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居者有其屋计划
市政议会厅,郑毅依然是坐在了首位,独自吃着一整锅的火锅,长长的桌子上,其他四个人共用一个火锅。
吃火锅,尤其还是北方的铜火锅,有一个很大的不好的地方,那就是水会响。
烧炭的声音,水响的声音,虽然都不大,但七八个火锅一块吃,噪音就很重了,
再加上本来这桌子就长,也没有麦克风,这就导致郑毅在桌首说话的时候,整张桌子,必须要保持绝对的安静,后边的人才能听得清楚。
这饭吃的,稍微吃出一点动静来,很可能就会错过重要信息,而偏偏郑毅今天要说的内容却是极其的重要,每个人都巴不得竖起耳朵听。
就导致这饭吃得特搞笑,所有人蔫了吧唧的跟兔子似的。
除了水声,炭声,就只有郑毅一个人叭叭说话的声音,除了离着近的几个,敢偶尔小声的接话之外,其他人连接话都不敢。
“这个北方火锅啊,其实也很有可取之处的,锅里的汤是清的,全靠咱们手上的这碗麻酱调味,所以与咱们南方人吃火锅不同,讲究的是三送一或是四送一。”
“也就是说,用三筷子肉,甚至四筷子肉,才能送一口的素菜,只有涮得肉多了,让这个汤里借了肉的香味儿,然后涮菜吃,才好吃。”
“一般都是用的冻豆腐,蒜,大白菜,其实主要是用来解腻的,吃铜锅,就是要吃肉,有时候我就在想啊,为什么这种火锅在咱们南方,吃得就少。”
“你们说是不是因为咱们南方的畜牧业不发达,没这么多的肉吃,即使咱们这些人都算是有钱人了,也没有这种,这么大口吃肉的习惯?”
“来来来,吃肉,吃肉,少吃菜,这顿我请了,这次我出去了一趟,带回了一大笔钱,
我自己的那一份就不说了,因为是用槟城石化的项目做的,就算是公款吧,不多不少,正好一千万,美元。”
“槟城石化这个项目,我知道各位为了支持我,都是抵押了家产,甚至是大半身家的,这个钱呢,这就算是赚回来了,
我在这其中占了30%的股份,不打算往兜里揣了,你们看,你们是揣回到兜里,先给银行还了利息啊,还是暂时留在公账上,用来为槟城人民做点事儿啊。”
说完,整个会场鸦雀无声,所有人都忍不住瞪大了眼睛。
啥玩意?
一千万美金,
这就赚回来了?
郑毅也没有解释这一千万美金是怎么回事儿,以至于所有人全都仿佛被葵点穴手点了穴道一样,呆呆地望着郑毅,不敢接话,也忘了动弹,全都定住了。
见识不同,眼光自然也不同,一千万美金,对于石油巨头来说可能只是一次石油勘测的费用,但对于这些南洋华人来说,却是他们的所有人加一块的全部身家。
这钱是怎么回来的?
这不相当于是,白送了他们一个厂么?
当然,能从这其中分钱的大亨也没有几个,当初这槟城石化筹款的时候,本来也是只有顶级大亨能投。
一时间,所有人都盯着那几个顶级的,连火锅都不吃了,就看着他们要怎么做,整个屋就只剩下了郑毅一个人呼噜呼噜地吃得倍儿香。
这些人也懵了,要知道这个钱,对他们来说也相当于是全部身家了,都在银行那边押着,带着利息呢。
可是上边,有郑毅本人做出表率,下边,还有那么多其他的人看着他们呢,再说这钱对他们来说,来得实在也是有些莫名其妙,郑毅在说这个事儿之前一点风儿都没透,他么也真不知道到底是发生了什么。
基本和郑毅白送给他们也差不多。
哪个好意思真这么把钱揣兜呢?
天底下是没有白吃的午餐的,这么多的钱,就这么不明不白的揣进兜里去,不害怕这钱咬手么?
可是这突然之间遇到这么大的事儿,也着实是怪不得大家的脑子发蒙,要说这么多钱不要了,发扬风格做贡献,全都捐给公帑了,这……又着实是有点太大脑袋了吧。
好一会儿,陈嘉庚皱眉道:“这么多钱,用来充公帑的话,这,怎么用啊,是要用来买武器建设军队,警察么?”
