工会?”说着,又突然回过头,问杨少民道:“有这一回事儿么?”
杨少民一愣,随即点头道:“确实是有的,不过不是我过问的,槟城这边的工会,到底和其他地区是不同的。”
李孝武:“啊,工会啊,确实是有这回事儿,那个谁,老吴,你不是工会代表么?你来跟阿毅说说,您们那工会是怎么回事儿?”
郑毅:“老吴?吴经理?你在这儿?你是工会代表啊?”
这个老吴,便是吴文浩他爹了。
郑毅现在都还记得,这货的老婆做菜很好吃。
五年前郑毅刚来南洋还是个猪仔的时候,这货就是矿区的经理了,自然也算是他们李家的亲信了。
如今,李家的锡矿虽然都还没卖,但也都已经转包出去了,这吴经理作为李家的亲信,又有吴文浩这层关系,被调到泰有机械来做管理,倒是也没什么好奇怪的。
如今,吴文浩自然是已经不跟他一起住了,虽说是他的徒弟,但郑毅确实是没多少时间教他,而是安排了他在槟城石化那边盯生产。
真的教他技术的,反而杜邦和壳牌那边的高级技术工程师,大家都知道这是郑毅徒弟,平日里即使是那些外国的技术专家,自然也会给他面子。
只有实在连国外工程师都解决不了的问题,吴文浩才会来问他。
老实说,就吴文浩那个层次和知识储备,一般外国工程师解决不了的问题郑毅也解决不了。
说白了,这个徒弟,已经越来越多的只是名义上的了,郑毅固然是愿意倾囊相授,但没有系统性的学习,吴文浩想要真学得明白,也真是费劲。
不过即使是名义上的徒弟,在郑毅又没有其他亲人的情况下,在槟城也是能代表得了郑毅的,
吴文浩在槟城的地位不低的,实际上是郑毅不在的时候,三家化工厂的监工,而且现在已经在筹备后边几家化工厂的修建了。
那三家化工厂可是整个槟城的根啊。
吴经理有这么个宝贝儿子,当然也是水涨船高,在整个槟城,也应该是上层人物了。
“你加的哪门子的工会呢?这……你们工会,是有什么诉求么?”
吴经理:“泰有机械的待遇,几乎已经是槟城最好的了,之所以成立工会,只是为了为工人们解决一些生活上的问题,做好意见反馈工作什么的,就是……就是……”
“就是什么?若是真对企业,或是对槟城市政府,哪怕是对我有什么不满,你都尽管说出来便是,咱们也是老熟人了。”
吴经理闻言苦笑,道:“大家伙儿今天过的这个日子,搁以前,简直就是神仙了,又哪里还会有所不满,之所以我来担任这个公会代表,只是因为除我之外,实在是没人能压得住事儿啊。”
“压得住事儿?压什么事儿。”
“分房子啊!都着急,想要赶紧住进新房,只是名额有限,自然是谁家的人多谁先分,谁家最有需要谁先分。
只是这家长里短的,正所谓清官难断家务事,这才不得已,成立了工会,这房子怎么分,大家一块商讨。”
“哦~”
郑毅闻言点了点头,却是也没有尽信。
打工人跟老板说话,本来也不可能尽信。
不过他说的这个肯定也是个问题就是了,槟城城建现在最大的问题仍然是房子不够住,福利房不够分的问题。
说白了郑毅虽然舍得出钱,槟城也到处都在盖楼,但是盖房子这种事儿毕竟不可能吹个气,房子就盖出来。
这又不是后世的基建狂魔,一个招标文件能勾引一大堆的建筑队,水泥,砖石,钢筋,虽然两年来一直都在扩产,却也仍然不够用。
更别说,绝大部分的建筑机械,都要从欧美进口了,自然会慢一些,何况槟城的原则,从来都是工业为先的,能给城区腾出来建房的工程队自然就更少了。
不出意外的话,郑毅过些天和石油七姐妹中的剩余四个谈好合作,还要再一口气建设四个前油后化大厂,到时候建筑资源无疑就会更加紧张了。
简单说就是即使是疯狂扩产也依然不够用,这还是郑毅有意限制槟城的外来人口呢。
真挤不下了,怎么也得等着三百万人先都住进福利房了,再考虑放开户籍让人进城吧。
因为房少人多,即使是泰有机械,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分到房的,甚至正因为郑毅是泰有机械的总经理,泰有机械为了避嫌,分房的时候也没有太占便宜。
甚至因为李家是信宜人,泰有机械的员工也大多是信宜人,偏偏李家,也就是信宜商会还真是少数几家没有把精力放在房地产,盖房子的商会之一,导致他们信宜商会盖的房子反而是四十几个大型商会中偏少的。
想了想,郑毅道:“房子的事,且先放在一边,我来,也是想跟你们说说工会的事儿,我个人其实并不反对槟城的各厂成立工会,工会,是工人与企业,与政府沟通和连接的桥梁么。”
“但若是有什么需求的话,我不太支持罢工,主要是罢工很难解决实际问题,而且耽误生产,我打算成立一个叫劳动局的衙门,由……佳芝,你来?”
