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沙特
中东那边,一个在大漠深处刚刚建国不久的国家,沙特。
顶着漫天的飞沙下来,郑毅也忍不住有些迷眼。
“先生,我戴了墨镜。”
郑毅闻言,连忙从黎莉莉的手中将墨镜接过带上,忍不住吐槽道:“他妈的1933年的沙特,沙子是真特娘的大啊。”
郑毅上辈子是来过沙特的,甚至是在这地方待过一年多,做过项目的,上辈子来的时候这地方哪有这么大的沙啊。
感觉连喘气儿都在吃沙子。
这真的是适合人类生存的地方么?
“嘿,郑,我最最亲爱的合作伙伴,你还好么?”
刚下飞机,就见远处有人影在来接他们,郑毅在看清楚来人之后,同样也是马上热情的迎接了上去。
“亨利先生,哦天哪,我这是何德何能,居然让您这位壳牌石油的总裁亲自来迎接我。”
“应该的应该的,来,上车,哦天哪,你换了一位新的女秘书么?上帝啊,你可真漂亮,美丽的小姐。”
身后,黎莉莉很明显的有些懵,只能得体的冲着亨利微笑示意。
“别介意,亨利,她听不懂英文。”
说着,回头道:“他夸你长得漂亮呢。”
黎莉莉:“啊,哦,谢谢,非常感谢。”
亨利:“哦~,好吧。”
心下却是有些纳闷,郑毅为什么要带一个不会说英文的女人做秘书。
尤其还是出国做事。
南洋那边的华人,会英文的应该很多吧。
郑毅也是无奈,毕竟钱绮雯现在也是身兼数职,一大堆的事儿,实际上平时是比他还忙的,他总不好把她也给带出来。
黎莉莉自从做了他秘书,一直还没安排她做过什么正事儿呢,实话实说,公司也就她一个是大闲人。
这种时候不带她来,反而是有点说不过去。
至于说不会英语,那能怎么办呢,自己会就行了呗。
郑毅也没说什么,反正他不需要翻译,能有个人照顾一点自己的起居,给他查漏补缺也就行了,会不会英文倒也不重要。
但跟在郑毅身后的黎莉莉却是忍不住咬住了自己的嘴唇,从亨利的一个不经意的眼神之中,读懂了他的意思。
一时之间,却是不由得有点自卑起来了。
她从小在孤儿院,歌舞团长大,能够识文断字已是不易,英文确实是不会。
不止英文不会,除了唱歌跳舞,她实在是什么也不会,她自己也知道,如果不是看在她父母的面子上,凭她的能力,是无论如何也万万无法胜任这个秘书的工作的。
然而她却也是一个要强的人,跟在后面对郑毅道:“先生您放心,我一定很快就能学会英语,我还要学习马来语,趁早成为一个,配得上您,合格的秘书。”
走在前边的郑毅一愣,随即笑着摆了摆手道:“没那么严重,你愿意学习是好事,但其实也不必勉强。”
说话间,郑毅带着黎莉莉上了车,行了大概四十多分钟,来到了一个比普通西北小镇强不了多少的地方停下,指着一座只有四层的小楼道:
“这里就是我们住的酒店了,沙特就这条件,郑先生,辛苦一下了。”
郑毅:“没什么,已经很好了。”
说话间几人下车,一个没见过的,有点微胖的中年白人男子十分热情的迎接出来道:
“嘿~,这位一定就是郑毅郑教授吧,久仰大名,久仰大名啊,您可是传奇的科学家,郑先生,我们一整个公司的生死,我全都要仰仗于您了啊。”
亨利:“郑教授,这位便是加州标准石油公司的副总裁,弗雷德李克,戴维斯先生”(就是阿美石油,1940年才改名,我前边写错了。)
郑毅:“戴维斯先生您好,您才是大名鼎鼎,如雷贯耳啊。”
“郑教授,我们特意在此处备了这里特色的羊肉和手抓饭,来,请,我们边吃边聊吧,请。”
“多谢戴维斯先生,我相信,我们一定会合作得非常愉快的。”这次来,郑毅很明确就是来赚钱,甚至是取钱来的,那就是,帮助这个戴维斯,和标准石油公司,在沙特的沙漠里面找石油。