郑毅一边吃着肉一边摇头道:“不用来买武器,买武器的钱我自己另外出,除了这一千多万,我这手里还有另外一千多万呢,也是美金,是我一个人的。”
众人:“…………”
却见郑毅道:“眼下咱们槟城的问题是,人太多,地太少,人口涌进来的太多,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就太少,男人太多,女人太少,很多人的老婆孩子都在国内,也不给带过来。”
“接下来呢,槟城还要继续扩建,会有很多欧美的大工厂过来投资的,劳动力可能还是会缺的,
这样下去不是个办法,而且对于很多人来说,槟城只是一个打工赚钱的地方,根本不觉得这里是他的家。”
“正所谓有恒产者有恒心,我打算,在槟城大力发展房地产,推行,人人有屋住的公屋计划,让每一个槟城的人都能住进房子里,他们有了房子,才会将槟城当做自己的家。”“所以这一千万美元呢,如果你们都同意充做公款的话,我打算用来盖房子,盖那种有水,有电,六层楼左右的房子,
凡是在槟城工作,有了槟城的籍贯的百姓呢,都可以申请这样的一套房子,只象征性收很少的钱,一百来块就好。”
“当然,这种免费的房子呢,会小一点,每间房不得超过三十平米,且至少要住一家三口人。”
“只要是为槟城做工,出力,到了一定年限之后,这样的房子就要做到人人都有份,
老百姓真的在槟城有了房产,他们才会将自己当做槟城人,才会发自内心的热爱槟城,将来槟城有事,也才会挺身而出。”
“如果老百姓在一座城市里连个房子,连个落脚之处都没有,啊这城市发展得再好,跟他又有什么关系呢?我么又凭什么要求,他们对槟城这个群体,有归属感呢?”
众人:“…………”
并没有什么别的意思,这也纯纯的是学习后来的新加坡,主要图的就是一个民众的归属感,
而且他将房子修得都是六七层楼那么高,每个房间又都只有30多平的话。
再加上到时候槟城全民持枪。
日本人真要是杀得进来,他就能让日本人知道知道什么叫处处有碉堡。
其实和历史上80年代之后的新加坡目的都是一样的。
城市小,外来人口多,缺少本地认同,又确实是有这么一大笔钱,城市本身也不需要依靠土地财政。
直接分房子能一口气解决很多的问题。
当然,同样是和新加坡一样,也有不那么光彩的一层目的:
“让老百姓都能住上自己的房子,房不用大,但他们也就有了自己的软肋,
对于市政来说,管理起来就容易多了,收税也方便,安排他们做事也方便,遇到点什么事儿,组织动员,都方便,城市的治安状况,也会得到很大的改变。”
“这个房,你们要是愿意投钱呢,到时候就还是以商会为单位,建各个小区,你们谁出的钱谁自己建,谁先住房谁后住房,也都由你们自己来搞。”
“只要总体上,是按照城市的总体规划搞的就行,。”
简单说就是分了房的老百姓会更好拿捏,也更好摆弄,将建房,分房的权力分给各个商会,也会进一步增加各个商会对各自会员的控制。
在南洋,钱可以买来权力,权力也可以生产金钱,这是一个基本的规则,几百年来一直都是这么干的。
而且郑毅在这里面还特意留下了一个bug,那就是这个钱虽然在公账上,但房屋的承建权却是他们私人的。
相当于是开发商和建筑商都是自己。
那我自己去开一个水泥厂,砖石厂,钢筋混凝土厂,在整个建筑队,自己包活儿来干。
这般一说,大家也确实是都听懂了。
想要权力和名望的呢,就多盖点房子,少从这里面赚点,将自己盖好的房子统统都分给自己的乡党,从此之后保证他们在各自的乡党之中说一不二,地位稳固。
想要多弄点钱的呢,就从财政上稍微过那么一手,他们自己组织个工程队建房,左手倒右手的事儿,这个钱,大部分还是能洗进自己兜里来的。
好一会儿,依旧是陈嘉庚牵头,率先表态道:“既然是为了公益之事,陈某人自然是义不容辞。”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