李佳芝:“也好,那就我来做这个局长吧。”
众人齐齐一愣,纷纷瞪大了眼睛。
李佳芝?
城主夫人?
终于出来做事了啊!
看来郑总对这个劳动局,很重视啊。
“老吴啊,各家工会的工会代表,回头都在佳芝这点个卯,报备一下,工会有什么要求,由工会代表,来跟劳动局说,先由劳动局跟老板协调,都听佳芝的,都能给佳芝一个面子吧?”“能能能,太能了,谁敢不给夫人面子啊。”
不得不说,这个人选得是真tm的好,毕竟这本质上是个和事老的角色,当工人利益与企业利益相冲突的时候,任何一方不服从调解,都会很麻烦。
但如果是李佳芝来做这个和事老,那恐怕不管是工人还是老板,轻易是肯定不敢不服的了。
“三天之内吧,老杨你也加入,全城所有的工会代表,各大企业的老板,还有各大商会的会长,一块来泰有,跟佳芝你们开规模大一点的会,大家商量着,把劳动法给定下来。”
“佳芝,回头给你建一全新的衙门,你自己招人,平时的时候,专门去各个工厂巡查,是否严格执行劳动法,这一方面,还是要为打工人撑腰的。”
“原则上,我建议工人每周的工作时间必须固定,不能超过60个小时,超过60个小时以上算加班,加班必须要有加班费,
槟城的工人也必须要有最低时薪,工资标准么……到时候你们订吧,我也说不好,但必须要各大公会的工会代表都能接受才行。”
“总之,我的原则是,我虽然是一个资本家,但我坚决捍卫槟城所有工人的权益,黑心的,无良的老板,像过去马来亚那些将员工当奴隶司仪压榨的老板,让他们统统给我滚出槟城。”
“我的槟城,要让所有的百姓都能过上幸福的好日子,那些需要压榨工人才能获得利润维持生存的公司,让他们见鬼去吧,我的槟城也不需要这样的企业!”
随口一篇即兴演讲,郑毅倒是又重新捡起了前世在国企上班时的状态。
一时间直说得他自己都嗨了,一众的工人们,更是无一不咔咔一顿鼓掌,叫好连连,高呼“郑总万岁”“夫人万岁”等口号。
反正槟城都是高附加值制造业么,他也确实是不打算在槟城搞血汗工厂,小城市有小城市的好处,带飞比较容易。
“等一下!”
就在所有人都欢呼雀跃,似乎一切都大团圆了的时候,杨少民却是突然开口,似是要说些什么。
“老杨你说,你有什么意见?”
“不是意见,我想问一下,这个最低工资的相关标准,以及这个劳动法……在执行的时候,包不包括马来人和印度人?”