这个戴维斯,就是标准石油,或者说其后身阿美石油,雪弗莱石油的,最重要的总裁了,但现在还是副的。
这哥们是美国乃至世界顶级的地质勘探学家,一次在巴林出差的时候意外看到了隔海相望的沙特,就断定这里肯定有石油。
这个时代的沙特国王还是个没见过世面的土包子,沙特人每年在大漠之中靠养羊过日子,活得贼艰难,过得贼辛苦,他都不知道石油到底是啥。
戴维斯总共就给了沙特国王几万美元,沙特当即就表示你们随便采,想咋采咋采,采到水源的话一定要告诉我,石油那玩意无所谓。
然后这个戴维斯领着庞大的工程师团队和地址学家团队,在沙特的沙漠里找啊,找啊,用了两年的时间,钻了九口井,了足足一千万美元。
结果么,不能说是大有收获吧,也可以说是裤衩子都让他赔没了。
九口井就钻出一口油来,采了没多长时间那石油还变成水了,根据他和沙特国王的约定,出水了,这井就归沙特了,人家不稀罕油,就稀罕水。
然后,就这样了。
一千万美金,这个钱对标准石油来说也绝对是一笔不小的巨款了,对标准石油来说或许谈不上伤筋动骨,但对戴维斯这个副总裁来说,这绝对是天都塌了。
再他妈的找不着石油,他就得卷铺盖卷滚蛋了。
地质勘探专家的名声,恐怕也要全都毁于一旦了。
当然,后世随便一个上过网的人都知道,沙特这地方何止是有油啊,这地方纯纯是世界大油桶,全世界就属这地方的油产量最多,质量最好,地表深度还最他娘的浅。
沙特王室更是全球知名的狗大户。
也真的是很难说,这个戴维斯到底是运气好还是运气不好。
你说他运气不好吧,他发现了沙特这个沙下金山。
你说他运气好吧,了一千万,愣是在沙特都凿不出油来。
这地方你闭着眼睛挖,只要挖得够深,想挖不出油来也挺费劲的啊。
几天前,槟城开业祭天的时候,史密斯专员带着海湾石油和标准石油的代表不是给他祝贺去了么,自然也顺表要聊一聊未来一起合作的机会,两家公司都挺有投资槟城的意向的。
毕竟郑毅手里掌握了炼油厂,还有下游生意,两家公司也想在这边做点投资,看看怎么才能搭上郑毅的这趟顺风车。
闲聊的时候,无意中就提起了沙特这边,这个了一千万美元,几乎毛都没见着的“失败”项目。
这么多的钱打了水漂,标准石油也是压力很大,沉默成本又在这摆着,下一次勘探,钻井,标准石油也有意寻求新的资本加入进来分担风险。
这项目,对标准石油来说甚至已经是有点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了。
这不就让郑毅给抄着了么。
郑毅就说我虽然没有油井,但我有个炼油厂,虽然还没建成呢,但初始投资也有三千万美金,
我对你那个沙特的项目挺有兴趣的,你要是有意向面向社会分担风险的话,要不咱俩交叉持股吧。
正好亨利那天也在,他见郑毅居然这么有兴趣,一时狐疑,再加上壳牌石油本来也确实是缺乏中东地区的布局,并一直想要介入其中。
石油七姐妹么,本来就是既竞争又合作,关系很复杂的,做得又都是动辄几千万美金甚至更多的大项目,互相之间有时候搞一搞交叉持股,也是很正常的么。
杜邦呢,虽然不是石油行业的,但是化工本来就是石油的下游,他和七姐妹是都有较深的合作的,见郑毅和亨利都愿意换这个股份,他当然也没什么意见。
于是双方约定,槟城石化和沙特石油进行股权置换,用槟城石化15%的股份,换了沙特石油项目30%的股份,该项目的后续开采,勘探等成本则全部都由标准石油公司负责支付。
双赢。
而郑毅,这次是客串地质勘探专家,负责牵头这个项目给他们找油井的。
(本章完)