郑毅:“正式工肯定包括,不过黑工的话就不包括了。”
杨少民:“可是马来人和印度人大多都是黑工啊。”
郑毅:“对啊,所以他们是黑工啊,什么叫黑工啊?”
黑工这种事是避免不了的,还是那话,槟城和吉打州太近了,吉打州又太穷,说白了二者之间的距离,吉打州的马来人抱根木头游泳,漂流,都能漂槟城来。
华工要五块钱的活儿,人家要两块钱,甚至一块钱就能干,东部区这些大工厂当然不会用他们,但是西部区,乃至南部区的那些小作坊,小饭馆之类的,不可能不去用。
人家也不是住在槟城的,通常这种黑工打一下就打几天几个月的,也不需要找住的地方,打工的饭店碗柜里都能睡觉,打完工人家抱着木头就又漂回去了,郑毅能拿他们有什么办法?
根本就管不了。
正式工就不同了,就算是没有槟城户籍,至少也是在排队中的,而要想在槟城排队领户籍,最起码的要求,也是要会说汉语,熟悉中华文化等。
这要求至少目前为止还没几个马来人和印度人能达得到呢,不过他们要是排队的话,郑毅也可以给他们廉租房,也可以排队等福利分房。
福利分房虽然慢,但郑毅可以保证,用不了几年,所有够资格的肯定都能分得到。
本以为,这货是圣母心发作,打算跟郑毅要这些黑工的福利,也争取适用劳动法什么的。
哪知。
“郑先生,我的意思是,既然他们都是黑工,便宜,又不可能在槟城定居,干够了就回去,我们为什么不干脆大批量的招这些黑工,去填入建筑业呢?”
“建筑业的工作,马来人和印度人也是可以干的么,只要有华人工长带着就行了,反正盖完了楼,他们人就走了,不会赖在成立,
咱们也不用给他们考虑住房的问题,就让他们住在工地么,工地又不是不能住人。”
“您也说了,槟城现在最大的问题之一就是人口太多,而盖房子终究需要时间,甚至很可能新盖房屋的速度,赶不上人口增加的速度。”
“但这是因为工人还是太少啊,如果增加工人,从外边招华工,且不说现在整个马来亚华工已经紧缺了,工资都高,影响建筑业老板的收益和利润。”
“就说这槟城这么好,哪个华工来了之后会想走啊,他们是来盖房子的,结果盖完别人的房子还得给他们盖房,所以才显得房子不够用么。”
“但如果是马来人和印度人,如果来槟城盖房的话,他们盖完房就滚蛋了啊,而且工资低,老板也能让他们干更重的活儿,可以通过单纯的增加用工人数来提高各个工地的用工效率,这对我们是好事儿啊。”
“而对于这些马来人来说,就算他们打黑工赚到的钱只有华人的十分之一,可这对他们来说也是一笔不错的收入了,
他们干完活儿,拿着钱回去,是可以在他们的村子里扬眉吐气,娶媳妇,盖瓦房的。”
“这些钱在马来部,印度部的村落之间流通,村里的经济,也能因此不无盘活,这,不也是交流么?
这些在槟城干了活儿,发了财的黑工,就是咱们华人和马来人交流的桥梁啊。”
“只有交流得多了,大家才能够和睦共处,只有交流得多了,才能消除民族矛盾啊。”
“更何况,先生,马来人之所以难以管束,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他们缺乏市场经济,他们靠种地为生,有时候不需要把粮食卖了才能生活,自己吃都还不够呢,市场上缺乏足够的货币。”
“若是让他们用上货币,而且让他们用上咱们槟城的槟币,让槟币在马来亚的各州之间流通,甚至是超过马币,成为一般等价物,这,岂不是兵不血刃,就统治他们的手段么?”
“劳动法好啊,有了劳动法,咱们华工,可以收获保障,收获幸福,而这些来打黑工的印度人和马来人,他们将获得,低人权的优势啊。”
“此法,善莫大焉。”
郑毅:“…………”
低人权优势。
好熟悉的词啊。
他怎么觉得这货比资本家还狠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